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工具,特指一种滑板车模块化车头结构。
背景技术:
2.电动滑板车是以传统人力滑板车为基础,加上电力套件的交通工具。目前的电动滑板车一般分为双轮驱动或单轮驱动,最常见的传动方式分别为:轮毂电机(hub)、以及皮带驱动,其主要电力来源为锂电池组,而车把上一般设置有电门、大灯、刹车等,电门用于控制轮毂电机的转速,大灯用于提供照明,刹车用于降低滑板车的行驶速度。
3.现有申请号“cn201821948890.9”公开了一种滑板车车头,滑板车车头包括车把管、刹把、前直杆以及刹把盖。刹把连接于车把管,刹把具有刹车线。前直杆和车把管连接在一起的结构呈“t”字型,前直杆的内部具有空腔并且顶端具有进线口。刹把盖的内部具有空腔,刹把盖和车把管、刹把以及前直杆均密合,刹车线从刹把延伸进入刹把盖并经由进线口进入前直杆,从刹把到前直杆之间的刹车线被刹把盖隐藏,不会有任何的刹车线暴露在车头外面。
4.然而现有技术不够完善,现有的滑板车车头具有复杂的结构,整体开发、设计和制造存在难度大、周期长的问题,而当滑板车车头中的部件损坏时,也不便于对其进行拆卸、回收和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5.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及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滑板车模块化车头结构。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滑板车模块化车头结构,包括车头基座,车头基座上可拆卸设置有功能模块,功能模块包括车把模块、大灯模块、显示器模块、接口模块和开关控制模块中的至少一种。
8.作为优选,所述车把模块包括把手杆、油门开关和刹车开关,把手杆可拆卸设置在车头基座上,油门开关和刹车开关分别设置在把手杆上。
9.作为优选,所述把手杆为一对,一对把手杆对称设置在车头基座上,油门开关设置在一把手杆上,刹车开关设置在另一把手杆上。
10.作为优选,所述大灯模块包括灯壳、照明灯和大灯电路板,照明灯、大灯电路板分别设置在灯壳内,灯壳可拆卸设置在车头基座上,灯壳包括大灯底盖和透光的灯罩,照明灯朝向灯罩,大灯底盖固定设置在灯罩上,照明灯、大灯电路板分别设置在大灯底盖和灯罩之间。
11.作为优选,所述大灯模块还包括聚光透镜和遮光罩,聚光透镜和遮光罩分别设置在灯壳内,遮光罩上开设有透光孔,照明灯设置在透光孔内,聚光透镜设置在照明灯和灯罩之间。
12.作为优选,所述聚光透镜上套设有套筒,聚光透镜一体成形在套筒上,套筒插设在
透光孔内。
13.作为优选,所述显示器模块包括显示器机壳、显示屏和显示器电路板,显示屏、显示器电路板设置在显示器机壳内,显示器机壳包括显示器底盖和透光的镜片,显示屏朝向镜片,显示器底盖固定设置在镜片上,显示屏、显示器电路板设置在显示器底盖和镜片之间。
14.作为优选,所述接口模块包括功能面板、通信接口,通信接口固定设置在功能面板上,功能面板可拆卸设置在车头基座上。
15.作为优选,所述接口模块还包括防尘防水帽,防尘防水帽盖设在通信接口上。
16.作为优选,所述开关控制模块包括开关面板和开关按钮,开关按钮固定设置在开关面板上,开关面板可拆卸设置在车头基座上。
17.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8.在本滑板车模块化车头结构中,车头基座上分别配置有车把模块、大灯模块、显示器模块、接口模块和开关控制模块,以功能为单位进行模块化拆分,保证了各个功能模块的相对独立性,便于使用者在车头基座上装配不同数量和种类的功能模块,可产生不同功能、不同性能和不同规格的系列产品,可用于实现产品的个性化定制和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也方便快速应对市场的需求变化,另外,采用功能模块进行开发设计时,多个功能模块可分别交由多个团队同时进行独立开发和制造,缩短了产品研发和制造周期,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另外,功能模块可拆卸设置在车头基座上,方便对功能模块进行拆卸、更换、维护和升级等。