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遮阳伞伞巢的铁丝圈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38



1.本实用新型属于遮阳伞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遮阳伞伞巢的铁丝圈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2.遮阳伞也叫太阳伞,是指用于遮防太阳光直接照射的伞,最初的伞是使用竹条做成伞架,然后在上面蒙上油布、兽皮或者油纸。主要用于遮挡雨水,经过4000多年的发展,现代的伞结构上与传统的伞区别不大,竹条做的伞架变成用金属做的,用具有遮挡紫外线并且能防水的布来代替兽皮油纸使人们能够在户外活动时,不仅能避免受到太阳的直射,从而保护皮肤不被晒伤而且也能挡雨,因此遮阳伞在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
3.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目前的遮阳伞伞巢在加工时,工作人员首先将伞骨与铁丝圈连接之后在对铁丝圈进行固定,不能先固定之后再安装,导致铁丝圈易发生弯折,影响了铁丝圈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用户的体验,且目前的铁丝圈定位结构,均为一体式结构,不便于铁丝圈的安装,降低了工作效率,现有的铁丝圈定位结构满足不了当代的使用需求。
4.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遮阳伞伞巢的铁丝圈定位结构,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遮阳伞伞巢的铁丝圈定位结构,以解决现有遮阳伞伞巢在加工时,工作人员首先将伞骨与铁丝圈连接之后在对铁丝圈进行固定,不能先固定之后再安装,导致铁丝圈易发生弯折,影响了铁丝圈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用户的体验,且目前的铁丝圈定位结构,均为一体式结构,不便于铁丝圈的安装,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遮阳伞伞巢的铁丝圈定位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7.一种遮阳伞伞巢的铁丝圈定位结构,包括主体;
8.所述主体内部安装有四个固定块,且四个固定块之间通过连接环连接,并且连接环与主体之间通过两个固定轴固定连接;
9.铁丝圈,所述铁丝圈安装在主体和四个固定块之间,且铁丝圈外壁转动连接有四个伞骨;
10.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安装在主体外部,且调节装置的四个调节柱滑动连接在主体的四个滑槽内壁;
11.复位装置,所述复位装置共设有四组,且四组复位装置安装在主体和调节装置之间。
12.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内壁为圆锥形结构,四个固定块外壁为圆锥形结构,且主体内壁斜度与四个固定块外壁斜度相匹配,并且主体与四个固定块之间安装有拉簧。
13.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包括:
14.上凹槽,上凹槽开设在固定块上,且上凹槽与下凹槽结构相同;
15.上缺口,上缺口开设在固定块上,且上缺口和下缺口结构相同。
16.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
17.圆环,圆环为圆柱形结构,且圆环顶部环形开设有六个深槽;
18.调节柱,调节柱共设有四个,且四个调节柱固定安装在圆环内壁,并且四个调节柱内侧为半球形结构。
19.进一步的,所述铁丝圈安装在下凹槽和上凹槽之间,且四个伞骨位于下缺口和上缺口之间,并且铁丝圈的半径小于下凹槽和上凹槽的半径。
20.进一步的,所述复位装置包括:
21.连接板,连接板共设有两个,且两个连接板为圆形板状结构;
22.弹性件,弹性件固定安装在两个连接板之间。
23.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包括:
24.下缺口,下缺口共设有四个,且四个下缺口环形开设在主体的顶部;
25.下凹槽,下凹槽开设在主体顶部;
26.滑槽,滑槽共设有四个,且四个滑槽贯穿主体。
2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环为八边形结构,且连接环上下左右四端为圆柱形结构,其余四端为弧形圆柱结构。
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9.1、本实用新型下凹槽和上凹槽结构相同的设置,使得安装后的铁丝圈外壁与下凹槽和上凹槽之间更加流畅,避免了下凹槽和上凹槽对铁丝圈造成磨损,提高了铁丝圈的使用寿命,四个伞骨位于下缺口和上缺口之间的设置,避免了四个伞骨发生错位,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稳定性。
30.2、本实用新型主体内壁斜度与四个固定块外壁斜度相匹配的设置,提高了主体与四个固定块之间的稳定性,且四个调节柱滑动连接在主体的四个滑槽内壁,当调节装置向上移动时,使得四个固定块发生角度变化,便于工作人员固定铁丝圈,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主体和调节装置之间安装有复位装置,使得四个调节柱在不使用时一直处于四个滑槽底部,减少了四个调节柱的磨损,提高了四个调节柱的使用寿命。
31.3、本实用新型连接环上下左右四端为圆柱形结构,其余四端为弧形圆柱结构的设置,避免了四个固定块发生滑动和错位,提高了四个伞骨的支撑强度。
附图说明
3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3.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心剖切后的结构示意图。
34.图3是本实用新型调节装置向上移动后的结构示意图。
