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口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更贴合面部的口罩。
背景技术:
2.口罩是一种卫生用品,一般指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味、飞沫、病毒等物质的作用,以无纺布等材料做成,口罩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在粉尘等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戴口罩具有非常好的作用,口罩可分为空气过滤式口罩和供气式口罩,口罩在应对疾病的传播上起到很好的作用,是人们较为简单的防护用具;
3.但是目前使用的口罩,口罩四角位置容易划伤面部皮肤,且口罩在使用时两侧中容易弯折拱起来,使口罩与面部贴合效果不好,口罩中部缺乏支撑机构,口罩中间的面料容易与嘴唇接触,弄花女性妆容,给人们使用带来较多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更贴合面部的口罩,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目前使用的口罩,口罩四角位置容易划伤面部皮肤,且口罩在使用时两侧中容易弯折拱起来,使口罩与面部贴合效果不好,口罩中部缺乏支撑机构,口罩中间的面料容易与嘴唇接触,弄花女性妆容,给人们使用带来较多麻烦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更贴合面部的口罩,包括静电熔喷无纺布和口罩带,所述静电熔喷无纺布防止病毒进入,所述静电熔喷无纺布的一侧机压固定有防止灰尘进入的外聚丙烯无纺布,所述静电熔喷无纺布的另一侧机压固定有防止细菌进入的内聚丙烯无纺布,所述外聚丙烯无纺布的两端均机压有用于配戴在耳朵上的口罩带,所述外聚丙烯无纺布、静电熔喷无纺布和内聚丙烯无纺布的两端中部均裁剪有v槽,所述外聚丙烯无纺布、静电熔喷无纺布和内聚丙烯无纺布的边部均折叠形成有扩大配戴面积的折层;
6.所述外聚丙烯无纺布、静电熔喷无纺布的中部与一边部位置均机压形成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内部放置有用于支撑口罩贴合鼻梁的塑料支撑条,所述塑料支撑条中部嵌入安装有金属丝。
7.优选的,所述外聚丙烯无纺布、静电熔喷无纺布和内聚丙烯无纺布的形状相同,所述v槽的边部为弧形结构。
8.优选的,一个所述口罩带的两端均熔接固定在外聚丙烯无纺布的弧形拐角位置处。
9.优选的,所述放置腔的长度为2
‑
20cm,所述塑料支撑条的长度为2
‑
20cm,所述折层设置有四处,均匀的分布在中部放置腔两侧。
10.优选的,所述塑料支撑条的长度与金属丝的长度相等,所述塑料支撑条的中部开设有固定圆孔,所述金属丝嵌入安装于塑料支撑条中部的固定圆孔内部。
11.优选的,位于所述外聚丙烯无纺布边部的塑料支撑条的宽度为4mm,位于所述外聚丙烯无纺布中部的塑料支撑条的宽度为3mm。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通过设置v槽、折层、中部的放置腔、塑料支撑条和金属丝,在用户配戴口罩时v槽向中间收紧,使口罩的两端部不易漏气,使口罩边部与面部的贴合效果更好,中部放置腔内的塑料支撑条在使用时弯曲,将口罩中部支撑起来,从而使口罩中部不易与嘴唇位置摩擦,避免弄花妆容,使用户的佩戴感受更好。
附图说明
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4.在附图中: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静电熔喷无纺布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塑料支撑条弯折示意图;
20.图中标号:1、外聚丙烯无纺布;2、静电熔喷无纺布;3、内聚丙烯无纺布;4、口罩带;5、v槽;6、折层;7、放置腔;8、塑料支撑条;9、金属丝。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2.实施例:如图1
‑
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更贴合面部的口罩,包括静电熔喷无纺布2和口罩带4,静电熔喷无纺布2防止病毒进入,口罩的四角为弧形,静电熔喷无纺布2的一侧机压固定有防止灰尘进入的外聚丙烯无纺布1,静电熔喷无纺布2的另一侧熔接固定有防止细菌进入的内聚丙烯无纺布3,外聚丙烯无纺布1的两端均机压有用于配戴在耳朵上的口罩带4,外聚丙烯无纺布1、静电熔喷无纺布2和内聚丙烯无纺布3的两端中部均裁剪有v槽5,外聚丙烯无纺布1、静电熔喷无纺布2和内聚丙烯无纺布3的边部均折叠形成有扩大配戴面积的折层6;
23.外聚丙烯无纺布1、静电熔喷无纺布2的中部与一边部位置均机压形成有放置腔7,放置腔7内部放置有用于支撑口罩贴合鼻梁的塑料支撑条8,塑料支撑条8中部嵌入安装有金属丝9。
24.外聚丙烯无纺布1、静电熔喷无纺布2和内聚丙烯无纺布3的形状相同,v槽5的边部为弧形结构,方便口罩配戴时,两端中间位置向内收紧,使口罩与面部贴合效果更好,一个口罩带4的两端均挤压固定在外聚丙烯无纺布1的弧形拐角位置处,方便口罩带4的安装,放置腔7的长度为2
‑
20cm,塑料支撑条8的长度为2
‑
20cm,方便塑料支撑条8的安装,折层6设置有四处,均匀的分布在中部放置腔7两侧,便于扩大口罩的面积,塑料支撑条8的长度与金属丝9的长度相等,塑料支撑条8的中部开设有固定圆孔,金属丝9嵌入安装于塑料支撑条8中
部的固定圆孔内部,方便金属丝9的安装,位于外聚丙烯无纺布1边部的塑料支撑条8的宽度为4mm,位于外聚丙烯无纺布1中部的塑料支撑条8的宽度为3mm,方便中部塑料支撑条8弯曲进行支撑。
2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配戴口罩时,首先将口罩中部和边部的放置腔7内的塑料支撑条8和金属丝9向中部弯折,使口罩整体弯折,形成中部鼓起状态,然后将口罩两端的口罩带4分别挂在两个耳朵上,使口罩边部的塑料支撑条8和金属丝9弯折,与鼻梁位置贴合,将口罩上下拉动,使折层6打开,口罩面积增大将面部防护住,口罩中部的塑料支撑条8和金属丝9将口罩中部支撑起来,使口罩中部的面料不会与使用者的嘴唇摩擦,从而女性使用者的唇部妆容不易被磨蹭破坏,在取下口罩时依然能够保持精致的妆容,女性使用者的使用好感度提高,使口罩面料与面部皮肤的接触减少,缓解人们长期配戴口罩导致的不适感;
26.外聚丙烯无纺布1、静电熔喷无纺布2和内聚丙烯无纺布3四角的弧形设置,使口罩在配戴时,边角不易划伤面部皮肤,且口罩配戴后,口罩两端中部的v槽5向中间收紧,从而拉动口罩的边部向两端中间位置收紧,口罩的边部与皮肤更加贴合,中部鼓起,口罩两端中部不易弯折鼓起,使口罩的两端部与面部贴合的更好,从而使口罩配戴更加舒适,使用感受更好;
27.口罩取下时,拉动两个耳朵上的口罩带4,将口罩从耳朵上取下,再塑料支撑条8和金属丝9拉平,将折层6折叠,使口罩折叠,方便下次使用。
2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9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