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压板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高精度传动装置的压板机。
背景技术:
2.压板机是压力机、液压压机、油压机的简称,压板机指用于工业制品通过压力成型的一种成型机械,一般采用液压油缸,因此也叫油压机。
3.相关技术中,压板机包括承托台,承托台的顶部固定有龙门架,龙门架的底部滑动设置有压板,压板的滑动方向与竖直方向相同,龙门架内呈竖直安装有用于驱动压板做升降运动的液压缸,液压缸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且两个液压缸沿龙门架的竖直中心线呈对称设置。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两个液压缸共同驱动压板做升降运动的设置,当两个气压缸进给速度不一致时,容易造成压板水平方向的倾斜,从而致使待压板材在水平方向上出现错位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降低压板在水平方向上出现错位的可能性,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高精度传动装置的压板机。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高精度传动装置的压板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具有高精度传动装置的压板机,包括承托台,所述承托台的顶部安装有龙门架,所述龙门架的底部滑动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的滑移方向与竖直方向相同,所述龙门架内安装有两组升降组件以及驱动件,两组所述升降组件沿所述龙门架的竖直中心线呈对称设置,两组所述升降组件用于带动所述压板做升降运动,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两组所述升降组件运动。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驱动件能够同时驱动两组升降组件运动,使得两组升降组件共同带动压板下压,这样的设置,能够有效的提高两组升降组件运动过程中的同步性,从而有利于降低压板在水平方向上出现错位的可能性。
9.可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螺杆以及转动套筒,所述转动套筒呈竖直转动安装在所述龙门架内,且所述转动套筒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转动套筒与所述螺杆套接并螺纹配合,所述螺杆的两端分别穿出所述龙门架的上下两侧外,且所述螺杆的底端与所述压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转动套筒转动。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驱动件能够驱动转动套筒转动,从而使得转动套筒能够带动螺杆上下移动,从而实现了升降组件带动压板做升降运动的作用。
11.可选的,所述驱动件为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龙门架的内部,所述龙门架内转动安装有一蜗杆,所述蜗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通过一联轴器同轴固定连接,所述蜗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龙门架内部的一侧通过一基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套筒的侧壁对应设置有蜗轮,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相互啮合。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驱动电机启动带动蜗杆转动,使得蜗杆带动蜗轮转动,从而使得蜗轮带动转动套筒转动,从而实现了驱动件用于驱动转动套筒转动的作用。
13.可选的,所述龙门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抱箍,所述转动套筒的侧壁开设有凹槽,所述抱箍与所述凹槽卡接配合,且所述转动套筒与所述抱箍转动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抱箍的设置,使得转动套筒能够通过凹槽与抱箍的配合进行转动,从而实现了转动套筒转动安装在龙门架内的作用。
15.可选的,所述抱箍与所述转动套筒之间设置有轴承。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轴承的设置,能够提高转动套筒转动的顺畅性。
17.可选的,所述联轴器为柔性联轴器。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柔性联轴器的设置,有利于缓解一些装配误差而引起的震动。
19.可选的,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龙门架之间设置有橡胶垫片。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片的设置,可减轻驱动电机低速运行时振动对升降组件造成的影响。
