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对接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连接器对接结构。
背景技术:
2.印制电路板{pcb线路板},又称印刷电路板,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提供者。它的发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它的设计主要是版图设计;采用电路板的主要优点是大大减少布线和装配的差错,提高了自动化水平和生产劳动率。在现有的电子设备中,pcb板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在目前的情况下,pcb板卡之间所采用的连接器,主要是插座与插头的方式,这种方式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但是这样的连接方式在经过连续多次的使用后,连接器容易损坏,并且会影响pcb板卡寿命,导致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专利号cn201921177520.4的公布了一种新型连接器对接结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需要拔插动作、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且对pcb板影响较小的一种新型连接器对接结构。本实用新型包括sib板和wib板,还包括新型连接器,所述sib板的下端面设置有上pad点,所述wib板的上端面设置有下pad点,所述新型连接器设置在所述sib板和所述wib板之间,所述新型连接器的上端面设置有与所述上pad点相配合的上弹片,所述新型连接器的下端面设置有与所述下pad点相配合的下弹片,使用时,所述wib板固定在针板模组上,所述新型连接器设置在所述wib板上,所述sib板设置在所述新型连接器上且所述sib板与所述wib板配合将所述新型连接器夹紧。本实用新型应用于pcb板连接结构的技术领域。
4.该一种新型连接器对接结构存在以下弊端:该申请的连接器对接结构在使用时连接结构断裂时不便于进行拆卸更换,且连接机构与板梯一体,更换时需将整体进行更换,造成资源浪费,且同时固定结构在固定时需要通过工具进行辅助进行安装,不能直接进行拆卸和安装,降低使用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连接器对接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连接器对接结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7.一种新型连接器对接结构,包括sib板,还包括左连接机构和右连接机构,所述左连接机构可拆卸连接在sib板左侧表面,所述右连接机构可拆卸连接在sib板右侧表面,所述左连接结构和右连接机构均由安装底座、螺钉、连接柱和螺纹孔组成,所述螺钉啮合连接在安装底座表面,且螺钉有多个,所述连接柱固定连接在安装底座表面,所述螺纹孔开设在连接柱内部。
8.进一步地,还包括wib板、左固定机构和右固定机构,所述左固定机构配合连接在wib板左侧表面,所述右固定机构配合连接在wib板右侧表面,通过左固定机构和右固定机构方便将wib板与sib板固定连接在一起,使用使方便连接器进行对接。
9.进一步地,所述左固定机构和右固定机构均由螺纹柱、连接杆和扭头组成,所述连
接杆固定连接在螺纹柱顶端,所述扭头固定连接在连接杆顶端;通过扭动扭头,扭头通过连接杆带动螺纹柱转动,使得螺纹柱旋转进螺纹孔内部,便于将sib板和wib板固定在一起,方便对内部的连接器进行对接,不需要借助辅助工具进行安装和拆卸,提高安装效率,便于连接器进行安装。
10.进一步地,所述sib板上表面开设有定位槽和安装槽,且定位槽有多个,所述安装槽内部底端安装有pad点阵列;通过定位槽在安装时方便进行定位,通过安装槽便于安装连接器,连接器能与pad点阵列进行连接,在使用时便于传输信号。
11.进一步地,所述wib板底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块,且定位块有多个;安装时通过定位块便于将wib板放置到sib板表面,使得sib板与wib板能精确固定到一起。