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笔记本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笔记本一体式触摸板感应式按键弹簧。
背景技术:
2.笔记本电脑,简称笔记本,又称“便携式电脑,手提电脑、掌上电脑或膝上型电脑”,特点是机身小巧,比台式机携带方便,是一种小型、便于携带的个人电脑,通常重1
‑
3公斤。
3.现有的触摸板感应式按键弹簧,是可以代替鼠标来完成对电脑操作的一个模块,但现有触摸板内部的为增加回弹效果,弹簧设置包裹在触点键内部和芯片板直接接触会使其上的线路刮伤,降低内部的按压次数,现有触摸板和芯片板接触间没有良好的支撑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为增加回弹效果采用弹簧外体和芯片板直接接触,会使其上的线路发生刮伤的现象。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笔记本一体式触摸板感应式按键弹簧,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壁两侧之间固定安装有弹射机构;
6.所述弹射机构包括多个安装板,多个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均开设有圆孔,多个所述圆孔的内表壁均活动设置有触点键,多个所述圆孔的内表壁均焊接有活性弹簧a,多个所述活性弹簧a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连接环,所述外壳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两个所述安装槽的内壁底部均开设有一组滑孔,且每组滑孔的数目为三个,六个所述滑孔的内壁底部均固定安装有金属杆。
7.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芯片板,多个所述触点键的底部均作用于芯片板的底部。
8.优选的,所述芯片板和安装板的连接处之间开设有缓冲槽。
9.优选的,六个所述金属杆的外表面均活动套设有连接扣,六个所述连接扣的底部和滑孔的内壁底部之间均焊接有活性弹簧b。
10.优选的,六个所述连接扣每三个相同位置的为一组,两组所述连接扣的相对一侧之间固定安装有软性金属架,所述外壳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压缩橡胶环,所述压缩橡胶环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触控板。
11.优选的,多个所述安装板的外壁均相互连接形成整体,且固定安装在外壳的内壁两侧之间。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3.1、本实用新型中,触控板相比外接鼠标,直接安装在机器内部,使用更为便捷,本装置通过操作者按压触控板使,产生的压力作用于安装板上的触点键,使触点键的底部和芯片板进行接触产生反应后,因触点键内部是空心设计,在按压的同时挤压其中的活性弹簧a,则活性弹簧a只会和圆孔和触控板进行接触,产生的反推力辅助触控板进行复位,增加
回弹效果,因芯片板整体的硬度较低,内部含有较多的电路元件,则芯片板和安装板间的缓冲槽可以将重力分散到内部空间内,减少单点所受到的压力,通过上述条件减少现有装置为增加回弹效果将活性弹簧a和芯片板进行之间接触,导致芯片板表面发生损伤。
14.2、本实用新型中,本装置通过在按压的过程中,触控板和外壳之间的压缩橡胶垫减少金属直接接触产生的结构损耗,在此同时其中的软性金属架为触控板增大接触面积,在操作时,软性金属架两侧的连接扣在金属杆外表面移动,同时挤压之间的活性弹簧b,收力使活性弹簧b产生的反推力进一步提高回弹能力,增加触摸板内部的支撑结构,提高其按压次数,使用寿命增强。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笔记本一体式触摸板感应式按键弹簧的主体结构分解立体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笔记本一体式触摸板感应式按键弹簧为图1中整体结构立体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笔记本一体式触摸板感应式按键弹簧为图1中a部分结构放大立体图。
18.图例说明:1、外壳;2、弹射机构;201、安装板;202、圆孔;203、触点键;204、活性弹簧a;205、安装槽;206、滑孔;207、软性金属架;208、连接扣;209、金属杆;210、活性弹簧b;3、芯片板;4、缓冲槽;5、压缩橡胶环;6、触控板。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0.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1.实施例1,如图1
‑
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笔记本一体式触摸板感应式按键弹簧,包括:外壳1,外壳1的内壁两侧之间固定安装有弹射机构2。
22.下面具体说一下其弹射机构2的具体设置和作用。
23.如图1
‑
2所示,弹射机构2包括多个安装板201,多个安装板201的顶部均开设有圆孔202,多个圆孔202的内表壁均活动设置有触点键203,多个圆孔202的内表壁均焊接有活性弹簧a204,多个活性弹簧a204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连接环,外壳1的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芯片板3,多个触点键203的底部均作用于芯片板3的底部,芯片板3和安装板201的连接处之间开设有缓冲槽4。
24.其中部分的弹射机构2达到的效果为,首先装置移动到指定的工作区域,装置内部触点键203的制作多为弹性橡胶,当操作者按压触控板6使,产生的压力作用于安装板201上的触点键203,使触点键203的底部和芯片板3进行接触产生反应后,因触点键203内部是空心设计,在按压的同时挤压其中的活性弹簧a204,则活性弹簧a204只会和圆孔202和触控板
6进行接触,产生的反推力辅助触控板6进行复位,增加回弹效果,因芯片板3整体的硬度较低,内部含有较多的电路元件,则芯片板3和安装板201间的缓冲槽4可以将重力分散到内部空间内,减少单点所受到的压力,通过上述条件减少现有装置为增加回弹效果将活性弹簧a204和芯片板3进行之间接触,导致芯片板3表面发生损伤。
25.如图1
‑
3所示,外壳1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205,两个安装槽205的内壁底部均开设有一组滑孔206,且每组滑孔206的数目为三个,六个滑孔206的内壁底部均固定安装有金属杆209,六个金属杆209的外表面均活动套设有连接扣208,六个连接扣208的底部和滑孔206的内壁底部之间均焊接有活性弹簧b210,六个连接扣208每三个相同位置的为一组,两组连接扣208的相对一侧之间固定安装有软性金属架207,外壳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压缩橡胶环5,压缩橡胶环5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触控板6,多个安装板201的外壁均相互连接形成整体,且固定安装在外壳1的内壁两侧之间。
26.其另一部分的弹射机构2达到的效果为,在按压的过程中,触控板6和外壳1之间的压缩橡胶环5减少金属直接接触产生的结构损耗,在此同时其中的软性金属架207为触控板6增大接触面积,在操作时,软性金属架207两侧的连接扣208在金属杆209外表面移动,同时挤压之间的活性弹簧b210,收力使活性弹簧b210产生的反推力进一步提高回弹能力,增加触摸板内部的支撑结构,提高其按压次数,使用寿命增强。
2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9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