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出救援用便携式医疗垃圾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2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救援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救援时的医疗垃圾收集设备,具体为一种外出救援用便携式医疗垃圾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2.平常的医疗垃圾分为感染性、损伤性、病理性、化学性和药物性,一般贮放医疗垃圾的方式为,将医疗垃圾放置于医疗垃圾袋或利器盒中统一焚烧处理,外出救援时,由于垃圾袋过大、质软,携带及贮存垃圾不方便,传统的利器盒无法存放过长的利器,外出救援时遇到各种地形及环境,极易损坏各种医疗垃圾包装袋,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外出救援用便携式医疗垃圾收集装置,对利器进行绞压,以方便外出救援时对各种医疗垃圾的存放。
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外出救援用便携式医疗垃圾收集装置,包括设置有第一绞压装置的外桶和设置有第二绞压装置的利器桶,外桶的顶板上设有向下延伸的放置槽,利器桶放置于所述放置槽中,且放置槽的深度大于或等于利器桶的高度;外桶内设有位于放置槽下方的第一垃圾存储腔,第一垃圾存储腔的侧壁上设有仓门,外桶的侧壁与放置槽之间形成与第一垃圾存储腔连通的第一落料通道,所述第一绞压装置位于第一落料通道内,第一绞压装置的上方设有开设在外桶顶板的第一投料口;第二绞压装置位于利器桶内,利器桶的顶盖上开设有位于第二绞压装置上方的第二投料口,第二绞压装置下方形成位于利器桶内的第二垃圾存储腔。
5.本方案在使用时,将纸盒、输液器、输液袋等非损伤性医疗垃圾从第一投料口投入,经第一绞压装置的绞压缩小后落至第一垃圾存储腔,救援结束后,通过打开仓门,将非损伤性医疗垃圾倒出,集中处理;将输液针头、钢丝、克氏针等易损伤的金属锐器从第二投料口投入,经过第二绞压装置的绞压后,落至利器桶内的第二垃圾存储腔,救援结束后,打开利器桶的顶盖,将第二绞压装置整体取出,然后对利器桶进行密封,对利器桶整体处理。
6.作为优化,第二绞压装置包括沿周向闭合的外框板和安装在外框板内腔的两相互啮合的第二绞压齿轮,第二绞压齿轮的轮轴沿横向设置且与外框板转动连接,至少一个第二绞压齿轮的轮轴连接有电动机,外框板固定设置在利器桶内。本优化方案的第二绞压装置采用齿轮啮合的型式,结构简单,绞压效果好,通过设置外框板,提高了第二绞压装置的整体性,方便整体取出,以实现重复利用,电动机采用直流电源,使用方便。
7.作为优化,利器桶内固设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上表面设有与所述外框板适配的固定槽,支撑板上还开设有位于两第二绞压齿轮下方的落料孔。本优化方案的第二绞压装置的固定结构简单,通过设置支撑板对第二绞压装置进行支撑,通过设置固定槽,使外框板卡设在固定槽中,既实现了第二绞压装置的固定,也方便整体取出,经第二投料口投入的医疗垃圾被第二绞压装置绞压后,经落料孔落入第二垃圾存储腔。
8.作为优化,第一绞压装置包括两相互啮合的第一绞压齿轮,第一绞压齿轮的轮轴沿横向设置且与外桶的侧壁转动连接,至少一个第一绞压齿轮的轮轴上安装有位于外桶外部的摇把。本优化方案的第一绞压装置采用齿轮啮合的型式,结构简单,绞压效果好,通过设置摇把,方便人工转动第一绞压齿轮,节省电能,并且可以满足对纸盒、输液器、输液袋等非损伤性医疗垃圾的绞压要求。
9.作为优化,第一落料通道内固设有与第一绞压齿轮的轮轴垂直的支撑立板,第一绞压齿轮的轮轴与支撑立板转动连接。本优化方案通过设置支撑立板,有利于减小第一绞压齿轮的轮轴弯矩,对第一绞压齿轮的支撑效果更好。
10.作为优化,外桶相对的两外侧壁分别固接有横杆,两侧的横杆同轴设置,横杆上设有挎绳,横杆相邻侧的外桶外侧壁设有内凹的弧形。本优化方案通过设置挎绳,方便外出救援时背在肩上,通过设置弧形,与背桶人员的腰部适配,更符合人机工程学,减少外桶的晃动。
11.作为优化,横杆远离外桶的一端设有挂钩,所述挂钩的开口朝向远离外桶的一侧。本优化方案通过设置挂钩,方便挂放其他救援用的工具,功能更多样。
12.作为优化,挂钩包括一体成型的钩体和钩柄,钩柄位于挎绳的外侧,钩柄向上穿过横杆,且钩柄与横杆通过螺纹连接。本优化方案的挂钩设置,对挎绳形成阻挡,避免了挎绳从横杆上脱落,同时,钩柄与横杆螺纹连接,结构简单,而且方便调整钩体的高度位置。
