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转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一字转轴。
背景技术:
2.转轴是实现翻转或旋转组件转动的必要组成元件,不仅需要满足使用次数的基本条件,尤其是在特殊角度控制下旋转的时候,满足扭力、阻尼要求尤其重要,在达到旋转范围后的自锁等功能缺一不可,转轴主要应用于电子类、电器类、计算机、信息类、通信类、照相机、仪器类等产品之连接轴,可供手提电脑、平板计算机、液晶显示屏、手机等商用使用;
3.现有技术中的一字型转轴一般是简单的轴套直接配合,通过摩擦产生扭力,实现联动连接,这种结构的摩擦力主要由轴和套内外圆柱面的直径干涉产生,但由于转轴形状多数为一字型,在安装过程中容易给工作人员带来不便,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一字转轴。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一字转轴,包括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包括第一连接件、连接轴以及第二连接件,所述连接轴呈l形结构,并且连接轴的转角处具有一弯弧角度,所述第一连接件设于连接轴的前端,所述第二连接件设于连接轴的尾端;
6.所述连接轴的前端设有第一连接柱及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套设于第一连接柱的外周面,并且所述第一连接柱顶端成型有用于限制转动件的第一限位部;
7.所述连接轴的尾端设有第二连接柱及限位件,所述第二连接柱顶端成型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与第二连接柱间隔形成一环形的限位槽,所述限位件套设于限位槽的外壁上;
8.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底部设有用于与第一连接柱配合连接的空槽,所述转动件的外表面成型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接触块,所述接触块的外壁与空槽的内壁相接触;
9.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前端沿其长度方向弯曲形成一c形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套设于第二连接柱的外周面,并且所述限位件设于第一连接部的正上方。
10.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柱形状的第二连接部以及矩形状的安装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安装部一体成型,所述空槽设于第二连接部的内部,所述安装部设有一组间隔分布的第一空孔。
11.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一组间隔分布的第二空孔,所述第二空孔设于远离第一连接部的一端。
12.优选地,所述限位件呈c形状,且所述限位件设于第二限位部与第一连接部之间。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l形状的连接轴,而第一连接件通过空槽与第一连接柱连接,同时转动件外周面的接触块外壁与空槽内壁相接触,因此当第一连接件与转动物体固定连
接后,工作人员在转动以上所述转动物体时,第一连接件以转动件的轴心为中心点实现转动,可根据使用场景进行合理的安装,提供了较为便捷的安装方式,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轴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标号:
19.第一连接件1、第二安装部11、安装部12、第一空孔13、连接轴2、第一连接柱21、第一限位部22、第二连接柱23、第二限位部24、限位槽25、第二连接件3、第一连接部31、第二空孔32、转动件4、接触块41、限位件5。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如图1
‑
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一字转轴,包括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包括第一连接件1、连接轴2以及第二连接件3,所述连接轴2呈l形结构,并且连接轴2的转角处具有一弯弧角度,所述第一连接件1设于连接轴2的前端,所述第二连接件3设于连接轴2的尾端;
22.所述连接轴2的前端设有第一连接柱21及转动件4,所述转动件4套设于第一连接柱21的外周面,并且所述第一连接柱21顶端成型有用于限制转动件4的第一限位部22;
23.所述连接轴2的尾端设有第二连接柱23及限位件5,所述第二连接柱23顶端成型有第二限位部24,所述第二限位部24与第二连接柱23间隔形成一环形的限位槽25,所述限位件5套设于限位槽25的外壁上;
24.所述第一连接件1的底部设有用于与第一连接柱21配合连接的空槽,所述转动件4的外表面成型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接触块41,所述接触块41的外壁与空槽的内壁相接触;
25.所述第二连接件3的前端沿其长度方向弯曲形成一c形的第一连接部31,所述第一连接部31套设于第二连接柱23的外周面,并且所述限位件5设于第一连接部31的正上方。
26.所述第一连接件1包括柱形状的第二连接部11以及矩形状的安装部12,所述第二连接部11与安装部12一体成型,所述空槽设于第二连接部11的内部,所述安装部12设有一组间隔分布的第一空孔13。
27.所述第二连接件3设有一组间隔分布的第二空孔32,所述第二空孔32设于远离第一连接部31的一端。
28.所述限位件5呈c形状,且所述限位件5设于第二限位部24与第一连接部31之间。
29.通过设置l形状的连接轴,而第一连接件通过空槽与第一连接柱连接,同时转动件外周面的接触块外壁与空槽内壁相接触,因此当第一连接件与转动物体固定连接后,工作人员在转动以上所述转动物体时,第一连接件以转动件的轴心为中心点实现转动,可根据
使用场景进行合理的安装,提供了较为便捷的安装方式,实用性强。
30.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一字转轴,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包括第一连接件、连接轴以及第二连接件,所述连接轴呈l形结构,并且连接轴的转角处具有一弯弧角度,所述第一连接件设于连接轴的前端,所述第二连接件设于连接轴的尾端;所述连接轴的前端设有第一连接柱及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套设于第一连接柱的外周面,并且所述第一连接柱顶端成型有用于限制转动件的第一限位部;所述连接轴的尾端设有第二连接柱及限位件,所述第二连接柱顶端成型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与第二连接柱间隔形成一环形的限位槽,所述限位件套设于限位槽的外壁上;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底部设有用于与第一连接柱配合连接的空槽,所述转动件的外表面成型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接触块,所述接触块的外壁与空槽的内壁相接触;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前端沿其长度方向弯曲形成一c形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套设于第二连接柱的外周面,并且所述限位件设于第一连接部的正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一字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柱形状的第二连接部以及矩形状的安装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安装部一体成型,所述空槽设于第二连接部的内部,所述安装部设有一组间隔分布的第一空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一字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一组间隔分布的第二空孔,所述第二空孔设于远离第一连接部的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一字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呈c形状,且所述限位件设于第二限位部与第一连接部之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一字转轴,包括结构主体,结构主体包括第一连接件、连接轴及第二连接件,连接轴前端设有第一连接柱及转动件,转动件套设于第一连接柱的外周面,第一连接柱顶端成型有用于限制转动件的第一限位部,连接轴尾端设有第二连接柱及限位件,第二连接柱顶端成型有第二限位部,第二限位部与第二连接柱间隔形成一环形的限位槽,限位件套设于限位槽的外壁上,第一连接件的底部设有用于与第一连接柱配合连接的空槽,转动件的外表面成型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接触块,接触块的外壁与空槽的内壁相接触,第二连接件的前端沿其长度方向弯曲形成一C形的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套设于第二连接柱的外周面,限位件设于第一连接部的正上方。部的正上方。部的正上方。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昌民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19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9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