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车头基座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车头基座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24.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车把模块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5.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大灯模块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6.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聚光透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7.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显示器模块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8.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显示器底盖的结构示意图;
29.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接口模块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30.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开关控制模块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31.图中:1
‑
车把模块、2
‑
大灯模块、3
‑
显示器模块、4
‑
接口模块、5
‑
开关控制模块、6
‑
车头基座、71
‑
第一螺钉、72
‑
第二螺钉、73
‑
第三螺钉、74
‑
第四螺钉、11
‑
把手杆、12
‑
油门开关、13
‑
刹车开关、14
‑
把手套、21
‑
灯罩、22
‑
大灯底盖、23
‑
照明灯、24
‑
大灯电路板、25
‑
遮光罩、26
‑
聚光透镜、31
‑
镜片、32
‑
显示器底盖、33
‑
显示屏、34
‑
显示器电路板、41
‑
功能面板、42
‑
通信接口、43
‑
防尘防水帽、51
‑
开关面板、52
‑
开关按钮、53
‑
充电接口、54
‑
第一螺母、55
‑
第二螺母、61
‑
第一螺纹孔、62
‑
第一插槽、63
‑
第二插槽、64
‑
第三插槽、65
‑
第四插槽、66
‑
第
一连接孔、67
‑
第三连接孔、68
‑
第五连接孔、69
‑
第七连接孔、111
‑
第一轴颈段、211
‑
卡槽、221
‑
弹性卡扣、222
‑
第二连接孔、251
‑
透光孔、261
‑
套筒、321
‑
第四连接孔、411
‑
第六连接孔、431
‑
垫圈、511
‑
第八连接孔、512
‑
第一通孔、512
‑
第二通孔、521
‑
第二轴颈段、531
‑
第三轴颈段。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33.如图1至图12所示,一种滑板车模块化车头结构,包括车头基座6,车头基座6上可拆卸设置有功能模块,功能模块包括车把模块1、大灯模块2、显示器模块3、接口模块4和开关控制模块5。当本滑板车模块化车头结构应用在滑板车上时,车把模块1用于控制滑板车的行驶速度和刹车,大灯模块2用于照明,显示器模块3用于显示供人观看的图像,图像可包含有滑板车时速、电池电量、故障报修等信息,接口模块4用于将外部设备和滑板车之间实现通信连接,开关控制模块5用于控制滑板车的启停,滑板车的启停包括大灯模块2和显示器模块3的启停。
