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包装纸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耐热无菌食品包装纸。
背景技术:
2.现代商业活动和日常生产中,一次性食品包装纸变成了不可缺少的消耗品。随着生活节奏变得快速,快速食品也成为上班族的主流食物,早餐的如油条,汉堡,鸡蛋饼等,这些东西往往就用一层食品包装纸包裹着,刚出炉的食物总是比较烫手的,但是目前使用的食品包装纸均为单层纸质结构,其挺度及韧性差,且由于普通纸耐油性差,包装带油的食物时,油会从包装纸内渗出,弄脏手和衣物,使用及其不便,而且刚做好的食物会比较烫手,我们拿起来也不方便,还要消耗一个塑料袋,这也造成了浪费,而且塑料袋随便丢弃会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3.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技术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4.鉴于上述和/或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5.因此,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耐热无菌食品包装纸,其能够便于人们拿取食物,并且便于清理脏污。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热无菌食品包装纸,其包括包装纸,包括抗菌层、聚乙烯层、淀粉胶层、底部印刷层,以及耐热层;所述淀粉胶层设置于所述底部印刷层和所述聚乙烯层之间,所述抗菌层设置于所述聚乙烯层上方,所述耐热层设置于所述包装纸一侧。
7.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耐热无菌食品包装纸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耐热层与所述包装纸连接部分设置有便折线;所述耐热层材料为尼龙膜。
8.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耐热无菌食品包装纸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包装纸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部印刷层下方的容纳层,所述容纳层与所述底部印刷层连接部分设置有易撕线。
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耐热无菌食品包装纸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包装纸还包括设置于其一侧的多组撕片,以及设置于每两组所述撕片之间的组合撕口。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耐热无菌食品包装纸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组合撕口包括多组撕线和撕口。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耐热无菌食品包装纸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抗菌层以肉桂醛为抗菌剂。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耐热无菌食品包装纸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耐热层上
表面与所述抗菌层上表面为同一水平面,所述耐热层下表面与所述底部印刷层下表面为同一水平面。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耐热无菌食品包装纸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抗菌层、聚乙烯层、淀粉胶层和底部印刷层厚度均为0.02mm~0.2mm,所述耐热层厚度为0.08mm~0.8mm,所述包装纸厚度为0.08mm~0.8mm。
14.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耐热无菌食品包装纸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容纳层内部有内置空间。
15.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耐热无菌食品包装纸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撕口为通孔。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现有的食品包装纸进行改进,不仅能够有效的防菌,挺度和韧性好,防止烫伤手,并且可以便于顾客清洁污渍,提高便利性。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18.图1为耐热无菌食品包装纸的俯视图。
19.图2为耐热无菌食品包装纸的仰视图。
20.图3为耐热无菌食品包装纸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22.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3.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24.实施例1
25.参照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耐热无菌食品包装纸,其包括包装纸100,通过包装纸100包装食物,便于顾客拿取。
26.具体的,包装纸100,包括抗菌层101、聚乙烯层102、淀粉胶层103、底部印刷层104,以及耐热层105;所述淀粉胶层103设置于所述底部印刷层104和所述聚乙烯层102之间,所述抗菌层101设置于所述聚乙烯层102上方,所述耐热层105设置于所述包装纸100一侧。
