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油道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油道加工的压制装置。
背景技术:
2.油道是指用管子、管子联接件和阀门等连接成的用于输送气体、液体或带固体颗粒的流体的装置。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3.1、在对油道进行加工的过程中,由于在压制的过程中需要对油道进行挤压,导致油道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从而导致压制好的油道在脱模后不能快速取出,从而延长了油道的加工时间;
4.2、在对油道压制的过程中,由于在压制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作用力,从而导致油道的压制装置会粘合在一起,不易进行分开,影响了油道的取出过程。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油道加工的压制装置,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在对油道进行压制的过程中时,能够对压制装置进行快速冷却,解决在对油道进行压制时,不易对压制装置进行散热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在对油道进行压制时,压制装置容易粘合在一起,导致油道不易取出的问题,以达到能够避免油道在压制过程中黏合在一起,使压制好的油道能够快速取出的效果。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用于油道加工的压制装置,包括压制框架、压缩气泵、上压制模具、下压制模具和进料口,所述压制框架的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下压制模具,所述下压制模具的顶部活动连接有上压制模具,所述上压制模具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压制框架的内壁顶部固定安装有压缩气泵,所述压缩气泵的驱动端与上压制模具的顶部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所述下压制模具的外壁滑动连接有防护框,所述上压制模具的底部固定开设有收纳槽。
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护框的内壁开设有矩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上固定片,所述上固定片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热片,所述导热片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固定片,所述下固定片的顶部且位于导热片的侧面转动连接有转动杆。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上固定片和下固定片可以对导热片进行固定。
1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导热片的侧面与防护框的内壁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转动杆的顶端贯穿防护框的顶部。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导热片便于对下压制模具表面的热量进行吸收。
1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转动杆的外壁转动连接有冷却框,所述转动杆的外壁且位于冷却框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的外壁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贯穿有若干个冷却片。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转动杆能够对冷却片的角度进行调整,从而便于
冷却片进行散热。
1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冷却框的侧面与导热片的侧面相贴合,所述冷却片的上下端与冷却框的内壁相贴合。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冷却片便于对导热片上的热量进行冷却。
1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收纳槽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压缩筒,所述压缩筒的外壁嵌固连接有弹性环,所述压缩筒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减压块。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压缩筒在受到压缩时,弹性环有助于压缩筒复原。
1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收纳槽的内壁顶部且位于压缩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磁块,所述减压块的顶部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二磁块,所述第一磁块设置在第二磁块的正上方。
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之间由于同极相斥的作用,能够使压缩筒快速复原。
20.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21.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油道加工的压制装置,通过设置的导热片和冷却片,使导热片可以对下压制模具表面的热量进行吸收,使下压制模具表面的热量更容易进行传导,同时冷却片可以对导热片上的热量进行冷却,使下压制模具上的热量减少,同时导热片可以对冷却片的表面提供一定的防护,而转动杆可以调整冷却片的角度,便于降低温度。
22.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油道加工的压制装置,通过设置的压缩筒和减压块,使上压制模具在下压时,通过压缩筒内的空气压缩,避免上压制模具与下压制模具粘合在一起,同时减压块可以避免下压制模具的表面受到损坏,通过第一次磁块和第二磁块之间的同极相斥的作用,能够使压缩筒复原。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发防护框的结构剖视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动杆和冷却框的结构连接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压制模具的结构剖视图。
27.图中:1、压制框架;2、压缩气泵;3、上压制模具;4、防护框;5、下压制模具;6、进料口;7、矩形凹槽;8、转动杆;9、上固定片;10、导热片;11、下固定片;12、冷却框;13、连接杆;14、冷却片;15、转动环;16、收纳槽;17、第一磁块;18、弹性环;19、压缩筒;20、第二磁块;21、减压块。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9.实施例1
30.如图1
‑
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油道加工的压制装置,包括压制框架1、压缩气泵2、上压制模具3、下压制模具5和进料口6,压制框架1的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下压制模具5,下压制模具5的顶部活动连接有上压制模具3,上压制模具3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6,压制框架1的内壁顶部固定安装有压缩气泵2,压缩气泵2的驱动端与上压制模具3的顶部
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下压制模具5的外壁滑动连接有防护框4,防护框4可以对下压制模具5的表面进行防护,上压制模具3的底部固定开设有收纳槽16,防护框4的内壁开设有矩形凹槽7,矩形凹槽7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上固定片9,上固定片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热片10,导热片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固定片11,上固定片9和下固定片11可以对导热片10进行固定,避免导热片10出现松动,下固定片11的顶部且位于导热片10的侧面转动连接有转动杆8,导热片10的侧面与防护框4的内壁位于同一水平面,转动杆8的顶端贯穿防护框4的顶部,导热片10便于对下压制模具5表面的热量进行吸收,使下压制模具5的热量传递得更快。
31.实施例2
32.如图1
‑
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转动杆8的外壁转动连接有冷却框12,转动杆8的外壁且位于冷却框1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环15,转动环15的外壁铰接有连接杆13,连接杆13的另一端贯穿有若干个冷却片14,冷却框12的侧面与导热片10的侧面相贴合,冷却片14的上下端与冷却框12的内壁相贴合,冷却片14便于对导热片10上的热量进行冷却,转动杆8能够对冷却片14的角度进行调整,从而便于冷却片14进行散热,提高下压制模具5的散热速度。
33.实施例3
34.如图1
‑
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收纳槽16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压缩筒19,压缩筒19的外壁嵌固连接有弹性环18,压缩筒1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减压块21,压缩筒19在受到压缩时,弹性环18有助于压缩筒19复原,同时减压块21能够避免在压制过程中下压制模具5受到损坏,收纳槽16的内壁顶部且位于压缩筒1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磁块17,减压块21的顶部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二磁块20,第一磁块17设置在第二磁块20的正上方,第一磁块17和第二磁块20之间由于同极相斥的作用,能够使压缩筒19快速复原,便于重复对油道进行压制。
35.下面具体说一下该种用于油道加工的压制装置的工作原理。
36.如图1
‑
4所示,在对油道进行压制时,通过压缩气泵2推动上压制模具3进行挤压,使导热片10对下压制模具5表面的热量进行吸收,同时转动杆8,调整冷却片14的角度,使冷却片14可以对导热片10上的热量进行冷却,从而使下压制模具5上的热量减少,而导热片10可以对冷却片14的表面提供一定的防护,在上压制模具3下压时,通过上压制模具3对压缩筒19内的空气压缩,避免上压制模具3与下压制模具5粘合在一起,通过第一磁块17和第二磁块20之间的同极相斥的作用,能够快速压缩筒19复原。
37.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8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