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5g的天线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与天线的结构有关,特别是指一种适用于5g的天线。
背景技术:
2.现今无线传输技术发达,尤其是无线通信、网际网络及无线电子产品的兴起,让信号可以经由无线传输方式在两个电子设备间进行传输,特别是现今已进入5g(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移动通信的时代。
3.为了传输(发射及接收)无线信号,无线电子产品必须具有至少一指向性天线,然而现有直杆型的指向性天线却仍只能适用于4g(第四代行动通讯技术)以下的无线传输,原因在于难以在现有直杆型的指向性天线内安装5g电路组件,因为必须在狭小的内部空间里容置5g电路组件原本就是一件难事,再加上还必须考量到确切的绝缘以及稳定的导电等问题,导致现有直杆型的指向性天线仍无法适用于5g的无线传输。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5g的天线,能具有确切的绝缘以及稳定的导电,以适用于5g的无线传输。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5g的天线,其中,包括:一天线杆,具有一枢接部;一固定座,设有一连接部且包含彼此组接的一上座和一下座,该天线杆的该枢接部枢接于该连接部;以及一5g电路组件,包含一5g电路板、一金属环、一第一绝缘件、一第二绝缘件、一第一金属杆和一第二金属杆,该第一绝缘件和该第二绝缘件分别定位于该下座内,该金属环叠接于该5g电路板上且共同被夹置于该第一绝缘件与该第二绝缘件之间,该金属环至少电性接触该下座的内壁,该第一金属杆和该第二金属杆分别穿插该第一绝缘件和该第二绝缘件,该第一金属杆和该第二金属杆的一端分别电性接触该5g电路板的二相对面,该第一金属杆的另一端则与该枢接部电性接触。
6.上述的适用于5g的天线,其中,该下座的该内壁具有一第一挡止凸缘和一第二挡止凸缘,该第二绝缘件塞入该下座内且受到该第二挡止凸缘的挡止,该5g电路板置入该下座内且受到该第一挡止凸缘的挡止,该第一绝缘件塞入该下座内且经由该金属环而受到该5g电路板的挡止。
7.上述的适用于5g的天线,其中,该下座设有一下座外螺纹,该上座设有一上座内螺纹,形成于该下座的一部分的该下座外螺纹与形成于该上座的一部分内的该上座内螺纹彼此螺接。
8.上述的适用于5g的天线,其中,该天线杆还具有一固接部,该固接部固定有一直杆线圈和一金属条,该直杆线圈具有一中空部,该金属条对应穿过该中空部而固设于该固接部。
9.上述的适用于5g的天线,其中,该固接部包含一套柱和直立连接于该套柱的一中空插杆,该直杆线圈的一端套接于该套柱,该金属条的一端插接于该中空插杆内。
10.上述的适用于5g的天线,其中,该第一绝缘件、该第二绝缘件、该5g电路板和该金属环彼此层叠且塞入于该下座内。
11.上述的适用于5g的天线,其中,该上座远离该下座的一端形成有一穿孔且设有一金属套和一内管,该连接部的一部分经由该穿孔凸出于该上座,该连接部的另一部分则伸入该上座内且具有一凸缘,该金属套穿套于该上座内并以该金属套的一第一顶缘将该凸缘夹置定位于该上座与该金属套之间,该金属套还具有一倒扣凸部并以该倒扣凸部倒扣于该上座的一倒扣凹部,该内管则穿套于该金属套内。
12.上述的适用于5g的天线,其中,该上座还具有一o形环,该o形环被夹置于该金属套内的一阶级部与该内管的一第二顶缘之间。
13.上述的适用于5g的天线,其中,该连接部具有彼此连通的一容槽和一贯孔,该容槽内容设有一滚珠和一弹簧,该第一金属杆的该另一端经由该贯孔伸入该容槽内,该弹簧弹性支撑于该第一金属杆的该另一端与该滚珠之间,且该滚珠还受到该枢接部抵接。
14.上述的适用于5g的天线,其中,该连接部还具有连通于该容槽的一剖槽,该枢接部在该剖槽内枢转,该枢接部的周缘形成有供该滚珠卡入的至少一球面凹穴,该天线杆经由该滚珠与该球面凹穴之间的定位而能够相对该连接部定位在一特定角度。
15.上述的适用于5g的天线,其中,该球面凹穴位于该枢接部的该周缘的中间位置。
