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装置,具体为一种消费品有害物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有害物质是指人类在生产条件下或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能引起疾病或使健康状况下降的物质。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人类通过实践逐渐区分出可食物品和有害有毒物质,但又很难划出一条明确的界限。大部分可食物品,当摄入量正常时可用来维持人体的代谢活动,而一旦过量摄入则同样可以危害人体健康,尤其是各种化学元素。
3.消费纺织品在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经过印染等步骤,染色剂通常含有有害物质,因此对于消费品的纺织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就很有必要,现有的消费品有害物质检测装置无法较好的对不同尺寸的布料进行检测,在用于较长尺寸布料检测时,较为不便,不利于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消费品有害物质检测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消费品有害物质检测装置无法较好的对不同尺寸的布料进行检测,在用于较长尺寸布料检测时,较为不便,不利于使用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检测箱、支柱、顶板、把手、连接柱、限位柱、限位槽、放置槽、放料架、卡口、压块、压紧旋钮、转辊、带齿转轮、固定转轴、齿条、弹簧和插槽,所述检测箱顶端的四角位置处均设置有支柱,支柱的内侧设置有顶板,顶板靠近四角位置处均通过连接柱连接有限位柱,支柱对应限位柱位置处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顶端的一侧开设有放置槽,顶板的底端对称设置有四个放料架,放料架底端的内侧设置有卡口,卡口的内部设置有压块,卡口的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压紧旋钮,压紧旋钮可转动的与压块连接,放料架靠近底部的内侧安装有转辊,转辊的一端安装有带齿转轮,带齿转轮的顶部通过固定转轴安装有齿条,齿条一端的顶部安装有弹簧,转辊的中部开设有插槽。
6.优选的,所述顶板顶端的中部设置有把手,把手的表面套接有软套。
7.优选的,所述限位柱与连接柱成垂直布置。
8.优选的,所述支柱对应连接柱位置处开设有凹槽。
9.优选的,所述转辊通过轴承与放料架连接。
10.优选的,所述限位柱的长度大于限位槽的宽度。
11.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手部提着把手将顶板提起,使得顶板两端的限位柱提至限位槽的顶端,再向右侧推动,使得限位柱进入到放置槽的内部,此时即可将需要进行待检测布料的放置,当布料较小时,将布料的一端放置在卡口内,转动压紧旋钮,压紧旋钮向下压动压块,使得压块压在布料上,同理将另一端压在另一侧的卡口内,即可完成固定,检测时,提起把手,把手带动顶板和限位柱由放置槽内提起,并向左侧移动,当限位柱移动
至限位槽内,此时向下推动把手,即可将固定好的布料推入到检测箱的内部,检测箱内部的萃取液即可对布料进行有害物质的溶解,当布料较大时,将布料的两端分别插接在转辊的插槽内,转动转辊,即可将布料卷在转辊上,转辊转动时,固定转轴对带齿转轮进行限位,在萃取完成后,将齿条一端向上克服弹簧弹力提起即可,便于小尺寸及较长尺寸的布料的检测,有利于使用,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便于对布料进行固定检测,且便于小尺寸及较长尺寸的布料的检测,有利于使用。
附图说明
1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限位柱设置结构示意图;
16.图4是本实用新型插槽开设结构示意图;
17.图中标号:1、检测箱;2、支柱;3、顶板;4、把手;5、连接柱;6、限位柱;7、限位槽;8、放置槽;9、放料架;10、卡口;11、压块;12、压紧旋钮;13、转辊;14、带齿转轮;15、固定转轴;16、齿条;17、弹簧;18、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1
‑
4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19.实施例,由图1
‑
4给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消费品有害物质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1、支柱2、顶板3、把手4、连接柱5、限位柱6、限位槽7、放置槽8、放料架9、卡口10、压块11、压紧旋钮12、转辊13、带齿转轮14、固定转轴15、齿条16、弹簧17和插槽18,检测箱1顶端的四角位置处均设置有支柱2,支柱2的内侧设置有顶板3,顶板3靠近四角位置处均通过连接柱5连接有限位柱6,支柱2对应限位柱6位置处开设有限位槽7,限位槽7顶端的一侧开设有放置槽8,顶板3的底端对称设置有四个放料架9,放料架9底端的内侧设置有卡口10,卡口10的内部设置有压块11,卡口10的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压紧旋钮12,压紧旋钮12可转动的与压块11连接,放料架9靠近底部的内侧安装有转辊13,转辊13的一端安装有带齿转轮14,带齿转轮14的顶部通过固定转轴15安装有齿条16,齿条16一端的顶部安装有弹簧17,转辊13的中部开设有插槽18。
20.顶板3顶端的中部设置有把手4,把手4的表面套接有软套,便于顶板3的升降操作。
