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舱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38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方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方舱装置。


背景技术:

2.方舱是用各种坚固材料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形成的方便、可移动的整体,帐篷是撑在地上遮蔽风雨、日光并供临时居住的棚子,多用帆布做成,连同支撑用的东西,可随时拆下转移,帐篷是以部件的方式携带,到达现场后才加以组装,所以需要各种部件和工具。为给方舱提供更大的作业空间或者休息场所,一般经常需要借助帐篷来增加方舱的作业空间。
3.现有技术当中,一般帐篷只能单独使用,且抗风、雨能力差,为提升抗风、雨能力,需加大骨架刚性及强度,带来体积、重量增大,架设困难,且不能与方舱结合使用,使用不便,安装繁琐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舱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帐篷不能与方舱结合使用,导致抗风、雨能力差以及使用不便、安装繁琐的问题。
5.一种方舱装置,包括方舱及帐篷,所述装置还包括连接所述方舱与所述帐篷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分设在所述方舱顶端的多个第一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与所述方舱可转动连接,所述帐篷包括篷布,所述篷布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
6.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分设在所述方舱两侧的多个固定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帐篷的两侧且与所述固定件配合连接的多个连接件,所述固定件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两端,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固定件可拆卸连接。
7.上述方舱装置,通过添加连接机构用于连接方舱与帐篷,使得方舱与帐篷形成一个整体,便于帐篷与方舱结合使用,扩大了方舱作业空间的同时,还提升了帐篷的抗风、雨能力,替换了传统的帐篷与方舱结合不便、安装繁琐,只能单独使用,导致帐篷抗风、雨能力差的技术方案,具体的,第一连接组件及第二连接组件分别在顶端和侧面两端连接篷布与方舱,保证了连接稳定性,使得两者牢固连接,进而,通过篷布与第一连接组件、以及连接件与固定件的可拆卸连接,便于帐篷与方舱的拆装,使得安装便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帐篷不能与方舱结合使用,导致抗风、雨能力差以及使用不便、安装繁琐的问题。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帐篷支架、设于所述帐篷支架上的多个帐篷锁座、以及连接所述帐篷支架与所述方舱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与所述方舱可转动连接,所述篷布上设有篷圈,所述篷圈扣接在所述帐篷锁座上。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还包括多个牵引件,多个所述牵引件间隔设置在所述帐篷支架上、且与所述帐篷支架可滑动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方舱装置还包括分设在所述帐篷外围的多个保护结构,所述保护结构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立杆、以及连接所述立杆与所述帐篷的防风绳,所述防风绳设置
在所述帐篷上。
11.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固定在所述方舱上、且所述固定环可自由旋转连接角度。
12.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结构上的黏结结构,所述连接结构穿过所述固定环后,通过黏结结构固定所述方舱与所述篷布。
13.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设于所述方舱靠近底部的一端。
14.进一步地,所述方舱装置还包括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设于所述篷布靠近所述方舱的侧面的顶部,所述调节结构调节所述篷布与所述方舱的紧密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方舱与帐篷组合图;
16.图2为图1的侧视图;
17.图3为图1的俯视图;
18.图4为图2中的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19.图5为图1中的e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20.图6为图1中的c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21.图7为图5中的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22.图8为图3中的d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23.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4.方舱1篷布2绑带2a篷圈2b防风绳2c立杆3帐篷支架4帐篷锁座5固定环6牵引件7
25.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27.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9.请参阅图1至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方舱1装置,包括方舱1及帐篷,所述装置还包括连接所述方舱1与所述帐篷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分设在所述方舱1顶端的多个第一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与所述方舱1可转动连接,所述帐篷包括篷布2,所述篷布2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
