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土保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植被护坡水土保持装置。
背景技术:
2.水土流失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雨水不能就地消纳、顺势下流、冲刷土壤,造成水分和土壤同时流失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地面坡度大、土地利用不当、地面植被遭破坏、耕作技术不合理、土质松散、滥伐森林、过度放牧等,水力侵蚀分布最广泛,在山区、丘陵区和一切有坡度的地面,暴雨时都会产生水力侵蚀。
3.现有的植被护坡水土保持装置结构单一,在进行植被护坡工作时,无法同时进行播种草籽的工作,后续还需要使用专门的设备进行草籽播种工作,耗时耗力,降低了植被护坡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植被护坡水土保持装置结构单一,在进行植被护坡工作时,无法同时进行播种草籽的工作,后续还需要使用专门的设备进行草籽播种工作,耗时耗力,降低了植被护坡的工作效率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植被护坡水土保持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植被护坡水土保持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两侧均连接有软管,且软管的内侧安装有护坡网,所述护坡网的底端连接有蓄水箱,且蓄水箱的一侧连接有弯管,所述弯管的一端安装有喷水头,所述软管的顶部一侧安装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一侧内部镶嵌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固定弧形架,且弧形架的一端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底部安装有进料箱,且进料箱的顶部一侧开设有接料口,所述接料口的中部安装有中轴,且中轴的外壁安装有扇叶,所述进料箱的内侧插接有旋转出料口,且旋转出料口的中部一侧安装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外壁开设有圆孔,所述进料箱的一侧连接有固定柱,且固定柱的中部贯穿有尖钉,所述尖钉的顶部连接有固定桩,且固定桩的底部两侧连接有弹簧条。
7.优选的,所述横杆通过旋转出料口与进料箱构成旋转结构,且横杆垂直分布于进料箱的一侧。
8.优选的,所述弧形架通过滑块与固定块构成滑动结构,且弧形架与支撑块之间为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固定桩通过弹簧条与固定柱构成弹性结构,且固定桩与尖钉之间为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扇叶通过中轴与进料箱构成活动结构,且中轴呈十字状分布于接料口中部。
11.优选的,所述弯管通过焊接与蓄水箱构成一体化结构,且弯管的一侧呈倾斜状分布于蓄水箱的一侧。
12.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旋转出料口与进料箱构成旋转结构的横杆作用下,使得操作员将设备平铺于斜坡外壁时,其内部的草籽水通过横杆的圆孔,喷洒至护坡网内,有利于在安装护坡装置的同时进行草籽播种工作,有利于提高植被护坡的工作进度,提升其操作员的工作效率。
14.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弹簧条与固定柱构成弹性结构的固定桩作用下,便于操作员将尖钉插接在斜坡上方地面时,使得固定桩与固定柱的合并高度,在斜坡岸边形成阻挡柱,避免来往车辆及行人,在雨天不慎滑倒摔落至山坡下方,有利于加大其安全防护作用。
