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监测锚栓松脱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26



1.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监测锚栓松脱的装置。


背景技术:

2.锚栓为常用的机械零件之一,但是安装在室外的锚栓,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导致松脱,若没有及时发现松脱的锚栓,就可能导致安全隐患的发生,但是现有的锚栓螺母在松脱时,只能凭借检修人员进行逐一的肉眼观察,不仅工作强度大,而且工作效率极低,因此急需作出改进。
3.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910655628.8”的一种水轮机组顶盖螺栓螺母松动检测装置,它包括测量磁芯盖、测量支座杯、霍尔传感器以及与霍尔传感器匹配的测量磁芯;测量磁芯盖安装在水轮机组顶盖螺栓的顶部;测量支座杯底部为与水轮机组顶盖螺母匹配的螺母套筒段,螺母套筒段的侧壁开设有与水轮机组顶盖螺母的侧壁限位沉孔匹配的限位通孔,螺母套筒段用于套在水轮机组顶盖螺母上;测量支座杯的顶部设有霍尔传感器安装位,霍尔传感器安装在霍尔传感器安装位中,测量支座杯内螺母套筒段与霍尔传感器安装位之间为第二空腔,测量磁芯盖位于该第二空腔内,该水轮机组顶盖螺栓螺母松动检测装置能对水力发电机组顶盖固定螺栓进行实时检测,保证水力发电机的安全运行。
4.但是,其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1、上述装置只能通过霍尔传感器对螺母的旋转角度进行测量,但是并不能在螺母发生松动时及时发出警报,因此其警示效果较差;2、上述装置只具有单一的螺母松动检测作用,当松动发生时,仍然需要工作人员发现并采取相应的维修补救措施,若工作人员没有及时检修的话,锚栓仍可能会松动掉落,由此导致巨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监测锚栓松脱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用于监测锚栓松脱的装置,包括:
8.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设置有法兰,所述安装板和法兰开设的螺纹孔中螺纹设置有锚栓,所述锚栓延伸至基座开设的螺纹槽中,所述锚栓上固定设置有定位螺母;
9.操作块,所述操作块固定设置在安装板上,所述操作块中开设有操作腔,所述操作腔中活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底壁和操作腔底壁之间连接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操作腔的底壁上固定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警报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和警报器信号连接;以及
10.操作箱,所述操作箱固定设置在安装板上,所述操作箱的内腔中固定设置有储存盒,所述储存盒中存放有液体胶,所述储存盒中活动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远离推板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对称连接设置有第二
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连接于固定块上,所述固定块固定设置在操作箱的内壁上,所述操作箱中活动插设有挡板,用于对顶板进行限位,所述储存盒上连通设置有流通软管,所述安装板、法兰和基座中开设有相连通的导液通道,所述流通软管和导液通道相连通,所述导液通道和螺纹槽相连通,所述操作箱的内腔底部固定设置有卡座,所述卡座中开设有卡槽,所述流通软管卡嵌设置在卡槽中,所述卡座上对称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底部连接设置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连接于导向杆上,所述导向杆固定设置在上压板的底部,所述上压板靠近流通软管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配重压块,所述上压板的外周固定设置有侧边板,所述顶板靠近流通软管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提拉杆,所述提拉杆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提拉框。
11.优选的,所述操作腔呈t型,且操作腔的上段内侧壁固定设置有导向轨,所述滑块上一体成型设置有滑块凸起,所述滑块凸起滑动设置在导向轨上。
12.优选的,所述推板和储存盒内壁的接触部设置有弹性密封垫。
