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试剂盒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料试剂盒生产用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2.试剂盒是用于盛放检测化学成分、药物残留、病毒种类等化学试剂的盒子,一般医院、制药企业使用。
3.试剂盒材质多种多样,有纸质的,也有塑料等材质的,其中塑料试剂盒质量轻,便于运输等优点,可对试剂进行很好的保护,试剂生产后,需要大量塑料试剂盒对试剂进行包装保护,现在塑料试剂盒一般是采用注塑生产。
4.使用注塑机进行塑料试剂盒生产时,需要将塑料溶液注入注塑模具中,而现有的注塑模具在使用过程中,不具有冷却功能,注塑过程中需要大量时间等待注塑模具中塑料溶液冷却成型,导致塑料试剂盒的生产效率低。
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塑料试剂盒生产用注塑模具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塑料试剂盒生产用注塑模具,解决了现有注塑模具不具有冷却功能,影响塑料试剂盒生产效率的问题。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塑料试剂盒生产用注塑模具,包括:支撑架;
8.第一模具,所述第一模具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架内表面的底部;
9.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架的内表面的顶部,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
10.第二模具,所述第二模具固定连接于所述伸缩杆的一端;
11.储水槽,所述储水槽开设于所述第一模具与所述第二模具的内部;
12.储水组件,所述储水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外表面的后方,所述储水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固定安装;
13.注塑装置,所述注塑装置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架的外表面的顶部,所述注塑装置的底端贯穿所述支撑架且延伸至所述支撑架的内部。
14.通过在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内部开设储水槽,配合储水组件、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等,便可对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内部的塑料试剂盒进行冷却,缩短其冷却时间,从而提高注塑模具的工作效率。
15.优选的,所述储水组件包括第一储水箱与第二储水箱,所述第二储水箱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
16.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储水箱的内部,所述第二储水箱外表面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
17.优选的,所述第一模具与所述第二模具背面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
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储水箱的内部。
18.优选的,所述第一模具与所述第二模具正面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储水箱的内部。
19.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外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管,所述第四连接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料组件。
20.优选的,所述下料组件包括连接筒和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连接筒的内部,所述转轴的表面且位于所述连接筒的内部均匀固定连接有分拨板,所述连接筒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第一连通口。
21.优选的,所述第四连接管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连通口,所述第二连通口的内部设置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滤网,所述滤网通过所述第二连通口延伸至所述第四连接管的内部。
22.通过在支撑架顶部设置第四连接管、加热装置和下料组件,下料组件自动旋转,可均匀箱加热装置内部上料,避免由于人工上料导致原料过多或过少,影响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内部塑料注模,同时在第四连接管中设置滤网,可对融化后的原料进行过滤,避免融化的原料中夹杂未融化的原料或杂志,影响塑料试剂盒注模。
23.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塑料试剂盒生产用注塑模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塑料试剂盒生产用注塑模具,通过在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内部开设储水槽,配合储水组件、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等,便可对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内部的塑料试剂盒进行冷却,缩短其冷却时间,从而提高注塑模具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塑料试剂盒生产用注塑模具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图1所示的第一模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塑料试剂盒生产用注塑模具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8.图中标号:1、支撑架,2、第一模具,3、固定板,4、伸缩杆,5、第二模具,6、储水槽,
29.7、储水组件,71、第一储水箱,72、第二储水箱,73、第一连接管,74、出水管,
30.8、注塑装置,9、第二连接管,10、第三连接管,
31.11、第四连接管,12、加热装置,
32.13、下料组件,131、连接筒,132、电机,133、转轴,134、分拨板,135、第一连通口,
33.14、第二连通口,15、弧形板,16、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35.第一实施例
36.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塑料试剂盒生产用注塑模具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第一模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塑料试剂盒生
产用注塑模具包括:支撑架1;
37.第一模具2,所述第一模具2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架1内表面的底部;
38.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架1的内表面的顶部,所述固定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4;
39.第二模具5,所述第二模具5固定连接于所述伸缩杆4的一端;
40.储水槽6,所述储水槽6开设于所述第一模具2与所述第二模具5的内部;
