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质高强度碳纤维摄像机支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27



1.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机支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轻质高强度碳纤维摄像机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2.摄像机,防水数码摄像机,摄像机种类繁多,其工作的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把光学图像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以便于存储或者传输。其中用来支撑固定摄像机工作的装置,即为摄像机用工作支架。
3.市场上的摄像机工作支架只有简单的支撑作用,不能调节工作支架的高度,不方便不同身高的使用者使用,并且一般的摄像机工作支架多为三脚架,通常采用钢材制造,体积大其质量大,不便于进行携带,另外摄像机支架结只能对一种型号的摄像机进行固定,不便于使用不同型号的摄像机,给使用者带来不便的问题,所以,需要设计一种轻质高强度碳纤维摄像机支架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轻质高强度碳纤维摄像机支架结构。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轻质高强度碳纤维摄像机支架结构,包括底板与设置在底板上的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端贯穿设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一壳体升降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底板上端的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侧壁套接有套筒,所述套筒上端与底板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上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通过皮带与第一螺纹杆传动连接,所述转动轴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手轮,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用于安装摄像机的安装机构。
7.优选地,所述安装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第二壳体侧壁的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两侧壁均贯穿设有第二螺纹杆,两个所述第二螺纹杆均与第三壳体螺纹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螺纹杆一端均转动连接有抵紧块,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用于固定转动柱的固定机构。
8.优选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套接在转动柱侧壁的齿轮,所述套筒上端贯穿第一壳体下端并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转动柱下端与安装板上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侧壁贯穿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一端固定连接有能与齿轮配合的限位块。
9.优选地,所述限位块横截面为梯形,所述限位杆横截面为t形,所述限位杆通过复位弹簧与第一壳体侧壁弹性连接。
10.优选地,所述底板上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竖杆,两个所述竖杆侧壁均滑动套接有竖筒,两个所述竖筒上端均与第一壳体下端固定连接。
11.优选地,所述第三壳体下端通过多个减震弹簧与第二壳体上端弹性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螺纹杆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手轮。
12.本实用新型中,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装置设置了驱动机构,第一手轮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通过皮带传动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套筒在竖杆与竖筒限位下向上移动,套筒推动摄像机向上移动,便于身高较高的使用者进行使用摄像机,反之反向转动第一手轮,摄像机向下移动,便于身高较矮的使用者进行使用摄像机,该设置便于不同身高的使用者进行使用摄像机工作支架,操作简单,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14.2、本装置设置了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与第三壳体,三个壳体均为轻质高强度碳纤维材料制成,能够在减少支架整体质量同时也能够保证支架的框架的牢固强度,使得装置整体质量较轻,方便搬运携带,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15.3、本装置设置了安装机构,转动两个第二手轮,第二手轮带动第二螺纹杆转动,抵紧块向摄像机移动并抵紧摄像机,能够对不同规格的摄像机进行固定夹持,从而扩大了装置的适用范围;
16.4、本装置设置了固定机构,向远离第一壳体方向拉动限位杆,限位杆带动限位块远离齿轮,齿轮与限位块分离,便于根据拍摄角度改变摄像机镜头的位置,满足实际拍摄需求。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轻质高强度碳纤维摄像机支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轻质高强度碳纤维摄像机支架结构的齿轮与限位块装配图。
19.图中:1底板、2第一壳体、3第一螺纹杆、4套筒、5竖杆、6竖筒、7安装板、8齿轮、9转动柱、10第二壳体、11第三壳体、12限位块、13限位杆、14转动轴、15第一手轮、16抵紧块、17第二螺纹杆、18第二手轮。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2.参照图1

2,一种轻质高强度碳纤维摄像机支架结构,包括底板1与设置在底板1上的第一壳体2,第一壳体2上端贯穿设有转动柱9,转动柱9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10,底板1上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竖杆5,两个竖杆5侧壁均滑动套接有竖筒6,两个竖筒6上端均与第一壳体2下端固定连接,竖筒6与竖杆5相互限位,使得在第一螺纹杆3转动时,套筒4无法发生在转动,进而使得套筒4只能上下移动。
23.底板1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一壳体2升降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底板1上端的第一螺纹杆3,第一螺纹杆3侧壁套接有套筒4,套筒4上端与底板1上端固定连接,底
板1上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4,转动轴14通过皮带与第一螺纹杆3传动连接,转动轴14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手轮15,转动轴14具有一定的长度,使得使用者不需要弯腰转动第一手轮15,方便使用者使用,转动轴14、竖杆5与竖筒6均为轻质高强度碳纤维材料制成,能够在减少支架整体质量同时也能够保证支架的框架的牢固强度。
24.第一壳体2上设有用于安装摄像机的安装机构,安装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第二壳体10侧壁的第三壳体11,第三壳体11两侧壁均贯穿设有第二螺纹杆17,两个第二螺纹杆17均与第三壳体11螺纹连接,两个第二螺纹杆17一端均转动连接有抵紧块16,实际操作中,抵紧块16侧壁设有防护垫,用于保护摄像机,第三壳体11下端通过多个减震弹簧与第二壳体10上端弹性连接,两个第二螺纹杆17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手轮18,减震弹簧的设置,能够对搬运时产生的震动进行缓解,减少震动带来的伤害,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10与第三壳体11均为轻质高强度碳纤维材料制成,能够在减少支架整体质量同时也能够保证支架的框架的牢固强度,第二壳体10与第三壳体11均敞口设置。
25.第一壳体2内设有用于固定转动柱9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套接在转动柱9侧壁的齿轮8,套筒4上端贯穿第一壳体2下端并固定连接有安装板7,转动柱9下端与安装板7上端转动连接,第一壳体2侧壁贯穿设有限位杆13,限位杆13一端固定连接有能与齿轮8配合的限位块12,限位块12横截面为梯形,限位杆13横截面为t形,限位杆13通过复位弹簧与第一壳体2侧壁弹性连接。
26.在使用时,将摄像机放置在第三壳体11上端,转动两个第二手轮18,第二手轮18带动第二螺纹杆17转动,抵紧块16向摄像机移动并抵紧摄像机,再根据被拍摄者身高调整摄像机高度,具体操作如下:转动第一手轮15,第一手轮15带动转动轴14转动,转动轴14通过皮带传动带动第一螺纹杆3转动,套筒4在竖杆5与竖筒6限位下向上移动,套筒4推动摄像机向上移动,反之反向转动第一手轮15,摄像机向下移动;
27.当需要转动摄像机时,向远离第一壳体2方向拉动限位杆13,限位杆13带动限位块12远离齿轮8,齿轮8与限位块12分离,即可转动摄像机,当摄像机角度合适时,松开限位杆13,限位杆13在复位弹簧弹性作用下向第一壳体2移动,限位块12重新插入齿轮8内,从而完成的转动柱9的固定,进而避免摄像机转动。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922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