13.优选的,所述配重压块和卡槽的横截面形状相同。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且压力传感器和警报器信号连接,当锚栓没有发生松动时,锚栓上的定位螺母对压力传感器的挤压压力是稳定的,此时的警报器不工作,当锚栓发生松动后,定位螺母随之向上移动,进而对压力传感器的压力逐渐降低,由此,警报器启动,提醒相关人员注意及时对松脱的锚栓进行检修加固;
16.2、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操作箱,操作箱的内腔中固定设置有储存盒,储存盒中存放有液体胶,当锚栓的松动程度超过预定值时,定位螺母向上移动,顶板被第二弹簧向上顶起,顶板通过推杆带动推板,使得推板脱离储存盒,与此同时,顶板通过提拉杆带动提拉框,提拉框通过侧边板将上压板向上抬起,使得配重压块远离卡槽,由此,流通软管失去挤压而恢复原形,液体胶沿着流通软管流入导液通道,最终进入螺纹槽的底部,对其中的锚栓底部进行粘结固定,避免锚栓的进一步脱离,有效降低安全隐患。
1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用于监测锚栓松脱的装置,当螺母开始松脱时,警报器就会启动以提醒使用者,当螺母松脱的程度超过预定值时,储存盒中的液体胶会流入螺纹槽中,将锚栓进行粘结固定,避免进一步的松脱,可自动采取该紧急措施以降低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一中的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未抽离挡板);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的a处放大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的b处放大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卡座、配重压块和提拉框在实施例一的位置状态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卡座、配重压块和提拉框在实施例二的位置状态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卡座、配重压块和提拉框在实施例三的位置状态示意图。
24.图中:1安装板、2法兰、3锚栓、4基座、5螺纹槽、6定位螺母、7操作块、8操作腔、801导向轨、9滑块、901滑块凸起、10第一弹簧、11压力传感器、12操作箱、13储存盒、14液体胶、16推板、17推杆、18顶板、19第二弹簧、20固定块、21挡板、22流通软管、23导液通道、24卡座、25卡槽、26导向槽、27第三弹簧、28导向杆、29上压板、30配重压块、31侧边板、32提拉杆、33提拉框、34警报器。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实施例:
27.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28.一种用于监测锚栓松脱的装置,包括:
29.安装板1,安装板1的底部设置有法兰2,安装板1和法兰2开设的螺纹孔中螺纹设置有锚栓3,锚栓3延伸至基座4开设的螺纹槽5中,锚栓3可以将安装板1、法兰2和基座4固定在一起,锚栓3上固定设置有定位螺母6;
30.操作块7,操作块7固定设置在安装板1上,操作块7中开设有操作腔8,操作腔8中活动设置有滑块9,滑块9可在操作腔8中进行上下移动,滑块9底壁和操作腔8底壁之间连接设置有第一弹簧10,操作腔8的底壁上固定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1,用于监测滑块9对压力传感器11的挤压压力,安装板1上设置有警报器34,压力传感器11和警报器34信号连接,当锚栓3发生松动后,定位螺母6向上移动,使得滑块9对压力传感器11的压力降低,由此,警报器34启动,提醒相关人员注意及时进行检修处理;以及
31.操作箱12,操作箱12固定设置在安装板1上,操作箱12的内腔中固定设置有储存盒13,储存盒13中存放有液体胶14,储存盒13中活动设置有推板16,推板16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推杆17,推杆17远离推板16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顶板18,顶板18可在操作箱12的内腔中上下移动,顶板18的底部对称连接设置有第二弹簧19,第二弹簧19连接于固定块20上,固定块20固定设置在操作箱12的内壁上,操作箱12中活动插设有挡板21,用于对顶板18进行限位,在使用时可以将挡板21抽离操作箱12,储存盒13上连通设置有流通软管22,安装板1、法兰2和基座4中开设有相连通的导液通道23,流通软管22和导液通道23相连通,导液通道23和螺纹槽5相连通,操作箱12的内腔底部固定设置有卡座24,卡座24中开设有卡槽25,流通软管22卡嵌设置在卡槽25中,卡座24上对称开设有导向槽26,导向槽26的底部连接设置有第三弹簧27,第三弹簧27连接于导向杆28上,导向杆28可在导向槽26中发生上下移动,导向杆28固定设置在上压板29的底部,上压板29靠近流通软管2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配重压块30,通过调节配重压块30的位置,进而调节对流通软管22的挤压程度,使得流通软管22可以在阻断和连通的两个状态间实现切换,上压板29的外周固定设置有侧边板31,顶板18靠近流通软管2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提拉杆32,提拉杆32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提拉框33,提拉框33在上升时,可接触并带动侧边板31,进而调节上压板29的高度位置。