16.上述的适用于5g的天线,其中,该枢接部的周缘还形成有至少两个卡合凹穴,各该卡合凹穴分别位于该球面凹穴的两侧,且各该卡合凹穴还与该球面凹穴位于同一平面。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功效在于:能在下座的狭小空间内容置5g电路组件,还能让5g电路组件具有确切的绝缘以及稳定的导电,进而大幅降低短路问题和导通不稳定问题。
18.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新型天线于剖视时的分解示意图。
20.图2为本新型天线依据图1的组合示意图。
21.图3为本新型天线于另一视角的组合示意图。
22.其中,附图标记:
23.100:天线
24.1:固定座
25.11:下座
26.111:第一挡止凸缘
27.112:第二挡止凸缘
28.113:下座外螺纹
29.114:下座内螺纹
30.12:上座
31.121:穿孔
32.122:倒扣凹部
33.123:上座内螺纹
34.13:连接部
35.131:凸缘
36.132:剖槽
37.133:容槽
38.134:通孔
39.135:贯孔
40.14:滚珠
41.15:弹簧
42.16:枢销
43.17:金属套
44.171:第一顶缘
45.172:阶级部
46.173:倒扣凸部
47.18:内管
48.182:第二顶缘
49.19:o形环
50.2:天线杆
51.21:枢接部
52.212:球面凹穴
53.213:卡合凹穴
54.22:固接部
55.221:套柱
56.222:中空插杆
57.23:天线外螺纹
58.24:直杆线圈
59.241:中空部
60.25:金属条
61.3:保护套杆
62.31:套杆内螺纹
63.5:5g电路组件
64.51:5g电路板
65.52:金属环
66.53:第一绝缘件
67.54:第二绝缘件
68.55:第一金属杆
69.56:第二金属杆
具体实施方式
7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7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5g的天线,为一直杆型的指向性天线。本实用新型适用于5g的天线100(以下简称天线)包括:一固定座1、一天线杆2以及一5g电路组件5,较佳还包括一保护套杆3。
72.天线杆2为金属(或导电)材质制成且具有彼此上下相对的一固接部22和一枢接部21。其中,固接部22固定有一直杆线圈24和一金属条25,直杆线圈24为螺旋中空状而具有一中空部241,金属条25则对应穿过中空部241而固设于固接部22;较佳而言,固接部22包含有一套柱221和直立连接于套柱221且为中空的一中空插杆222,直杆线圈24的下端套接于套柱221的外缘,金属条25的下端则插接于中空插杆222内。
73.固定座1包含一上座12和一下座11且设有一连接部13。其中,下座11为金属(或导电)材质制成的同轴电缆接头,且下座11较佳从其内壁朝中心凸出有一第一挡止凸缘111和一第二挡止凸缘112,第二挡止凸缘112的凸出长度大于第一挡止凸缘111。上座12本身可为绝缘材质制成且设有一金属套17、一内管18和一o形环19,上座12远离下座11的一端形成有一穿孔121,且上座12的一端与另一端之间的内壁设有一倒扣凹部122。连接部13为金属(或导电)材质制成且内部具有彼此连通的一剖槽132、一容槽133和一贯孔135,连接部13的外壁则凸出有一凸缘131,且连接部13还设有贯穿剖槽132的两通孔134。
74.上座12和下座11能彼此组接,具体而言则是在下座11的外壁设有一下座外螺纹113,并于上座12的内壁设有一上座内螺纹123,以使形成于下座11的大约上半部外的下座外螺纹113与形成于上座12的大约下半部内的上座内螺纹123彼此螺接。另需说明的是,下座11的内壁还设有一下座内螺纹114。
75.连接部13的一部分(大约上半部)经由穿孔121穿出于上座12之外,连接部13的另一部分则伸入上座12内。金属套17穿套于上座12内,并使凸缘131被夹置定位于上座12与金属套17的一第一顶缘171之间。自金属套17外壁凸出的一倒扣凸部173倒扣于上座12的倒扣凹部122内;内管18穿套于金属套17内;o形环19则被夹置定位于内管18的一第二顶缘182与金属套17内的一阶级部172之间。至于前述连接部13的另一部分则穿插于金属套17和内管18之内。
