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型钢加工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型钢焊接用高效承托架。
背景技术:
2.猪舍是饲养猪群的建筑物。根据饲养目的不同,可分为种猪舍、妊娠猪舍、分娩猪舍、育成猪舍、育肥猪舍等。喂饲和饮水一般在舍内进行,舍外留有猪群运动场或粪便通道,舍内用隔墙或隔栏分开。现有的猪舍组成结构中,檩条的建设常用材料为c型钢,在实际搭建过程中,需要将不同长度的型钢进行组装和焊接。
3.现有授权专利公告号为cn208342810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材承托架,应用在钢材加工的领域中,解决了现有钢材加工过程中承托架无法满足不同类型钢材加工需求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底板以及与底板转动连接的支撑架,支撑架的一侧设有转块,底板上设有供转块插接的插槽块,插槽块与转块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支撑架远离其与底板转动连接的一侧设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包括相互套接的套杆和套管,套杆远离套管的一端与支撑架的下端面转动连接,套管远离套杆的一端与底板转动连接,套杆与套管的侧壁上设有通孔,通孔内插接有插杆,具有能够满足不同类型钢材的加工需求的技术效果。
4.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待焊接型钢进行承托,但由于型钢在进行焊接过程中,需要调整焊接面,根据需要对焊接架进行翻转,而现有的翻转方式为人工翻转,不仅较为废力,导致焊接效率降低,而且翻转过程易造成焊接面断开,影响焊接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型钢焊接用高效承托架,可以对型钢进行夹持固定,并在完成单面焊接后,对焊接型钢进行整体翻转,提高焊接效率。
6.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7.一种型钢焊接用高效承托架,包括两个承托基架,两个所述承托基架之间转动连接有翻转架,所述翻转架两侧均对称设置有一对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斜向导架,所述斜向导架远离翻转架一端滑动连接有夹持滑架,两个所述夹持滑架互相靠近一端转动连接有牵引连杆,所述翻转架两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活动端固定连接有连动滑杆,所述连动滑杆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牵引连杆转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承托基架上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对翻转架限位的卡位组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夹持滑架完成对型钢的夹持后,调节翻转架的整体翻转,带动内部固定的焊接件同步翻转,从而提高焊接效率。
9.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位组件包括定位转盘和卡销杆,所述定位转盘固定连接于翻转架的转动端,所述定位转盘上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翻转卡孔,所述卡销杆滑动连接于承托基架的上端,所述卡销杆与定位转盘上的翻转卡孔内插接配合。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卡位组件中的卡销杆自翻转卡孔内抽出后,使翻转架处于自由转动状态,方便进行焊接件的翻转工作,并在翻转后,使用卡销杆卡入翻转卡孔内完成对转动后翻转架的卡位。
11.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机构中部设置有活动套环,所述活动套环滑动连接于翻转架上,所述活动套环上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杆,所述定位螺杆贯穿活动套环与翻转架侧壁相抵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夹持机构通过活动套环在翻转架上的滑动,实现对夹持滑架夹持位置的调节,方便使翻转架内的夹持机构适用于不同宽度的焊接件,提高承托架的适用性。
13.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液压杆的活动端固定连接有弯折杆,所述弯折杆下端弯折至与翻转架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位置并与连动滑杆固定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液压杆和连动滑杆之间连接的弯折杆,使连动滑杆可以在受液压杆活动端驱动的同时,保持位于翻转架中部位置,从而使夹持滑架夹持的焊接件整体位于翻转架中部位置,减少翻转前后焊接件的高度变化对焊接效率的影响。
15.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销杆上套接有活动磁环,所述承托基架上端靠近定位转盘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磁环,所述活动磁环与固定磁环互相靠近一侧磁吸配合。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卡销杆插设于定位转盘上的翻转卡孔内,卡销杆上的活动磁环磁吸固定于承托基架上的固定磁环上,提高卡销杆对翻转架的限位固定效果。
17.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翻转架内壁开设有平动滑槽,所述连动滑杆两端分别插设于平动滑槽内部并贴合平动滑槽内壁滑动。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液压杆活动端推动连动滑杆的滑移过程中,使连动滑杆的两端始终保持在平动滑槽内滑动,从而提高连动滑杆在翻转架内滑动时的稳定性,减少对夹持机构进行调节过程中的晃动。
