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用具领域,尤其是一种智能烘干器。
背景技术:
2.晾衣架或毛巾架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主要用于晾晒衣物、毛巾等。在遇到阴雨天、南方天等情况,导致衣物潮湿、不容易干,虽然现有的晾衣架具有自动烘干功能,但是不能进行消毒杀菌,更不能检测附近是否有人经过以调节杀菌功能的启闭。
3.为此,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够检测附近是否有人的智能烘干器。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智能烘干器,至少包括加热管控制电路、紫外灯控制电路、人体感应模块、第一光感电路、第二光感电路和cpu,所述加热管控制电路、所述紫外灯控制电路、所述人体感应模块、所述第一光感电路、所述第二光感电路均与所述cpu连接。
7.优选的,所述第一光感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一光敏电阻,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一光敏电阻串联后的一端接电源、另一端接地,且串联点连接所述cpu的其中一个io口;所述第二光感电路包括第二电阻和第二光敏电阻,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二光敏电阻串联后的一端接电源、另一端接地,且串联点连接所述cpu的其中一个io口。
8.优选的,所述人体感应模块为红外热释电传感器,所述红外热释电传感器包括三个连接端,其中一端连接电源、一端与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cpu的其中一个io口相连。
9.优选的,所述紫外灯控制电路包括紫外灯、第一三极管、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其中,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与所述cpu的其中一个io口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后接地,所述紫外灯的一端连接电源、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加热管控制电路包括加热管、二极管、第二三极管、继电器、电容、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和第十电阻,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与所述cpu的其中一个io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八电阻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后接地,所述二极管与所述第九电阻串联后与所述继电器的线圈并联,并联后的一端接电源、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容与所述第十电阻串联后与所述继电器的开关并联,并联后的一端连接市电l相、另一端与所述加热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加热管的另一端接市电n相。
11.优选的,还包括夜灯、数码管,所述夜灯、所述数码管均与所述cpu连接。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有人体感应模块检测到有人靠近时,关闭紫外灯,提高烘干晾衣架的使用安全性和智能化、确保人们的身体不受伤害。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智能烘干器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智能烘干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智能烘干器中cpu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7.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
ꢀ“
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具体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以下结合实施例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18.请参阅图1
‑
3,一种智能烘干器,包括加热管控制电路、紫外灯控制电路、人体感应模块、第一光感电路、第二光感电路、夜灯、数码管、氛围灯、电源电路和cpu,并且,加热管控制电路、紫外灯控制电路、人体感应模块、第一光感电路、第二光感电路、夜灯、数码管、氛围灯、电源电路均和cpu连接。其中,电源电路为交流220v转为直流12v、5v、3.3v,电源电路为烘干晾衣架中的各个模块进行供电。数码管可用于显示时间、显示温度等信息。第一光感电路和第二光感电路安装在烘干晾衣架的两端,用于检测光线强度,根据检测到的光照强度以调整紫外灯和加热管的启闭,另外,在两端分别装有两个光感可以避免相互干扰,防止误触发,并且只有当两个光感同时检测到一定的光照强度 时才认为是白天。人体感应模块用于检测是否有人在附近,当检测到有人时关闭紫外灯,以防止紫外灯的灯光伤害到人体健康。夜灯和氛围灯均可用于照明,还可调节灯光效果,更加人性化。
1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光感电路1包括第一电阻r1和第一光敏电阻r2,所述第一电阻r1与所述第一光敏电阻r2串联后的一端接电源6、另一端接地,且串联点连接所述cpu7的其中一个io口;所述第二光感电路2包括第二电阻r3和第二光敏电阻r4,所述第二电阻r3与所述第二光敏电阻r4串联后的一端接电源6、另一端接地,且串联点连接所述cpu7的其中一个io口。如图2
‑
3,r1的1脚与cpu相连,2脚与r2的1脚io口及cpu的相连,r2的2脚接地;r3的1脚与vcc相连,2脚与r4的1脚及cpu的adc1脚相连,r4的2脚接地。
20.进一步的,所述人体感应模块3为红外热释电传感器u1,所述红外热释电传感器u1包括三个连接端,其中一端连接电源6、一端与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cpu7的其中一个io口相连。如图2
‑
3,u1的1脚与vcc相连,u1的2脚与cpu的io口相连,u1的3脚接地。
21.进一步的,所述紫外灯控制电路4包括紫外灯cn1、第一三极管q1、第五电阻r5和第六r6,其中,所述第五电阻r5的一端与所述cpu7的其中一个io口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和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后接地,所述紫外灯cn1的一端连接电源6、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紫外灯控制电路3还包括一个二极管d1,该二极管能够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如图2
‑
3,r5的1脚与cpu的io口相连,2脚与 r6的1脚、q1的1脚相连,r6的2脚、q1的2脚接地,q1的3脚与d1的2脚、cn1的2脚相连,d1的1脚与cn1的1脚相连后接到vcc上。
22.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管控制电路5包括加热管cn2(该加热管为碳纤维管)、二极管d2、第二三极管q2、继电器k1、电容c1、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和第十电阻r10,所述第七电阻r7的一端与所述cpu7的其中一个io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八电阻r8和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接,所述第八电阻r8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后接地,所述二极管d2与所述第九电阻r9串联后与所述继电器k1的线圈并联,并联后的一端接电源6、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容c1与所述第十电阻r10串联后与所述继电器k1的开关并联,并联后的一端连接市电l相、另一端与所述加热管cn2的一端连接,所述加热管cn2的另一端接市电n相。在本实施例中,二极管能够吸收继电器关断后产生的反向电动势,第九电阻起到限流的作用,能够对二极管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如图2
‑
3,r8的1脚与cpu的io口相连,2脚与 r7的1脚、q2的1脚相连,r7的2脚、q2的2脚接地,q2的3脚与r10的1脚相连,r10的2脚与d2的1脚相连,d2的2脚、k1的1脚相连,d2的1脚与k1的4脚相连后接到vcc上,r9与c1串联后与k1的3脚和2脚并联,k1的2脚接cn2的2脚,k2的3脚接市电l相输入(l_in),cn2的1脚接市电n相输入(n_in),k1的3脚与 c1的1脚相连后接到市电l相输入(l_in),c1的2脚与r9的2脚相连,k1的2脚与r9的1脚和cn2的2脚相连,cn2的1脚接市电n相输入(n_in)。
23.在本实施例中,r9和c1构成的rc消火花电路,在继电器断开瞬间,能够吸收负载的感应电动势,从而保护了继电器触点。另外,由于继电器线圈电感的存在,感应电动势没法释放,通过d2的存在能够在关闭继电器线圈时,释放线圈的反相电动势。r10的存在能够有效限制电流,从而保护了d2。
24.上述实施例中的实施方案可以进一步组合或者替换,且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专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化和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8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