30.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分设在所述方舱1两侧的多个固定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帐篷的两侧且与所述固定件配合连接的多个连接件,所述固定件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两端,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固定件可拆卸连接,便于帐篷与方舱1组合使用。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设于所述方舱1靠近底部的一端。
31.在本技术中,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两第一连接组件,两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分设在所述方舱1顶部的相对两侧,具体的,设于所述方舱1的较长的两边,即,第一连接组件设置在方舱1的长度方向上,通过第一连接组件的翻折,使得支起或者折收第一连接组件,从而便于架设帐篷。
32.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帐篷支架4、设于所述帐篷支架4上的多个帐篷锁座5、以及连接所述帐篷支架4与所述方舱1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与所述方舱1可转动连接,所述篷布2上设有篷圈2b,所述篷圈2b扣接在所述帐篷锁座5上。具体的,篷圈2b为腰形孔,便于篷布2搭扣在帐篷锁座5上。
33.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还包括多个牵引件7,多个所述牵引件7间隔设置在所述帐篷支架4上、且与所述帐篷支架4可滑动连接。具体的,帐篷支架4由铝管弯折成型,帐篷支架4的中间及两侧均设有牵引件7,牵引件7的一端活动连接在方舱1上,另一端与帐篷支架4滑动连接,展开时,用于牵引加固所述帐篷支架4。在支起帐篷支架4时,伴随支起牵引件7,用于支撑帐篷支架4,从而增加帐篷支架4的结构稳定性,当撤收帐篷支架4时,牵引件7也随之撤收,从而不影响帐篷支架4的撤收,使帐篷支架4平收至与方舱1合适的位置。
34.所述方舱1装置还包括分设在所述帐篷外围的多个保护结构,所述保护结构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立杆3、以及连接所述立杆3与所述帐篷的防风绳2c,所述防风绳2c设置在所述帐篷上。作为一个具体示例,立杆3及防风绳2c与帐篷的连接角度、连接长度等连接因素,都皆可调,从而便于帐篷根据实际情况与大地进行连接,使得帐篷固定的更加牢固。
35.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环6,所述固定环6固定在所述方舱1上、且所述固定环6可自由旋转连接角度,使得固定环6使用时,便于与连接件连接,比如,当固定环6需要与连接件连接时,可自由旋转以匹配至合适的角度,比如自由旋转180
°
后与连接件连接,增加两者的连接牢固性;当方舱1无需连接帐篷时,即固定环6不使用时,可以调节至下垂状态,与方舱1相贴合,不至于凸出固定环6,使得方舱1美观的同时,还降低了结构外凸带来的安全隐患。
36.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结构上的黏结结构,所述连接结构穿过所述固定环6后,通过黏结结构固定所述方舱1与所述篷布2。
37.作为一个具体示例,连接结构可以为绑带2a,黏结结构可以为魔术贴,通过将魔术贴缝制在绑带2a上,使得连接牢固的同时,还在撤收帐篷时,便于拆卸,绑带2a穿过固定环6后,实现帐篷与方舱1的舱壁固定连接,使得方舱1与帐篷组合为一个整体。进一步的,立杆3结合防风绳2c将帐篷固定与地面上,保证了帐篷使用时的稳定性。
38.所述方舱1装置还包括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设于所述篷布2靠近所述方舱1的侧面的顶部,所述调节结构调节所述篷布2与所述方舱1的紧密性。具体的,调节结构可以为
调节口,并在所述调节口上缝制有魔术贴,从而便于与方舱1连接。
39.当户外需要架设帐篷时,舱顶的帐篷支架4支起,篷布2通过帐篷支架4架设后,帐篷顶坡度大,雨水排泄速度快,且增大了帐篷内部空间。所述方舱1两侧顶部均可设帐篷支架4,方舱1两侧均可搭设帐篷;所述绑带2a缝制有魔术贴,篷布2与方舱1侧面通过绑带2a穿过方舱1固定环6实现与舱壁固定连接;所述篷布2侧面顶部开有调节口,采用魔术贴对接,用于调节帐篷侧面尺寸,使帐篷与方舱1侧面贴合紧密。本技术中的帐篷,结构新颖,与方舱1结合紧密,抗风、防雨性能以及密闭性好,篷布2本身无骨架,体积小易折叠并方便携带。
40.本技术中的方舱1装置的安装方式为:所述帐篷支架4通过螺钉与方舱1顶部固定,所述帐篷支架4设有旋转轴,可旋转90
°
,平时倒伏紧贴舱顶,使用时翻起帐篷支架4至垂直位置,中间及两侧并设有牵引件7,展开时用于牵引加固;所述篷布2侧面顶部开有调节口,并缝制有魔术贴;所述方舱1前后面两侧固定环6通过铆钉与方舱1侧壁固定;所述帐篷绑带2a下方篷布2开缺口,缺口大小与方舱1固定环6大小相匹配。
41.架设帐篷时,所述帐篷支架4支起,所述篷布2的顶端一侧通过绕过帐篷支架4后,将篷圈2b套入帐篷锁座5并锁紧;将所述篷布2侧面调节口魔术贴贴紧,实现与方舱1侧面贴合紧密;所述绑带2a缝制有魔术贴,绑带2a穿过方舱1固定环6向上拉紧,使篷布2与舱体前后重合部分贴紧舱体并粘牢,实现与舱壁固定连接;所述立杆3配合防风绳2c将帐篷固定于地面。
42.撤收帐篷时,解除舱顶帐篷锁座5以及绑带2a,并将帐篷支架4收回并固定,帐篷折叠整齐放至存放处,操作简单便捷。
43.综上,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当中的方舱装置,通过添加连接机构用于连接方舱与帐篷,使得方舱与帐篷形成一个整体,便于帐篷与方舱结合使用,扩大了方舱作业空间的同时,还提升了帐篷的抗风、雨能力,替换了传统的帐篷与方舱结合不便、安装繁琐,只能单独使用,导致帐篷抗风、雨能力差的技术方案,具体的,第一连接组件及第二连接组件分别在顶端和侧面两端连接篷布与方舱,保证了连接稳定性,使得两者牢固连接,进而,通过篷布与第一连接组件、以及连接件与固定件的可拆卸连接,便于帐篷与方舱的拆装,使得安装便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帐篷不能与方舱结合使用,导致抗风、雨能力差以及使用不便、安装繁琐的问题。
44.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955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