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便携消防水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可靠性全防护便携消防水泵。
背景技术:
2.便携消防水泵是用在森林或野外以及旅游景点或农村以及胡同消防使用,现有的便携消防水泵几乎都为手拉启动,非常不好启动,六面中只有一个底部是有防护的,其他面基本为裸露方式,易受损,扬程较低,重量和外形尺寸较大,不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要素:
3.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护能力较好、便于携带的的高可靠性消防水泵。
5.2.实用新型内容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可靠性全防护便携消防水泵,包括防护框架,所述防护框架内设有发动机,所述发动机驱动端连接水泵,所述发动机另一端设有手拉启动器,所述手拉启动器一侧设有灭焰消声器,其中所述水泵一侧设有冷却水管,所述水泵的另一侧设有出水口延长管。
7.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框架包括上护板和下护板,所述上护板和所述下护板的两侧设有侧框,所述侧框包括两根水平杆,所述水平杆两端连接有弧形提手。
8.进一步的,所述上护板顶面开设有矩形槽,所述手拉启动器的拉手可从所述矩形槽内穿过;所述下护板上设有固定支架和泵端支架,所述发动机和所述水泵端部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和所述泵端支架上,所述泵端支架和所述固定支架上设有减震胶,且所述下护板的底面设有多个减震地脚和凹孔。
9.进一步的,所述水泵包括水泵叶轮,所述水泵叶轮外设有泵壳,所述泵壳一侧可拆卸连接出水口延长管,所述出水口延长管端部连接水带接扣,所述出水口延长管内部设有单向阀。
10.3.有益效果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可靠性全防护便携消防水泵,通过设置有防护框架,对内部器件的各个面均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降低了携带过程中受损的概率,保证了装置的使用寿命,实用性强,体积小巧;
13.防护框架底部设有减震地脚,在放置时起到减震缓冲作用,减少水泵损伤,且在泵端支架和固定支架上设有上设有减震胶,在水泵运行时减少震动损伤。
14.应了解的是,上述一般描述及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仅为示例性及阐释性的,其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欲主张的范围。
附图说明
15.下面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的一部分,其绘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所附附图与说明书的描述一起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底面示意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示意图;
21.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手拉启动器示意图;
22.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手拉启动器拆分示意图;
23.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灭焰消声器示意图;
24.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单向阀示意图;
25.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单向阀另一角度示意图。
26.附图标记
[0027]1‑
防护框架;11
‑
上护板;111
‑
矩形槽;12
‑
下护板;121
‑
固定支架;122
‑
泵端支架;123
‑
减震胶;124
‑
减震地脚;125
‑
凹孔;13
‑
侧框;131
‑
水平杆;132
‑
弧形提手;2
‑
发动机;21
‑
发动机曲轴;22
‑
发动机活塞;23
‑
发动机气缸;24
‑
化油器;25
‑
空滤器;26
‑
油管快接头;27
‑
火花塞;28
‑
高压线冒;29
‑
控制油门摇臂;3
‑
水泵;31
‑
水泵叶轮;32
‑
泵壳;33
‑
泵盖;4
‑
手拉启动器;41
‑
壳体;411
‑
加强筋;412
‑
扇形凹槽;42
‑
转换连接盘;421
‑
支臂;43
‑
手拉启动组件;431
‑
轮盘;432
‑
起动齿轮;434
‑
拉绳;435
‑
拉手;44
‑
点火器组件;45
‑
飞轮;451
‑
配合槽;452
‑
活动卡爪;5
‑
灭焰消声器;51
‑
法兰盘;511
‑
圆孔;52
‑
底板;521
‑
限位槽;53
‑
隔板;531
‑
支脚;54
‑
外壳;541
‑
圆管状排气口;6
‑
冷却水管;7
‑
出水口延长管;71
‑
锥形阀芯;72
‑
导柱;73
‑
复位弹簧;74
‑
阀芯底座;741
‑
阀芯密封垫;75
‑
阀芯导向上盖;751
‑
导孔;76
‑
o型密封圈;77
‑
