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蜘蛛式高空工作台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33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蜘蛛式高空工作台架,属于高空作业台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高空作业平台是运送工作人员及使用器材到达指定作业高度进行作业的专用设备,较脚手架结构不仅移动灵活且省却了安装铺设而方便施工使用。现有技术中的高空作业台架以以剪叉式升降平台和桅柱式升降平台为主、并与移动车辆装配,其直升结构在作业通道狭窄或地面工作环境限制下、车辆难以到达指定区域而难以完成作业,通过液压驱动铰接的节臂的曲臂结构虽灵活性更高,但节臂采用单杆结构、整体重量较大,液压负载较大,若仅增加节臂中空空间或减薄壁厚,易造成单臂铰接处载荷较大、强度不足而影响安全性,同时通过蜘蛛式支腿与其连接增加车载结构作业时的稳定性时,仍存在单臂支撑强度不高的问题,从而难以满足高空作业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蜘蛛式高空工作台架,液压驱动第一节臂和第二节臂绕基座偏转、第三节臂和第四节臂绕第一铰接座偏转,第五节臂绕第四节臂偏转,蜘蛛式支腿液压驱动腿臂在第七节臂限位下偏转提高平衡性,双臂支撑提高稳固性、实现作业升降。
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5.一种蜘蛛式高空工作台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边缘设有若干蜘蛛式支腿,其中,所述基座内铰接有第一节臂、第二节臂和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节臂和第二节臂端部均铰接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液压缸位于第二节臂侧底部、第一液压缸的液压杆端部与第二节臂侧底部铰接;
6.所述第一连接座上铰接有位于第一节臂、第二节臂顶部的第三节臂、第四节臂、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三节臂和第四节臂端部均铰接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液压缸位于第四节臂侧底部、第二液压缸的液压杆端部与第四节臂侧底部铰接;
7.所述第二铰接座与第四节臂之间设有铰接于第四节臂外部的第五节臂,第四节臂上铰接有位于第二液压缸一侧的第三液压缸,所述第三液压缸的液压杆端部铰接于第五节臂一侧,所述第五节臂端部固定连接有作业平台;
8.所述蜘蛛式支腿包括与基座固定的第四连接座、铰接在第四连接座内的第六节臂和第七节臂,所述第四连接座内铰接有位于第六节臂和第七节臂顶部的第四液压缸,所述第四液压缸的液压杆端部与第六节臂侧顶部铰接,所述第六节臂端部铰接有第五连接座,所述第五连接座内铰接有与第七节臂铰接的腿臂。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0.(1)第一液压缸的液压杆伸缩、推动或拉动第二节臂绕与基座的铰接位相对偏转,带动第一连接座,使基座与第一连接座之间铰接的第一节臂绕铰接位相对偏转,双臂支撑
提高稳固性实现作业升降;
11.(2)第二液压缸的伸缩、推动或拉动铰接的第四节臂绕第一铰接座的铰接位偏转,带动第二连接座,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之间铰接的第三节臂绕铰接位相对偏转、双臂支撑提高稳固性实现作业升降;
12.(3)第三液压缸的液压杆伸缩、推动或拉动第五节臂绕第四节臂端部偏转,使作业平台处于水平状态、方便施工作业或折叠收纳,整体驱动灵活,有利于提高作业稳定性、拓宽作业区域;
13.(4)若干蜘蛛式支腿由第四液压缸的液压杆伸缩、推动或拉动第六节臂绕基座的铰接位相对偏转,带动铰接的第五连接座相应升降,使第五连接座上铰接的腿臂在铰接的第七节臂限位支撑下、绕与第五连接座的铰接位相对偏转,使腿臂与地面接触或抬升方便移动、以便提高平衡性,保证高空作业平台升降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左视立体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立体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图。