15.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焊接与蓄水箱构成一体化结构的弯管作用下,便于在天气炎热的时候打开弯管一端的喷水头,将蓄水箱内部的水喷洒至植被表面,对其进行养护工作,有利于提升植被的护坡功能。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正面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侧面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蓄水箱顶部结构示意图。
19.图例说明:
20.1、主体;2、软管;3、护坡网;4、蓄水箱;5、固定块;6、滑块;7、弧形架;8、支撑块;9、进料箱;10、旋转出料口;11、横杆;12、圆孔;13、接料口;14、固定柱;15、弹簧条;16、固定桩;17、尖钉;18、弯管;19、扇叶;20、中轴;21、喷水头。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参照图1
‑
3,一种植被护坡水土保持装置,包括主体1、软管2、护坡网3、蓄水箱4、固定块5、滑块6、弧形架7、支撑块8、进料箱9、旋转出料口10、横杆11、圆孔12、接料口13、固定柱14、弹簧条15、固定桩16、尖钉17、弯管18、扇叶19、中轴20、喷水头、21,主体1的两侧均连接有软管2,软管2表面开设有数个细微孔洞,便于在天气炎热的时候打开喷水头21,将储存的雨水分散洒至植被表面,对其进行植被养护工作,且软管2的内侧安装有护坡网3,便于将横杆11内部洒出的草籽水接住,有利于其在内部发芽成长,避免喷洒时,草籽水没有物体勾住而直接滑落至斜坡底部,影响植被护坡的顺利进行,护坡网3的底端连接有蓄水箱4,且蓄水箱4的一侧连接有弯管18,弯管18通过焊接与蓄水箱4构成一体化结构,且弯管18的一侧呈倾斜状分布于蓄水箱4的一侧,便于在天气炎热的时候打开弯管18一端的喷水头21,将蓄水箱4内部的水喷洒至植被表面,对其进行养护工作,有利于提升植被的护坡功能,弯管18的一端安装有喷水头21,软管2的顶部一侧安装有固定块5,且固定块5的一侧内部镶嵌有滑块6,滑块6的一侧固定弧形架7,且弧形架7的一端连接有支撑块8,弧形架7通过滑块6与固定块5构成滑动结构,且弧形架7与支撑块8之间为固定连接,便于操作员完成尖钉17捶打的
工作后,拧紧螺栓将进料箱9与固定桩16进行加固操作,提升其稳定性,支撑块8的底部安装有进料箱9,且进料箱9的顶部一侧开设有接料口13,接料口13的中部安装有中轴20,且中轴20的外壁安装有扇叶19,扇叶19通过中轴20与进料箱9构成活动结构,且中轴20呈十字状分布于接料口13中部,便于在注入新草籽水的同时,将进料箱9内部已注入的草籽水转动,使其混合进入旋转出料口10进行喷洒工作,有利于提升草籽水喷洒的均匀性,进料箱9的内侧插接有旋转出料口10,且旋转出料口10的中部一侧安装有横杆11,横杆11通过旋转出料口10与进料箱9构成旋转结构,且横杆11垂直分布于进料箱9的一侧,使得操作员将设备平铺于斜坡外壁时,其内部的草籽水通过横杆11的圆孔12,喷洒至护坡网3内,有利于在安装护坡装置的同时进行草籽播种工作,有利于提高植被护坡的工作进度,提升其操作员的工作效率,横杆11的外壁开设有圆孔12,进料箱9的一侧连接有固定柱14,且固定柱14的中部贯穿有尖钉17,尖钉17的顶部连接有固定桩16,且固定桩16的底部两侧连接有弹簧条15,固定桩16通过弹簧条15与固定柱14构成弹性结构,且固定桩16与尖钉17之间为固定连接,便于操作员将尖钉17钉在斜坡上方地面时,使得固定桩16与固定柱14的合并高度,在斜坡岸边形成阻挡柱,避免来往车辆及行人,在雨天不慎滑倒摔落至山坡下方,有利于加大其安全防护作用。
23.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通过操作员将主体1移至泥土斜坡顶部,并且将两侧的进料箱9内部注入适量的草籽水,完成植被前期工作,然后,通过,推动底部的蓄水箱4,将软管2及护坡网3拉直铺平在斜坡上,进行植被护坡水土保持工作,并且,通过拉起尖钉17,将其放置在斜坡上方平缓的泥土地上,通过操作员捶打固定桩16,将其与固定柱14钉在地面上,最后,通过拧紧螺钉加强弧形架7与固定桩16的连接,再次,铺平操作完成后,通过旋转出料口10、横杆11与圆孔12的作用将进料箱9内部的草籽水,撒至斜坡表面,完成播种工作,最后,通过软管2表面的细微孔洞将蓄水箱4内部储存的水,进行喷洒工作,完成此次的植被护坡工作。
2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8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