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加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风道式电加热器。
背景技术:
2.风道式电加热器主要用于风道中的空气加热,根据风道工作温度分低温、中温和高温,根据风道内风速分低风速、中风速和高风速。通过送风系统,使进入风道式电加热器的气体形成高温、高压气体排出。产生的热空气干燥无水份、无静电、不导电、不燃烧、不爆炸、无电化学腐蚀性、无污染、安全可靠,被广泛的应用到航空航天、兵器工业、生物化工等领域。
3.现有的风道电加热器的箱体都为单层板结构,当送风系统将风送入加热器内部时,电热管加热,箱体内产生热空气,一部分热空气沿箱体的出口排出产生作用;另一部分热空气直接由箱体周壁壁向外部传导挥发至大气中,并未产生作用,消耗电量热量,能量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道式电加热器,以提高热量利用率。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风道式电加热器,包括箱体,箱体上设置有加热机构,箱体一侧设有送风系统,通过送风系统将箱体上的加热机构产生的热量形成高温、高压的热空气排出,所述箱体包括内层箱体以及形成在内层箱体外侧的外层箱体,所述内层箱体内部形成风道,以供热空气流通,所述内层箱体与所述外层箱体之间形成保温层。
7.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层内填充有保温材料,且保温材料为岩棉。
8.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一侧设有进气口,箱体另一侧设有出气口,箱体的进气口通过一柔性橡胶管连接有所述送风系统。
9.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进气口内侧还设有一过滤网。
10.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上还设有两测温器,每一测温器上设有测温点,其中一测温器通过箱体顶壁穿入箱体的风道内,另一测温器设置在箱体的出气口位置处。
11.进一步的,风道式电加热器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底板、与底板平行设置的承载板以及置于底板与承载板之间的若干支撑壁,底板摆放至工作台上,承载板用以置放箱体和送风系统。
12.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板上形成有若干安装端,箱体下部设有若干脚座,脚座对应地安装在在承载板上的安装端处。
13.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若干电加热管以及用以固定若干电加热管的安装板,每一电加热管包括u型管体,若干u型管体等间距穿过箱体顶部,且置于箱体风道内,u型管体通过安装板固定在箱体外周顶壁上。
14.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机构还包括接线板,所述电加热管还包括设置在u型管体内部
的若干电热丝,电热丝与u型管体之间的空隙处填充有结晶氧化镁粉,u型管体两端的管口处填充有硅胶,u型管体两端的管口处均通过固定螺栓连接有一接触杆,接触杆一端对应地与u型管体内的电热丝连接,接触杆另一端与所述接线板连接,接线板上设有接线孔。
15.进一步的,所述u型管体外周壁上等间距设置有若干散热片。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风道式电加热器的内层箱体与外层箱体之间形成的保温层结构,可防止热空气直接沿外层箱体周壁向外部传导挥发至大气中,进而提高热量利用率,降低能耗。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风道式电加热器的主视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风道式电加热器的侧视图;
20.图3是图1中底座3的俯视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风道式电加热器中电加热管的结构图;
22.图5是图4中a处局部放大剖视图。
23.图中:1、箱体;10脚座;101、进气口;1011、过滤网;102、出气口;11、内层箱体;12、外层箱体;13、保温层;14、测温器;2、送风系统;21、柔性橡胶管;3、底座;31、底板;32、承载板;321、安装端;322、安装条;33、支撑壁;4、加热机构;40、接线板;401、接线孔;41、电加热管;411、u型管体;412、电热丝;413、结晶氧化镁粉;414、散热片;42、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
25.参照图1至图5所示:一种风道式电加热器,包括底座3、设置在底座3上的箱体1、设置在底座3上的送风系统2、箱体1上设置有加热机构4、箱体1一侧设有送风系统2,以通过送风系统2将箱体1上的加热机构4产生的热量形成高温、高压的热空气排出。
