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功率放大器领域,具体是一种功率放大器电路。
背景技术:
2.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蓬勃发展,半导体工艺的逐渐成熟,大电流,高耐压的晶体管品种容易增多,功率放大器被广泛应用在各类功率输出的设备中,功率放大器是对音频信号进行放大处理的核心部分,对于音频功放的生产家来说,功放的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即使将音质放于首位,其保护电路的设计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大功率的功放中,功率管容易应该电路故障而出现损坏,但是大多数由于功率放大器的处理不当,容易导致音频失真,增益效果差,并且保护功能响应慢,电路复杂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功率放大器电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功率放大器电路,包括前置低放电路,末级功放电路,功率管保护电路,过热保护电路,开关控制电路,负载电路,所述前置低放电路的输入端接收音频信号,前置低放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末级功放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末级功放电路的输出端作为所述功率管保护电路的输入端、接收所述功率放大器的电压,所述功率管保护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过热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控制所述负载电路的工作。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前置低放电路包括沃尔曼电路,共源共基电路,恒压源电路,推动极,反馈电路,所述沃尔曼电路的输入端输入音频信号,通过所述沃尔曼电路的输出端传输到共源共基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共源共基电路的输出端通过所述恒压源电路传输至所述推动极,所述推动极的反馈端通过所述反馈电路和所述沃尔曼电路互通。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末级功放电路包括功率管m1
‑
m2,功率管m1 的s极连接电阻r3和电阻r1,功率管m2的s极通过电阻r2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电容 c1、电阻r4、电容c2的负极、电感l1和三极管n1的发射极,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容 c1的另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电容c2的正极和三极管n1的基极,电感l1的另一端通过继电器触点k
‑
1连接扬声器y1,扬声器y1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n1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二极管d1的阳极通过电阻r8连接电阻r5a、电阻r7和三极管p1的基极,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p1的发射极,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电容 c3、光耦u1的端口2、光耦u1的端口4、电容c4、三极管p3的集电极、三极管p4的集电极、电容c5、三极管n2的发射极和过热检测器rt,三极管p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6连接二极管d2的阴极、电阻r9和电容c3的另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光耦u1的端口1,光耦u1的端口3连接电阻r10、电容c4、检测电路和三极
管p2的基极,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 5v电压、继电器k、二极管d3的阴极、三极管p4的基极、电容c5、三极管n2的集电极和电阻r11,三极管p2的发射极连接继电器k的另一端、二极管d3的阳极、三极管p3的发射极和三极管p4的发射极,三极管p2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p3的基极,三极管 n2的基极连接电阻r11的另一端和过热检测器rt的另一端。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电阻r1
‑
r9、电容c1
‑
c3、二极管d1
‑
d2、三极管n1和三极管p1组成功率管保护电路,所述光耦u1、电阻r10、电容c4、三极管p2
‑
p3、二极管d3和继电器k组成开关控制电路,所述过热检测器rt、电阻r11、三极管p4、三极管n2和电容c5组成过热保护电路。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三极管n1
‑
n2选用npn型三极管,三极管 p1
‑
p4选用pnp型三极管,功率管m1选用n沟道场效应管,功率管m2选用沟道场效应管。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光耦u1选用4n35光电耦合器。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继电器触点k
‑
1选用常闭触点由继电器k控制。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功率放大器电路通过前置低放电路减少音频失真,频响宽增益好,对负载和功率管采取保护,防止电路损坏,保护电路响应快,并且电路稳定性高,电路见到那,保护电路容易恢复。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功率放大器电路的原理方框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前置低放电路的原理方框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功率管保护电路和过热保护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7.实施例1:请参阅图1,一种功率放大器电路,包括前置低放电路,末级功放电路,功率管保护电路,过热保护电路,开关控制电路,负载电路,所述前置低放电路的输入端接收音频信号,前置低放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末级功放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末级功放电路的输出端作为所述功率管保护电路的输入端、接收所述功率放大器的电压,所述功率管保护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过热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控制所述负载电路的工作。
18.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请参阅图2,前置低放电路包括沃尔曼电路,共源共基电路,恒压源电路,推动极,反馈电路,所述沃尔曼电路的输入端输入音频信号,通过所述沃尔曼电路的输出端传输到共源共基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共源共基电路的输出端通过所述恒压源电路传输至所述推动极,所述推动极的反馈端通过所述反馈电路和所述沃尔曼电路互通。
19.实施例3: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请参阅图3,末级功放电路包括功率管m1
‑
m2,功率
管m1的s极连接电阻r3和电阻r1,功率管m2的s极通过电阻r2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电容c1、电阻r4、电容c2的负极、电感l1和三极管n1的发射极,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电容c2的正极和三极管n1的基极,电感l1的另一端通过继电器触点k
‑
1连接扬声器y1,扬声器y1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n1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二极管d1的阳极通过电阻r8连接电阻r5a、电阻r7和三极管p1 的基极,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p1的发射极,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电容c3、光耦u1的端口2、光耦u1的端口4、电容c4、三极管p3的集电极、三极管p4的集电极、电容c5、三极管n2的发射极和过热检测器rt,三极管p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6连接二极管d2的阴极、电阻r9和电容c3的另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光耦 u1的端口1,光耦u1的端口3连接电阻r10、电容c4、检测电路和三极管p2的基极,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 5v电压、继电器k、二极管d3的阴极、三极管p4的基极、电容c5、三极管n2的集电极和电阻r11,三极管p2的发射极连接继电器k的另一端、二极管d3的阳极、三极管p3的发射极和三极管p4的发射极,三极管p2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p3的基极,三极管n2的基极连接电阻r11的另一端和过热检测器rt的另一端。
2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功率放大器通过接收音频信号,将其传输至前置低放电路,其中音频数据通过沃尔曼电路、共源共基电路、恒压源电路传输至推动极,推动极通过反馈电路与沃尔曼电路互通,在前置低放电路中,沃尔曼电路将共基放大电路作为共射放大电路的集电极负载,工作中共射放大电路的集电极电位维持不变,消除了弥勒效应的影响,与基本共射放大电路比较,大幅度改善了电路的高频性能,同时利用了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高的优势,通过线性优异的共源共基电路并保证电压恒定输出给推动极将音频传输给末级进行功放,功率管保护和过热保护电路中,当出现负载过载过流等情况时,功率管m1
‑
m2的s极电流明显增加,电流流过电阻r1
‑
r2,其两端电压升高,经过电阻r3
‑
r4 分压,电容c2立马充电时三极管n1导通,三极管p1导通,通过电阻r6
‑
r9输出高电平促使光耦u1导通,三极管p2
‑
p3导通,继电器k得电,电路断开停止工作,功率管m1
‑
m2 过热时,由电阻r11和过热检测器rt分压为三极管n2提供偏置电压,温度过高rt阻值变高,导致三极管n2导通,三极管p4导通,继电器k得电也导致电路停止工作。
21.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22.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9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