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粉碎的装饰工程用物料粉碎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19



1.本技术涉及物料粉碎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粉碎的装饰工程用物料粉碎设备。


背景技术:

2.粉碎设备是破碎机械和粉磨机械的总称。两者通常按排料粒度的大小作大致的区分:排料中粒度大于3毫米的含量占总排料量50%以上者称为破碎机械;小于3毫米的含量占总排料量50%以上者则称为粉磨机械。有时也将粉磨机械称为粉碎机械,这是粉碎设备的狭义含意。应用机械力对固体物料进行粉碎作业,使之变为小块、细粉或粉末的机械。利用粉碎机械进行粉碎作业的特点是能量消耗大、耐磨材料和研磨介质的用量多,粉尘严重和噪声大等。
3.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干粉物料粉碎设备,专利号:cn211070281u,其是通过设置在转动轴外侧的撒料盘,与伸入罐内处于撒料盘上方的进料斗相配合,可以使得干粉进入撒料盘,撒料盘随着转动轴转动,通过离心力的作用将干粉通过出料道向周围撒出,使得干粉均匀落在罐内,从而降低了粉碎齿所需的力,且干粉粉碎更加均匀,同时也加快了干粉粉碎效率,但该设备不具有筛选功能,大小不一的,干粉粉末在出料时容易造成堵塞,造成出料困难,导致设备运行出现问题,且在物料进行粉碎时无法对其内部含有的有用物体进行筛选剔除,浪费了原料。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粉碎的装饰工程用物料粉碎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本技术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粉碎的装饰工程用物料粉碎设备,包括粉碎箱,所述粉碎箱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落料管,所述落料管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入料盒,所述粉碎箱后表面端部开设有出料槽,所述粉碎箱右表面端部活动内接有粉碎轴一,所述粉碎轴一右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左表面与粉碎箱右表面固定连接;
6.所述粉碎轴一表面固定套接有粉碎机构。
7.所述粉碎机构包括齿轮一,所述齿轮一固定套接在粉碎轴一表面,所述粉碎轴一表面固定连接有破碎刀一,所述齿轮一左表面啮合有齿轮二,所述齿轮二内部固定内接有粉碎轴二,所述粉碎轴二表面固定连接有破碎刀二;
8.所述粉碎轴一下表面啮合有筛选机构。
9.所述筛选机构包括齿轮三,所述齿轮三上表面与粉碎轴一下表面啮合,所述齿轮三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弧形块,所述齿轮三左表面固定连接有转柱,所述粉碎箱内壁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左表面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内壁中部活动内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一,所述滑块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二,所述滑块后表面固
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左表面对称设置有与过滤网右表面相同的结构。
10.优选的,所述粉碎箱内壁左右端部固定连接有倾斜板,所述倾斜板前后端部分别固定连接在粉碎箱内壁中。
11.优选的,所述滑块后表面开设有与转柱相适配的圆槽,所述转柱活动内接在圆槽内部,所述转柱后端活动内接在过滤网内部。
12.优选的,所述粉碎箱右表面中部开设有移动槽,所述转柱活动内接在移动槽内部。
13.优选的,所述粉碎轴二左右端部和粉碎轴一左端通过轴承活动内接在粉碎箱内部。
14.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15.其一,使用时先打开电机,在电机的作用下带动粉碎轴一随之发生转动,在粉碎轴一的转动下带动与之固定的破碎刀一发生转动,与此同时在粉碎轴一的转动下带动固定在其表面的齿轮一发生转动,在齿轮一的转动下带动与之啮合的齿轮二发生转动,在齿轮二的转动下带动粉碎轴二转动,在粉碎轴二的转动下带动破碎刀二与破碎刀一向相对方向发生转动,此时将装饰工程物料投入入料盒中,经过入料盒落入落料管内部再落向破碎刀一与破碎刀二之间被粉碎,粉碎后的物料落向倾斜板表面,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滑落落至过滤网表面进行过滤,使得该设备可对装饰工程物料进行筛选,筛选效果更好。
16.其二,使用时在粉碎轴一的转动下带动与之啮合的齿轮三发生转动,在齿轮三的转动下带动与之固定的弧形块发生转动,当弧形块与粉碎轴一接触时,带动齿轮三上下晃动,在齿轮三的上下移动时带动滑块上下轻微移动,滑块上下移动带动弹簧一和弹簧二发生形变,当弧形块脱离粉碎轴一时,弹簧一和弹簧二恢复形变拉动滑块复位,滑块带动与之固定的过滤网上下移动,使得该设备在使用时可使过滤网上下发生震动,进一步对增强了该设备的筛选效果。
附图说明