32.作为一个优选,操作腔8呈t型,且操作腔8的上段内侧壁固定设置有导向轨801,滑块9上一体成型设置有滑块凸起901,滑块凸起901滑动设置在导向轨801上,滑块凸起901可沿着导向轨801移动,使得滑块9可以稳定地移动,不会发生偏移,进而使得压力传感器11接收到的压力的误差更小。
33.作为一个优选,推板16和储存盒13内壁的接触部设置有弹性密封垫,避免此处出现液体胶14泄漏,也避免此处发生气体流通,使得液体胶14不会干涸。
34.作为一个优选,配重压块30和卡槽25的横截面形状相同,因此配重压块30能够完
全卡嵌设置在卡槽25中,使得放置在其中的流通软管22被完全阻断。
35.实施例一:
36.在安装时,首先将安装板1放置在法兰2的合适位置处,将锚栓3先拧入安装板1和法兰2上开设的螺纹孔,然后继续将锚栓3拧入基座4上开设的螺纹槽5,在本实施例中,锚栓3没有拧入至螺纹槽5的底部,因此螺纹槽5的底部存在一定的空腔,但是此时已经实现对锚栓3的固定,不会影响其安装的稳定性,此时锚栓3上的定位螺母6向下压动滑块9,使得滑块9下压压力传感器11产生一定的压力。
37.与此同时,定位螺母6的下表面正好贴合操作箱12的顶端,可以此判断锚栓3是否达到预定的安装深度,然后,抽离挡板21,顶板18失去挡板21的限位,就会被第二弹簧19轻微地向上顶起,顶板18同时带动推杆17和提拉杆32,推杆17带动推板16向上移动,但是此时的推板16没有脱离储存盒13,提拉杆32也带动提拉框33向上移动,但是此时的提拉框33还没有接触到侧边板31,因此上压板29也不会移动,此时的配重压块30仍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卡嵌在卡槽25中,使得放置在其中的流通软管22被挤压至完全阻断,处于内部不可连通的状态。
38.实施例二:
39.在使用时,若锚栓3发生了松脱,则锚栓3会带动定位螺母6向上移动,此时的滑块9失去定位螺母6的限位,就会在第一弹簧10的作用下被向上顶起,导致滑块9对压力传感器11的压力降低,由此,警报器34启动,提醒相关人员注意及时进行检修处理。
40.若锚栓3的松脱程度较小,则定位螺母6向上移动的幅度也较小,此时的顶板18会被第二弹簧19顶出操作箱12之外,顶板18通过提拉杆32带动提拉框33向上移动,提拉框33逐渐靠近直至接触到上压板29外周固定设置的侧边板31,但是此时的提拉框33没有带动侧边板31移动,因此上压板29保持不动,配重压块30仍卡嵌在卡槽25中,将流通软管22被挤压至完全阻断的状态。
41.实施例三:
42.在使用时,若锚栓3发生了松脱,且松脱的程度超出了实施例二的程度,则定位螺母6进一步向上移动,顶板18继续被第二弹簧19顶升,顶板18也带动推杆17和提拉杆32进一步上移,一方面,推杆17带动推板16上移至脱离储存盒13,使得储存盒13内部的密封腔室和空气连通,另一方面,提拉杆32带动提拉框33继续上升,提拉框33带动侧边板31上移,使得上压板29和配重压块30均上移,此时,卡槽25中的流通软管22失去抵压,就会恢复至连通状态,由此,储存盒13中的液体胶14进入到流通软管22中,再沿着导液通道23进入螺纹槽5的底部,由于锚栓3松脱上移,因此此时的螺纹槽5存在底部空腔,液体胶14进入该空腔中,对其中的锚栓3底端进行粘接固定,避免锚栓3发生进一步松脱,解决了松脱后工作没有及时检修的问题,有效降低了安全隐患。
43.对比以上三个实施例,实施例一是锚栓3没有发生松脱的使用状态,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是锚栓发生松脱后的使用状态。在后两个实施例中,由于压力传感器11感受到的压力降低,因此警报器34都处于启动状态,即,一旦锚栓3发生松脱,警报器34就会立即启动;后两个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锚栓3的松脱程度较小,而后者锚栓3的松脱程度较大,因此前者只是通过警报器34发生警示,此时工作人员再次拧紧锚栓3即可,而后者不仅会启动警报器34,还会触发紧急固定的操作,使得液体胶14流入螺纹槽5对锚栓3的底部进行粘
结固定,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粘结后的锚栓3难以拆卸,因此该装置在使用后可能会出现难以拆卸的问题,但是考虑到在锚栓3松脱开始时就已经进行警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工作人员一直没能及时检修,此时,在权衡利弊之后选择对锚栓3进行粘结固定,可以有效降低风险。
4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4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939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