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风扇领域,具体是一种可发热的吊扇。
背景技术:
2.吊扇一般用于夏季纳凉降暑使用,进入冬季基本处于闲置状态,而在冬季 许多需要采暖的区域,人们需要额外增加取暖设备,比如热泵型空调,价格高, 特别是我国长江以南区域,采暖季节较短,性价比不高。
3.目前市场上有些冷热两用吊扇,其冷的功能实际上就是如上述引起空气流动而产生的;至于热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安装在动力头内的发热装置结构结合桨叶所产生,由于加热装置额外增加在吊扇上,所以,使得吊扇中的动力头的体积以及重量增大,并且当吊扇应用在部分木质天花板上时,高温的发热装置容易产生安全事故,同时,由于加热装置占据了一定的通风空间,所以,此类吊扇凉风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可以自上而下吹出暖风的一种可发热的吊扇,其作用是当发热材料层通电后,桨叶可以加热经过其表面的空气,从而形成暖和的空气。
5.一种可发热的吊扇,包括与天花板连接的固定座以及顶端与固定座连接的吊柱,所述吊柱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动力头,动力头内安装有控制电路板,所述动力头的外侧壁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连接有若干片桨叶,所述桨叶上设有通电发热的发热材料层,发热材料层通过旋转导电体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
6.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7.所述发热材料层为石墨烯电热材料层。
8.所述发热材料层设置在桨叶的下表面,或者,发热材料层与桨叶一体成型、并成型在桨叶内。
9.所述动力头包括外壳,外壳内安装有转子部和定子部,所述转子部和定子部分别与外壳和吊柱固定连接,所述桨叶固定连接在外壳的外侧壁上,转子部通过外壳带动桨叶相对定子部轴向转动。
10.所述发热材料层上还设有至少两个电极,各个电极相互隔开,各个电极的一端引入外壳内通过旋转导电体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
11.所述旋转导电体包括固定在外壳上的无线接电线圈环以及固定在定子部上的无线供电线圈环,无线接电线圈环转动环绕在无线供电线圈环外周,各个电极的一端引入外壳内与无线接电线圈环电性连接。
12.所述动力头的底部安装有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的led发光体,所述led发光体至少变换两种不同颜色。
13.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还连接有温度传感器。
14.所述发热材料层呈面状覆盖在桨叶的下表面,或者,所述发热材料层呈带状且覆盖在桨叶下表面。
15.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还设有无线接收模块、以及定子开关模块和发热材料层开关模块。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发热的吊扇,结构简单,实用性高,生产成本合理,吊扇中的桨叶可以通电发热,对吊扇结构影响较小,省去传统冷暖两用吊扇中的发热装置,能够降低吊扇的体积和质量,使安装时更加方便,当桨叶表面的发热材料层通电后可以发热,使得经过其表面的空气加热,从而实现自上而下的暖风吹送,覆盖面积广,热风循环效果好,关闭发热材料层的电源后,又可实现常态的凉风吹送。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吊扇结构示意图(侧视)。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吊扇结构示意图(仰视)。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桨叶剖面结构示意图一。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桨叶剖面结构示意图二。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吊扇电路原理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5.如图1至图6所示: 一种可发热的吊扇,包括与天花板连接的固定座1以及顶端与固定座1连接的吊柱2,所述吊柱2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动力头3,动力头3内安装有控制电路板4,所述动力头3的外侧壁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连接有若干片桨叶5,所述桨叶5上设有通电发热的发热材料层6,发热材料层6通过旋转导电体a与控制电路板4电性连接;吊扇中的桨叶5可以通电发热,对吊扇结构影响较小,省去传统冷暖两用吊扇中的发热装置,能够降低吊扇的体积和质量,使安装时更加方便,当桨叶5表面的发热材料层6通电后可以发热,使得经过其表面的空气加热,从而实现自上而下的暖风吹送,覆盖面积广,热风循环效果好,关闭发热材料层6的电源后,又可实现常态的凉风吹送。
26.进一步说明,所述发热材料层6为石墨烯电热材料层,石墨烯电热材料层技术成熟,发热效率高。
27.进一步说明,所述发热材料层6能够通过胶水黏合、套接、锁扣或焊接等方式设置在桨叶5的下表面,或者,发热材料层6与桨叶5一体成型、并成型在桨叶5内,通过桨叶5整体包裹发热材料层6,该方式能够更好保护发热材料层6,防止灰尘积聚在发热材料层6表面产生安全事故以及降低发热效率。
28.进一步说明,所述动力头3包括外壳31,外壳31内安装有转子部32和定子部33,所述转子部32和定子部33分别与外壳31和吊柱2固定连接,所述桨叶5固定连接在外壳31的外侧壁上,转子部32通过外壳31带动桨叶5相对定子部33轴向转动,工作时,所述定子部33通电,在磁场作用下驱动转子部32相对定子部33转动,从而驱动桨叶5转动。
29.进一步说明,所述发热材料层6上还设有至少两个电极601,各个电极601相互隔开,各个电极601的一端引入外壳31内通过旋转导电体a与控制电路板4电性连接,通过旋转导电体a使相对定子部33转动的桨叶5中的发热材料层6能够与控制电路板4构成电连接。
30.进一步说明,所述旋转导电体a包括固定在外壳31上的无线接电线圈环a1以及固定在定子部33上的无线供电线圈环a2,无线接电线圈环a1转动环绕在无线供电线圈环a2外周,各个电极601的一端引入外壳31内与无线接电线圈环a1电性连接,该方式使发热材料层6通过无线方式进行供电,省去需要解决导电线引导等问题。
31.进一步说明,所述动力头3的底部安装有与控制电路板4电连接的led发光体7,所述led发光体7至少变换两种不同颜色,所述led发光体7主要产生对应暖风的红色和对应凉风的蓝色,使用户能够直接观察到吊扇的工作状态。
32.进一步说明,所述控制电路板4上还连接有温度传感器8,所述温度传感器8主要用于感应发热材料层6的工作温度,并且可以通过控制电路板4与led发光体7构成联动,具体是,当发热材料层6的温度越高时,led发光体7的红色光线越深,反之,红色越浅。
33.进一步说明,所述发热材料层6呈面状覆盖在桨叶5的下表面,所述发热材料层6可以全覆盖在桨叶5的下表面,又或者发热材料层6适配桨叶5的形状覆盖在桨叶5下表面的中心位置,或者,所述发热材料层6呈带状且覆盖在桨叶5下表面,所述发热材料层6间隔设置并尽量覆盖桨叶5的径向长度范围。
34.进一步说明,所述控制电路板4上还设有无线接收模块41、以及定子开关模块42和发热材料层开关模块43,所述无线接收模块41与定子开关模块42和发热材料层开关模块43构成连接,由于吊扇安装在天花板上,因此常见的开关会设置在开关面板上,通过无线接收模块41使用户能够通过无线设备(例如手机或遥控器)启动定子开关模块42和发热材料层开关模块43,使吊扇以及发热材料层6的工作。
35.进一步说明,所述桨叶可以是金属材质或耐高温的塑料一体成型,所述金属材质包括但不限于铁金属、铜金属、铝金属以及不锈钢,采用金属材质生产是由于金属耐高温,桨叶在发热材料层发热时,能够防止风扇受热软化问题,而采用耐高温的塑料材质可以降低桨叶的重量,而且能够实现将发热材料层通过注塑一体成型在桨叶内。
36.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9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