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外科护理头部定位托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32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定位托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外科护理头部定位托架。


背景技术:

2.神经外科是主治由于外伤导致的脑部、脊髓等神经系统的疾病,例如脑出血危及生命、车祸致脑部外伤或者脑部有肿瘤压迫需手术等。
3.神经外科病房内,患者做完手术后为了防止头部乱动伤到伤口,需要使用托架将头部进行固定,而现有头部固定托架只能对头部进行固定,这会导致长时间对患者头部固定后,患者头部僵硬,难受难忍,且在对伤口进行检查会或换药时,现有头部固定托架不能使患者头部转动,这导致换药会检查时十分麻烦,且不方便安装在病床上。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头部固定托架只能对头部进行固定,这会导致长时间对患者头部固定后,患者头部僵硬,难受难忍,且在对伤口进行检查会或换药时,现有头部固定托架不能使患者头部转动,这导致换药会检查时十分麻烦,且不方便安装在病床上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神经外科护理头部定位托架,包括病床,还包括:卡紧块,连接在所述病床两侧;第一螺纹杆,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卡紧块上,另一端贯穿螺纹连接在另一组卡紧块上;安装板,滑动连接在其中一组所述卡紧块上;固定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卡紧块一侧;第二螺纹杆,螺纹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板上,其中,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安装板上;第三螺纹杆,贯穿螺纹连接在所述安装板上;固定槽,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螺纹杆的一端;气囊件,固定连接在固定槽内。
7.为了提高患者头部下压在安装板上时的稳定性,优选的,另一组所述安装板滑动连接在另一组卡紧块上,一组所述安装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板,另一组所述安装板内设有凹槽,所述凸板与凹槽相匹配。
8.为了提高卡紧块在病床上的固定性,进一步的,所述卡紧块内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与病床相贴。
9.为了便于对气囊件充气,优选的,所述气囊件上设有充气组件。
10.为了便于向气囊件里充气,进一步的,所述充气组件包括充气口,所述充气口固定连接在气囊件上。
11.为了更加方便的向气囊件内充气,更进一步的是,所述充气组件包括充气囊,所述充气囊固定连接在气囊件上,所述充气囊上设有出气口。
12.为了便于转动,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第三螺纹杆上均固定连接有把手。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神经外科护理头部定位托架,具备以下
有益效果:
14.1、该神经外科护理头部定位托架,通过卡紧块能够快速将装置安装在病床上。
15.2、该神经外科护理头部定位托架,通过转动第二螺纹杆,能够使患者以颈部为中心,使头部向两侧移动,以便活动长时间固定而僵硬的颈部,使颈部两侧晃动,减缓僵硬,同时能够使头部向病床一侧移动,以便对头部进行检查和换药。
16.3、该神经外科护理头部定位托架,同时通过正反转动第三螺纹杆,能够使固定槽转动,进而能够使得头部以病床为轴线转动,同时带动颈部晃动,减轻僵硬,同时使得患者面部朝向医护人员,方便医护人员检查患者面部情况。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神经外科护理头部定位托架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神经外科护理头部定位托架图1中a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神经外科护理头部定位托架固定槽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之一;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神经外科护理头部定位托架固定槽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之二;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神经外科护理头部定位托架卡紧块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病床;101、卡紧块;102、第一螺纹杆;103、橡胶垫;2、安装板;201、固定板;202、第二螺纹杆;203、凸板;204、凹槽;3、固定槽;301、气囊件;302、充气口;303、第三螺纹杆;4、把手;5、充气囊;501、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5.实施例1:
26.参照图1

