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幕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幕墙板背栓装置。
背景技术:
2.混凝土幕墙采用干挂预制混凝土外墙装饰挂板,借助日益兴起的建筑工业化制造体系,在工厂进行板材生产,集中场地加工骨架,现场仅安装调整板材即可完成整个外墙装修作业,在满足节能环保的前提下,能够节省大量劳动力、有效地缩短工期、提高建筑工程的外观精美度、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率,已经成为目前我国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新突破点。
3.但是目前在混凝土幕墙板干挂时,次龙骨与主龙骨固定连接,再在次龙骨上设置挂板用以安装混凝土幕墙板,施工过程中各部件之间难以进行安装位的微调,导致安装不便,影响整体施工进度。
4.并且目前在混凝土幕墙板安装过程中,两混凝土幕墙板之间的间隙难以调节,导致拼缝的间距调节费时费力,影响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调节拼缝间距的混凝土幕墙板背栓装置。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混凝土幕墙板背栓装置,包括龙骨组件、干挂机构和调节机构;龙骨组件与混凝土基础上的预埋件相连;干挂机构与龙骨组件相连;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连接件、调节组件和第二连接件;调节组件包括固定件和活动件,活动件沿固定件往复移动,固定件与第一连接件相连,活动件与第二连接件相连,第二连接件与龙骨组件相连。
7.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板连接边和调节边,板连接边上设一对安装孔,调节边的底部设有避让槽,调节边与板连接边垂直设置。
8.所述固定件为螺纹套,所述活动件为螺杆,螺杆螺纹连接于螺纹套内;固定件与所述调节边相连,位于所述避让槽的上方。
9.所述第二连接件为角钢,其一侧边设有一对连接孔,另一侧边伸至所述避让槽内与所述活动件相连;连接孔为长圆孔。
10.所述龙骨组件包括主龙骨和次龙骨;主龙骨为方钢管,其上设有连接孔;次龙骨为角钢,次龙骨布置于两主龙骨之间,一端与一主龙骨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主龙骨固定连接。
11.所述干挂机构包括龙骨连接件和墙板连接件,龙骨连接件的一侧与次龙骨可拆卸连接、另一侧与墙板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混凝土幕墙板连接于墙板连接件外。
12.所述龙骨连接件为角钢,两侧边上均设有一对腰圆孔;所述墙板连接件与龙骨连接件结构相同。
13.本实用新型投入使用后,将混凝土幕墙板的上端通过干挂机构与龙骨组件装配,将混凝土幕墙板的下端通过调节机构与龙骨组件装配。装配过程中,通过活动件沿固定件
的移动即可调节上、下相邻两混凝土幕墙板之间的间距。调节过程简单便捷,利于保证整个拼缝的均匀度,利于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
15.图2为本优选实施例中混凝土幕墙板的上部安装节点放大示意图。
16.图3为本优选实施例中龙骨组件的装配侧视放大示意图。
17.图4为本优选实施例中干挂机构与次龙骨的放大示意图。
18.图5为本优选实施例中龙骨连接件的主视放大示意图。
19.图6为本优选实施例中混凝土幕墙板的下部安装节点放大示意图。
20.图7为本优选实施例中调节机构的主视放大示意图。
21.图8为本优选实施例中调节机构的俯视放大示意图。
22.图示序号
23.1—龙骨组件,11—主龙骨,12—次龙骨;
24.2—干挂机构,21—龙骨连接件、211—长圆孔,22—墙板连接件;
25.3—调节机构,
26.31—第一连接件,311—板连接边,312—调节边,313—避让槽;
27.32—调节组件,321—固定件,322—活动件;
28.33—第二连接件,331—条形孔;
29.4—转接件,41—腰圆孔;
30.5—混凝土基础;