35.图4是本实用新型主体中心剖切后的结构示意图。
36.图5是本实用新型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37.图6是本实用新型连接环和固定轴的结构示意图。
38.图7是本实用新型复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9.图8是本实用新型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40.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41.1、主体;101、下缺口;102、下凹槽;103、滑槽;
42.2、伞骨;
43.3、固定块;301、上凹槽;302、上缺口;
44.4、铁丝圈;
45.5、调节装置;501、圆环;502、调节柱;
46.6、复位装置;601、连接板;602、弹性件;
47.7、连接环;
48.8、固定轴。
具体实施方式
4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5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5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2.实施例:
53.如附图1至附图8所示:
5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遮阳伞伞巢的铁丝圈定位结构,包括主体1;
55.主体1内部安装有四个固定块3,且四个固定块3之间通过连接环7连接,并且连接环7与主体1之间通过两个固定轴8固定连接;
56.铁丝圈4,铁丝圈4安装在主体1和四个固定块3之间,且铁丝圈4外壁转动连接有四个伞骨2;
57.调节装置5,调节装置5安装在主体1外部,且调节装置5的四个调节柱502滑动连接在主体1的四个滑槽103内壁;
58.复位装置6,复位装置6共设有四组,且四组复位装置6安装在主体1和调节装置5之间。
59.其中,主体1包括:
60.下缺口101,下缺口101共设有四个,且四个下缺口101环形开设在主体1的顶部;
61.下凹槽102,下凹槽102开设在主体1顶部;
62.滑槽103,滑槽103共设有四个,且四个滑槽103贯穿主体1,固定块3包括:
63.上凹槽301,上凹槽301开设在固定块3上,且上凹槽301与下凹槽102结构相同;
64.上缺口302,上缺口302开设在固定块3上,且上缺口302和下缺口101结构相同,铁丝圈4安装在下凹槽102和上凹槽301之间,且四个伞骨2位于下缺口101和上缺口302之间,并且铁丝圈4的半径小于下凹槽102和上凹槽301的半径,下凹槽102和上凹槽301结构相同的设置,使得安装后的铁丝圈4外壁与下凹槽102和上凹槽301之间更加流畅,避免了下凹槽102和上凹槽301对铁丝圈4造成磨损,提高了铁丝圈4的使用寿命,四个伞骨2位于下缺口101和上缺口302之间的设置,避免了四个伞骨2发生错位,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稳定性。
65.其中,主体1内壁为圆锥形结构,四个固定块3外壁为圆锥形结构,且主体1内壁斜度与四个固定块3外壁斜度相匹配,并且主体1与四个固定块3之间安装有拉簧,调节装置5包括:
66.圆环501,圆环501为圆柱形结构,且圆环501顶部环形开设有六个深槽;
67.调节柱502,调节柱502共设有四个,且四个调节柱502固定安装在圆环501内壁,并且四个调节柱502内侧为半球形结构,复位装置6包括:
68.连接板601,连接板601共设有两个,且两个连接板601为圆形板状结构;
69.弹性件602,弹性件602固定安装在两个连接板601之间,主体1内壁斜度与四个固定块3外壁斜度相匹配的设置,提高了主体1与四个固定块3之间的稳定性,且四个调节柱502滑动连接在主体1的四个滑槽103内壁,当调节装置5向上移动时,使得四个固定块3发生角度变化,便于工作人员固定铁丝圈4,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主体1和调节装置5之间安装有复位装置6,使得四个调节柱502在不使用时一直处于四个滑槽103底部,减少了四个调节柱502的磨损,提高了四个调节柱502的使用寿命。
70.其中,连接环7为八边形结构,且连接环7上下左右四端为圆柱形结构,其余四端为弧形圆柱结构,连接环7上下左右四端为圆柱形结构,其余四端为弧形圆柱结构的设置,避免了四个固定块3发生滑动和错位,提高了四个伞骨2的支撑强度。
71.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在下凹槽102和上凹槽301外壁安装一层橡胶垫,通过该方式不仅增加了铁丝圈4与下凹槽102和上凹槽301之间的稳定性,而且还减轻了下凹槽102和上凹槽301对铁丝圈4的磨损,提高了铁丝圈4的使用寿命,同时也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72.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73.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工作人员将四个伞骨2安装在铁丝圈4外壁,然后工作人员向上移动圆环501,当调节装置5向上移动时,使得四个固定块3发生角度变化,便于工作人员固定铁丝圈4,提高了工作效率,然后将四个伞骨2安装在四个下缺口101和四个上缺口302之间,避免了四个伞骨2发生错位,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稳定性,并且主体1和调节装置5之间安装有复位装置6,使得四个调节柱502在不使用时一直处于四个滑槽103底部,减少了四个调节柱502的磨损,提高了四个调节柱502的使用寿命。
74.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7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960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