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工件检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开启的检漏设备。
背景技术:
2.许多工件都需要有良好的密封性,因此需要有相应的检漏设备对工件进行检测,在使用目前常用的检漏设备进行检漏时,先将工件放入检测设备的罐体内,转动封闭罩将罐体封闭后,对罐体内抽真空,完成对工件的检测,最后通过进气管放入空气。
3.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工件完成检测之后,对应检漏设备上的封闭罩仍然处于封闭状态,需要工作人员手动提起封闭罩确定其中的工件是否检测完成,并将对应的封闭罩手动开启,取出其中完成检测的工件并进行更换,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在工件检漏完成后提醒对应工作人员,并提高更换待检测工件操作的工作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开启的检漏设备。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开启的检漏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自动开启的检漏设备,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一端开口,所述罐体的开口端上固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上固设有密封垫圈,所述罐体上固设有抽气管,所述罐体上固设有进气管,所述连接环上固设有连接凸起,所述连接凸起上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穿过所述连接凸起,所述罐体上设置有封闭罩,所述封闭罩上固设有附加凸起,所述附加凸起与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封闭罩能转动至与所述密封垫圈接触并封闭所述罐体;
7.所述封闭罩与所述罐体之间设置有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拉伸弹性件,所述拉伸弹性件两端分别与所述罐体和所述附加凸起固定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罐体内部的工件进行检漏操作完毕后,进气管自动开启后,空气由进气管进入罐体内部,外界气压对封闭罩的压力逐渐减小,当压力减小到某一数值后,封闭罩受到复位机构的作用而自动转动开启,可以提示工作人员该检漏设备中的工件已经检测完毕,能够有效提高工作人员更换待检测工件的工作效率。
9.可选的,所述拉伸弹性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拉伸弹性件均匀设置于所述附加凸起两侧。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附加凸起的两侧均设置拉伸弹性件驱动封闭罩转动,能够有效提高封闭罩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并且能够有效提高驱动封闭罩转动的作用力,使得封闭罩开启更加灵敏。
11.可选的,所述复位机构还包括扭簧,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连接轴上,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附加凸起和所述连接凸起固定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伸弹性件使用较长时间后,可能由于老化而使其弹力减小,在连接轴上设置扭簧,能够有效延长拉伸弹性件的使用寿命;另外设置扭簧可以提高驱动封闭罩转动的作用力,减小开启封闭罩所需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13.可选的,所述附加凸起上固设有限位凸起,所述拉伸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环和所述限位凸起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凸起能随所述封闭罩转动,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连接环接触能够限制所述封闭罩的转动。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复位机构驱动封闭罩转动至一定角度时,限位凸起与连接环接触,此时限位凸起能够限制封闭罩的进一步转动,使封闭罩保持稳定,防止封闭罩开启角度过大,减小其整体体积,也能够防止封闭罩开启后的冲力过大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危害。
15.可选的,所述连接环上设置有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与所述连接环转动连接的锁定爪,所述锁定爪上固设有手柄,当所述封闭罩封闭所述罐体时,所述锁定爪能转动至与所述封闭罩接触,限制所述封闭罩的转动。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使用检漏设备对工件进行检测时,将工件放入罐体内部并转动封闭罩封闭罐体的开口,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手柄转动锁定爪,使锁定爪将封闭罩与罐体保持接触压紧,保持罐体的封闭,减少工作人员需要等待的时间,提高检漏工作的效率。
17.可选的,所述密封垫圈具有弹性,所述手柄上固设有配重块。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关闭封闭罩时,转动手柄使锁定爪将封闭罩与连接环保持连接,此时密封垫圈对两端的封闭罩和连接环产生弹力,使锁定爪保持稳定;在罐体内真空度不断提高时,外界空气对封闭罩的气压逐渐增加,将密封垫圈压缩,锁定爪受到配重块的重力作用而转动脱离封闭罩,不再限制封闭罩和连接环,在检漏工作完成后,进气管打开向罐体内放入空气,外界对封闭罩的气压减小,封闭罩可以在复位机构的作用下自动开启。
19.可选的,所述连接环上固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封闭罩与所述密封垫圈接触时,所述封闭罩与所述压力传感器接触。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待测工件放入罐体内部后,关闭封闭罩,使封闭罩接触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作用将外界的真空泵开启,通过抽气管将罐体内抽真空,无需工作人员手动开启真空泵,操作简便。
