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甲车车内环境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37



1.本实用新型涉及装甲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甲车车内环境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2.现有装甲车辆中一般包含空调系统与三防系统,且空调系统与三防系统独立控制,协调起来比较复杂。空调系统室内室外机实现车厢内空气制冷、加热、换气等功能,三防系统主要探测环境中的核生化污染且及时报警,并对环境控制器进行过滤,为舱室建立超压,保持舱内空气安全。
3.随着电子技术不断发展和装甲车辆的更新换代,装甲车的各种配套电子电器设备日益多样化,现今的汽车电子设备集成化越来越高,分散且独立控制的空调与三防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现有装甲车辆对空气环境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甲车车内环境控制系统,通过将空调系统和三防系统一体化,使得控制过程更加便捷。
5.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6.装甲车车内环境控制系统,包括空调模块、三防模块以及微控制器,所述空调模块和所述三防模块均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
7.所述三防模块包括检测单元和动作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将采集的环境污染信号通过硬接线传输至所述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接收所述环境污染信号并通过硬接线断开所述空调模块以及导通所述动作单元。
8.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当正常工作时,检测单元和空调模块均处于工作状态,一旦检测单元检测到装甲车外存在核生化污染,检测单元将该核生化污染信号传输至微控制器,微控制则控制空调模块关闭,同时打开增压风机和三防进风风门,为装甲车车内建立超压,从而保持舱内空气安全;当检测单元检测到装甲车外不存在核生化污染,则微控制器则关闭增压风机和三防进风风门,并打开空调模块。
9.相比于传统的人为控制方式,在本方案中通过控制器来协调空调模块和三防模块的工作过程,避免在作战时分散作战人员的注意力
10.优选地,所述环境污染信号为核生化污染信号。
11.优选地,所述动作单元包括增压风机和三防进风风门;所述增压风机和所述三防进风风门均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
12.优选地,还包括模拟量采集模块,所述模拟量采集模块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
13.优选地,还包括新风模块,所述新风模块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
14.优选地,所述新风模块包括新风排烟风机和新风进气风机,所述新风排烟风机设置于所述装甲车侧壁的顶部,所述新风进气风机设置于所述装甲车侧壁的底部。
15.优选地,还包括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连接于所述微控制器和装甲车驾驶室的
显控终端。
16.优选地,所述微控制器的型号为mc9s12xep100。
17.优选地,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连接于所述微控制器、模拟量采集模块、新风模块以及三防模块。
1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9.1、通过控制器来协调空调模块和三防模块的工作过程,避免在作战时分散作战人员的注意力;
20.2、增加有新风装置,及时排除装甲车内的烟气和浊气,并引入新的空气,增加舒适性。
附图说明
21.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甲车车内环境控制系统的原理框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源模块的电路构造示意图;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源模块的局部电路放大示意图;
25.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源模块的局部电路放大示意图;
26.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源模块的局部电路放大示意图;
27.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源模块的局部电路放大示意图;
28.图7是本实用新型电源模块的局部电路放大示意图;
29.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微控制器模块的电路构造示意图;
30.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微控制器模块的局部电路放大示意图;
31.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微控制器模块的局部电路放大示意图;
32.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模拟量采集模块的电路构造示意图;
33.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模拟量采集模块的部分电路放大示意图;
34.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中模拟量采集模块的部分电路放大示意图;
35.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中模拟量采集模块的部分电路放大示意图;
36.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中pwm风机电机调速模块的电路构造示意图;
37.图16是本实用新型中风门及增压风机驱动模块的电路构造示意图;
38.图17是本实用新型中can总线通信模块的电路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9.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40.实施例
41.装甲车车内环境控制系统,如图1