31.6—预埋件;
32.7—连接角钢;
33.8—混凝土幕墙板。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6.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这种混凝土幕墙板背栓装置,包括龙骨组件1、干挂机构2和调节机构3;龙骨组件1通过转接件4与混凝土基础5上的预埋件6相连。转接件4选用槽钢,其内端与预埋件6焊接,其外端设有一对腰圆孔41用以安装龙骨组件1,通过腰圆孔41的设置提高龙骨组件1的安装便捷度。
37.如图2、图3所示,龙骨组件1包括主龙骨11和次龙骨12;主龙骨11选用采用热镀锌钢方管,并在其上对应腰圆孔41位置开设通孔,安装时,将通孔与腰圆孔41对正后通过螺栓和配套的螺母锁紧,并配置垫板提高连接的稳定性。主龙骨11安装完成后,再在两主龙骨11之间安装次龙骨12。次龙骨12选用镀锌角钢,次龙骨12的一侧端部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端通过连接角钢7与主龙骨11相连,另一端直接与主龙骨11焊接,次龙骨12的另一侧设有孔组用以安装干挂机构2。连接角钢7上开设通孔,连接角钢7的一侧与次龙骨12通过穿过通孔和安装孔的紧固件锁紧,另一侧与主龙骨11焊接。
38.如图4所示,干挂机构2包括龙骨连接件21和墙板连接件22。如图4、图5所示,龙骨连接件21和墙板连接件22结构相同,均为角钢,两侧边上分别开设有一对长圆孔211。安装时,龙骨连接件21一侧的长圆孔与次龙骨12上的孔组对齐后通过紧固件锁紧,另一侧的长圆孔与墙板连接件22上长圆孔对正后通过紧固件锁紧,而墙板连接件22的另一侧则通过穿过长圆孔的螺栓与混凝土幕墙板8连接。通过龙骨连接件21和墙板连接件22上长圆孔的设置能够提高混凝土幕墙板8安装时的操作便捷度,并且也能够在安装过程中进行混凝土幕墙板8各方向的微调,从而无需反复拆卸,利于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进度。同时配合调节机构3的设置进一步保证同一平面上各混凝土幕墙板8之间的拼缝一致。
39.如图6所示,调节机构3包括第一连接件31、调节组件32和第二连接件33,用以将混凝土幕墙板8装配于龙骨组件1的次龙骨12上。
40.如图7、图8所示,第一连接件31选用角码,包括相互垂直的板连接边311和调节边312。板连接边311上设一对安装孔用以与混凝土幕墙板8相连,调节边312的底部设有避让槽313以便第二连接件33在调节组件32的作用下上下移动。从而实现竖直方向相邻两混凝土幕墙板8之间的间距调节。
41.调节组件32包括固定件321和活动件322,固定件321为螺纹套,活动件322为螺杆,螺杆螺纹连接于螺纹套内。装配时,将固定件321设置于第一连接件31的调节边312上,焊接于避让槽313的上方,将活动件322的底端与第二连接件相连。
42.第二连接件33选用角钢,并在其一侧边开设一对条形孔331作为连接孔,另一侧边伸至避让槽313内与活动件322相连。第二连接件33通过穿过条形孔331的紧固件与次龙骨12装配,通过条形孔的设置便于实现水平方向两混凝土幕墙板8之间间距的调节。
43.本实用新型投入使用后,将龙骨组件通过转接件与混凝土基础上的预埋件装配,再将混凝土幕墙板的上部通过干挂机构与龙骨组件装配,混凝土幕墙板的下部通过调节机构与龙骨组件装配。转接件与预埋件相连,然后将主龙骨与转接件相连,再将次龙骨连接于一对主龙骨之间,再安装干挂机构,龙骨连接件和墙板连接件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并且干挂机构与次龙骨之间的连接方式也为可拆卸连接,各部件之间拆装便捷,便于进行安装位的调节,利于提高施工效率。调节机构装配时将第二连接件与龙骨组件相连,将第一连接件与混凝土幕墙板相连,连接后,通过活动件沿固定件的移动即可调节竖向相邻两混凝土幕墙板之间的间距。通过第二连接件上长圆孔的设置便于调节水平相邻两混凝土幕墙板之间的间距。准确定位混凝土幕墙板,便于保证各混凝土幕墙板间的拼缝宽度一致。
44.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9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