19.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机构上下两侧的夹持滑架互相靠近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垫片,所述橡胶垫片上开设有防滑纹。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夹持滑架受连动滑杆和牵引连杆的拉动而向互相靠近一侧移动,并对焊接件进行夹持时,橡胶垫片减轻夹持滑架与焊接件的直接碰撞,降低夹持过程中对焊接件的影响。
2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22.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对型钢的夹持后,调节翻转架的整体翻转,带动内部固定的焊接件同步翻转,方便焊接工作的进行,提高焊接效率。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轴测图,主要用于表现承托基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斜向导架的正视截面图,主要用于表现夹持滑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主要用于表现液压杆的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1、承托基架;2、翻转架;3、斜向导架;4、夹持滑架;5、牵引连杆;6、液压
杆;7、连动滑杆;8、弯折杆;9、活动套环;10、定位螺杆;11、定位转盘;12、翻转卡孔;13、卡销杆;14、平动滑槽;15、橡胶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9.参照图1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型钢焊接用高效承托架,包括两个承托基架1,两个承托基架1之间转动连接有翻转架2,翻转架2两侧均对称设置有一对夹持机构,夹持机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斜向导架3,斜向导架3远离翻转架2一端滑动连接有夹持滑架4,两个夹持滑架4互相靠近一端转动连接有牵引连杆5。
30.请参阅图1和图2,翻转架2两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液压杆6,液压杆6活动端固定连接有连动滑杆7,连动滑杆7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牵引连杆5转动连接,其中一个承托基架1上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对翻转架2限位的卡位组件,在夹持滑架4完成对型钢的夹持后,调节翻转架2的整体翻转,带动内部固定的焊接件同步翻转,从而提高焊接效率。
31.请参阅图1,卡位组件包括定位转盘11和卡销杆13,定位转盘11固定连接于翻转架2的转动端,定位转盘11上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翻转卡孔12,卡销杆13滑动连接于承托基架1的上端,卡销杆13与定位转盘11上的翻转卡孔12内插接配合,在卡位组件中的卡销杆13自翻转卡孔12内抽出后,使翻转架2处于自由转动状态,方便进行焊接件的翻转工作,并在翻转后,使用卡销杆13卡入翻转卡孔12内完成对转动后翻转架2的卡位。卡销杆13上套接有活动磁环,承托基架1上端靠近定位转盘11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磁环,活动磁环与固定磁环互相靠近一侧磁吸配合,在卡销杆13插设于定位转盘11上的翻转卡孔12内,卡销杆13上的活动磁环磁吸固定于承托基架1上的固定磁环上,提高卡销杆13对翻转架2的限位固定效果。
32.请参阅图2,夹持机构中部设置有活动套环9,活动套环9滑动连接于翻转架2上,活动套环9上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杆10,定位螺杆10贯穿活动套环9与翻转架2侧壁相抵接,使夹持机构通过活动套环9在翻转架2上的滑动,实现对夹持滑架4夹持位置的调节,方便使翻转架2内的夹持机构适用于不同宽度的焊接件,提高承托架的适用性。
33.请参阅图1,液压杆6的活动端固定连接有弯折杆8,弯折杆8下端弯折至与翻转架2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位置并与连动滑杆7固定连接,在液压杆6和连动滑杆7之间连接的弯折杆8,使连动滑杆7可以在受液压杆6活动端驱动的同时,保持位于翻转架2中部位置,从而使夹持滑架4夹持的焊接件整体位于翻转架2中部位置,减少翻转前后焊接件的高度变化对焊接效率的影响。翻转架2内壁开设有平动滑槽14,连动滑杆7两端分别插设于平动滑槽14内部并贴合平动滑槽14内壁滑动,使液压杆6活动端推动连动滑杆7的滑移过程中,使连动滑
杆7的两端始终保持在平动滑槽14内滑动,从而提高连动滑杆7在翻转架2内滑动时的稳定性,减少对夹持机构进行调节过程中的晃动。
34.夹持机构上下两侧的夹持滑架4互相靠近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垫片15,橡胶垫片15上开设有防滑纹,在夹持滑架4受连动滑杆7和牵引连杆5的拉动而向互相靠近一侧移动,并对焊接件进行夹持时,橡胶垫片15减轻夹持滑架4与焊接件的直接碰撞,降低夹持过程中对焊接件的影响。
3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36.当需要对型钢进行焊接处理时,将型钢放置于翻转架2内,启动液压杆6,使两个液压杆6的活动端分别推动连动滑杆7向靠近一侧移动,进而带动两个夹持滑架4在斜向导架3内向互相靠近一侧滑动,在夹持机构中的两个夹持滑架4移动至对型钢夹持位置,完成对型钢的固定,可以进行型钢上侧的焊接工作,在完成焊接工作后,拉动卡销杆13,使卡销杆13与定位转盘11分离,在卡销杆13解除对定位转盘11的锁位后,推动翻转架2带动焊接件翻转,并在翻转后,使卡销杆13再次插入定位转盘11内的翻转卡孔12,完成对翻转后的翻转架2的固定,可以进行型钢另一次的焊接工作,方便焊接工作的进行,提高焊接效率。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9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