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化纤纺丝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纺丝模具批量清洗的吊装架结构。
背景技术:
2.在lyocell纺丝过程中,纺丝模具作为丝束成型的关键部件,其纺丝孔的直径非常小,属于高精密部件,在完成一次纺丝之后需要对喷丝板进行清洗,为了提高清洗效率,通常都是对多个纺丝工位的纺丝模具进行批量清洗,而且由于单个纺丝模具的重量较重,在清洗过程中,需要采用辅助吊装装置将多个纺丝模具一次性浸入到清洗箱中进行清洗,在此过程中就需要用到吊装架对纺丝模具进行批量放置。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纺丝模具批量清洗的吊装架结构,此吊装架结构能够对多个纺丝模具进行批量存放,进而便于其批量吊装,并一次性浸入到清洗液,提高了纺丝模具的清洗效率,保证了作业的安全性,同时降低了作业难度。
4.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纺丝模具批量清洗的吊装架结构,它包括底部框架,所述底部框架的顶部四角固定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有顶部框架,所述顶部框架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吊装的吊装结构;所述底部框架的中心部位支撑有用于对纺丝模具的凸台进行限位的底部卡位结构;在其中两侧的支撑柱之间对称固定有用于对纺丝模具的凸台进行限位的第一侧部卡位结构和第二侧部卡位结构。
5.所述吊装结构包括对称固定在顶部框架顶部的第一吊耳和第二吊耳。
6.所述第一吊耳和第二吊耳采用钢筋弯曲而成,并通过焊接固定在顶部框架上。
7.所述底部框架、顶部框架和支撑柱都分别采用角钢材料裁剪焊接拼装而成;所述底部框架之间固定有底部加强横杆。
8.所述底部框架和顶部框架之间固定有多根加强立柱。
9.所述加强立柱采用钢筋材料而成,并通过焊接固定。
10.所述底部卡位结构包括固定在底部框架之间的底部支撑板,所述底部支撑板上固定安装有底部卡板,所述底部卡板上均布加工有多个底部卡槽。
11.所述第一侧部卡位结构包括固定在其中一侧支撑柱之间的第一安装角板,所述第一安装角板上通过多个第一螺栓组件固定安装有第一侧卡板,所述第一侧卡板上加工有多个均布的第一侧卡槽。
12.所述第二侧部卡位结构包括固定在另一侧支撑柱之间的第二安装角板,所述第二安装角板上通过多个第二螺栓组件固定安装有第二侧卡板,所述第二侧卡板上加工有多个均布的第二侧卡槽。
13.所述第一侧部卡位结构和第二侧部卡位结构与底部框架之间都分别固定有短加强立柱。
14.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15.1、此吊装架结构能够对多个纺丝模具进行批量存放,进而便于其批量吊装,并一次性浸入到清洗液,提高了纺丝模具的清洗效率,保证了作业的安全性,同时降低了作业难度。
16.2、通过上述的吊装结构能够方便的与行车的吊钩相配合,进而实现整个装置的起吊。
17.3、通过上述的材料制成简化了其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
18.4、通过上述的底部卡位结构能够用于对纺丝模具的底部进行限位,进而保证了其在清洗或者吊装过程中,不会发生碰撞,保证了其安全性。
19.5、通过上述的第一侧部卡位结构能够用于对模具的侧面凸台进行定位。进而保证了清洗过程的安全性。
20.6、通过上述的第二侧部卡位结构能够用于对模具的侧面凸台进行定位。进而保证了清洗过程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三维图。
23.图中:底部框架1、加强立柱2、支撑柱3、第二吊耳4、顶部框架5、第一侧卡槽6、第一侧卡板7、第一安装角板8、第一螺栓组件9、第一吊耳10、底部卡板11、底部卡槽12、底部支撑板13、底部加强横杆14、第二安装角板15、第二螺栓组件16、第二侧卡板17、第二侧卡槽18、短加强立柱19。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25.参见图1,纺丝模具批量清洗的吊装架结构,它包括底部框架1,所述底部框架1的顶部四角固定有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的顶部固定有顶部框架5,所述顶部框架5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吊装的吊装结构;所述底部框架1的中心部位支撑有用于对纺丝模具的凸台进行限位的底部卡位结构;在其中两侧的支撑柱3之间对称固定有用于对纺丝模具的凸台进行限位的第一侧部卡位结构和第二侧部卡位结构。此吊装架结构能够对多个纺丝模具进行批量存放,进而便于其批量吊装,并一次性浸入到清洗液,提高了纺丝模具的清洗效率,保证了作业的安全性,同时降低了作业难度。通过采用上述的吊装架结构使用过程中,通过将纺丝模具放置在上述的吊装框架内部,然后通过行吊整体吊装之后浸入到清洗液中进行清洗。
26.进一步的,所述吊装结构包括对称固定在顶部框架5顶部的第一吊耳10和第二吊耳4。通过上述的吊装结构能够方便的与行车的吊钩相配合,进而实现整个装置的起吊。
2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吊耳10和第二吊耳4采用钢筋弯曲而成,并通过焊接固定在顶部框架5上。通过上述的吊耳结构,保证了其结构强度,进而保证了吊装的安全性。
28.进一步的,所述底部框架1、顶部框架5和支撑柱3都分别采用角钢材料裁剪焊接拼装而成;所述底部框架1之间固定有底部加强横杆14。通过上述的材料制成简化了其结构,
降低了制造成本。
29.进一步的,所述底部框架1和顶部框架5之间固定有多根加强立柱2。通过上述的加强立柱2保证了底部框架1和顶部框架5之间的结构强度,保证了其使用的安全性。
30.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立柱2采用钢筋材料而成,并通过焊接固定。通过上述的材料制成简化了其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
31.进一步的,所述底部卡位结构包括固定在底部框架1之间的底部支撑板13,所述底部支撑板13上固定安装有底部卡板11,所述底部卡板11上均布加工有多个底部卡槽12。通过上述的底部卡位结构能够用于对纺丝模具的底部进行限位,进而保证了其在清洗或者吊装过程中,不会发生碰撞,保证了其安全性。
3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部卡位结构包括固定在其中一侧支撑柱3之间的第一安装角板8,所述第一安装角板8上通过多个第一螺栓组件9固定安装有第一侧卡板7,所述第一侧卡板7上加工有多个均布的第一侧卡槽6。通过上述的第一侧部卡位结构能够用于对模具的侧面凸台进行定位。进而保证了清洗过程的安全性。
3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侧部卡位结构包括固定在另一侧支撑柱3之间的第二安装角板15,所述第二安装角板15上通过多个第二螺栓组件16固定安装有第二侧卡板17,所述第二侧卡板17上加工有多个均布的第二侧卡槽18。通过上述的第二侧部卡位结构能够用于对模具的侧面凸台进行定位。进而保证了清洗过程的安全性。
3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部卡位结构和第二侧部卡位结构与底部框架1之间都分别固定有短加强立柱19。通过上述的短加强立柱19,能够增强第一侧部卡位结构和第二侧部卡位结构支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5.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36.首先,待一次纺丝结束之后,将所有的纺丝模具都拆卸之后定位放置在上述的吊装架结构内部,通过底部卡位结构、第一侧部卡位结构和第二侧部卡位结构对模具的外凸台进行限位;然后,将行车的吊钩钩挂在第一吊耳10和第二吊耳4,吊装之后将整个框架结构进入到清洗液中进行清洗,待清洗完成之后,再将上述的装置整体吊起,取出纺丝模具。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9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