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集成电路用防火控制器。
背景技术:
2.集成电路是一种微型电子器件或部件。采用一定的工艺,把一个电路中所需的晶体管、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及布线互连一起,制作在一小块或几小块半导体晶片或介质基片上,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成为具有所需电路功能的微型结构,其在实际运用中需要通过控制器按照预定顺序改变主电路或控制电路的接线和改变电路中电阻值来控制电动机的启动、调速、制动和反向的主令装置。
3.市场上的集成电路用防火控制器对于自身接线防护程度不足,容易导致线体受损折断,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集成电路用防火控制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电路用防火控制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市场上的集成电路用防火控制器对于自身接线防护程度不足,容易导致线体受损折断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集成电路用防火控制器,包括:
6.壳体;
7.还包括:
8.定位底脚,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后端四角;
9.走线件,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下端中部;
10.散热槽,其开设于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上端;
11.隔热层,其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内部;
12.密封组件,其连接于所述密封组件的前端外侧,所述密封组件通过螺丝与壳体相连接;
13.所述走线件包括:
14.接线孔,其开设于所述壳体的下端中部;
15.下防护套,其连接于所述接线孔的下侧,所述下防护套上端外侧固定有突出扣;
16.上防护套,其连接于所述接线孔的上侧,所述上防护套顶端开设有凹槽。
17.优选的,所述下防护套贯穿于上防护套的内部,且下防护套内部呈中空状。
18.优选的,所述下防护套结构与上防护套结构相一致,且下防护套通过突出扣、凹槽与上防护套之间构成卡扣连接。
19.优选的,所述密封组件包括:
20.面板;
21.贴边,其焊接于所述面板的外侧;
22.弧口,其开设于所述贴边的顶端;
23.加强块,其固定于所述面板的内部上下两端,所述加强块两端连接有垫片。
24.优选的,所述面板内口开口结构尺寸与壳体外口结构尺寸相互吻合,且面板通过螺丝与壳体之间构成固定结构。
25.优选的,所述加强块设置有三个,且加强块关于面板内壁呈等距离分布。
26.优选的,所述加强块与垫片之间呈粘接,且垫片呈柔性结构。
2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成电路用防火控制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集成电路用防火控制器,通在走线口处设置弧状套扣对线体进行防护,避免线体长期摆动与折角的走线口相摩擦导致线体磨损、断裂,发生安全隐患的危险;
28.该集成电路用防火控制器设置有下防护套,下防护套与上防护套相互贴合卡合构成一个整体,两者中部均呈中空状结构,用于承接走线,相应在两者开口处均做圆角弧状处理,通过防护套代替接线孔直接与走线相接触,有效减小了走线与防护套之间的摩擦程度,降低两者磨损破坏,对走线进行防护;
29.该集成电路用防火控制器设置有上防护套,与上防护套结构相一致的下防护套贯穿连接于上防护套内部,两者通过结构尺寸相吻合的突出扣与凹槽相互卡扣限位,加固两者连接紧度,相应使用人员也能够通过向内挤压下防护套的顶端突出扣使得下防护套向内凹进,进而滑脱下防护套与上防护套的连接,便于两者拆除更换;
30.该集成电路用防火控制器设置有加强块,通过突出的加强块承接外端螺旋贯穿的螺丝,用于加固面板与壳体的连接紧度,相应凸起的条形加强块也能有效增强面板的强度,能够承接更大的冲击力,提高面板的防撞程度。
附图说明
31.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32.图2为本实用新型密封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33.图3为本实用新型走线件结构示意图;
3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防护套与上防护套立体结构示意图。
