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泡车间技术领域,具体为汽车座椅生产用分工位补胶装置。
背景技术:
2.我国汽车产业近几年快速发展,未来一段时间还将稳步发展,这对座椅有大量的需求,因此乘用车座椅行业未来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现有的汽座椅在实际制造中需要对分工位进行补胶。
3.现有的补胶供料方式,采用气压罐集中存储、分散供给的方式,此方式需要持续提供高压空气,并且全系统带压工作,导致高压能损耗,且现有的补胶供料方式在实际使用中,对原料桶的更换较为麻烦,导致工作人员更换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汽车座椅生产用分工位补胶装置,通过辅助电机、收线盘、吊绳、挂钩和吊环,原料固定至一定高度,充分利用重力自流原理,使原料自流至各个待用工位,减少能耗损耗,同时实现了供料流量的稳定输出,通过安装板、连接杆、限位框、固定门和原料桶托架,可以方便使用者对原料桶包装,较大改善对原料桶的更换难度。
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汽车座椅生产用分工位补胶装置,包括固定底座和原料桶托架,所述原料桶托架位于固定底座的正上方,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靠近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四个所述固定杆的顶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辅助电机,且辅助电机的输出端套设有收线盘,所述收线盘的外表面缠绕设置有吊绳,所述吊绳的底端缠绕设置有挂钩,所述原料桶托架的底部靠近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导向轮,所述原料桶托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三个连接杆,三个所述连接杆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靠近一侧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吊环,所述吊环与挂钩相互匹配。
6.进一步的,四个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靠近底部处均固定连接有两个防护板,两个所述防护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于固定底座的顶部。
7.进一步的,所述原料桶托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的一侧外表面通过铰链铰接有固定门。
8.进一步的,四个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板。
9.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垫位于四个固定杆的内侧。
1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靠近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聚氨酯柱。
1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汽车座椅生产用分工位补胶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该汽车座椅生产用分工位补胶装置,通过辅助电机、收线盘、吊绳、挂钩和吊环,原料固定至一定高度,充分利用重力自流原理,使原料自流至各个待用工位,减少能耗损耗,同时实现了供料流量的稳定输出。
13.(2)、该汽车座椅生产用分工位补胶装置,通过安装板、连接杆、限位框、固定门和原料桶托架,可以方便使用者对原料桶包装,较大改善对原料桶的更换难度。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立体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立体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爆炸图。
17.图中:1、固定底座;2、固定杆;3、电机支架;4、辅助电机;5、收线盘;6、吊绳;7、挂钩;8、吊环;9、安装板;10、连接杆;11、限位框;12、固定门;13、原料桶托架;14、聚氨酯柱;15、防护垫;16、防护板 ;17、固定板;18、导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9.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0.请参阅图1
‑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汽车座椅生产用分工位补胶装置,包括固定底座1和原料桶托架13,原料桶托架13位于固定底座1的正上方,固定底座1的顶部靠近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四个固定杆2的顶端之间固定连接有电机支架3,电机支架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辅助电机4,且辅助电机4的输出端套设有收线盘5,收线盘5的外表面缠绕设置有吊绳6,吊绳6的底端缠绕设置有挂钩7,原料桶托架13的底部靠近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导向轮18,原料桶托架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三个连接杆10,三个连接杆10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安装板9,安装板9的顶部靠近一侧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吊环8,吊环8与挂钩7相互匹配。
21.本实施方案中:固定底座1通过螺栓固定到合适的位置,原料桶托架13的设置,可以方便安装部件,固定杆2用于支撑,为整体的框架,电机支架3的设置用于安装辅助电机4,辅助电机4有的设置提供了转动力,通过辅助电机4的转动可以带动收线盘5转动,从而实现带动吊绳6伸缩,收线盘5用于回收储存吊绳6,吊绳6用于连接挂钩7,挂钩7用于连接,方便拉伸原料桶,导向轮18的设置可以方便原料桶托架13滑动,减少原料桶托架13的阻力、连接杆10用于连接安装板9和原料桶托架13,吊环8的设置可以方便使用者对原料桶进行提高或者降低,辅助电机4和导向轮18的结构及原理属于现有技术,为省略篇幅,这里不做详细介绍,其型号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选择。
22.具体的,四个固定杆2的外表面靠近底部处均固定连接有两个防护板16,两个防护板16的底部均固定连接于固定底座1的顶部。
23.本实施例中:防护板16对原料桶托架13起到限位的作用,同时也能够对使用者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
24.具体的,原料桶托架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框11,限位框11的一侧外表面通过
铰链铰接有固定门12。
25.本实施例中:限位框11的设置用于对原料桶进行限位,通过固定门12可以方便使用者对原料桶进行固定限位,避免原料桶发生较大位移。
26.具体的,四个固定杆2的外表面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7。
27.本实施例中:固定板17用于对固定杆2进行固定,用于加强固定杆2的支撑力。
28.具体的,固定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垫15,防护垫15位于四个固定杆2的内侧。
29.本实施例中:防护垫15用于对原料桶托架13进行防护,避免了在实际使用中,原料桶托架13边缘处受到磨损。
30.具体的,固定底座1的顶部靠近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聚氨酯柱14。
31.本实施例中:聚氨酯柱14作为一种具有高强度、抗撕裂、耐磨等特性的高分子材料,通过聚氨酯柱14的设置,可以对原料桶托架13起到支撑的作用。
32.使用时,使用者先把固定底座1通过螺栓固定到合适的位置,然后组装装置整体固定杆2钢结构框架,采用固定螺栓固定,固定杆2顶部安装电机支架3和辅助电机4,安装完毕后,将原料桶放置到原料桶托架13上的限位框11中,通过固定门12固定,此时辅助电机4转动带动收线盘5转动,使收线盘5中的吊绳6下降,带动挂钩7下降,当挂钩7下降到合适的位置,将挂钩7固定到吊环8中,通过辅助电机4反向转动,带动手收线盘5对吊绳6进行回收,带动原料桶实现上下移动及定位,制造高度差,实现自流势能。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8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