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热管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2.管板,就是在圆形钢板上钻出比管子外径一样略大一些的孔,是换热器中起到固定管子以及密封介质作用的圆钢。将管子穿入焊住固定,起这样作用的一种配件。
3.在管板与换热管连接时,通常采用机械胀接或者液压胀接的方法使换热管管壁与管板通孔壁紧密贴合,再进行通水试验,最后使用焊接的方法将换热管端部与管板通孔端部连接。然而在换热管和管板夹层内存在水,焊接时受到外界热输入,水汽化为蒸汽,对换热管外壁施加压力,在胀管边缘区域的管壁减薄处,施加的应力超过了换热管材料本身的许用应力,导致鼓包的产生。一旦发生鼓包那整根换热管就会报废,成本进而增加。
4.由于冷却器热交换方式通过管壳程介质的温度差进行热传递达到热交换的目的。在炼化工行业里壳程介质中会有各种腐蚀性的物质,在使用过程中在载荷和温度的作用下,这些介质会沿管子与管板之间的缝隙渗透到管板孔内部。换热器运行过程冷测、热侧交替变化,内部介质处在补充和蒸发的循环过程,这使得间隙内的介质浓度不断的升高。从而引发了间隙腐蚀发生造成了管板辅警的换热管穿孔及局部腐蚀。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顶增压器水冷器管板和换热管的连接结构,其能节省安装换热管的工序,提高效率,不易被腐蚀穿孔,还能防止换热管的鼓包现象。
6.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7.一种减顶增压器水冷器管板和换热管的连接结构,包括管板和贯穿安装于管板上安装孔内的换热管,所述管板上设有圆柱形凸台,所述凸台外圈有螺纹,安装孔贯穿所述凸台,并与所述凸台同轴设置;另有一螺帽和所述凸台螺纹连接,有一圆柱管同轴贯穿连接于所述螺帽,所述圆柱管外径与所述换热管内径相匹配;所述圆柱管长度大于管板厚度。
8.进一步的:所述凸台端面刻有环形第一凹槽,所述螺帽和凸台端面接触的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匹配的凸块。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内垫有弹性密封件。
10.进一步的:所述螺帽沿螺纹沿伸至管板端面,并在与管板安装面处设置有安装耳板。
11.进一步的:所述安装耳板与管板安装面设有环形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装有弹性密封件。
12.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
13.一、换热管贯穿安装进管板上的安装孔,再将螺帽上的圆柱管插入换热管内,螺帽与凸台螺纹连接并拧紧完成安装。这样的换热管安装方式简单快捷,安装效率高。
14.二、省去焊接步骤,避免换热管的受热鼓包。
15.三、当管板和换热管之间发生间隙腐蚀时,换热管内还有一层圆柱管,并且圆柱管的长度大于管板的厚度,即使换热管被腐蚀穿孔还可继续使用,提高装置使用寿命。
16.四、第一凹槽和螺帽上的凸块相互配合,增加凸台和螺帽之间的密封性。
17.五、螺帽上与管板端面接触的安装耳板增大接触面积,提高螺帽的安装稳定性。
18.六、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处的弹性密封件提高螺帽和管板之间的安装密封性。
附图说明
19.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半剖示意图;
20.图2为螺帽的半剖示意图;
21.图3为管板单个安装孔处的半剖示意图。
22.图中:1、管板;1.1、凸台;1.2、第一凹槽;2、换热管;3、螺帽;3.1、圆柱管;3.2、凸块;3.3、安装耳板;3.4、第二凹槽;4.1、平垫圈;5、o型密封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 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 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 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 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5.一种减顶增压器水冷器管板和换热管的连接结构,包括管板1和贯穿安装于管板1上安装孔内的换热管2,所述管板1上设有圆柱形凸台1.1,所述凸台1.1外圈有螺纹,安装孔贯穿所述凸台1.1,并与所述凸台1.1同轴设置;另有一螺帽3和所述凸台1.1螺纹连接,有一圆柱管3.1同轴贯穿连接于所述螺帽3,所述圆柱管3.1外径与所述换热管2内径相匹配;所述圆柱管3.1长度大于管板1厚度。所述凸台1.1端面刻有环形第一凹槽1.2,所述螺帽3和凸台1.1端面接触的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1.2相匹配的凸块。所述第一凹槽1.2内垫有平垫圈4.1。所述螺帽3沿螺纹沿伸至管板端面,并在与管板1安装面处设置有安装耳板3.3。所述安装耳板3.3与管板1接触面设有环形第二凹槽3.4,第二凹槽3.4内装有o型密封垫圈4.2。
26.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将换热管2贯穿插入管板1的安装孔内,再将螺帽3上的圆柱管3.1插入换热管2内,最后通过凸台1.1上的螺纹将螺帽3拧紧安装在管板1上,由此,换热管2被安装在管板1中。第一凹槽1.2和螺帽3上的凸块相互配合,第一凹槽1.2中填有平垫圈4.1,用以增加螺帽3和管板1间的密封性;同样的,第二凹槽1.4和第二凹槽1.4内的o型密封垫圈4.2进一步增加螺帽3和管板1间的密封性。
27.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减顶增压器水冷器管板和换热管的连接结构,包括管板(1)和贯穿安装于管板(1)上安装孔内的换热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板(1)上设有圆柱形凸台(1.1),所述凸台(1.1)外圈有螺纹,安装孔贯穿所述凸台(1.1),并与凸台(1.1)同轴设置;另有一螺帽(3)和所述凸台(1.1)螺纹连接,有一圆柱管(3.1)同轴贯穿连接于所述螺帽(3),所述圆柱管(3.1)外径与所述换热管(2)内径相匹配;所述圆柱管(3.1)长度大于管板(1)厚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顶增压器水冷器管板和换热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1.1)端面刻有环形第一凹槽(1.2),所述螺帽(3)和凸台(1.1)端面接触的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1.2)相匹配的凸块(3.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顶增压器水冷器管板和换热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2)内垫有弹性密封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顶增压器水冷器管板和换热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帽(3)沿螺纹沿伸至管板(1)端面,并在与管板(1)安装面处设有安装耳板(3.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减顶增压器水冷器管板和换热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耳板(3.3)与管板(1)安装面设有环形第二凹槽(3.4),第二凹槽(3.4)内装有弹性密封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顶增压器水冷器管板和换热管的连接结构,包括管板和贯穿安装于管板上安装孔内的换热管,所述管板上设有圆柱形凸台,所述凸台外圈有螺纹,安装孔和所述凸台同轴设置;另有一螺帽和所述凸台螺纹连接,有一圆柱管同轴贯穿连接于所述螺帽,所述圆柱管外径与所述换热管内径相匹配;所述圆柱管长度大于管板厚度。换热管贯穿安装进管板上的安装孔,再将螺帽上的圆柱管插入换热管内,螺帽与凸台螺纹连接并拧紧完成安装。换热管安装方式简单快捷,安装效率高;省去焊接步骤,避免换热管的受热鼓包;圆柱管的长度大于管板的厚度,即使换热管被腐蚀穿孔还可继续使用,提高装置使用寿命。高装置使用寿命。高装置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吴成强 杨崇高 于大海 马兆泰 李伯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科圣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03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9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