水带接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现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的描述。
[0029]
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多种改进和变化,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由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得到的其他实施方式对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得的。本技术说明书和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
[0030]
实施例一:参考附图1
‑
5,高可靠性全防护便携消防水泵,包括防护框架1,所述防护框架1内设有发动机2,所述发动机2驱动端连接水泵3,所述发动机2另一端设有手拉启动器4,所述手拉启动器4一侧设有灭焰消声器5,其中所述水泵3一侧设有冷却水管6,所述水泵3的另一侧设有出水口延长管7。所述发动机2包括发动机曲轴21、发动机活塞22、发动机气缸23、化油器24、空滤器25、油管快接头26、火花塞27、高压线冒28以及控制油门摇臂29等零部件。
[0031]
所述防护框架1包括上护板11和下护板12,所述上护板11和所述下护板12的两侧
设有侧框13,所述侧框13包括两根水平杆131,所述水平杆131两端连接有弧形提手132,所述侧框13整体形成类椭圆形结构;
[0032]
所述上护板11顶面开设有矩形槽111,所述手拉启动器4的拉手435可从所述矩形槽111内穿过;所述下护板12上设有固定支架121和泵端支架122,所述发动机2和所述水泵3端部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121和所述泵端支架122上,所述泵端支架122和所述固定支架121上设有减震胶123,且所述下护板12的底面设有多个减震地脚124和凹孔125。
[0033]
所述水泵3包括水泵叶轮31,所述水泵叶轮31外设有泵壳32,泵壳32上设有泵盖33,所述泵壳32一侧可拆卸连接出水口延长管7,所述出水口延长管7端部连接水带接扣77,所述出水口延长管7内部设有单向阀。
[0034]
实施例二:参考附图6
‑
7,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手拉启动器4包括壳体41,所述壳体41内设有转换连接盘42;其中所述壳体41上设有手拉启动组件43,所述转换连接盘42上设有点火器组件44,所述手拉启动组件43和所述点火器组件44配合连接,
[0035]
其中述手拉启动组件43包括启动件,所述启动件配合连接所述手拉件,且所述启动件包括轮盘431,所述轮盘431上设有起动齿轮432,所述手拉件包括手拉盘,所述所述手拉盘上绕设有拉绳434,所述拉绳434从设置在所述壳体41上的拉绳出口穿出,且所述拉绳434外端连接有拉手435;
[0036]
所述转换连接盘42上可拆卸设有飞轮45,所述飞轮45上设有配合槽451,所述配合槽451内设有活动卡爪452,所述活动卡爪452可匹配卡接所述起动齿轮432。且所述转换连接盘42和发动机2可拆卸连接。手拉启动器4内部设有助力弹簧,能有效提高启动转速,使发动机2能够快速启动。
[0037]
所述飞轮45可拆卸配合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飞轮45中部配合连接在发动机2一端的曲轴头上,且所述飞轮45上设置的所述活动卡爪452具有限位部位,所述配合槽内设有适合所述活动卡爪452的活动限位槽,所述活动卡爪452匹配设置在所述活动限位槽内,限制活动卡爪452的活动范围,且在飞轮45可拆卸连接转换连接盘42;飞轮45直接通过中心的锥度孔和键槽连接在发动机2一端的曲轴头上,确保同轴度和点火时间精度。
[0038]
所述壳体41设有多根加强筋411,所述加强筋411均匀分布在所述壳体41的顶面和侧面,在所述壳体41顶部设有多个扇形凹槽412,所述扇形凹槽412设置在相邻两根所述加强筋411之间。
[0039]
所述转换连接盘42可拆卸连接发动机2和所述壳体41,所述点火器组件44可拆卸连接支臂421,所述支臂421设置在所述转换连接盘42外侧,且所述转换连接盘42和所述壳体41侧面均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和所述支臂421共同形成所述点火器组件的安装空间。
[0040]
其中,所述点火器组件4包括点火器和铁心,手拉启动器带动旋转时,所述飞轮5上设置的磁铁的n级和s级扫过铁心时产生感应电流,通过点火器组件4内部次级线圈和控制电路感应出高压电,供给发动机的火花塞点燃压缩混合气,以实现启动发动机。
[0041]
本手拉启动器结构紧凑,空间占用小,可以多款相近排量的发动机通用此套启动系统,发动机的固定子口与转换连接盘的子口和固定孔距一致即可实现多用的目的;壳体上设有多根加强筋结构,可以增加强度来防止以外装机而破损,亦可增加表面积来增加整机的散热效果与美观度;利用单独伸出的支臂用来固定点火器,来减少与点火器的接触面积,降低发动机传递过来的热量对点火器组件的影响;通过启动器壳体和转换连接盘组合
后形成密闭空间,将点火器组件、飞轮包括在内,防止外界异物掉进内部影响启动和损坏部件。
[0042]
实施例三:参照附图8,在所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灭焰消声器5采用耐热不锈钢制成,包括法兰盘51,所述法兰盘51一侧安装有底板52,所述底板52一侧安装有隔板53,所述隔板53一侧设有外壳54,所述外壳54固定连接所述底板52。
