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制盖辅助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自适应压力的空压机。
背景技术:
2.制盖空压站为制盖车间生产提供所需的压缩空气,由于制盖车间多个工位用气并不一定是规律的,例如某一个或多个工位处于闲置或维护状态时与个工位同时用气时所需的压缩空气量并不一致,也就是说用气端的用气量并不是恒定的,而传统的空压机在持续工作的状态下供气量是恒定的(假如不做功率上的调整),这就会导致压缩空气的浪费或不足,或者需要较为复杂的压力自动调节系统,依赖大量的传感器件,对制盖空压站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不利,基于此,需要设置能够根据用气端的用气量进行供气压力(或供气量)的调节的空压机。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自适应压力的空压机,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自动适应用气端的用气量,提高压盖车间的用气稳定性和可靠性。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适应压力的空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压缩筒和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壳体、固定在壳体内壁上的定子绕组、插设在壳体内的转轴和固定在转轴外的永磁转子,所述罐体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一导向座,所述壳体通过花键纵向滑动连接在导向座上,所述压缩筒的上端与罐体的顶壁固定,所述压缩筒内转动连接有与转轴固定相连的压缩螺杆,所述压缩筒与罐体之间形成一调压腔,所述压缩筒的顶部与调压腔之间通过若干通气孔相通;所述罐体外壁上设置有连通压缩筒入口的进气管,所述罐体上设置有连通调压腔的出气接头,所述壳体通过固定在壳体外的活塞与罐体内壁纵向滑动连接,所述活塞与罐体底部之间设置有一调压组件。
5.进一步的,所述调压组件包括设置在活塞与罐体底部之间的、使活塞与罐体之间互斥的电磁结构。
6.即在罐体底部和活塞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电磁铁,形成正对时相同的磁极,通过调节斥力即可用于调节调压腔的平衡压力。
7.进一步的,所述调压组件包括设置在罐体与活塞之间的调压弹簧。
8.调压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在活塞和罐体底部。
9.进一步的,所述调压组件包括设置在罐体与活塞之间的气缸结构。
10.气缸的缸体和推杆分别固定在罐体和活塞上,通过调节气缸的压力与调压腔的压力实现平衡。
11.定子绕组和永磁转子形成一电机结构,当定子绕组全部位于永磁转子外时,在相同的电子绕组输入电流的情况下,此时达到转轴的最大扭矩,当定子绕组下移一定距离时,由于定子绕组部分“闲置”,永磁转子也部分“闲置”,使转轴的输出扭矩减小。
12.当用气端,即出气接头连接的制盖工位用气量较大时,会导致调压腔内压力减小,活塞上移,转轴的扭矩增大,压缩螺杆的转速增快,进气量增大,从而使调压腔压力增大,反之,活塞下移,使调压腔压力减小。
13.通过本空压机可实现用气端的用气量的自动适应,简化了结构,提高了可靠性和安全性,由于用气端的压盖是间歇性的,传统空压机会导致压力呈波动变化,同时也能够缓和气压变化、提高用气端压力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空压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空压机在转轴最大扭矩状态下的剖视图。
16.图中,1、罐体;2、压缩筒;3、壳体;4、定子绕组;5、转轴;6、永磁转子;7、导向座;8、压缩螺杆;9、调压腔;10、通气孔;11、进气管;12、出气接头;13、调压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18.实施例一
19.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罐体1、压缩筒2和动力装置,动力装置包括壳体3、固定在壳体3内壁上的定子绕组4、插设在壳体3内的转轴5和固定在转轴5外的永磁转子6,罐体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一导向座7,壳体3通过花键纵向滑动连接在导向座7上,压缩筒2的上端与罐体1的顶壁固定,压缩筒2内转动连接有与转轴5固定相连的压缩螺杆8,压缩筒2与罐体1之间形成一调压腔9,压缩筒2的顶部与调压腔9之间通过若干通气孔10相通;罐体1外壁上设置有连通压缩筒2入口的进气管11,罐体1上设置有连通调压腔9的出气接头12,壳体3通过固定在壳体3外的活塞与罐体1内壁纵向滑动连接,活塞与罐体1底部之间设置有一调压组件13。
20.调压组件13包括设置在活塞与罐体1底部之间的、使活塞与罐体1之间互斥的电磁结构。
21.即在罐体1底部和活塞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电磁铁,形成正对时相同的磁极,通过调节斥力即可用于调节调压腔9的平衡压力。
