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形屋顶的吊篮支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31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异形屋顶的吊篮支架。


背景技术:

2.为了更好的进行室外幕墙的施工,并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吊篮安装必须牢固可靠,稳定实用,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及稳定性。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造型新颖、设计独特的房屋逐渐的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传统的吊篮安装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需要,例如具有女儿墙的屋顶。


技术实现要素:

3.为克服现有吊篮安装支架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异形屋顶的吊篮支架,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4.一种异形屋顶的吊篮支架,包括方管立柱,所述方管立柱的底端焊接脚板,顶端转设滑轮,所述脚板通过地脚螺钉固定在女儿墙的顶端,方管前横杆和方管后横杆通过两个夹板间隔固接,所述方管立柱插入所述方管前横杆、方管后横杆和两个夹板之间,所述方管前横杆的前端上方和所述方管后横杆的后端上方固接钢丝绳的两端,所述钢丝绳的中部绕设在所述滑轮上;所述方管前横杆的前端下方固接连接吊篮的连接板;对应所述方管后横杆的后端的屋面上下两面均设置钢板,4个穿墙螺栓穿过2个所述钢板和屋面后两端分别用两个螺母背紧;所述方管后横杆的后端与屋面上的所述钢板固接。
5.进一步地,所述方管后横杆的后端通过螺栓固接u形钢板,所述u形钢板的下端与屋面上的所述钢板焊接在一起。
6.进一步地,所述方管后横杆的后端通过螺栓固接套设在其上的大方管,所述大方管的下端焊接小圆管,所述小圆管的中部套设第一大圆管、下端焊接第二大圆管,所述第一大圆管两侧分别焊接立板,所述立板的下端与屋面上的所述钢板焊接在一起。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适应特殊屋顶的结构,便于吊篮的安装,提高经济效益,并有效保证安全施工。
附图说明
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9.图2

4分别为图1上中下3个虚框处的局部放大图。
10.图5为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1.图6为图5虚框处的局部放大图。
12.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13.图8为图7虚框处的局部放大图。
14.图9为图7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17.实施例1,如1

6所示的一种异形屋顶的吊篮支架,包括方管立柱1,所述方管立柱1的底端焊接脚板2,顶端转设滑轮4,所述脚板2通过地脚螺钉固定在女儿墙的顶端,方管前横杆3和方管后横杆5通过两个夹板6间隔固接,所述方管立柱1插入所述方管前横杆、方管后横杆5和两个夹板6之间,所述方管前横杆3的前端上方和所述方管后横杆5的后端上方固接钢丝绳16的两端,所述钢丝绳16的中部绕设在所述滑轮4上;所述方管前横杆3的前端下方固接连接吊篮的连接板7;对应所述方管后横杆5的后端的屋面上下两面均设置钢板8,4个穿墙螺栓9穿过2个所述钢板8和屋面后两端分别用两个螺母背紧;所述方管后横杆5的后端与屋面上的所述钢板8固接。具体地,所述方管后横杆5的后端通过螺栓固接u形钢板10,所述u形钢板10的下端与屋面上的所述钢板8焊接在一起。
18.实施例2,如7

9所示的一种适宜于异形屋顶拐角处的吊篮支架,除方管后横杆5后端的固定方式其他与实施例1不同外,其他的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是所述方管后横杆5的后端通过螺栓固接套设在其上的大方管11,所述大方管11的下端焊接小圆管12,所述小圆管12的中部套设第一大圆管13、下端焊接第二大圆管14,所述第一大圆管13两侧分别焊接立板15,所述立板15的下端与屋面上的所述钢板8焊接在一起。
19.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0.实施例1,如图所示的一种异形屋顶的吊篮支架,包括底座1、转盘2,所述底座1包括4根内端焊接在一起十字分布的底管11,所述底管11交接处焊接竖直的第一立管12;所述转盘2包括套设在所述第一立管12外间隙配合的第二立管21,所述第二立管21的下端抵接所述底管11的表面,靠近所述第二立管21的下端焊接圆盘22。
21.施工时,将一盘以上的线缆卷叠摞地放置到转盘上,第二立管尽量位于线缆卷的中心孔中心,同时扯出线缆盘的线缆头,在扯拉时,转盘相对于底座旋转,因此线缆不会上劲,不会搅结,由于第二立管21的下端直径相对于圆盘来说直径很小,因此转动是的阻力矩不大,省力,快速。
22.实施例2,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4根所述底管11的外端分别螺接一个弯头13,所述弯头13的开口朝下抵接地面。4根所述底管11的中部分别套设一个滚珠轴承14,所述滚珠轴承14的外圈支撑转盘2的下表面,所述滚珠轴承14的外径小于所述弯头13的高度。由滚珠轴承14的滚动配合替代第二立管21的下端与底管11之间滑动摩擦,摩擦力更小,
更省力,且不易磨损。
2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或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替换、等效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异形屋顶的吊篮支架,包括方管立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方管立柱(1)的底端焊接脚板(2),顶端转设滑轮(4),所述脚板(2)通过地脚螺钉固定在女儿墙的顶端,方管前横杆(3)和方管后横杆(5)通过两个夹板(6)间隔固接,所述方管立柱(1)插入所述方管前横杆、方管后横杆(5)和两个夹板(6)之间,所述方管前横杆(3)的前端上方和所述方管后横杆(5)的后端上方固接钢丝绳(16)的两端,所述钢丝绳(16)的中部绕设在所述滑轮(4)上;所述方管前横杆(3)的前端下方固接连接吊篮的连接板(7);对应所述方管后横杆(5)的后端的屋面上下两面均设置钢板(8),4个穿墙螺栓(9)穿过2个所述钢板(8)和屋面后两端分别用两个螺母背紧;所述方管后横杆(5)的后端与屋面上的所述钢板(8)固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形屋顶的吊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方管后横杆(5)的后端通过螺栓固接u形钢板(10),所述u形钢板(10)的下端与屋面上的所述钢板(8)焊接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形屋顶的吊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方管后横杆(5)的后端通过螺栓固接套设在其上的大方管(11),所述大方管(11)的下端焊接小圆管(12),所述小圆管(12)的中部套设第一大圆管(13)、下端焊接第二大圆管(14),所述第一大圆管(13)两侧分别焊接立板(15),所述立板(15)的下端与屋面上的所述钢板(8)焊接在一起。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异形屋顶的吊篮支架,包括立柱,方管立柱的底端焊接脚板,顶端转设滑轮,脚板通过地脚螺钉固定在女儿墙的顶端,方管前横杆和方管后横杆通过两个夹板间隔固接,方管立柱插入方管前横杆、方管后横杆和两个夹板之间,方管前横杆的前端上方和方管后横杆的后端上方固接钢丝绳的两端,钢丝绳的中部绕设在滑轮上;方管前横杆的前端下方固接连接吊篮的连接板;对应方管后横杆的后端的屋面上下两面均设置钢板,4个穿墙螺栓穿过2个钢板和屋面后两端分别用两个螺母背紧;方管后横杆的后端与屋面上的钢板固接。本实用新型能适应特殊屋顶的结构,便于吊篮的安装,提高经济效益,并有效保证安全施工。全施工。全施工。


技术研发人员:田日军 吕晓明 薛新业 钟晓东 韩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烟台市飞龙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13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934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