27.进一步的,所述耐热层105与所述包装纸100连接部分设置有便折线105a;所述耐热层105材料为尼龙膜。
28.进一步的,所述包装纸100还包括设置于其一侧的多组撕片107,以及设置于每两
组所述撕片107之间的组合撕口107a。所述组合撕口107a包括多组撕线107a
‑
1和撕口107a
‑
2。应说明的是,组合撕口107a沿包装纸100的长度方向延伸,但并不与耐热层105接触,防止顾客将纸条完全撕下,随意丢弃,污染环境。
29.进一步的,所述抗菌层101以肉桂醛为抗菌剂。所述耐热层105上表面与所述抗菌层101上表面为同一水平面,所述耐热层105下表面与所述底部印刷层104下表面为同一水平面。所述抗菌层101、聚乙烯层102、淀粉胶层103和底部印刷层104厚度均为0.02mm~0.2mm,所述耐热层105厚度为0.08mm~0.8mm,所述包装纸100厚度为0.08mm~0.8mm。所述撕口107a
‑
2为通孔。
30.综上,通过通过对现有的食品包装纸进行改进,不仅能够有效的防菌,挺度和韧性好,防止烫伤手,并且可以便于顾客清洁污渍,提高便利性。
31.实施例2
32.参照图2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其不同于第一个实施例的是:还包括容纳层106和易撕线106a。在上一个实施例中,耐热无菌食品包装纸包括包装纸100,通过包装纸100包装食物,便于顾客拿取。
33.具体的,包装纸100,包括抗菌层101、聚乙烯层102、淀粉胶层103、底部印刷层104,以及耐热层105;所述淀粉胶层103设置于所述底部印刷层104和所述聚乙烯层102之间,所述抗菌层101设置于所述聚乙烯层102上方,所述耐热层105设置于所述包装纸100一侧。
34.进一步的,所述耐热层105与所述包装纸100连接部分设置有便折线105a;所述耐热层105材料为尼龙膜。
35.进一步的,所述包装纸100还包括设置于其一侧的多组撕片107,以及设置于每两组所述撕片107之间的组合撕口107a。所述组合撕口107a包括多组撕线107a
‑
1和撕口107a
‑
2。应说明的是,组合撕口107a沿包装纸100的长度方向延伸,但并不与耐热层105接触,防止顾客将纸条完全撕下,随意丢弃,污染环境。
36.进一步的,所述抗菌层101以肉桂醛为抗菌剂。所述耐热层105上表面与所述抗菌层101上表面为同一水平面,所述耐热层105下表面与所述底部印刷层104下表面为同一水平面。所述抗菌层101、聚乙烯层102、淀粉胶层103和底部印刷层104厚度均为0.02mm~0.2mm,所述耐热层105厚度为0.08mm~0.8mm,所述包装纸100厚度为0.08mm~0.8mm。所述撕口107a
‑
2为通孔。
37.较佳的,所述包装纸10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部印刷层104下方的容纳层106,所述容纳层106与所述底部印刷层104连接部分设置有易撕线106a。所述容纳层106内部有内置空间。通过易撕线106a可以撕开容纳层106的开口,容纳层106内部可存放卫生纸等清洁物品,便于顾客取用清洁卫生。
38.在使用时,先将食物放置在抗菌层101上方,接着沿便折线105a方向将耐热层105盖住食物底部,接着将用包装纸100将食物包装卷好。顾客的取用时只需拿取食物底部的包装纸,通过撕片107像剥开香蕉一样撕开包装即可食用。并且在撕开包装时不会将纸完全撕下,被撕开的包装纸扔会留在顾客手中,防止随意丢弃污染环境,当食用完毕后,顾客可以通过易撕线106a打开容纳层106,取出其内部的卫生纸等清洁物品进行擦嘴和擦手。
39.综上,通过通过对现有的食品包装纸进行改进,不仅能够有效的防菌,挺度和韧性好,防止烫伤手,并且可以便于顾客清洁污渍,提高便利性。
40.重要的是,应注意,在多个不同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示出的本技术的构造和布置仅是例示性的。尽管在此公开内容中仅详细描述了几个实施方案,但参阅此公开内容的人员应容易理解,在实质上不偏离该申请中所描述的主题的新颖教导和优点的前提下,许多改型是可能的(例如,各种元件的尺寸、尺度、结构、形状和比例、以及参数值(例如,温度、压力等)、安装布置、材料的使用、颜色、定向的变化等)。例如,示出为整体成形的元件可以由多个部分或元件构成,元件的位置可被倒置或以其它方式改变,并且分立元件的性质或数目或位置可被更改或改变。因此,所有这样的改型旨在被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根据替代的实施方案改变或重新排序任何过程或方法步骤的次序或顺序。在权利要求中,任何“装置加功能”的条款都旨在覆盖在本文中所描述的执行所述功能的结构,且不仅是结构等同而且还是等同结构。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设计、运行状况和布置中做出其他替换、改型、改变和省略。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制于特定的实施方案,而是扩展至仍落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多种改型。
41.此外,为了提供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简练描述,可以不描述实际实施方案的所有特征(即,与当前考虑的执行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模式不相关的那些特征,或于实现本实用新型不相关的那些特征)。
42.应理解的是,在任何实际实施方式的开发过程中,如在任何工程或设计项目中,可做出大量的具体实施方式决定。这样的开发努力可能是复杂的且耗时的,但对于那些得益于此公开内容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需要过多实验,所述开发努力将是一个设计、制造和生产的常规工作。
43.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9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