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机发动机滑油加注漏斗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45



1.本实用新型属于输送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飞机发动机滑油加注漏斗。


背景技术:

2.当前中国商飞制造的arj21型号飞机采用尾吊式发动机布局,在造成滑油加油口过高的同时,cfm34发动机加油口角度倾斜、开口小的固有特点使飞机的维护需要花费比其他机型更多的时间进行润滑油的加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机发动机滑油加注漏斗,旨在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飞机发动机滑油加注漏斗,该飞机发动机滑油加注漏斗包括漏斗本体、漏斗颈、卡扣,所述漏斗本体内部设有引导槽,所述漏斗颈于漏斗本体一体化设置,漏斗颈为双层设置,外层远离漏斗本体端固定所述卡扣,内层开设有进油口,进油口处可拆卸连接有耐油硅胶软管,引导槽与进油口连通。
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6.(1)该漏斗采用工程塑料制作,运用3d打印进行制作,整个工具重量不过240克,便宜、轻便、耐低温,且漏斗颈底部设置卡扣,通过针对性的测量和设计使得加油口与其扣合,安装后牢固不易脱落,使得工作者全程可单手完成滑油的加注。
7.(2)安装漏斗与滑油箱齐平,高度适中,便于加注,能有效避免油液滴落在头发、衣物上的风险。
8.(3)设有较大的进油口,同时引导槽斜面距离不到十五厘米,极大的缩短了油液在漏斗通道内的流动距离。
9.(4)一体成型的漏斗内外表面均是由连续的光滑曲面组成,不存在清洁死角,无油液滞留,较小的接触面积也极大的减少了无毛布的损耗。加注完成后,油液迅速流尽,漏斗的上下开口都可以用手直接进行擦拭,光滑的表面不易沾染沙尘也便于在下次使用前的清洁。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飞机发动机滑油加注漏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1.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飞机发动机滑油加注漏斗的漏斗本体的内部示意图;
12.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飞机发动机滑油加注漏斗的漏斗颈的截面示意图;
13.图中:1、漏斗本体;2、漏斗颈;3、卡扣;4、引导槽;5、卡扣;6、进油口;7、耐油硅胶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14.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15.请同时参考图1至图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飞机发动机滑油加注漏斗作详细说明。
16.该飞机发动机滑油加注漏斗包括漏斗本体1、漏斗颈2、卡扣3,所述漏斗本体1内部设有引导槽4,所述漏斗颈2于漏斗本体1一体化设置,漏斗颈2为双层设置,外层远离漏斗本体1端固定所述卡扣5,内层开设有进油口6,进油口6处可拆卸连接有耐油硅胶软管7,引导槽4与进油口6连通。
1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时,将整个漏斗颈2通过卡扣3安装在邮箱上,往引导槽4内部添加滑油,滑油沿进油口6进入油箱,进行滑油添加。
1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飞机发动机滑油加注漏斗,其特征在于,该飞机发动机滑油加注漏斗包括漏斗本体(1)、漏斗颈(2)、卡扣(3),所述漏斗本体(1)内部设有引导槽(4),所述漏斗颈(2)于漏斗本体(1)一体化设置,漏斗颈(2)为双层设置,外层远离漏斗本体(1)端固定所述卡扣(3),内层开设有进油口(5),进油口(5)处可拆卸连接有耐油硅胶软管(6),引导槽(4)与进油口(5)连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飞机发动机滑油加注漏斗,属于输送装置技术领域,该飞机发动机滑油加注漏斗包括漏斗本体、漏斗颈、卡扣,所述漏斗本体内部设有引导槽,所述漏斗颈于漏斗本体一体化设置,漏斗颈为双层设置,外层远离漏斗本体端固定所述卡扣,内层开设有进油口,进油口处可拆卸连接有耐油硅胶软管,引导槽与进油口连通;该加注漏斗一体化成型,有效防止油残留,同时设置卡扣,可固定在油箱上,避免工作人员长时间扶持,且进油口与油箱上端口径一致,提高加油效率。提高加油效率。提高加油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肖红生 张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肖红生
技术研发日:2021.04.08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911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