41.储水组件7,所述储水组件7设置于所述支撑架1的外表面的后方,所述储水组件7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模具2和所述第二模具5固定安装;
42.注塑装置8,所述注塑装置8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架1的外表面的顶部,所述注塑装置8的底端贯穿所述支撑架1且延伸至所述支撑架1的内部。
43.第一模具2与第二模具5是配套使用的,生产大小型号不同的塑料试剂盒时需要使用不同样式的第一模具2和第二模具5,固定板3顶部焊接在支撑架1上,整个注塑机的控制开关安装在固定板3上,伸缩杆4通过电源线与注塑机的工作电源连接,储水槽6开设在第一模具2与第二模具5中,通过储水组件7便可箱储水槽6中注水,从而对第一模具2和第二模具5之间的塑料进行冷却。
44.所述储水组件7包括第一储水箱71与第二储水箱72,所述第二储水箱72外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73。
45.第一储水箱71顶部的一侧连接有主水管,可与外部水管连接,便于及时箱第一储水箱71中注水,第一连接管73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储水箱71内部,一端连接有水泵,可将第二储水箱72中的冷却水重新送入第一储水箱71中进行循环利用,节省水资源。
46.所述第一连接管73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储水箱71的内部,所述第二储水箱72外表面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74。
47.出水管74上安装有阀门,出水管74可向外排热水进行洗手或其他操作。
48.所述第一模具2与所述第二模具5背面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9,所述第二连接管9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储水箱71的内部。
49.第二连接管9上均安装有阀门,其中与第一模具2安装的第二连接管9是塑料硬管,与第二模具5安装的一段是具有伸缩性的塑料软管。
50.所述第一模具2与所述第二模具5正面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管10,所述第三连接管10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储水箱72的内部。
51.第三连接管10与第二连接管9情况相同。
5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塑料试剂盒生产用注塑模具的工作原理如下:
53.进行塑料试剂盒注塑时,首先通过控制开关控制伸缩杆4延伸,伸缩杆4延伸时便可将第二模具5向第一模具2中送,从而使两个模具合在一起。
54.之后注塑装置8工作,将内部融化状态的原料通过第二模具5上的注料孔注入第一模具2与第二模具5之间。
55.随后第二连接管9通过一端的水泵将第一储水箱71中的冷却水送入第一模具2与第二模具5中的储水槽6中,从而对第一模具2与第二模具5之间的塑料试剂盒进行冷却。
56.冷却结束后,第三连接管10位于第二储水箱72中的水泵工作,将储水槽6中含有热量的水排出。
57.之后伸缩杆4收缩,带动第二模具5与第一模具2分离,然后工作人员便可轻易将第一模具2与第二模具5之间注塑好的塑料试剂盒取出。
58.随后第一模具2与第二模具5再次合并,注塑装置8再次注塑,而第二储水箱72中的热水可以通过出水管74排出使用,也可等待一段时间后,在其冷却后重新注入第一储水箱71中。
59.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塑料试剂盒生产用注塑模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60.通过在第一模具2和第二模具5内部开设储水槽6,配合储水组件7、第二连接管9和第三连接管10等,便可对第一模具2和第二模具5内部的塑料试剂盒进行冷却,缩短其冷却时间,从而提高注塑模具的工作效率。
61.第二实施例
62.请结合参阅图3,基于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塑料试剂盒生产用注塑模具,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另一种塑料试剂盒生产用注塑模具。第二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优选的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
63.具体的,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塑料试剂盒生产用注塑模具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支撑架1外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管11,所述第四连接管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热装置12,所述加热装置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料组件13。
64.第四连接管11底端也延伸到支撑架1内表面的底部,是用来输送加热融化后的塑料的,加热装置12是对塑料进行融化的,与第四连接管11组成后与注塑装置8功能相同,下料组件13可均匀箱加热装置12内部投放塑料原料。
65.所述下料组件13包括连接筒131和电机132,所述电机132输出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轴133,所述转轴133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连接筒131的内部,所述转轴133的表面且位于所述连接筒131的内部均匀固定连接有分拨板134,所述连接筒131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第一连通口135。
66.连接筒131是圆形的,电机132通过安装板与连接筒131安装在一起,一端与转轴133连接,通过电源线与外部电源连接,是减速电机,第一连通口135的数量为2个,上下对称,分拨板134的数量为4个。
67.所述第四连接管1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连通口14,所述第二连通口14的内部设置有弧形板15,所述弧形板1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滤网16,所述滤网16通过所述第二连通口14延伸至所述第四连接管11的内部。
68.第二连通口14与弧形板15大小适配,滤网16具有一定的延伸收缩性,送入第四连接管11中,可对加热融化后的原料进行过滤,避免原料中含有杂质或未完全融化的原料,影响注塑。
69.上料时,首先将原料通过连接筒131顶部的第一连通口135及其上方,随后启动电机132,电机132通过转轴133带动分拨板134转动,从而将分拨板134中的原料从下方投放到加热装置12中。
70.之后下一个分拨板134还可继续将原料再次投放到加热装置12中,当加热装置12中原料足够后,电机132便可停止转动。
71.随后原料在加热装置12内部加热溶解,原料溶解后,便可打开加热装置12底部的
阀门,然后原料通过滤网16的过滤后进入第四连接管11中,并注入第一模具2与第二模具5中。
72.塑料试剂盒注模结束后,工作人员可将弧形板15外部的螺栓拆卸下来,然后将滤网16通过第二连通口14抽出,并对滤网16进行加热清洁。
73.通过在支撑架1顶部设置第四连接管11、加热装置12和下料组件13,下料组件13自动旋转,可均匀箱加热装置12内部上料,避免由于人工上料导致原料过多或过少,影响第一模具2和第二模具5内部塑料注模,同时在第四连接管11中设置滤网16,可对融化后的原料进行过滤,避免融化的原料中夹杂未融化的原料或杂志,影响塑料试剂盒注模。
7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9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