76.位于连接部13的另一部分的容槽133内容设有一滚珠14和一弹簧15。至于位于连接部13的一部分的剖槽132内则嵌入前述天线杆2的枢接部21,并以一枢销16予以枢接(以能利用枢销16而让枢接部21在剖槽132内枢转),使天线杆2可转动地枢接于固定座1,也就是让天线杆2能够相对于固定座1转动。
77.5g电路组件5包含一5g电路板51、一金属环52、一第一绝缘件53、一第二绝缘件54、一第一金属杆55和一第二金属杆56。金属环52为金属(或导电)材质制成且叠接于5g电路板51的顶面;作为电性隔离用的第一绝缘件53和第二绝缘件54分别塞置定位于下座11内;彼此叠接的金属环52和5g电路板51共同被夹置于第一绝缘件53与第二绝缘件54之间,并使第二绝缘件54的底面受到第二挡止凸缘112的挡止,另使5g电路板51的底面受到第一挡止凸缘111的挡止,至于第一绝缘件53的底面则经由金属环52而受到5g电路板51的挡止,且金属环52电性接触5g电路板51和下座11的内壁。值得说明的是,此时的第一绝缘件53、第二绝缘件54、5g电路板51和金属环52彼此稳固层叠。
78.第一金属杆55和第二金属杆56分别穿插第一绝缘件53和第二绝缘件54,并使第一金属杆55的下端和第二金属杆56的上端分别电性接触5g电路板51的顶面和底面,至于第一
金属杆55的上端则经由贯孔135伸入容槽133内,第二金属杆56的下端则伸入下座11内并被下座内螺纹114所围绕。需说明的是,前述滚珠14和弹簧15设置且电性接触于枢接部21与第一金属杆55的上端之间,并使弹簧15弹性支撑于滚珠14与第一金属杆55的上端之间,使滚珠14受到弹簧15的弹性推抵而朝剖槽132方向移动,且此时的滚珠14还受到枢接部21的挡止而定位。又,第一金属杆55的上端如图所示形成直径扩大的帽状,并使直径扩大成帽状的第一金属杆55的上端能够在连接部13内与容槽133的内壁电性接触。
79.保护套杆3的内壁设有一套杆内螺纹31,天线杆2的枢接部21与固接部22之间的外壁设有一天线外螺纹23,借由天线外螺纹23与套杆内螺纹31彼此螺接,以将保护套杆3固接于天线杆2并据以保护直杆线圈24和金属条25。
80.借此,除了能在下座11的狭小空间内容置5g电路组件5,还能因为上述的结构设计而让5g电路组件5具有确切的绝缘以及稳定的导电,大幅降低短路问题和导通不稳定问题。
81.此外,如图3并搭配图1和图2所示,为了使天线能够确实定位在某个特定角度,前述枢接部21的周缘形成有供滚珠14卡入的至少一球面凹穴212,天线杆2经由滚珠14与球面凹穴212之间的定位,以能够相对于连接部13定位于一特定角度上。
82.较佳而言,球面凹穴212位于枢接部21周缘的中间位置。枢接部21的周缘还形成有复数(即:至少两个)卡合凹穴213,这些卡合凹穴213分别位于球面凹穴212的两侧且与球面凹穴212位于同一平面。如此一来,滚珠14即能选择性定位在球面凹穴212或任一卡合凹穴213,使天线杆2能相对于连接部13被维持在适当的角度上。需说明的是,卡合凹穴213为一圆弧凹面,于实际实施时,各卡合凹穴213亦可设置为一球面凹穴,以更增加其与滚珠14之间的定位效果。
83.因此,当滚珠14选择定位在球面凹穴212时,由于滚珠14和球面凹穴212之间的外部形状是以球形凸面及球形凹面的方式作接触及定位,使二者之间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因此能增加二者之间的定位效果。值得说明的是,天线杆2的轴线平行于固定座1的轴线,因此,滚珠14会受到弹簧15的弹性推挤而卡入球面凹穴212或任一卡合凹穴213内。
8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新型适用于5g的天线,确可达到预期的使用目的,并解决现有技术的缺失,完全符合新型专利申请要件,爰依专利法提出申请,敬请详查并赐准本案专利,以保障实用新型新型创作人的权利。
85.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9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