13.作为优化,外桶的外侧壁还设有垃圾袋贮槽、环形挂环和可取卸式扣锁中的至少一个。本优化方案通过设置垃圾袋贮槽,方便存放垃圾袋,适合在第一垃圾存储腔中放置垃圾袋的情况,将垃圾袋从第一垃圾存储腔取出后,方便及时放入新的垃圾袋;通过设置环形挂环,可以悬挂扣锁,也可以直接用于系设软质贮存容器,将挂环设置为环形,可避免工作过程中划伤别人,通过设置可取卸式扣锁,可用于悬挂具有孔结构的贮存容器。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的第一绞压装置对纸盒、输液器、输液袋等非损伤性医疗垃圾进行绞压和缩小体积,方便存放处理,通过第二绞压装置对输液针头、钢丝、克氏针等易损伤的金属锐器折弯咬片,避免锐器过长存放转运困难,并且第二绞压装置可以整体从利器桶取出,方便将利器桶及其内部的垃圾整体进行处理;通过第一垃圾存储腔和第二垃圾存储腔的相互独立设置,方便将医疗垃圾分类处理,满足了外出救援过程中的各种医疗垃圾的收集处理要求。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中a

a剖视图;
17.图3为图2俯视示意图;
18.图4为第二绞压装置结构示意图;
19.图中所示:
20.1、外桶,2、第一垃圾存储腔,3、利器桶,4、第一落料通道,5、第一绞压齿轮,6、第一绞压装置,7、仓门,8、可取卸式扣锁, 9、挎绳,10、横杆,11、挂钩,12、环形挂环,13、垃圾袋贮槽,14、外桶的底板,15、第二投料孔,18、第二绞压装置,19、第一投料口,20、放置槽,21、第二垃圾存储腔,22、第二绞压齿轮,23、外框板,24、电动机,26、摇把,27、支撑板,28、支撑
立板。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22.如图1所示一种外出救援用便携式医疗垃圾收集装置,包括设置有第一绞压装置6的外桶1和设置有第二绞压装置18的利器桶3,外桶横截面外廓为矩形,外桶的顶板上设有向下延伸的放置槽20,利器桶放置于所述放置槽中,且放置槽的深度大于或等于利器桶的高度,本实施例中放置槽的深度比利器桶的高度大1cm,避免利器桶从放置槽中脱出。
23.外桶内设有位于放置槽下方的第一垃圾存储腔2,第一垃圾存储腔2的侧壁上设有仓门7,第一垃圾存储腔的底板即外桶的底板14倾斜设置,且靠近仓门的一端为低端,放置时,外桶的侧壁下端与支撑面接触。外桶的侧壁与放置槽之间形成与第一垃圾存储腔连通的第一落料通道4,所述第一绞压装置6位于第一落料通道4内,第一绞压装置的上方设有开设在外桶顶板的第一投料口19。本实施例的第一绞压装置包括两相互啮合的第一绞压齿轮5,第一绞压齿轮的轮轴沿横向设置且与外桶的侧壁转动连接,其中一个第一绞压齿轮的轮轴上安装有位于外桶外部的摇把26。为了减小第一绞压齿轮轮轴的弯矩,在第一落料通道内固设有与第一绞压齿轮的轮轴垂直的支撑立板28,第一绞压齿轮的轮轴与支撑立板转动连接。
24.第二绞压装置18位于利器桶内,利器桶的顶盖上开设有位于第二绞压装置上方的第二投料口15,第二绞压装置下方形成位于利器桶内的第二垃圾存储腔21。本实施例的第二绞压装置18包括沿周向闭合的外框板23和安装在外框板内腔的两相互啮合的第二绞压齿轮22,第二绞压齿轮的轮轴沿横向设置且与外框板转动连接,其中一个第二绞压齿轮的轮轴连接有电动机24,外框板固定设置在利器桶内,通过电动机带动第二绞压齿轮转动,电动机采用直流电源供电。第二绞压装置的固定结构为:利器桶内固设有支撑板27,支撑板的上表面设有与所述外框板适配的固定槽,支撑板上还开设有位于两第二绞压齿轮下方的落料孔。第一绞压齿轮和第二绞压齿轮均为斜齿轮。
25.为方工作人员携带,外桶相对的两外侧壁分别固接有横杆10,两侧的横杆同轴设置,横杆10上设有挎绳9,横杆相邻侧的外桶外侧壁设有内凹的弧形,将挎绳挂在肩膀时,弧形正好与腰部适配。
26.为了方便同时携带其他救援工具,本实施例在横杆远离外桶的一端设有挂钩11,所述挂钩11的开口朝向远离外桶的一侧。具体的,挂钩11包括一体成型的钩体和钩柄,钩柄位于挎绳的外侧,钩柄向上穿过横杆,且钩柄与横杆通过螺纹连接。
27.外桶的外侧壁还设有垃圾袋贮槽13、环形挂环12和可取卸式扣锁8,环形挂环12和可取卸式扣锁8分别位于外桶相对的两侧,垃圾袋贮槽位于环形挂环的下方。垃圾袋贮槽用于存放垃圾袋,环形挂环可用于悬挂扣锁,也可以直接用于系设软质贮存容器,可取卸式扣锁用于悬挂具有孔结构的贮存容器。
28.使用时,可以利用外桶下部的第一垃圾存储腔直接用于垃圾存放,也可以在垃圾存储腔内放置垃圾袋,利用垃圾袋承接落下的垃圾,投放垃圾时,将纸盒、输液器、输液袋等非损伤性医疗垃圾从第一投料口投入,经第一绞压装置的绞压缩小后落至第一垃圾存储腔,救援结束后,通过打开仓门,将非损伤性医疗垃圾倒出,集中处理;将输液针头、钢丝、克
氏针等易损伤的金属锐器从第二投料口投入,经过第二绞压装置的绞压后,落至利器桶内的第二垃圾存储腔,救援结束后,打开利器桶的顶盖,将第二绞压装置整体取出,然后对利器桶进行密封,对利器桶整体处理。
29.当然,上述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及附图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957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