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量可控的矿山用振动给料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36



1.本实用新型涉及振动给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产量可控的矿山用振动给料机。


背景技术:

2.在现有技术中,振动给料机又称振动喂料机,是指可把块状、颗粒状物料从贮料仓中均匀、定时、连续地给到受料装置中去的一种设备;在砂石生产线中可为破碎机械连续均匀地喂料,并对物料进行粗筛分,广泛用于冶金、煤矿、选矿、建材、化工、磨料等行业的破碎、筛分联合设备中。
3.振动给料机专为破碎筛分中粗破碎机前均匀输送大块物料设计;振动给料机采用双偏心轴激振器的结构特点,保证设备能承受大块物料下落的冲击,给料能力大;在生产流程中可以把块状、颗粒状物料从贮料仓中均匀、定时、连续地给到受料装置中去,因此通过对给料的量的控制,从而防止受料装置因进料不均而产生死机的现象,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产量可控的矿山用振动给料机。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产量可控的矿山用振动给料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一侧外壁设置有控制器,机体的一侧外壁设置有两个固定块,每个固定块的底部外壁均设置有两个弹簧,每个弹簧的一端均设置有固定座,每个固定座的底部外壁均设置有同一支撑座,每个弹簧内均插接有阻尼器,机体的一侧内壁设置有振动机构,机体的另一侧内壁设置有产量控制机构,振动机构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固定框,机体的相对一侧内壁活动连接有限位杆、两个限位轴和两个限位柱,其中一个限位轴的圆周外壁设置有三个以上破碎刀片,支撑座的底部外壁设置有四个减震脚垫。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振动机构包括振动板、三个以上凸轮和电机,电机设置于机体的底部内壁上,机体的一侧内壁设置有两个齿轮,其中一个齿轮与电机相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体的相对一侧内壁设置有两个传动轴,另一个齿轮与其中一个传动轴相连接,两个齿轮相互啮合传动,每个凸轮均设置于每个传动轴的圆周外壁上,且每个凸轮朝向不一。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振动板设置于机体的一侧内壁上,每个凸轮均与振动板相接触,每个传动轴的一侧外壁均设置有转轮,两个转轮的一侧外壁均套接有同一传动带。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产量控制机构包括导流板、流量计和称重器,称重器设置于振动板的底部外壁上,流量计设置于机体的一侧内壁上。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流板活动连接于机体的顶部一侧内壁上,机体的一侧内壁设置有两个气缸,每个气缸的一端均与导流板相连接,机体靠近导流板和振动板的一侧设置有弧形坡。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框倾斜设置,固定框的相对一侧内壁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和固定框的一侧内壁均开设有滚动槽。
13.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每三个相应的所述滚动槽内插接有同一滚轴,且转动槽的直径大于滚轴的直径,每个滚轴的圆周外壁均设置有三个齿条,每个齿条均匀分布。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产量可控的矿山用振动给料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该一种产量可控的矿山用振动给料机,通过导流板对物料进导流,使得物料通过导流板流入至振动板上,经过弧形坡时,产生与流量成正比的向心力,从而可消除其与机体和导流板之间的摩擦力,通过气缸推动导流板,使得导流板与机体之间的距离可调,从而使得导流的物料的多少可控。
16.2.该一种产量可控的矿山用振动给料机,通过启动电机,使得电机通过齿轮带动传动轴进行转动,进而带动凸轮旋转,通过每个凸轮朝向不一,从而使振动板产生无规律振动,传动轴通过传动带带动另一个传动轴进行转动,进而增大振动频率,进而可对物料进行筛分输送。
17.3.该一种产量可控的矿山用振动给料机,通过物料在固定框上流动时,带动滚轴进行转动时,同时使得每个滚轴产生不一样的振动,从而可对物料进行碰撞破碎,同时通过滚轴滚动时产生的离心力将滚轴上粘附的粉尘甩出,通过齿条促进滚轴的滚动,同时增大滚轴对物料的撞击力。
18.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产量可控的矿山用振动给料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产量可控的矿山用振动给料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产量可控的矿山用振动给料机的振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产量可控的矿山用振动给料机的固定框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

机体、2

固定框、3

限位杆、4

限位轴、5

破碎刀片、6

导流板、7

限位柱、8

弹簧、9

固定座、10

控制器、11

支撑座、12

减震脚垫、13

流量计、14

气缸、15

振动板、16

称重器、17

凸轮、18

齿轮、19

传动带、20

电机、21

转轮、22

传动轴、23

连接杆、24

齿条、25

滚轴。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6.实施例1:
27.一种产量可控的矿山用振动给料机,如图1