35.图中:1、壳体;2、定位底脚;3、走线件;301、接线孔;302、下防护套;303、突出扣;304、上防护套;305、凹槽;4、散热槽;5、隔热层;6、密封组件;601、面板;602、贴边;603、弧口;604、加强块;605、垫片;7、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36.如图1和图4所示,一种集成电路用防火控制器,包括:壳体1;还包括:定位底脚2,其设置于壳体1的后端四角;走线件3,其设置于壳体1的下端中部;散热槽4,其开设于壳体1的左右两侧上端;隔热层5,其固定于壳体1的内部;密封组件6,其连接于密封组件6的前端外侧,密封组件6通过螺丝7与壳体1相连接;接线孔301,其开设于壳体1的下端中部;下防护套302,其连接于接线孔301的下侧,下防护套302上端外侧固定有突出扣303;上防护套304,其连接于接线孔301的上侧,下防护套302贯穿于上防护套304的内部,且下防护套302内部呈中空状,下防护套302与上防护套304相互贴合卡合构成一个整体,两者中部均呈中空状结构,用于承接走线,相应在两者开口处均做圆角弧状处理,通过防护套代替接线孔301直
接与走线相接触,有效减小了走线与防护套之间的摩擦程度,降低两者磨损破坏,对走线进行防护。
37.如图1、图3和图4所示,上防护套304顶端开设有凹槽305,下防护套302结构与上防护套304结构相一致,且下防护套302通过突出扣303、凹槽305与上防护套304之间构成卡扣连接,与上防护套304结构相一致的下防护套302贯穿连接于上防护套304内部,两者通过结构尺寸相吻合的突出扣303与凹槽305相互卡扣限位,加固两者连接紧度,相应使用人员也能够通过向内挤压下防护套302的顶端突出扣303使得下防护套302向内凹进,进而滑脱下防护套302与上防护套304的连接,便于两者拆除更换。
38.如图1和图2所示,面板601,面板601内口开口结构尺寸与壳体1外口结构尺寸相互吻合,且面板601通过螺丝7与壳体1之间构成固定结构,面板601严格贴合在壳体1的开口处,通过其四周垂直凸起的贴边602紧密贴合在壳体1侧边上,进而通过多组螺丝7进行旋拧固定,使得面板601牢牢限制在壳体1开口处,而其底端的贴边602设置有弧口603与接线孔301处的上防护套304外口结构尺寸相吻合,两者相互卡扣限位。贴边602,其焊接于面板601的外侧;弧口603,其开设于贴边602的顶端;加强块604,其固定于面板601的内部上下两端,加强块604设置有三个,且加强块604关于面板601内壁呈等距离分布,面板601内壁设置有三块等距离分布的加强块604,通过突出的加强块604承接外端螺旋贯穿的螺丝7,用于加固面板601与壳体1的连接紧度,相应凸起的条形加强块604也能有效增强面板601的强度,能够承接更大的冲击力,提高面板601的防撞程度。加强块604两端连接有垫片605,加强块604与垫片605之间呈粘接,且垫片605呈柔性结构,加强块604的左右两端贴合有耐温的柔性垫片605,能够在面板601与壳体1相卡合连接时填充两者之间的缝隙,也能在螺丝7螺旋挤压时提供一定的弹性缓冲作用,避免挤压过度对面板601与壳体1造成压损破坏。
39.综上,该集成电路用防火控制器,壳体1开口处贴合有一块结构尺寸相吻合的面板601,其通过四周垂直凸起的贴边602紧密贴合在壳体1侧边上,进而通过多组螺丝7进行旋拧固定,使得面板601牢牢限制在壳体1开口处,而其底端的贴边602设置有弧口603与接线孔301处的上防护套304外口结构尺寸相吻合,两者相互卡扣限位,而面板601内壁设置有三块等距离分布的加强块604,通过突出的加强块604承接外端螺旋贯穿的螺丝7,用于加固面板601与壳体1的连接紧度,相应凸起的条形加强块604也能有效增强面板601的强度,能够承接更大的冲击力,提高面板601的防撞程度,相应加强块604的左右两端贴合有耐温的柔性垫片605,能够在面板601与壳体1相卡合连接时填充两者之间的缝隙,也能在螺丝7螺旋挤压时提供一定的弹性缓冲作用,避免挤压过度对面板601与壳体1造成压损破坏,并且在壳体1的接线孔301处还连接有两个紧密贴合的下防护套302与上防护套304,两者中部均呈中空状结构,用于承接走线,相应在两者开口处均做圆角弧状处理,通过防护套代替接线孔301直接与走线相接触,有效减小了走线与防护套之间的摩擦程度,降低两者磨损破坏,对走线进行防护,相应与上防护套304结构相一致的下防护套302贯穿连接于上防护套304内部,两者通过结构尺寸相吻合的突出扣303与凹槽305相互卡扣限位,加固两者连接紧度,相应使用人员也能够通过向内挤压下防护套302的顶端突出扣303使得下防护套302向内凹进,进而滑脱下防护套302与上防护套304的连接,便于两者拆除更换。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9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