21.可选的,所述蜗杆的表面设有碳化钨涂层。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蜗杆的表面设有碳化钨涂层可明显增加表面粗糙度,避免蜗轮打滑。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工作时,驱动件能够同时驱动两组升降组件运动,使得两组升降组件共同带动压板下压,这样的设置,能够有效的提高两组升降组件运动过程中的同步性,从而有利于降低压板在水平方向上出现错位的可能性;
25.2.轴承的设置,能够提高转动套筒转动的顺畅性;
26.3.橡胶垫片的设置,可减轻驱动电机低速运行时振动对升降组件造成的影响;
27.4.蜗杆的表面设有碳化钨涂层可明显增加表面粗糙度,避免蜗轮打滑。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具有高精度传动装置的压板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具有高精度传动装置的压板机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承托台;2、龙门架;21、横梁;22、架腿;3、压板;4、转动套筒;5、抱箍;6、凹槽;7、螺杆;8、保护筒;9、驱动电机;10、联轴器;11、蜗杆;12、蜗轮;13、橡胶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
‑
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具有高精度传动装置的压板机。参照图1,一种具有高精度传动装置的压板3机包括呈水平放置的承托台1,承托台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龙门架2。龙门架2包括水平设置的横梁21以及两根竖直设置的架腿22,架腿22的底端与承托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架腿22的顶端与横梁21的底端固定连接。
33.具体的,横梁21的底部滑动设置有压板3,且压板3的移动方向与竖直方向相同。横梁21的内部呈中空设置,且横梁21的内部安装有两组升降组件,两组升降组件沿横梁21竖
直方向的中心线呈对称设置。升降组件用于带动压板3沿竖直方向进行升降运动。横梁21的内部还安装有用于驱动两组升降组件运动的驱动件。
34.参照图2,升降组件包括转动套筒4,转动套筒4呈竖直安装在横梁21的内部。具体的,横梁21内部的一侧侧壁呈水平安装有两个抱箍5,且两个抱箍5沿竖直方向呈排列设置。转动套筒4的侧壁对应开设有两个凹槽6,两个抱箍5分别与两个凹槽6卡接并转动连接。进一步,为了提高抱箍5与转动套筒4之间转动连接的顺畅性,抱箍5与凹槽6之间设置有轴承,轴承的外侧与抱箍5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且轴承的内侧与凹槽6的槽底固定连接。驱动件用于驱动转动套筒4转动。
35.参照图2,升降组件还包括螺杆7,螺杆7呈竖直设置在横梁21内部,转动套筒4的内侧壁对应开设有内螺纹,螺杆7与转动套筒4螺纹连接,且螺杆7的两端分别穿出横梁21的顶部以及底部。螺杆7穿出横梁21底部的一端与压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
36.工作时,驱动件驱动转动套筒4转动,从而使得转动套筒4能够带动螺杆7沿竖直方向做升降运动,进而带动压板3进行升降用于对板材进行冷压。
37.参照图2,横梁21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呈竖直设置的保护筒8,两个保护筒8分别用于套设两根螺杆7伸出于横梁21顶部的一端,从而对螺杆7起到保护作用,减少灰尘进入横梁21内部。
38.参照图2,驱动件为驱动电机9,驱动电机9安装在横梁21的内部,且驱动电机9的驱动轴通过一联轴器10同轴固定连接有蜗杆11。联轴器10为柔性联轴器,这样设置能够减缓一些装配误差造成的震动。蜗杆11呈水平设置,且蜗杆11远离驱动电机9的一端与横梁21的内侧壁通过一基座转动连接。蜗杆11的表面涂覆由一层碳化钨涂层,碳化钨涂层的设置,能够增加蜗杆11表面的粗糙度,减少蜗杆11与蜗轮12之间传动打滑的现象发生,有利于提高蜗轮12蜗杆11传动的稳定性。具体的,基座固定安装在横梁21的内侧壁,且蜗杆11的端部与基座转动连接。两个转动套筒4的中部均套设并固定连接有蜗轮12,且两个蜗轮12均与蜗杆11相啮合。
39.在驱动电机9启动时,驱动电机9的驱动轴通过联轴器10带动蜗杆11转动,从而使得蜗杆11带动与之相互啮合的蜗轮12转动,进而使得蜗轮12带动转动套筒4转动,从而实现了一个驱动电机9同步带动两个转动套筒4转动的作用,有利于提高两组升降组件运动的同步性。
40.参照图2,驱动电机9与横梁21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橡胶垫片13,驱动电机9通过橡胶垫片13固定在横梁21的内侧壁,这样设置,能够降低驱动电机9运行时震动对升降组件造成的影响,从而有利于提高升降组件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41.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具有高精度传动装置的压板3机的实施原理为:
42.工作时,驱动电机9启动,使得驱动电机9的驱动轴通过联轴器10带动蜗杆11转动,从而使得蜗杆11通过两个与之啮合的蜗轮12带动两个转动套筒4转动,进而使得两个转动套筒4分别带动两根与之螺纹配合的螺杆7沿竖直方向做升降运动,最后使得两根螺杆7带动压板3做升降运动,能够有效的提高两组升降组件运动过程中的同步性,从而有利于降低压板3在水平方向上出现错位的可能性。
4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8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