[0043]
所述法兰盘51和所述底板52上均设有连通的圆孔511,且所述法兰盘511以及所述底板52的两侧同样均设有螺孔,通过螺丝和所述螺孔将整个灭焰消声器5固定在发动机2排气口上。
[0044]
所述隔板53为c型结构,且所述隔板53通过支脚531匹配连接位于所述底板52上的限位槽521,且所述隔板53偏心设置在所述隔板53上,使得所述隔板53的一端到所述外壳54内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隔板53另一端到所述外壳54内部之间的距离,其中所述隔板53为圆板形结构。
[0045]
所述外壳54上设有至少八个圆管状排气口541,多个所述圆管状排气口541均匀矩形阵列在所述外壳54上。
[0046]
在本实施例中,四个零件组装焊接成型后,通过两颗螺丝从碗状的外壳54上的圆管状排气口541插入,并穿过法兰盘51后将整个灭焰消声器5固定安装在发动机2排气口上。安装完成后,爆燃的高温燃气通过法兰盘51中心的圆孔511进入灭焰消音器内部,因c型隔板53的存在迫使高温燃气转向,分两路继续向外排出,由于隔板53偏心布置在底板52的限位槽521上,c型隔板53两个端部和碗状外壳54内壁的距离为一端近一端圆,使得截面积的不同,从而导致高温燃气形成两路,以不同速度喷出c型隔板53的两端,因碗状外壳54内壁的限制,燃气从c型隔板53的端部又会被迫分成两路,继续回转绕向碗状外壳54的两个比较大的空间内,因为容积的增加,高速燃气温度下降,流速继续下降后,会通过碗状外壳54中心布置的圆管状排气口541分散排出灭焰消声器;
[0047]
燃气的流道由一路分成两路,由两路分为四路,再从四路分为八路,路径变长,将发动机爆燃行程排出的火焰全部消耗在了灭焰消声器内部,不会对外再喷出火焰,起到安全和降低噪音的目的;
[0048]
且焊接后形成盒状的结构,整体强度较大,两颗螺丝可牢固固定,碰撞后不容易变形损坏,全部采用耐热不锈钢材料制造,耐高温腐蚀,遇水不生锈,内部没有采用吸音棉的吸音方案,不会对人和环境造成污染,也不会像铝合金灭焰消声器那样不耐热和体积庞大,寿命增加,生产效率明显增加。
[0049]
实施例四:参照附图9
‑
10,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出水口延长管7外部两端螺纹连接所述出水口和水带接扣77,其内部设置的单向阀包括锥形阀芯71,所述锥形阀芯71一侧设有导柱72,所述导柱72上套设有复位弹簧73,
[0050]
所述单向阀结构还包括阀芯底座74和阀芯导向上盖75,所述阀芯底座74和所述阀芯导向上盖75可转动连接,且两者均为中空结构,两者中部空腔内匹配滑动设置所述阀芯组件;
[0051]
所述阀芯底座74外设有o型圈卡槽,所述o型圈卡槽匹配连接o型密封圈76;且所述阀芯底座74中部空腔的内壁上设有阀芯密封垫741。在阀芯组件处于关断状态时,其锥形阀芯71前端接触所述阀芯密封垫741,阀芯密封垫741橡胶软唇口配合阀芯端面的大锥度面实
现开关密封。
[0052]
所述阀芯导向上盖75包括环形段、连接段和导向段,所述环形段通过多个l型支柱连接导向段,所述导向段为锥形,且设置在其中部的导孔751滑动连接所述导柱72,其中所述环形段上设有燕尾卡片752,所述燕尾卡片752和所述出水口延长管7内部的燕尾卡槽配合,实新阀芯固定安装。
[0053]
其中,将单向阀与出水口延长管7制成一个整体,出厂时即将单向阀安装在出水口延长管7内,不需要单独在外接单向阀防止引水管崩脱和水泵倒转损坏;在出水口处加设出水口延长管7,是为了将水带接扣77伸出水泵主体以外,方便操作连接水带使用,并将特制的单向阀放入延长管内,结构简单,防反流效果明显,不增加单独零件数量和体积,整体重量较轻;而且可以减少操作人员架设连接水泵的步骤,减轻了水泵附件的总数量和携带重量;因水泵出水口直接安装有单向阀,密封效果更加明显,在水泵引水环节可以排净水泵内残留空气,不会存在水带内的空气再次进入水泵3内影响出水成功率,启动水泵3后出水成功率明显提高,同时可以缩短架设水泵3突击灭火时的出水时间,提高综合使用效率。
[0054]
实施例五:将实施例二至实施例四中任选至少两个实施例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实施方式。
[0055]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可靠性全防护便携消防水泵,通过设置有防护框架,对内部器件的各个面均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降低了携带过程中受损的概率,保证了装置的使用寿命,实用性强,体积小巧,同时本水泵可以多个角度存放,可立,可卧,可叠加,为维修和存放节省空间等提供方便,且可插入符合人体工程学的专用双肩背包,为战士解放双手,方便攀爬,提高远距离行军的舒适性;
[0056]
防护框架底部设有减震地脚,在放置时起到减震缓冲作用,减少水泵损伤,且在泵端支架和固定支架上设有上设有减震胶,在水泵运行时减少震动损伤;利用灭焰消声器、手拉启动器等提高了水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005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做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9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