26.底座3包括底板31、与底板31平行设置的承载板32以及置于底板31与承载板32之间的若干支撑壁33,底板31摆放至工作台上,承载板32用以置放箱体1和送风系统2,本实施例中,承载板32上形成有若干安装端321以及两安装条322,若干安装端321用以精准摆放箱体1,两安装条322用以安装送风系统2,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防止送风系统2工作时发生振动,致使箱体1内部零件或箱体1上的加热机构4损坏。
27.箱体1安装在底座3的承载板32上,具体地,箱体1下部设有若干脚座10,脚座10对应地安装在在承载板32上的安装端321处,以提高箱体1的稳定性。
28.箱体1一侧设有进气口101,箱体1另一侧设有出气口102,箱体1的进气口101处连接有送风系统2,箱体1的进气口101内侧还设有一过滤网1011,用以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灰尘,以防止送风系统2将颗粒灰尘吹入至箱体1内部导致加热机构4损坏,提高风道式电加热器的使用寿命。
29.箱体1包括内层箱体11以及形成在内层箱体11外侧的外层箱体12,内层箱体11内部形成风道,以供热空气流通,流动空气通过送风系统2沿箱体1的进气口101吹入,进而带动热空气在箱体1内部的风道流通,并沿出气口102排出高温、高压的热空气,保证热空气传递到规定区域中去,达到加热效果。
30.内层箱体11与外层箱体12之间形成保温层13,产生的热空气在内层箱体11的风道中流通,其中一部分热空气沿内层箱体11传递至保温层13中,加热机构4停止加热后,保温层13内还留存有一定量的热空气,送风系统2继续工作,可对规定区域继续传递热空气,以提高热量利用率,降低能耗,只有少量热空气由保温层13传递至外层箱体12,并沿外层箱体12周壁向外部传导挥发,内层箱体11与外层箱体12之间形成保温层13结构可以防止大量或多量热空气直接沿外层箱体12周壁向外部传导挥发至大气中,提高了热量利用率,降低了热能与电能的消耗,本实施例中,保温层13内填充有保温材料,本实施例中,保温层13内填充的保温材料为岩棉,进一步降低能耗,提高能量利用率。
31.箱体1上还设有两测温器14,每一测温器14上设有测温点,其中一测温器14通过箱体1顶壁穿入箱体1的风道内,另一测温器14设置在箱体1的出气口102位置处,以便通过每一测温器14上的测温点测量箱体1风道内热空气的温度以及排至出气口102处热空气的温度。
32.送风系统2安装在底座3的承载板32的两安装条322上,且送风系统2的进风口与箱体1一侧的进气口101连接,通过送风系统2将流动空气沿箱体1的进气口101吹入风道内,具体地,送风系统2的进风口与箱体1一侧的进气口101通过一柔性橡胶管21连接在一起,以进一步降低送风系统2工作时的振动频率。本实施例中,送风系统2采用循环风机。
33.加热机构4设置在箱体1上,以在箱体1的风道内产生的热量,进而通过送风系统2使流动空气沿箱体1的进气口101吹入,带动风道内热空气在箱体1内部的流通,并沿出气口102排出高温、高压的热空气。
34.结合参阅图4、图5所示,加热机构4包括若干电加热管41、用以固定若干电加热管的安装板42以及连接在若干电加热管41上的接线板40,每一电加热管41结构相同,电加热管41包括u型管体411,u型管体411内部设置有若干电热丝412,电热丝412与u型管体411之间的空隙处填充有结晶氧化镁粉413,u型管体411两端的管口处填充有硅胶,u型管体411两端的管口处均通过固定螺栓连接有一接触杆,接触杆一端对应地与u型管体411内的电热丝412连接,接触杆另一端与接线板40连接,u型管体411外周壁上等间距设置有若干散热片414,以扩大散热面积。
35.若干u型管体411等间距穿过箱体1顶部,且置于箱体1的风道内,u型管体411通过安装板42固定在外层箱体12外周顶壁上,u型管体411上的接触杆通过接线板40连接在一起,接线板40上设有接线孔401,以通过导线与电源连接,电热丝412中有电流通过时,产生
的热量通过氧化镁粉413向u型管体411表面扩散,通过散热片414再扩散至箱体1的风道内。
36.若干电热丝412以u型管体411的中轴线为中心线,环形阵列地设置在u型管体411内部,电热丝412为镍铬合金发热丝,电热丝412与u型管体411内部之间的空隙处填充有结晶氧化镁粉413。
37.使用时,送风系统2将流动空气沿箱体1的进气口101吹入风道内,加热机构4中的电热丝412中通入电流,电热丝412产生的热量通过氧化镁粉413向u型管体411表面扩散,通过散热片414再扩散至箱体1的风道内,流动空气带动风道内热空气在箱体1内部的流通,并沿出气口102排出高温、高压的热空气至规定区域中去,达到加热效果。
38.本实用新型风道式电加热器通过送风系统将流动空气沿箱体的进气口吹入风道内,并将加热机构产生的热量形成高温、高压的热空气沿箱体1出气口排出至规定区域中,达到加热的效果,该风道式电加热器的加热温度控制在230℃
‑
260℃,产生的热空气干燥无水份、无静电、不导电、不燃烧、不爆炸、无电化学腐蚀性、无污染、安全可靠,被广泛的应用到航空航天、兵器工业、生物化工等领域,风道式电加热器的内层箱体11与外层箱体12之间形成保温层13,该结构可防止热空气直接沿外层箱体12周壁向外部传导挥发至大气中,进而提高热量利用率,降低能耗。
3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9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