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抢修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力抢修车的安全工器具放置架。
背景技术:
2.电力抢修过程中常常需要用到例如令克棒、绝缘手套、验电器和警示带等安全工器具,一般抢修人员将上述安全工器具放置在电力抢修车内,当遇到紧急电力抢修情况可以直接将电力抢修车开至抢修地,以节约准备时间,同时还能避免安全工器具的丢失。传统的电力抢修车内放置的安全工器具同类数量至少为2以上,以防止同类工器具损坏而无法及时进行抢修,但由于安全工器具重量较多,电力抢修车内同种类的安全工器具堆放较多后不便于取放和管理,因此现有的电力抢修车内设计了具有放置空间的箱体或柜体,箱体或柜体内设置有若干存放抽盒,使用时需要将各存放抽盒拉出或者将柜门拉开,才能取出其内的安全工器具,虽然有利于将安全工器具进行分类管理,但是由于抽拉或开柜门需要时间,且由于存放抽盒需要抽拉,柜门只有一定的空间,因此不能满足多人同时拿取位于不同位置的安全工器具,因此会降低抢修人员对安全工器具的取出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力抢修车的安全工器具放置架,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安全工器具取出效率较低的问题。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用于电力抢修车的安全工器具放置架,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包括上框架、下框架、两根第一纵梁和两根第二纵梁,上框架和下框架分别呈矩形,两根第一纵梁和两根第二纵梁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上框架和下框架的相对应的角部,上框架和下框架之间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若干横板,各横板的角部分别连接在各纵梁上,各横板将架体分隔为若干置物腔体;两根第一纵梁分别与电力抢修车内壁面相贴合,且两根第一纵梁上分别设有与电力抢修车内壁可拆卸连接的连接组件。
5.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两个第一纵梁上的连接螺杆,连接螺杆背离横板的一端伸出两根第一纵梁且其外表面设有与电力抢修车内壁面设置的螺孔相配合的外螺纹。
6.进一步地,各横板上分别设有用于将安全工器具固定在该横板上方的锁扣组件。
7.进一步地,所述锁扣组件包括连接在各横板朝向电力抢修车内壁面一侧的公扣和连接在各横板远离公扣一侧的母扣,公扣和母扣卡接配合。
8.进一步地,位于所述上框架和下框架之间的各所述横板的上表面设有向下凹陷的置物槽。
9.进一步地,所述置物槽沿两根第一纵梁的水平连线方向的两端分别穿出所述横板。
10.进一步地,所述置物槽的纵截面呈矩形且槽底与槽侧壁的连接处呈圆弧过渡。
11.进一步地,两根第一纵梁和两根第二纵梁上分别设有纵向分布的若干凸环,各横板的角部可选择地卡入同一水平面的各凸环内。
12.进一步地,各横板的角部设有勾子,所述勾子与所述凸环卡接配合。
1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将上框架、下框架、两根第一纵梁和两根第二纵梁组成一个矩形框架,并将第一纵梁通过连接组件安装在电力抢修车内,实现了放置架的安装;在矩形的架体内设置若干横板,以使开放的框架内形成从上到下的若干置物腔体,可以方便电力维修人员从置物腔体的各个方向取用安全工器具,其解决了现有的安全工器具放置箱体或柜体拿取不方便而导致的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能够帮助电力抢修人员更快速地拿取各安全工器具,进而提高了抢修的效率。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锁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凸环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横板的角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勾子的结构示意图。
20.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滑动板的剖视图。
21.上述附图中:1、架体;2、上框架;3、下框架;4、第一纵梁;5、第二纵梁;6、横板;7、置物腔体;8、连接螺杆;9、外螺纹;10、锁扣组件;11、公扣;12、母扣;13、柔性带;14、置物槽;15、凸环;16、勾子;17、首端;18、尾端;19、滑动板;20、滑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2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电力抢修车的安全工器具放置架,包括架体1,所述架体1包括上框架2、下框架3、两根第一纵梁4和两根第二纵梁5,上框架2和下框架3分别呈矩形,两根第一纵梁4和两根第二纵梁5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上框架2和下框架3的相对应的角部,上框架2和下框架3之间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若干横板6,各横板6的角部分别连接在各纵梁上,各横板6将架体1分隔为若干置物腔体7;两根第一纵梁4分别与电力抢修车内壁面相贴合,且两根第一纵梁4上分别设有与电力抢修车内壁可拆卸连接的连接组件。本实施例中架体1安装时,可先将架体1安装好后运输至电力抢修车内进行安装,也可以将上框架2、下框架3以及各纵梁等零件直接运输至电力抢修车内进行安装。安装时,第一纵梁4和第二纵梁5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上框架2和下框架3的四个角部,可选择焊接的固定方式连接,也可以选择用螺栓连接或卡接等拆卸连接方式;架体1安装完成后,可通过将各横板6的角部连接在各纵梁上,实现将上框架2和下框架3之间分隔成从上至下的若干置物腔体7,以使放置架能够放置多种安全工器具;当放置架整体安装好后,可通过连接组件将两根第一纵梁4与电力抢修车内壁固定连接,以实现将放置架固定在电力抢修车内,避免电力抢修车移动时放置架跟着移动,同时提高了电力抢修车内的空间利用率。通过将架体1设计为框架式结构,可以使各置物腔体7远离电力抢修车内壁的其它面均开放,方便电力抢修人员从