18.附图标记:基座1,蜘蛛式支腿2,第一节臂3、第二节臂4和第一液压缸5,第一连接座6,第三节臂7、第四节臂8、第二液压缸9,第二连接座10,第五节臂11,第三液压缸12,作业平台13,第三连接座14,凸台15,第四连接座21、第六节臂22和第七节臂23,第四液压缸16,第五连接座17,腿臂18。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20.一种蜘蛛式高空工作台架,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边缘设有若干蜘蛛式支腿2,其中,所述基座1内铰接有第一节臂3、第二节臂4和第一液压缸5,所述第一节臂3和第二节臂4端部均铰接有第一连接座6,所述第一液压缸5位于第二节臂4侧底部、第一液压缸5的液压杆端部与第二节臂4侧底部铰接;
21.所述第一连接座6上铰接有位于第一节臂3、第二节臂4顶部的第三节臂7、第四节臂8、第二液压缸9,所述第三节臂7和第四节臂8端部均铰接有第二连接座10,所述第二液压缸9位于第四节臂8侧底部、第二液压缸9的液压杆端部与第四节臂8侧底部铰接;
22.所述第二铰接座与第四节臂8之间设有铰接于第四节臂8外部的第五节臂11,第四节臂8上铰接有位于第二液压缸9一侧的第三液压缸12,所述第三液压缸12的液压杆端部铰接于第五节臂11一侧,所述第五节臂11端部固定连接有作业平台13;
23.所述基座1上设有呈u形结构的第三连接座14,所述第一节臂3、第二节臂4和第一液压缸5端部均设有于第三连接座14内部,所述第一连接座6和第二连接座10均呈u形结构,所述第二节臂4、第四节臂8侧部均设有与第一液压缸5的液压杆、第二液压缸9的液压杆或第三液压杆铰接的凸台15;
24.所述蜘蛛式支腿2包括与基座1固定的第四连接座21、铰接在第四连接座21内的第
六节臂22和第七节臂23,所述第四连接座21内铰接有位于第六节臂22和第七节臂23顶部的第四液压缸16,所述第四液压缸16的液压杆端部与第六节臂22侧顶部铰接,所述第六节臂22端部铰接有第五连接座17,所述第五连接座17内铰接有与第七节臂23铰接的腿臂18。
2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26.参见附图,可将基座1固定在车辆上进行移动,通过呈u形的第三连接座14设置第一节臂3、第二节臂4和第一液压缸5方便紧凑结构、减小重量;作业平台13上升时,通过第一液压缸5的液压杆伸长推动第二节臂4绕与基座1的铰接位相对偏转升高,抬升第一连接座6,使基座1与第一连接座6之间铰接的第一节臂3绕铰接位相对偏转,在减小重量下、双臂支撑提高稳固性,第一液压缸5和第一液压缸5的液压杆分别绕基座1和第二节臂4的铰接位相对偏转;
27.同理,第二液压缸9的液压杆伸长推动铰接的第四节臂8绕第一铰接座的铰接位偏转升高,抬升第二连接座10,第一连接座6和第二连接座10之间铰接的第三节臂7绕铰接位相对偏转、双臂支撑提高稳固性,第二液压缸9和第二液压缸9的液压杆分别绕第一连接座6和第四节臂8相对偏转适应角度变化、第一连接座6和第二连接座10均呈u形结构、偏转方便;
28.第四节臂8通过铰接带动第五节臂11上升同时,由第三液压缸12的液压杆收缩、拉动第五节臂11绕第四节臂8端部偏转下降、使作业平台13处于水平状态、方便施工作业,第三液压缸12的,第一液压缸5的液压杆、第二液压缸9的液压杆或第三液压杆与第二节臂4或第四节臂8侧部的凸台15连接,为铰接偏转让位;
29.作业平台13下降时,通过第一液压缸5的液压杆收缩拉动第二节臂4反向偏转下降、第一节臂3在基座1和第一连接座6上反向偏转,第二液压缸9的液压缸收缩拉动第四节臂8,第三节臂7在第一连接座6和第二连接座10上反向偏转,第三液压缸12的液压杆伸长推动第五节臂11,方便折叠收纳、减小纵向高度和进行低位作业,整体驱动灵活,双臂支撑结构稳固,有利于提高作业稳定性、拓宽作业区域;
30.设置在基座1边缘的若干蜘蛛式支腿2通过第四连接座21与基座1固定,由第四液压缸16的液压杆伸缩、推动或拉动第六节臂22绕基座1的铰接位相对偏转,带动端部铰接的第五连接座17相应升降,使第五连接座17上铰接的腿臂18在铰接的第七节臂23限位支撑下、绕与第五连接座17的铰接位相对偏转,第七节臂23与铰接的基座1和腿臂18相对偏转,改变腿臂18的支撑位置,以便提高平衡性,保证高空作业平台13升降的稳定性。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
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961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