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应式加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26



1.本技术涉及加液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感应式加液装置。


背景技术:

2.总氮是烟草中的重要化学成分之一,它与烟草的香气、杂气和刺激性等感官息息相关,是评价烟草质量的常规指标。总氮的测定常用方法主要是消化后测氨,其代表方法为凯氏定氮法。其中,凯氏定氮法需要将烟末置于消化管中,加入浓硫酸和氧化汞高温消解成氮消化液,再将氮消化液加液稀释和定容后方能上机进行检测。在现有技术中,浓硫酸正常的稀释方法是在大量水中缓慢加入硫酸,加入过程中不断搅拌,使稀释时放出的热量进行扩散,以避免危险发生。然而在凯氏定氮法实际的前处理操作过程中,由于含有浓硫酸的氮消化液本来就存在于消化管中,消化管本身就是定容容器,若想进行稀释和定容,需要将水注入消化管的浓硫酸中。由于水的密度较小,稀释过程中,水会浮在浓硫酸上层,稀释时放出的热会让水沸腾飞溅,并涌出大量酸性气体,危害操作人员的生命健康。
3.在现有技术中,给氮消化液加液稀释时,一般采用人工在通风柜中进行,来减少对操作人员的危害。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此种操作过程不仅过于繁琐,操作人员还会遇到诸如被液体溅到等的安全隐患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技术以便提供一种感应式加液装置,用于解决操作人员直接接触反应装置导致出现的安全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感应式加液装置,包括:加液过滤器、加液组件、用于放置消化管的反应槽、感应器和控制器;
6.所述加液过滤器与所述加液组件连接;
7.所述反应槽的一侧壁滑动连接所述加液过滤器;
8.所述反应槽的一侧壁上设有滑动槽条,所述加液过滤器的外壁上有与所述滑动槽条适配相嵌的滑动凸块;所述反应槽的侧壁上设有感应器;所述滑动凸块和所述感应器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加液过滤器包括第一壳体和水箱;所述滑动凸块设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壁上;
10.所述第一壳体的底板上设有出液孔,所述出液孔朝向所述反应槽的一面上设有中空结构的密封塞;所述密封塞塞入消化管后与消化管管口边缘贴合密闭;
11.所述水箱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部;所述水箱设有第一入液管和第一加液管;所述第一入液管穿过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加液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加液管从所述密封塞穿过,且不接触所述密封塞;
12.所述反应槽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一壳体。
13.进一步的,所述加液组件包括第一软管、可调加液泵和第二软管;
14.所述第一软管的一端口与所述可调加液泵的入液部连通;所述第二软管的一端口与所述可调加液泵的出液部连通,且所述第二软管远离所述可调加液泵的另一端口与所述第一入液管连通;
15.所述可调加液泵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16.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槽条上设有位移卡位;所述滑动凸块上设有与所述位移卡位相适配的卡扣。
17.进一步的,所述反应槽中设有中空结构的试管底座;所述试管底座的顶部设有用于放置消化管的试管孔洞。
18.进一步的,所述试管底座中设有试管紧固装置。
19.进一步的,所述反应槽的内底部设有超声器和制冷装置。
20.进一步的,所述超声器与所述制冷装置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21.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塞的外侧壁上设有橡胶套。
2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入液管密封穿过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加液组件连接,且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上设有气体过滤装置。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的优点在于:通过反应槽与加液过滤器的滑动连接以及感应器和控制器的设置,使得加液过滤器的操作过程更加简便和自动化,避免了操作人员直接接触反应装置导致出现安全问题。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为感应式加液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反应槽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加液过滤器结构示意图。
28.其中,附图标记为:
29.加液过滤器1;加液组件2;反应槽3;滑动槽条4;第一壳体5;水箱6;密封塞7;第一入液管8;第一加液管9;可调加液泵10;试管底座11;气体过滤装置12。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本技术中未特别说明的百
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质量百分数。