各开口拿取安全工器具,提高了电力抢修时的效率。
24.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两个第一纵梁4上的连接螺杆8,连接螺杆8背离横板6的一端伸出两根第一纵梁4且其外表面设有与电力抢修车内壁面设置的螺孔相配合的外螺纹9。本实施例的连接组件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在两根第一纵梁4上安装连接螺杆8,以使将两根第一纵梁4固定在电力抢修车内壁时,只需要将连接螺杆8伸出第一纵梁4的一端对准电力抢修车内壁面上设置的螺孔后,转动连接螺杆8即可将连接螺杆8旋拧入所述螺孔内,实现放置架与电力抢修车的快捷有效的固定连接。
25.如图1和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各横板6上分别设有用于将安全工器具固定在该横板6上方的锁扣组件10,优选地,所述锁扣组件10包括连接在各横板朝向电力抢修车内壁面一侧的公扣11和连接在各横板6远离公扣11一侧的母扣12,公扣11和母扣12卡接配合。通过在各横板6上设置锁扣组件10,可使放置在各横板6上的安全工器具不会随着电力抢修车的移动从放置架上掉落,避免掉落产生的安全工器具损坏或砸到人的问题。通过公扣11和母扣12的配合,可以使横板6上的安装工器具更快速地被固定在横板6上,本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公扣11和母扣12与横板6之间可通过可调节长度的柔性带13相连,柔性带13的一端固定在横板6靠近其边缘的位置,柔性带13的另一端连接在公扣11或母扣12上,具体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安全带锁扣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26.如图1和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位于所述上框架2和下框架3之间的各所述横板6的上表面设有向下凹陷的置物槽14。通过在横板上表面设置置物槽14,可以使各安全工器具能够更好地被放置在横板6上,避免安全工器具在横板6上表面随着电力抢修车的移动而移动。进一步地,所述置物槽14沿两根第一纵梁4的水平连线方向的两端分别穿出所述横板6。由于所述安全工器具包括例如令克棒等柱状的器具,因此当令克棒较长时,不能够全部被收纳入置物槽14内,此时将放置令克棒等柱状的安全工器具的置物槽14穿出横板6外即可更好地将其收拢至置物槽14内,提高了本放置架的通用性。进一步地,所述置物槽14的槽底与槽侧壁的连接处呈圆弧过渡,圆弧过渡可以避免直角过渡对安全工器具表面的压迫产生的压痕,避免损伤安全工器具,且可以另收纳进入置物槽14内的安装工器具之间更加紧密的贴合在一起。
27.如图1和图4
‑
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两根第一纵梁4和两根第二纵梁5上分别设有纵向分布的若干凸环15,各横板6的角部可选择地卡入同一水平面的各凸环15内,通过将各横板6与各纵梁上的各凸环15卡接配合,可以根据放入横板6内的安全工器具的多少调整各置物腔体7的高度,结构简单且可以提高放置架的适用范围。进一步地,各横板6的角部设有勾子16,所述勾子16与所述凸环15卡接配合。具体地,所述勾子16呈环状,勾子16的首端17与勾子的尾端18具有重合且尾端18位于勾子16内,当勾子16需要卡入凸环15内时,通过向下施压,使凸环15的边缘对勾子的尾端18施压,使所述尾端18与首端17之间产生缝隙,此时凸环15可穿过该缝隙,穿过后勾子16的尾端18失去压力,即恢复到贴合在所述勾子16的首端17表面,此时完成了勾子16和凸环15的卡接配合;当需要将勾子16与凸环15拆卸时,即可人工手动向勾子16内压迫勾子的尾端18,使其与首端17产生缝隙,此时即可将凸环15从缝隙处移出到勾子16外。勾子16和凸环15的设置可方便地将横板6与各纵梁连接或拆卸,使横板6可在各纵梁不同高度进行调节,提高了适用范围。
28.如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有些电力抢修车的内壁面上部为向车厢内倾斜的斜面,因此所述第一纵梁4可设置包括竖杆和斜杆,竖杆的底部与下框架3角部固接,竖杆的上部与斜杆的底部相连,斜杆的上部与上框架2的角部固接,斜杆为向所述横板6倾斜的杆件,因此竖杆和斜杆可以组成贴合上部向车厢内倾斜的电力抢修车的内壁面,进而使放置架更加贴合电力抢修车的内壁面,使放置架在电力抢修车内放置更加稳固。优选地,斜杆可与竖杆铰接,从而可调节斜杆与竖杆之间的角度,以适用不同的电力抢修车,同时与斜杆相连的横板6可采用伸缩板,以实现当调节斜杆与竖杆之间的角度时,伸缩板可进行伸缩来适应调节后的斜杆与第二纵梁5之间的尺寸。具体地,伸缩板包括固定板和滑动板19,固定板的两个角部分别与斜杆上的凸环15卡接配合,固定板的另一端与滑动板19伸缩连接,滑动板19远离固定板的一端与第二纵梁5上的凸环15卡接配合,当斜杆调节与竖杆的角度时,可使滑动板19选择当前连接的凸环15上方或下方的凸环15进行配合,从而确保固定板和滑动板19一直保持水平。滑动板19朝向固定板的一端两侧分别设有滑动槽20,固定板朝向滑动板19的一端的两侧分别滑动连接在各滑动槽20内,以实现固定板可相对滑动板19伸缩连接。
29.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虽然通过上述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9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