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连接器安装在sib板表面的安装槽内部,同时通过wib板上表面的左固定机构和右固定机构分别与sib板上表面的左连接机构和右连接机构进行连接,使得sib板与wib板将连接器夹紧让整个对接结构连接贯通,同时左连接机构和右连接机构均由安装底座、螺钉、连接柱和螺纹孔组成,连接柱固定在安装底座表面,且安装底座通过多个螺钉固定在sib板表面,且连接机构通过连接柱与固定机构进行连接,当连接柱断裂时,将螺钉拆卸下来,使得安装底座与sib板分离开,便于更换连接机构,不需要将连接结构整体进行更换,不会造成资源浪费,同时左固定机构和右固定机构均由螺纹柱、连接杆和扭头组成,固定时通过螺纹柱与连接柱内部的螺纹孔进行啮合固定在一起,且在安装时,通过扭动扭头,扭头通过连接杆带动螺纹柱转动,使得螺纹柱旋转进螺纹孔内部,便于将sib板和wib板固定在一起,方便对内部的连接器进行对接,提高安装效率,便于连接器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连接器对接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连接器对接结构的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连接器对接结构的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sib板;2、定位槽;3、安装槽;4、pad点阵列;5、右连接机构;6、左连接机构;7、wib板;8、左固定机构;9、右固定机构;10、定位块;601、安装底座;602、螺钉;603、连接柱;604、螺纹孔;901、螺纹柱;902、连接杆;903、扭头。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18.如图1
‑
3所示,一种新型连接器对接结构,包括sib板1,还包括左连接机构6和右连接机构5,所述左连接机构6可拆卸连接在sib板1左侧表面,所述右连接机构5可拆卸连接在sib板1右侧表面,所述左连接机构6和右连接机构5均由安装底座601、螺钉602、连接柱603和螺纹孔604组成,所述螺钉602啮合连接在安装底座601表面,且螺钉602有多个,所述连接柱603固定连接在安装底座601表面,所述螺纹孔604开设在连接柱603内部。
19.其中,还包括wib板7、左固定机构8和右固定机构9,所述左固定机构8配合连接在wib板7左侧表面,所述右固定机构9配合连接在wib板7右侧表面,通过左固定机构8和右固
定机构9方便将wib板7与sib板1固定连接在一起,使用使方便连接器进行对接。
20.其中,所述左固定机构8和右固定机构9均由螺纹柱901、连接杆902和扭头903组成,所述连接杆902固定连接在螺纹柱901顶端,所述扭头903固定连接在连接杆902顶端;通过扭动扭头903,扭头903通过连接杆902带动螺纹柱901转动,使得螺纹柱901旋转进螺纹孔604内部,便于将sib板1和wib板7固定在一起,方便对内部的连接器进行对接,不需要借助辅助工具进行安装和拆卸,提高安装效率,便于连接器进行安装。
21.其中,所述sib板1上表面开设有定位槽2和安装槽3,且定位槽2有多个,所述安装槽3内部底端安装有pad点阵列4;通过定位槽2在安装时方便进行定位,通过安装槽3便于安装连接器,连接器能与pad点阵列4进行连接,在使用时便于传输信号。
22.其中,所述wib板7底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块10,且定位块10有多个;安装时通过定位块10便于将wib板7放置到sib板1表面,使得sib板1与wib板7能精确固定到一起。
2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连接器对接结构,工作时,将连接器安装到sib板1表面的安装槽3内部,并与安装槽3内部的pad点阵列4进连接,再讲wib板7放置到sib板1上表面,使得sib板1表面的多个定位槽2与wib板7下表面的多个定位块10进行卡接在一起,同时通过wib板7上表面的左固定机构8和右固定机构9分别与sib板1上表面的左连接机构5和右连接机构6进行连接,使得sib板1与wib板7将连接器夹紧连接器,让整个对接结构连接贯通,同时左连接机构5和右连接机构6均由安装底座601、螺钉602、连接柱603和螺纹孔604组成,连接柱603固定在安装底座601表面,且安装底座601通过多个螺钉602固定在sib板1表面,且连接机构通过连接柱603与固定机构进行连接,当连接柱603断裂时,将螺钉602拆卸下来,使得安装底座601与sib板1分离开,便于更换连接机构,不需要将连接结构整体进行更换,不会造成资源浪费,同时左固定机构8和右固定机构9均由螺纹柱901、连接杆902和扭头903组成,固定时通过螺纹柱901与连接柱603内部的螺纹孔604进行啮合固定在一起,且在安装时,通过扭动扭头903,扭头903通过连接杆902带动螺纹柱901转动,使得螺纹柱901旋转进螺纹孔604内部,便于将sib板1和wib板7固定在一起,方便对内部的连接器进行对接,不需要借助辅助工具进行安装和拆卸,提高安装效率,便于连接器进行安装。
2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8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