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北斗基站的位移监测站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27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北斗基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北斗基站的位移监测站。


背景技术:

2.北斗基站主要是通过北斗卫星实现定位,并通过传输网络与监控中心通信,由前端设备、传输网络、监控中心构成北斗卫星定位监控系统,实现定位跟踪及智能功能,其中位移监测站作为北斗系统中遥控监测的一种站台,其广泛用于各种山川、河流、桥梁等的监测工作。
3.但是目前市场上关于北斗基站用的位移监测站存在着一些缺点,传统的位移监测站建造方式多采用水泥砌筑建设方式,其劳动量大的同时,又极易受到外界雨水冲刷、腐蚀等导致出现松动位移的情况,且在使用过程中,其配套的太阳能电池板结构极易受到外界灰尘影响,导致蓄电能力较为低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北斗基站的位移监测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北斗基站的位移监测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北斗基站的位移监测站,包括监测站本体,所述监测站本体的底端设置有连接法兰,且监测站本体通过连接法兰与锚固机构连接,所述监测站本体的中部固定有定位环架,所述定位环架的上方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且定位环架的上下两端位于边缘位置处对称开设有环形滑槽,所述定位环架通过环形滑槽与旋转卡座卡合,所述旋转卡座的一侧位于顶端位置处固定有除尘刮杆,且旋转卡座的内侧位于上下两端位置处对称固定有定位卡柱,所述旋转卡座的内侧位于一端位置处固定有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的端部固定有锥形齿轮,所述定位环架的下方固定有锥形齿盘;
6.所述锚固机构包括连接在连接法兰下方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底端固定有定位底盘,所述定位底盘的下方位于边缘位置处对称设置有定位插板,且定位底盘的上方位于边缘位置处对称嵌入设置有紧固螺套,所述紧固螺套的内侧贯穿连接有锚固螺杆,所述锚固螺杆的顶端固定有正六角螺母。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插板为锥形结构,且定位插板的数量不少于六组,所述定位插板相对于定位底盘的圆心均匀对称排列。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锚固螺杆的外径与紧固螺套的内径相适配,且锚固螺杆的螺杆长度不低于1.5m。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锚固螺杆与定位插板的数量相同,且锚固螺杆与定位插板相互一一对应。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环形滑槽的内径与定位卡柱的外径相适
配,所述定位环架与旋转卡座通过环形滑槽和定位卡柱卡合滑动。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锥形齿轮的齿牙与锥形齿盘的齿牙相互啮合,所述传动电机通过锥形齿轮与锥形齿盘转动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除尘刮杆的底部设置有清洁垫,清洁垫采用pvc材质构件。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实用新型通过锚固机构的组装式双重锚固定位,取代了传统水泥砌筑建设的形式,不仅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建设劳动强度,同时能够提高位移监测站的牢固稳定性能,避免外界雨水侵蚀、冲刷导致位移监测站出现开裂松动、倾斜移动的情况,且在位移监测站使用过程中,通过除尘刮杆对太阳能电池板的循环刮拭,能够对落入太阳能电池板上的灰尘、杂质进行高效的刮拭清除处理,确保太阳能电池板的高效蓄电能力。
附图说明