5,一种神经外科护理头部定位托架,包括病床1,还包括:卡紧块101,连接在病床1两侧;第一螺纹杆102,一端转动连接在卡紧块101上,另一端贯穿螺纹连接在另一组卡紧块101上;安装板2,滑动连接在其中一组卡紧块101上;固定板201,固定连接在卡紧块101一侧;第二螺纹杆202,螺纹转动连接在固定板201上,其中,第二螺纹杆202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安装板2上;第三螺纹杆303,贯穿螺纹连接在安装板2上;固定槽3,固定连接在第三螺纹杆303的一端;气囊件301,固定连接在固定槽3内;
27.先通过转动第一螺纹杆102,使两组卡紧块101互相远离,将两组卡紧块101通过滑动的方式卡在病床1两侧,然后反向转动第一螺纹杆102,使两组卡紧块101互相靠近,进而
使两组卡紧块101紧紧固定在病床1两侧;
28.然后转动第二螺纹杆202,第二螺纹杆202推动安装板2移动,使固定槽3向病床1中间靠近,然后将患者的头放在固定槽3内,气囊件301将患者的头部包裹住;
29.再通过正反转动第二螺纹杆202,拉动或推动安装板2,能够使患者以颈部为中心,使头部向两侧移动,以便活动长时间固定而僵硬的颈部,使颈部两侧晃动,减缓僵硬,同时能够使头部向病床1一侧移动,以便对头部进行检查和换药;
30.同时通过正反转动第三螺纹杆303,能够使固定槽3转动,进而能够使得头部以病床1为轴线转动,同时带动颈部晃动,减轻僵硬,同时使得患者面部朝向医护人员,方便医护人员检查患者面部情况。
31.实施例2:
32.参照图1,一种神经外科护理头部定位托架,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是:另一组安装板2滑动连接在另一组卡紧块101上,一组安装板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板203,另一组安装板2内设有凹槽204,凸板203与凹槽204相匹配;
33.通过分别转动两组安装板2上的第二螺纹杆202,使两组安装板2互相靠近,使得凸板203进入到凹槽204内,进而将两组安装板2连接在一起,形成整体,进而使得患者头部放在固定槽3上时,不会使得安装板2被压弯,或安装板2反复靠近病床1或远离病床1而产生颠簸,使得安装板2整体稳定性好。
34.实施例3:
35.参照图2,一种神经外科护理头部定位托架,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是:卡紧块101内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03,橡胶垫103与病床1相贴;
36.通过橡胶垫103能够使得卡紧块101增大与病床1之间的摩擦力,和填充卡紧块101与病床1之间的缝隙,使得卡紧块101固定在病床1上更加牢固。
37.实施例4:
38.参照图3

4,一种神经外科护理头部定位托架,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是:气囊件301上设有充气组件;
39.通过充气组件向气囊件301内充气,使得气囊件301与头部的包裹性更好。
40.实施例5:
41.参照图3,一种神经外科护理头部定位托架,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是:充气组件包括充气口302,充气口302固定连接在气囊件301上;
42.通过外接充气设备,插进充气口302内,也能够完成对气囊件301的充气;
43.需要将气囊件301内的气放掉时,打开充气口302就可以将气放掉。
44.实施例6:
45.参照图4,一种神经外科护理头部定位托架,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是:充气组件包括充气囊5,充气囊5固定连接在气囊件301上,充气囊5上设有出气口501;
46.通过按捏充气囊5,充气囊5内的气体进入到气囊件301内,松开充气囊5后,充气囊5内的弹簧回弹,充气囊5上的进气口向充气囊5内进气,进气口上设有单向阀,也能够向气囊件301内充气,充气囊5充气更加便捷;
47.如果需要将气囊件301内的气放掉,打开出气口501便可以将气囊件301内的气放掉。
48.实施例7:
49.参照图1,一种神经外科护理头部定位托架,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是:第一螺纹杆102、第二螺纹杆202、第三螺纹杆303上均固定连接有把手4;
50.通过把手4更加方便转动。
51.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槽3内的气囊件301对头部进行固定,再通过拉动或移动安装板2,能够使患者头部发生移动;通过卡紧块101方便将装置安装在病床1上,该装置能够方便移动患者头部,使得能够方便检查或换药,同时便于安装。
52.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936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