3所示,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的一侧外壁设置有控制器10,机体1的一侧外壁设置有两个固定块,每个固定块的底部外壁均设置有两个弹簧8,每个弹簧8的一端均设置有固定座9,每个固定座9的底部外壁均设置有同一支撑座11,每个弹簧8内均插接有阻尼器,机体1的一侧内壁设置有振动机构,机体1的另一侧内壁设置有产量控制机构,振动机构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固定框2,机体1的相对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有限位杆3、两个限位轴4和两个限位柱7,其中一个限位轴4的圆周外壁设置有三个以上破碎刀片5,支撑座11的底部外壁设置有四个减震脚垫12;通过弹簧8内插接有阻尼器,从而对机体1进行振动给料时进行减震缓冲,通过振动机构进行振动,从而对物料进行振动筛分给料,通过产量控制机构对给料的量的和振动筛分的量进行控制,防止物料堆积,通过限位杆3、限位轴4和限位柱7防止物料飞溅,同时通过物料带动破碎刀片5进行旋转,同时对物料进行破碎。
28.为了对物料进行振动筛分给料,如图2和3所示,所述振动机构包括振动板15、三个以上凸轮17和电机20,电机20通过螺栓固定于机体1的底部内壁上,机体1的一侧内壁设置有两个齿轮18,其中一个齿轮18与电机20相连接,机体1的相对一侧内壁设置有两个传动轴22,另一个齿轮18与其中一个传动轴22相连接,两个齿轮18相互啮合传动,每个凸轮17均设置于每个传动轴22的圆周外壁上,且每个凸轮17朝向不一,振动板15通过螺栓固定于机体1的一侧内壁上,每个凸轮17均与振动板15相接触,每个传动轴22的一侧外壁均设置有转轮21,两个转轮21的一侧外壁均套接有同一传动带19;通过启动电机20,使得电机20通过齿轮18带动传动轴22进行转动,进而带动凸轮17旋转,通过每个凸轮17朝向不一,从而使振动板15产生无规律振动,传动轴22通过传动带19带动另一个传动轴22进行转动,进而增大振动频率,进而可对物料进行筛分输送。
29.为了防止物料堆积,如图1和2所示,所述产量控制机构包括导流板6、流量计13和称重器16,称重器16通过螺栓固定于振动板15的底部外壁上,流量计13通过螺栓固定于机体1的一侧内壁上,导流板6转动连接于机体1的顶部一侧内壁上,机体1的一侧内壁设置有两个气缸14,每个气缸14的一端均与导流板6相连接,机体1靠近导流板6和振动板15的一侧设置有弧形坡;通过导流板6对物料进导流,使得物料通过导流板6流入至振动板15上,经过弧形坡时,产生与流量成正比的向心力,从而可消除其与机体1和导流板6之间的摩擦力,通过气缸14推动导流板6,使得导流板6与机体1之间的距离可调,从而使得导流的物料的多少可控,通过流量计13对流入机体1的物料流量进行检测记录,通过称重器16对振动板15上的物料重量进行测量,进而使得给料的产量可控。
30.工作原理:当物料通过导流板6流入至振动板15上,经过弧形坡时,产生与流量成正比的向心力,从而可消除其与机体1和导流板6之间的摩擦力,通过气缸14推动导流板6,
使得导流板6与机体1之间的距离可调,从而使得导流的物料的多少可控,启动电机20,使得电机20通过齿轮18带动传动轴22进行转动,进而带动凸轮17旋转,通过每个凸轮17朝向不一,从而使振动板15产生无规律振动,传动轴22通过传动带19带动另一个传动轴22进行转动,进而增大振动频率,进而可对物料进行筛分输送。
31.实施例2:
32.一种产量可控的矿山用振动给料机,如图1和4所示,为了解决给料筛分的问题;所述固定框2倾斜设置,固定框2的相对一侧内壁设置有连接杆23,连接杆23和固定框2的一侧内壁均开设有滚动槽,每三个相应的滚动槽内插接有同一滚轴25,且转动槽的直径大于滚轴25的直径,每个滚轴25的圆周外壁均设置有三个齿条24,每个齿条24均匀分布;通过物料在固定框2上流动时,带动滚轴25进行转动时,同时使得每个滚轴25产生不一样的振动,从而可对物料进行碰撞破碎,同时通过滚轴25滚动时产生的离心力将滚轴25上粘附的粉尘甩出,通过齿条24促进滚轴25的滚动,同时增大滚轴25对物料的撞击力。
33.工作原理:物料在固定框2上流动时,带动滚轴25进行转动时,同时使得每个滚轴25产生不一样的振动,从而可对物料进行碰撞破碎,同时通过滚轴25滚动时产生的离心力将滚轴25上粘附的粉尘甩出。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916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