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粉碎轴一连接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粉碎箱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弧形块连接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过滤网连接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1、粉碎箱;12、落料管;13、入料盒;14、出料槽;15、粉碎轴一;16、电机;17、连接板;18、支撑板;19、移动槽;21、齿轮一;22、破碎刀一;23、齿轮二;24、粉碎轴二;25、破碎刀二;26、倾斜板;31、齿轮三;32、弧形块;33、转柱;34、竖板;35、矩形槽;36、滑块;37、弹簧一;38、弹簧二;39、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
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5.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26.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粉碎的装饰工程用物料粉碎设备,包括粉碎箱11,粉碎箱1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落料管12,落料管12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入料盒13,粉碎箱11后表面端部开设有出料槽14,粉碎箱11右表面端部活动内接有粉碎轴一15,粉碎轴一15右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16,电机16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7,连接板17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8,支撑板18左表面与粉碎箱11右表面固定连接;
27.粉碎轴一15表面固定套接有粉碎机构。
28.粉碎机构包括齿轮一21,齿轮一21固定套接在粉碎轴一15表面,粉碎轴一15表面固定连接有破碎刀一22,齿轮一21左表面啮合有齿轮二23,齿轮二23内部固定内接有粉碎轴二24,粉碎轴二24左右端部和粉碎轴一15左端通过轴承活动内接在粉碎箱11内部,粉碎轴二24表面固定连接有破碎刀二25,粉碎箱11内壁左右端部固定连接有倾斜板26,倾斜板26前后端部分别固定连接在粉碎箱11内壁中;
29.使用时:先打开电机16,在电机16的作用下带动粉碎轴一15随之发生转动,在粉碎轴一15的转动下带动与之固定的破碎刀一22发生转动,与此同时在粉碎轴一15的转动下带动固定在其表面的齿轮一21发生转动,在齿轮一21的转动下带动与之啮合的齿轮二23发生转动,在齿轮二23的转动下带动粉碎轴二24转动,在粉碎轴二24的转动下带动破碎刀二25与破碎刀一22向相对方向发生转动,此时将装饰工程物料投入入料盒13中,经过入料盒13落入落料管12内部再落向破碎刀一22与破碎刀二25之间被粉碎,粉碎后的物料落向倾斜板26表面,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滑落落至过滤网39表面进行过滤,使得该设备可对装饰工程物料进行筛选,筛选效果更好。
30.实施例二,请参阅图4和图5,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粉碎轴一15下表面啮合有筛选机构。
31.筛选机构包括齿轮三31,齿轮三31上表面与粉碎轴一15下表面啮合,齿轮三31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弧形块32,齿轮三31左表面固定连接有转柱33,粉碎箱11右表面中部开设有移动槽19,转柱33活动内接在移动槽19内部,粉碎箱11内壁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竖板34,竖板34左表面开设有矩形槽35,矩形槽35内壁中部活动内接有滑块36,滑块36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一37,滑块36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二38,滑块36后表面固定连接有过滤网39,滑块36后表面开设有与转柱33相适配的圆槽,转柱33活动内接在圆槽内部,转柱33后端活动内接在过滤网39内部,过滤网39左表面对称设置有与过滤网39右表面相同的结构,使用时在粉碎轴一15的转动下带动与之啮合的齿轮三31发生转动,在齿轮三31的转动下带动与之固定的弧形块32发生转动,当弧形块32与粉碎轴一15接触时,带动齿轮三31上下晃动,在齿轮三31的上下移动时带动滑块36上下轻微移动,滑块36上下移动带动弹簧一37和弹簧二38发生形变,当弧形块32脱离粉碎轴一15时,弹簧一37和弹簧二38恢复形变拉动滑块36复位,滑块36带动与之固定的过滤网39上下移动,使得该设备在使用时可使过滤网39上下发生震动,进一步对增强了该设备的筛选效果。
32.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
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

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33.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3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954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