15.图1为一种用于北斗基站的位移监测站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一种用于北斗基站的位移监测站中锚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一种用于北斗基站的位移监测站中定位环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一种用于北斗基站的位移监测站中定位环架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监测站本体;2、连接法兰;3、安装座;4、定位底盘;5、定位插板;6、锚固螺杆;7、定位环架;8、旋转卡座;9、太阳能电池板;10、紧固螺套;11、正六角螺母;12、环形滑槽;13、除尘刮杆;14、定位卡柱;15、锥形齿轮;16、传动电机;17、锥形齿盘。
具体实施方式
20.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北斗基站的位移监测站,包括监测站本体1,监测站本体1的底端设置有连接法兰2,且监测站本体1通过连接法兰2与锚固机构连接,锚固机构包括连接在连接法兰2下方的安装座3,安装座3的底端固定有定位底盘4,定位底盘4的下方位于边缘位置处对称设置有定位插板5,且定位底盘4的上方位于边缘位置处对称嵌入设置有紧固螺套10,紧固螺套10的内侧贯穿连接有锚固螺杆6,锚固螺杆6的顶端固定有正六角螺母11,定位插板5为锥形结构,且定位插板5的数量不少于六组,定位插板5相对于定位底盘4的圆心均匀对称排列,锚固螺杆6的外径与紧固螺套10的内径相适配,且锚固螺杆6的螺杆长度不低于1.5m,在对位移监测站建设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将定位插板5插入土壤内部,使定位底盘4压盖在土壤上方,在对定位插板5固定完毕后,工作人员将锚固螺杆6插入紧固螺套10内,同步的将钻机头抵入正六角螺母11上,进而钻机工作,带动正六角螺母11旋转,使锚固螺杆6贯穿紧固螺套10螺旋钻入土壤深处,对定位底盘4进行再次的加强定位处理,在对锚固螺杆6组装完毕后,通过安装座3与连接法兰2的配套拧合,对监测站本体1进行组装固定处理,锚固螺杆6与定位插板5的数量相同,且锚固螺杆6与定位插板5相互一一对应,通过锚固机构中定位插板5与锚固螺杆6的组装式双重锚固定位,取代了传统水泥砌筑建设的形式,不仅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建设劳动强度,同时能够提高位移监测站的牢固稳定性能,避免外界雨水侵蚀、冲刷导致位移监测站出现开裂松动、倾斜移动的情况。
21.监测站本体1的中部固定有定位环架7,定位环架7的上方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9,且定位环架7的上下两端位于边缘位置处对称开设有环形滑槽12,定位环架7通过环形滑槽12与旋转卡座8卡合,旋转卡座8的一侧位于顶端位置处固定有除尘刮杆13,且旋转卡座8的内侧位于上下两端位置处对称固定有定位卡柱14,旋转卡座8的内侧位于一端位置处固定有传动电机16,传动电机16的端部固定有锥形齿轮15,定位环架7的下方固定有锥形齿盘17,环形滑槽12的内径与定位卡柱14的外径相适配,定位环架7与旋转卡座8通过环形滑槽12和定位卡柱14卡合滑动,锥形齿轮15的齿牙与锥形齿盘17的齿牙相互啮合,传动电机16通过锥形齿轮15与锥形齿盘17转动连接,在位移监测站使用过程中,传动电机16工作,带动锥形齿轮15转动,通过锥形齿轮15与锥形齿盘17齿牙的啮合,在环形滑槽12与定位卡柱14的定位卡合下,推动旋转卡座8在定位环架7上旋转滑动,使除尘刮杆13对太阳能电池板9进行循环刮拭清洁处理,除尘刮杆13的底部设置有清洁垫,清洁垫采用pvc材质构件,在位移监测站使用过程中,通过除尘刮杆13对太阳能电池板9的循环刮拭,能够对落入太阳能电池板上的灰尘、杂质进行高效的刮拭清除处理,确保太阳能电池板9的高效蓄电能力。
2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对位移监测站建设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将定位插板5插入土壤内部,使定位底盘4压盖在土壤上方,在对定位插板5固定完毕后,工作人员将锚固螺杆6插入紧固螺套10内,同步的将钻机头抵入正六角螺母11上,进而钻机工作,带动正六角螺母11旋转,使锚固螺杆6贯穿紧固螺套10螺旋钻入土壤深处,对定位底盘4进行再次的加强定位处理,在对锚固螺杆6组装完毕后,通过安装座3与连接法兰2的配套拧合,对监测站本体1进行组装固定处理,进一步的在位移监测站使用过程中,传动电机16工作,带动锥形齿轮15转动,通过锥形齿轮15与锥形齿盘17齿牙的啮合,在环形滑槽12与定位卡柱14的定位卡合下,推动旋转卡座8在定位环架7上旋转滑动,使除尘刮杆13对太阳能电池板9进行循环刮拭清洁处理。
23.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901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