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微耕机转向的齿套离合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25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微耕机转向的齿套离合机构。


背景技术:

2.中国是农业大国,有很大一部分丘陵地带和部分特殊农产品由于需要的农机具特殊,无法实现农业机械化。传统机械采用人力转向,操作费力。现有技术中的一些农业机械中的牙箱宽度太宽,漏耕宽度无法减少,阻力大,操作费力且不灵活,不能满足当下农民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控制微耕机转向的齿套离合机构,包括从动伞齿轮轴和两个半轴,所述两个半轴水平设置,所述两个半轴同轴,所述从动伞齿轮轴的上部设置有主动伞齿轮,所述从动伞齿轮轴的下部设置有从动伞齿轮,所述从动伞齿轮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齿轮套,所述齿轮套的齿轮套内壁上设置有条形齿,所述两个半轴的半轴外壁上分别设置有条形齿,所述两个半轴上在位于条形齿处分别套设有离合齿套,所述离合齿套的离合齿套内壁上设置有条形齿,所述离合齿套内壁上的条形齿与对应的所述半轴上的条形齿相咬合匹配,所述离合齿套的离合齿套外壁上设置有条形齿,所述离合齿套外壁上的条形齿与对应的所述齿轮套内壁上的条形齿相咬合匹配。
4.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离合齿套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套在所述半轴上。
5.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离合齿套外壁上设置有突起部,所述突起部旁侧设置有可转动的拨叉,所述拨叉转动时拨叉的一端会推动所述突起部。
6.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拨叉的另一端设置有拉杆。
7.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两个半轴彼此靠近的一端内部中空,在所述两个半轴彼此靠近的所述一端内设置有中心稳定轴。
8.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从动伞齿轮套设在所述中心稳定轴上。
9.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从动伞齿轮轴的下部设置有连接伞齿轮,所述从动伞齿轮与连接伞齿轮啮合。
10.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齿轮套的齿轮套内壁上的条形齿、离合齿套内壁上的条形齿和两个半轴的半轴外壁上的条形齿均为半齿状条形齿,所述离合齿套的离合齿套外壁上的条形齿为满齿状条形齿。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微耕机转向的齿套离合机构采用一种齿套离合传动方式,半轴上的齿和与半轴相配的齿套上的齿由常规的满齿改为半齿,离合拨叉由常规的由内向外拉分开改为由外向内挤压分离,实现左右两个半轴与从动齿轮的分离与连接,从而实现小箱体也能实施转向的功能,大大缩小牙箱的体积和宽度,使用时有
减少漏耕,减少阻力,和轻松灵活操作转向的效果。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控制微耕机转向的齿套离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4.附图标号说明:1、主动伞齿轮,2、从动伞齿轮轴,3、从动伞齿轮,4、半轴,5、中心稳定轴,6、离合齿套,7、弹簧,8、拨叉,9、拉杆,10、离合齿套外壁,11、离合齿套内壁,12、齿轮套内壁,13、半轴外壁,14、齿轮套,15、突起部,16、连接伞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6.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一种控制微耕机转向的齿套离合机构,包括从动伞齿轮轴2和两个半轴4,所述两个半轴4水平设置,所述两个半轴4同轴,所述从动伞齿轮轴2的上部设置有主动伞齿轮1,所述从动伞齿轮轴2的下部设置有从动伞齿轮3,所述从动伞齿轮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齿轮套14,所述齿轮套14的齿轮套内壁12上设置有条形齿(图中未标识),所述两个半轴4的半轴外壁13上分别设置有条形齿(图中未标识),所述两个半轴4上在位于条形齿处分别套设有离合齿套6,所述离合齿套6的离合齿套内壁11上设置有条形齿(图中未标识),所述离合齿套内壁11上的条形齿与对应的所述半轴4上的条形齿相咬合匹配,所述离合齿套6的离合齿套外壁10上设置有条形齿(图中未标识),所述离合齿套外壁10上的条形齿与对应的所述齿轮套内壁12上的条形齿相咬合匹配。
17.优选的,离合齿套6内设置有弹簧7,所述弹簧7套在所述半轴4上。
18.优选的,所述离合齿套外壁10上设置有径向突出的突起部15,所述突起部15旁侧设置有可转动的拨叉8,所述拨叉8转动时拨叉8的一端会推动所述突起部15做直线移动,即推动离合齿套6沿半轴4做直线移动。
19.优选的,所述拨叉8的另一端设置有拉杆9。
20.优选的,所述两个半轴4彼此靠近的一端内部中空,在所述两个半轴4彼此靠近的所述一端内设置有中心稳定轴5。所述从动伞齿轮3套设在所述中心稳定轴5上。
21.优选的,所述从动伞齿轮轴2的下部设置有连接伞齿轮16,所述从动伞齿轮3与连接伞齿轮16啮合。