21.限位柱6与连接柱5成垂直布置,便于配合使用。
22.支柱2对应连接柱5位置处开设有凹槽,便于配合使用。
23.转辊13通过轴承与放料架9连接,便于转辊13的安装使用。
24.限位柱6的长度大于限位槽7的宽度,便于配合使用。
25.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手部提着把手4将顶板3提起,使得顶板3两端的限位柱6提至限位槽7的顶端,再向右侧推动,使得限位柱6进入到放置槽8的内部,此时即可将需要进行待检测布料的放置,当布料较小时,将布料的一端放置在卡口10内,转动压紧旋钮12,压紧旋钮12向下压动压块11,使得压块11压在布料上,同理将另一端压在另一侧的卡口
10内,即可完成固定,检测时,提起把手4,把手4带动顶板3和限位柱6由放置槽8内提起,并向左侧移动,当限位柱6移动至限位槽7内,此时向下推动把手4,即可将固定好的布料推入到检测箱1的内部,检测箱1内部的萃取液即可对布料进行有害物质的溶解,当布料较大时,将布料的两端分别插接在转辊13的插槽18内,转动转辊13,即可将布料卷在转辊13上,转辊13转动时,固定转轴15对带齿转轮14进行限位,在萃取完成后,将齿条16一端向上克服弹簧17弹力提起即可,便于小尺寸及较长尺寸的布料的检测,有利于使用。
26.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便于对布料进行固定检测,且便于小尺寸及较长尺寸的布料的检测,有利于使用。
2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消费品有害物质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1)、支柱(2)、顶板(3)、把手(4)、连接柱(5)、限位柱(6)、限位槽(7)、放置槽(8)、放料架(9)、卡口(10)、压块(11)、压紧旋钮(12)、转辊(13)、带齿转轮(14)、固定转轴(15)、齿条(16)、弹簧(17)和插槽(18),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箱(1)顶端的四角位置处均设置有支柱(2),支柱(2)的内侧设置有顶板(3),顶板(3)靠近四角位置处均通过连接柱(5)连接有限位柱(6),支柱(2)对应限位柱(6)位置处开设有限位槽(7),限位槽(7)顶端的一侧开设有放置槽(8),顶板(3)的底端对称设置有四个放料架(9),放料架(9)底端的内侧设置有卡口(10),卡口(10)的内部设置有压块(11),卡口(10)的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压紧旋钮(12),压紧旋钮(12)可转动的与压块(11)连接,放料架(9)靠近底部的内侧安装有转辊(13),转辊(13)的一端安装有带齿转轮(14),带齿转轮(14)的顶部通过固定转轴(15)安装有齿条(16),齿条(16)一端的顶部安装有弹簧(17),转辊(13)的中部开设有插槽(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费品有害物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3)顶端的中部设置有把手(4),把手(4)的表面套接有软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费品有害物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6)与连接柱(5)成垂直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费品有害物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2)对应连接柱(5)位置处开设有凹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费品有害物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辊(13)通过轴承与放料架(9)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费品有害物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6)的长度大于限位槽(7)的宽度。
技术总结
一种消费品有害物质检测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消费品有害物质检测装置无法较好的对不同尺寸的布料进行检测,在用于较长尺寸布料检测时,较为不便,不利于使用的问题,其包括检测箱、弹簧和插槽,所述检测箱顶端的四角位置处均设置有支柱,支柱的内侧设置有顶板,顶板靠近四角位置处均通过连接柱连接有限位柱,支柱对应限位柱位置处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顶端的一侧开设有放置槽,顶板的底端对称设置有四个放料架,放料架底端的内侧设置有卡口,卡口的内部设置有压块,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便于对布料进行固定检测,且便于小尺寸及较长尺寸的布料的检测,有利于使用。有利于使用。有利于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鹏 张榆辉 王庆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泉州海关综合技术服务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1.04.08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8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