34.在本滑板车模块化车头结构中,车头基座6上分别配置有车把模块1、大灯模块2、显示器模块3、接口模块4和开关控制模块5,以功能为单位进行模块化拆分,保证了各个功能模块的相对独立性,便于使用者在车头基座6上装配不同数量和种类的功能模块,可产生不同功能、不同性能和不同规格的系列产品,可用于实现产品的个性化定制和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也方便快速应对市场的需求变化,另外,采用功能模块进行开发设计时,多个功能模块可分别交由多个团队同时进行独立开发和制造,缩短了产品研发和制造周期,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另外,功能模块可拆卸设置在车头基座6上,方便对功能模块进行拆卸、更换、维护和升级等。
35.所述车把模块1包括把手杆11、油门开关12和刹车开关13,把手杆11可拆卸设置在车头基座6上,油门开关12和刹车开关13分别设置在把手杆11上,油门开关12用于控制滑板车的电机转速,刹车开关13用于控制滑板车的制动装置的工作。
36.所述车头基座6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61,把手杆11上形成有第一轴颈段111,第一轴颈段111带有外螺纹,第一轴颈段111螺纹连接在第一螺纹孔61内,从而实现把手杆11可拆卸设置在车头基座6上,使用者徒手即可拆装把手杆11,进一步方便了把手杆11在车头基座6上的拆装,也提高了把手杆11和车头基座6之间的连接牢固性。
37.所述把手杆11为一对,一对把手杆11对称设置在车头基座6上,第一螺纹孔61也为一对,一第一螺纹孔61开设在车头基座6的左侧,另一第一螺纹孔61开设在车头基座6的右侧,一把手杆11的第一轴颈段111螺纹连接在一第一螺纹孔61内,另一把手杆11的第一轴颈段111螺纹连接在第一螺纹孔61内,油门开关12设置在一把手杆11上,刹车开关13设置在另一把手杆11上。
38.在本滑板车模块化车头结构中,使用者的双手可分别抓握在一对把手杆11上,一只手可对一把手杆11上的油门开关12进行操控,另一只手可对另一把手杆11上的刹车开关13进行操控,结构设计更加合理,便于操控。
39.所述车把模块1还包括把手套14,把手套14套设在把手杆11上,把手套14采用橡胶
制成,起到防滑的作用。
40.所述大灯模块2包括灯壳、照明灯23和大灯电路板24,照明灯23固定设置在大灯电路板24上,照明灯23还电连接在大灯电路板24上,灯壳为中空的,照明灯23为led灯珠,照明灯23、大灯电路板24分别设置在灯壳内,灯壳对照明灯23和大灯电路板24起到密封防护的作用,灯壳包括大灯底盖22和透光的灯罩21,照明灯23朝向灯罩21,照明灯23发出的光可透过灯罩21向外照射,灯罩21固定设置在大灯底盖22上,照明灯23、大灯电路板24分别设置在大灯底盖22和灯罩21之间,从而便于大灯模块2的装配。
41.所述车头基座6上开设有第一插槽62和第一连接孔66,灯壳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222,灯壳插设在第一插槽62内,第一连接孔66内连接有第一螺钉71,第一螺钉71还连接在第二连接孔222内,第一连接孔66为螺纹孔,从而实现大灯模块2可拆卸设置在车头基座6上,提高了大灯模块2和车头基座6之间的连接牢固性,也提高了大灯模块2和车头基座6配合的平整性。
42.具体地,第一插槽62开设在车头基座6的前端,第一连接孔66设置在第一插槽62的下侧,第二连接孔222开设在大灯底盖22的下侧,避免第一螺钉71直接暴露在外,提高了美观性。
43.所述大灯模块2还包括聚光透镜26和遮光罩25,聚光透镜26和遮光罩25分别设置在灯壳内,遮光罩25采用不透光的材料制成,遮光罩25罩设在照明灯23上,遮光罩25上开设有透光孔251,照明灯23设置在透光孔251内,透光孔251朝向灯罩21,透光孔251对照明灯23发出的光起到聚光的作用,避免光线四散。
44.所述聚光透镜26的整体结构呈透明的凸透镜,聚光透镜26设置在照明灯23和灯罩21之间,聚光透镜26对照明灯23的光线起到聚光的作用,进一步提升了大灯模块2的照明效果。
45.所述聚光透镜26上套设有套筒261,矩管透镜26一体成形在套筒261上,套筒261插设在透光孔251内,提高了聚光透镜26装配的精确性。
46.所述灯罩21为一侧带有开口的中空壳体,大灯底盖22上形成有弹性卡扣221,灯罩21上开设有卡槽211,弹性卡扣221插设在灯罩21内并卡接在卡槽211内,使用者无需借助工具,徒手即可拆装灯罩21和大灯底盖22,进一步方便了拆装。