32.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3.为了便于理解,请参阅图1至图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感应式加液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反应槽3结构示意图;
3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加液过滤器1结构示意图。
3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感应式加液装置,具体可以包括:加液过滤器1、加液组件2、用于放置消化管的反应槽3、感应器和控制器;
36.所述加液过滤器1与所述加液组件2连接;
37.所述反应槽3的一侧壁滑动连接所述加液过滤器1;
38.所述所述反应槽3的一侧壁上设有滑动槽条4,所述加液过滤器1的外壁上有与所述滑动槽条4适配相嵌的滑动凸块;所述反应槽3的侧壁上设有感应器;所述滑动凸块和所述感应器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39.本技术所提供的感应式加液装置,通过反应槽3与加液过滤器1的滑动连接以及感应器和控制器的设置,使得加液过滤器1的操作过程更加简便和自动化。
40.下面,将对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感应式加液装置作进一步地说明。
41.作为一种示例,所述加液过滤器1包括第一壳体5和水箱6;所述滑动凸块设于所述第一壳体5的外壁上;
42.所述第一壳体5的底板上设有出液孔,所述出液孔朝向所述反应槽3的一面上设有中空结构的密封塞7;所述密封塞7塞入消化管后与消化管管口边缘贴合密闭;
43.所述水箱6设于所述第一壳体5内部;所述水箱6设有第一入液管8和第一加液管9;所述第一入液管8穿过所述第一壳体5与所述加液组件2连接;所述第一加液管9从所述密封塞7穿过,且不接触所述密封塞7;
44.所述反应槽3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一壳体5。
45.更具体的,出液孔的个数可为多个,密封塞7的数量和第一加液管9的数量均与出液孔的数量对应。其中,当密封塞7滑动到消化管管口的位置范围时,会被感应器检测到。此时感应器会把检测数据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会控制滑动凸块的滑动,以保证各个密封塞7能够充分的塞入消化管中,这能有效防止在人工操作时,忘记塞紧个别密封塞7导致出现密封不紧密的问题,有效防止了沸腾的液体飞溅到操作人员身上。
46.作为一种示例,所述加液组件2包括第一软管、可调加液泵10和第二软管;
47.所述第一软管的一端口与所述可调加液泵10的入液部连通;所述第二软管的一端口与所述可调加液泵10的出液部连通,且所述第二软管远离所述可调加液泵10的另一端口与所述第一入液管8连通;
48.所述可调加液泵10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49.更具体的,控制器可通过控制可调加液泵10来控制纯水流入消化管的速度。由于消化管中存有氮消化液,所以,纯水开始应从第一加液管9中缓慢滴入消化管中,纯水一开始的缓慢加入可从很大程度上缓解纯水加入浓硫酸中导致的暴沸、飞溅程度,减少酸性气
体的释放。
50.作为一种示例,所述滑动槽条4上设有位移卡位;所述滑动凸块上设有与所述位移卡位相适配的卡扣。
51.更具体的,由于在进行稀释反应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气体,这时可能密封塞7被气体推出消化管。为了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可在滑动槽条4上设置位移卡位,当密封塞7与消化管确认密封完毕后,把滑动凸块上的卡扣扣接到位移卡位上,通过紧固住第一壳体5的位置来紧固密封塞7的位置。
52.作为一种示例,所述反应槽3中设有中空结构的试管底座11;所述试管底座11的顶部设有用于放置消化管的试管孔洞。所述试管底座11中设有试管紧固装置。
53.更具体的,为了防止在进行稀释反应的过程中消化管抖动,在试管底座11中可加入试管紧固装置。其中此装置可为试管紧固卡片,此卡片固定连接于试管底座11内部,处于试管底座11的底部,并且设有与消化管适配的孔洞,此时消化管被试管底座11的顶部的孔洞和底部的孔洞进行了位置上的限制固定。
54.作为一种示例,所述反应槽3的内底部设有超声器和制冷装置。所述超声器与所述制冷装置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55.更具体的,在进行稀释定容氮消化液时,反应槽3的槽体中注入清水,清水高度应与试管底座11在槽体中的高度一致,此时控制器启动超声器,超声器的启动可以让氮消化液中的浓硫酸与纯水更为快速的混匀,从而使浓硫酸不再沉在水下方,酸水混合物能够更好的融合稀释。同时由于稀释过程中会大量放热,所以启动制冷装置使得消化管外部的清水温度降低,这起到更好的冷却作用,可使消化稀释液更为快速的降温,从而进一步缓解后续稀释时的暴沸、飞溅和释放酸性气体的程度。
56.作为一种示例,所述密封塞7的外侧壁上设有橡胶套。
57.更具体的,由于由于橡胶具有良好的弹性、耐磨性、和延展性,所以把橡胶套设在密封塞7的外壁上,可以使得密封塞7在塞入消化管时拥有更好的密闭效果。
58.作为一种示例,所述第一入液管8密封穿过所述第一壳体5与所述加液组件2连接,且所述第一壳体5上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上设有气体过滤装置12。
59.具体的,为了更好的防止稀释反应过程中的气体扩散到空气中造成污染,第一入液管8密封穿过第一壳体5,由于密封塞7的中空结构式设计,能够使得在消化管中进行稀释反应后产生的气体直接通过第一加液管9和密封塞7之间的间隙进入到第一壳体5中,且第一壳体5上设有气孔,气孔上设有气体过滤装置12,此气体过滤装置12内部设有用于吸附过滤酸性气体的滤芯,且此滤芯为碱改性活性炭。
60.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965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