22.定子绕组4和永磁转子6形成一电机结构,当定子绕组4全部位于永磁转子6外时,在相同的电子绕组输入电流的情况下,此时达到转轴5的最大扭矩,当定子绕组4下移一定距离时,由于定子绕组4部分“闲置”,永磁转子6也部分“闲置”,使转轴5的输出扭矩减小。
23.当用气端,即出气接头12连接的制盖工位用气量较大时,会导致调压腔9内压力减小,活塞上移,转轴5的扭矩增大,压缩螺杆8的转速增快,进气量增大,从而使调压腔9压力增大,反之,活塞下移,使调压腔9压力减小。
24.通过本空压机可实现用气端的用气量的自动适应,简化了结构,提高了可靠性和安全性,由于用气端的压盖是间歇性的,传统空压机会导致压力呈波动变化,同时也能够缓和气压变化、提高用气端压力的稳定性。
25.实施例二
26.本实施例的内容大体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调压组件13包括设置在罐体1与活塞之间的调压弹簧,调压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在活塞和罐体1底部。
27.实施例三
28.本实施例的内容大体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调压组件13包括设置在罐体1与活塞之间的气缸结构。气缸的缸体和推杆分别固定在罐体1和活塞上,通过调节气缸的压力与调压腔9的压力实现平衡。
29.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自适应压力的空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压缩筒(2)和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壳体(3)、固定在壳体(3)内壁上的定子绕组(4)、插设在壳体(3)内的转轴(5)和固定在转轴(5)外的永磁转子(6),所述罐体(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一导向座(7),所述壳体(3)通过花键纵向滑动连接在导向座(7)上,所述压缩筒(2)的上端与罐体(1)的顶壁固定,所述压缩筒(2)内转动连接有与转轴(5)固定相连的压缩螺杆(8),所述压缩筒(2)与罐体(1)之间形成一调压腔(9),所述压缩筒(2)的顶部与调压腔(9)之间通过若干通气孔(10)相通;所述罐体(1)外壁上设置有连通压缩筒(2)入口的进气管(11),所述罐体(1)上设置有连通调压腔(9)的出气接头(12),所述壳体(3)通过固定在壳体(3)外的活塞与罐体(1)内壁纵向滑动连接,所述活塞与罐体(1)底部之间设置有一调压组件(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适应压力的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组件(13)包括设置在活塞与罐体(1)底部之间的、使活塞与罐体(1)之间互斥的电磁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适应压力的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组件(13)包括设置在罐体(1)与活塞之间的调压弹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适应压力的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组件(13)包括设置在罐体(1)与活塞之间的气缸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压力的空压机,属于制盖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罐体、压缩筒和动力装置,动力装置包括壳体、固定在壳体上的定子绕组、转轴和固定在转轴外的永磁转子,罐体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一导向座,壳体通过花键纵向滑动连接在导向座上,压缩筒的上端与罐体的顶壁固定,压缩筒内转动连接有与转轴固定相连的压缩螺杆,压缩筒与罐体之间形成一调压腔,压缩筒的顶部与调压腔之间通过若干通气孔相通;罐体外壁上设置有连通压缩筒入口的进气管,罐体上设置有连通调压腔的出气接头,壳体通过固定在壳体外的活塞与罐体内壁纵向滑动连接,活塞与罐体底部之间设置有一调压组件。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自动适应用气端的用气量等优点。量等优点。量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杨群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奥瑞金制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13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9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