47.所述显示器模块3包括显示器机壳、显示屏33和显示器电路板34,显示器机壳为中空的,显示屏33固定设置在显示器电路板34上,显示屏33还电连接在显示器显示屏33上,显示屏33、显示器电路板34分别设置在显示器机壳内,显示器机壳对显示屏33和显示器电路板34起到密封防护的作用,显示器机壳包括显示器底盖32和透明的镜片31,显示屏33朝向镜片31,显示屏33发出的光可透过镜片31向外照射,显示屏33、显示器电路板34分别设置在显示器底盖32和镜片31之间。
48.所述车头基座6上开设有第二插槽63和第三连接孔67,显示器机壳上开设有第四连接孔321,显示器机壳插设在第二插槽63内,第三连接孔67内连接有第二螺钉72,第二螺钉72还连接在第四连接孔321内,第三连接孔67为螺纹孔,从而实现显示器模块3可拆卸设置在车头基座6上,提高了显示器模块3和车头基座6之间的连接牢固性,也提高了显示器模块3和车头基座6配合的平整性。
49.具体地,第二插槽63开设在车头基座6的上端,第三连接孔67开设在第二插槽63的
底部,第四连接孔321开设在大灯底盖22上,避免第二螺钉72裸露在外,提高了美观性。
50.所述接口模块4包括功能面板41、通信接口42,通信接口42为usb接口,通信接口42固定设置在功能面板41上,功能面板41可拆卸设置在车头基座6上,外部设备可通过通信接口42和滑板车实现通信连接。
51.所述车头基座6上开设有第三插槽64和第五连接孔68,功能面板41上开设有第六连接孔411,功能面板41插设在第三插槽64内,第五连接孔68内连接孔第三螺钉73,第三螺钉73还连接在第六连接孔411内,第五连接孔68为螺纹孔,从而实现接口模块4可拆卸设置在车头基座6上,提高了接口模块4和车头基座6之间的连接牢固性,也提高了接口模块4和车头基座6配合的平整性。
52.具体地,第三插槽64开设在车头基座6的侧面,第五连接孔68开设在第三插槽64的底部,第六连接孔411为沉头孔,提升了第三螺钉73和功能面板41的表面平整性。
53.所述接口模块4还包括防尘防水帽43,防尘防水帽43采用橡胶制成,防尘防水帽43盖设在通信接口42上,防尘防水帽43还插接在通信接口42上,防尘防水对通信接口42起到密封防护的作用,防尘防水帽43上形成有垫圈431,垫圈431套设在第三螺钉73上,第三螺钉73还将垫圈431压紧在功能面板41上,避免防尘防水帽43脱离通信接口42后发生丢失的问题。
54.所述车头基座6上开设有第四插槽65和第七连接孔69,开关面板51上开设有第八连接孔511,开关面板51插设在第四插槽65内,第七连接孔69内连接有第四螺钉74,第四螺钉74还连接在第八连接孔511内,第七连接孔69为螺纹孔,从而实现开关控制模块5可拆卸设置在车头基座6上,提高了开关控制模块5和车头基座6之间的连接牢固性,也提高了开关控制模块5和车头基座6配合的平整性。
55.具体地,第四插槽65开设在车头基座6的侧面,第七连接孔69开设在第四插槽65的底部,第八连接孔511为沉头孔,提升了第四螺钉74和开关面板51的表面平整性。
56.所述开关控制模块5还包括充电接口53,外部电源可通过充电接口53对滑板车的电池进行充电,充电接口53固定设置在开关面板51上。
57.所述开关面板5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511,开关按钮52的整体结构呈杆状,开关按钮52穿设于第一通孔511,开关按钮52包括第二轴颈段521,第二轴颈段521带有外螺纹,第二轴颈段521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54,第一螺母54将开关按钮52紧固在开关面板51上。
58.所述开关面板51上开设有第二通孔513,充电接口53的整体结构呈杆状,充电接口53穿设于第二通孔513,充电接口53包括第三轴颈段531,第三轴颈段531带有外螺纹,第三轴颈段531上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55,第二螺母55将充电接口53紧固在开关面板51上。
59.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9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