22.优选的,所述齿轮套14的齿轮套内壁12上的条形齿、离合齿套内壁11上的条形齿和两个半轴4的半轴外壁13上的条形齿均为半齿状条形齿,所述离合齿套的离合齿套外壁10上的条形齿为满齿状条形齿。
23.本实用新型中的控制微耕机转向的齿套离合机构可以设置在一个铸造牙箱(图中
未示)内,通过合理布局可以装在一个较小的牙箱内。
24.农机的变速箱输出轴上的伞齿轮(图中未示)与主动伞齿轮1咬合连接,从动伞齿轮轴2旋转带动连接伞齿轮16旋转,连接伞齿轮16旋转带动从动伞齿轮3和齿轮套14旋转,齿轮套14上的条形齿与离合齿套6上的条形齿咬合,齿轮套14旋转带动离合齿套6旋转,离合齿套6上的条形齿与半轴4上的条形齿咬合,从而离合齿套6旋转带动半轴4旋转。如果拉杆9拉动左右拨叉8,左右拨叉8分别由外向内挤压左右离合齿套6上的突起部15,使离合齿套6沿半轴4直线滑动,离合齿套6上的条形齿与半轴4上的条形齿分离,动力不能通过离合齿套6传递给半轴4,半轴4不能转动,从而达到控制农机机器转弯的效果。
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控制微耕机转向的齿套离合机构,包括从动伞齿轮轴和两个半轴,所述两个半轴水平设置,所述两个半轴同轴,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伞齿轮轴的上部设置有主动伞齿轮,所述从动伞齿轮轴的下部设置有从动伞齿轮,所述从动伞齿轮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齿轮套,所述齿轮套的齿轮套内壁上设置有条形齿,所述两个半轴的半轴外壁上分别设置有条形齿,所述两个半轴上在位于条形齿处分别套设有离合齿套,所述离合齿套的离合齿套内壁上设置有条形齿,所述离合齿套内壁上的条形齿与对应的所述半轴上的条形齿相咬合匹配,所述离合齿套的离合齿套外壁上设置有条形齿,所述离合齿套外壁上的条形齿与对应的所述齿轮套内壁上的条形齿相咬合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微耕机转向的齿套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齿套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套在所述半轴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微耕机转向的齿套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齿套外壁上设置有突起部,所述突起部旁侧设置有可转动的拨叉,所述拨叉转动时拨叉的一端会推动所述突起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微耕机转向的齿套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叉的另一端设置有拉杆。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微耕机转向的齿套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半轴彼此靠近的一端内部中空,在所述两个半轴彼此靠近的所述一端内设置有中心稳定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微耕机转向的齿套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伞齿轮套设在所述中心稳定轴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微耕机转向的齿套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伞齿轮轴的下部设置有连接伞齿轮,所述从动伞齿轮与连接伞齿轮啮合。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微耕机转向的齿套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套的齿轮套内壁上的条形齿、离合齿套内壁上的条形齿和两个半轴的半轴外壁上的条形齿均为半齿状条形齿,所述离合齿套的离合齿套外壁上的条形齿为满齿状条形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控制微耕机转向的齿套离合机构,包括从动伞齿轮轴和两个半轴,从动伞齿轮轴的上部设置有主动伞齿轮,从动伞齿轮轴的下部设置有从动伞齿轮,从动伞齿轮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齿轮套,齿轮套的齿轮套内壁上设置有条形齿,两个半轴的半轴外壁上分别设置有条形齿,两个半轴上在位于条形齿处分别套设有离合齿套,离合齿套的离合齿套内壁上设置有条形齿,离合齿套内壁上的条形齿与对应的所述半轴上的条形齿相咬合匹配,离合齿套的离合齿套外壁上设置有条形齿,离合齿套外壁上的条形齿与对应的所述齿轮套内壁上的条形齿相咬合匹配。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微耕机转向的齿套离合机构可以缩小牙箱的体积和宽度,转向灵活。活。活。


技术研发人员:罗永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省黔南州黔丰农业机械制造销售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09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937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