17所示,包括空调模块、三防模块以及型号为mc9s12xep100的微控制器(如图8

10所示),空调模块和三防模块均与微控制器连接;
42.三防模块包括检测单元和动作单元,如图16所示;检测单元将采集的环境污染信
号通过硬接线传输至微控制器,微控制器接收环境污染信号并通过硬接线断开空调模块以及导通动作单元。
43.在本实施例中,空调模块设置为空调,用于制冷和通风;三防模块设置为三防装置,用于探测环境中的核生化污染,并通过增压风机和三防进风风门来使外界空气经增压过滤后进入舱室,为舱室建立超压,保持舱内空气安全。
44.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当正常工作时,检测单元和空调模块均处于工作状态,一旦检测单元检测到装甲车外存在核生化污染,检测单元将该核生化污染信号传输至微控制器,微控制则控制空调模块关闭,同时打开增压风机和三防进风风门,为装甲车车内建立超压,从而保持舱内空气安全;当检测单元检测到装甲车外不存在核生化污染,则微控制器则关闭增压风机和三防进风风门,并打开空调模块。
45.相比于传统的人为控制方式,在本方案中通过控制器来协调空调模块和三防模块的工作过程,避免在作战时分散作战人员的注意力。
46.值得说明的是,微控制器接收一个信号,并根据该信号产生相应的动作信号为现有技术,本方案只是将其运用于本领域,并不涉及对程序的改进。
47.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还设置有新风模块,用于将车内的烟气和污浊气体排出车外,同时将车外空气引入,经过滤净化后送入车内,也可以将引入的空气引入空调机,空调机将空气降温后再送入车内。
48.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新风模块包括新风排烟风机和新风进气风机,在具体安装使用时,在装甲车侧壁的顶部设置有新风排烟风门,在装甲车侧壁的底部设置有新风进气风门;新风排烟风机和新风进气风机,新风排烟风机和新风进气风机分别安装在新风排烟风门处和新风进气风门处,且新风排烟风机、新风进气风机、新风排烟风门以及新风进烟风门均与微控制器连接,且同步控制。
49.在本方案中,考虑到装甲车车内空间狭小,工作人员一般处于坐姿状态,因此在本方案中,将新风排烟风机设置于装甲车的上方,新风进气风机设置于装甲车内的下方,从而使得刚从装甲车外部引入的新鲜空气从靠近工作人员的地方进入,将车内的烟气和浊气从远离工作人员的一侧排除,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增加车内人员的舒适感。其中,本实施例中的进气风机和排烟风机的转速可调节,如图15所示。
50.具体工作时,一旦检测单元检测到装甲车外存在核生化污染,检测单元将该核生化污染信号传输至微控制器,微控制器则控制新风模块或/和空调模块关闭,同时打开增压风机和三防进风风门,为装甲车车内建立超压,从而保持舱内空气安全;当检测单元检测到装甲车外不存在核生化污染,微控制器则关闭增压风机和三防进风风门,并打开新风模块或/和空调模块。
51.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工作人员及时掌握控制系统的工作状态,本实例还设置有can通信模块,can通信模块连接于微控制器和装甲车驾驶室的显控终端,当检测单元检测到装甲车外存在核生化污染时,还将该核生化污染信号通过can通信模块传输给装甲车驾驶室的显控终端,如图17所示。
52.进一步地,本方案中还设置有模拟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反馈信号,以判断空调是否开启和判断各个风机是否正常运转。
53.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模拟量采集模块如图11

14所示,包括室内温度检测单元
和风机电压反馈单元,室内温度检测单元可以设置为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车内环境的温度,并传输给微控制器,当达到预设温度时,则微控制器开启空调模块进行制冷;风机电压反馈模块采集各个风机的工作电压传输给微控制器,微控制器与风机正常工作的电压进行比较,以判断风机是否故障。
54.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为控制系统供电的电源模块,如图2

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工作电源电压为dc24v
±
6v。电源电压dc24v
±
6v通过dc

dc电源模块u12将电压转换为dc9v;经过限流电阻r59,r60后由u13直流线性稳压器lt3080eq#pbf将输出电压固定到dc5v为微处理器、隔离芯片与can总线芯片提供;电源电压dc24v
±
6v通过dc

dc电源模块u14将电压转换为dc9v;经过限流电阻r65,r66后由u16直流线性稳压器lt3080eq#pbf将输出电压固定到dc5v为模拟量采集与外部控制电源提供电能;即:将微处理器电压与外部电源进行隔离,提高电源系统的抗干扰能力。u18 lm4132amf

4.1为外部模拟量采集基准电源,通过u21dc

dc电源模块和u17直流线性稳压器lt3080eq#pbf为pwm电源。
55.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909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