21.可选的,所述连接环上固设有接触开关,所述限位凸起能转动至与所述接触开关接触。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限位凸起与接触开关接触时,接触开关开启,使该检测设备外连接的指示灯或电铃等设备工作,能够提醒工作人员该检漏设备已经完成工作。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在检漏设备完成工作,通过进气管通入空气后,外界空气对封闭罩的气压减小,在复位机构的作用下,封闭罩自动开启,工作人员可以得知该检漏设备已经完成工作,能够有效提高对工件检漏工作的效率;
25.2.在封闭罩上设置限位凸起,限制复位机构转动封闭罩的角度,减小封闭罩开启角度,进而减少检漏设备的占地空间,也能够防止由于封闭罩开启角度过大导致对工作人员产生的人身危害;
26.3.在连接环上设置锁定机构,锁定机构能在封闭罩转动封闭罐体时锁紧,并且由于锁定爪上设置的手柄和配重块,在罐体内真空度逐渐增加时,锁定爪不再锁紧封闭罩,并
且在配重块的作用下转动脱离封闭罩,可以在检漏设备完成工作后使封闭罩能够由复位机构驱动开启。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检漏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29.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
3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检漏设备内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1、罐体;11、连接环;111、连接凸起;112、连接轴;113、接触开关;114、锁定凸起;12、密封垫圈;13、抽气管;14、进气管;15、压力传感器;2、封闭罩;21、附加凸起;22、限位凸起;3、复位机构;31、拉伸弹性件;32、扭簧;4、锁定机构;41、锁定爪;42、手柄;43、配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
‑
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自动开启的检漏设备。
34.参照图1,包括罐体1,罐体1的一端开口。罐体1的开口端上固设有连接环11,连接环11的内侧面与罐体1的外侧面接触,且连接环11轴线方向一端的表面与罐体1的开口端平齐。连接环11与罐体1平齐的表面上固设有密封垫圈12,密封垫圈12的外侧壁与连接环11的外侧壁平齐,且密封垫圈12使用弹性材料制成,具有一定弹性,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垫圈12可以使用橡胶制成。
35.参照图1,罐体1的底面上固设有抽气管13,抽气管13与罐体1的内腔连通,罐体1于抽气管13处可拆卸连接有真空泵,真空泵在图中未画出。罐体1的外侧面上固设有进气管14,进气管14与罐体1的内腔连通,进气管14上固设有电磁开关,电磁开关能根据接收到的电信号自动开启或关闭进气管14,电磁开关在图中未画出。
36.参照图1和图2,连接环11的外侧壁上固设有连接凸起111,连接凸起111沿连接环11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连接凸起111上设置有连接轴112,传动轴穿过两个连接凸起111并与两个连接凸起111转动连接,连接轴112的轴线与罐体1的开口端平行。
37.参照图1和图2,罐体1上设置有封闭罩2,封闭罩2为直径与连接环11外径相等的圆形板,封闭罩2的侧面上固设有附加凸起21,附加凸起21为l型凸起。附加凸起21的一端与封闭罩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接轴112转动连接。封闭罩2能转动至与密封垫圈12接触,此时封闭罩2能将罐体1的开口端封闭。
38.参照图1和图2,附加凸起21沿封闭罩2轴线方向背向封闭罩2的表面上固设有限位凸起22,限位凸起22为长方形凸起,限位凸起22的长度方向与封闭罩2的轴线平行,限位凸起22的长度小于连接环11外侧壁与内侧壁之间的距离。当封闭罩2转动打开时,限位凸起22能与连接环11背向封闭罩2的表面接触,进而限制封闭罩2的转动。连接环11背向封闭罩2的表面上固设有接触开关113,限位凸起22能转动至与接触开关113接触,接触开关113启动。
39.参照图1和图2,封闭罩2与罐体1之间设置有复位机构3,复位机构3包括拉伸弹性件31,在本实施例中,拉伸弹性件31为拉簧,拉伸弹性件31长度方向的一端与连接环11背向
封闭罩2的表面固定连接,拉伸弹性件31背向连接环11的一端与限位凸起22固定连接。拉伸弹性件31在附加凸起21两侧均匀设置有多个,且两侧的拉伸弹性件31一一对应,在本实施例中,拉伸弹性件31设置有两个,当封闭罩2与密封垫圈12接触时,拉伸弹性件31处于拉伸状态。
40.参照图1和图2,复位机构3还包括扭簧32,扭簧32套设于连接轴112上,并且扭簧32的一端与限位凸起22接触,扭簧32的另一端与连接环11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扭簧32于附加凸起21沿连接轴112轴线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当封闭罩2与密封垫圈12接触时,扭簧32处于压缩状态。
41.参照图1和图3,连接环11背向封闭罩2的表面上固设有锁定凸起114,连接环11上设置有锁定机构4,锁定机构4包括锁定爪41,锁定爪41为u型板,锁定爪41一端与锁定凸起114转动连接。锁定爪41与锁定凸起114之间的转动轴线与连接轴112的轴线平行,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锁定爪41与锁定凸起114之间的转动轴线与罐体1开口端的表面平行即可。锁定爪41能转动至与连接环11、密封垫圈12和封闭罩2同时接触,此时锁定爪41上两个相对的表面分别与连接环11和封闭罩2的表面接触,且锁定爪41上两个相对的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锁定环和封闭罩2沿自身轴线方向的厚度之和,小于锁定环、密封垫圈12和封闭罩2沿自身轴线方向的厚度之和。
42.锁定爪41上固设有手柄42,手柄42设置于锁定爪41背向其开口端的表面上,手柄42上固设有配重块43。
43.参照图4,连接环11朝向封闭罩2的表面上固设有压力传感器15,压力传感器15与真空泵电连接,当封闭罩2转动至与密封垫圈12接触时,封闭罩2与压力传感器15接触,压力传感器15能控制开启真空泵。
44.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自动开启的检漏设备的实施原理为:在进行工件测试时,工作人员将待测工件放入罐体1内部,并手动关闭封闭罩2,使封闭罩2与密封垫圈12和压力传感器15接触后,转动把手使锁定爪41转动至与封闭罩2、密封垫圈12和连接环11接触,此时在密封垫圈12的弹力作用下,锁紧爪将封闭罩2与密封垫圈12和连接环11压紧,保持封闭罩2的稳定性。
45.封闭罩2与压力传感器15接触后,压力传感器15向真空泵发送信号,启动真空泵,真空泵将罐体1内气体抽出,封闭罩2受到外界大气压作用而挤压密封垫圈12,使密封垫圈12进一步压缩,密封垫圈12不再为夹持爪提供弹力,夹持爪受到手柄42上配重块43的作用而转动,与封闭罩2分离。
46.检漏工作完成后,电磁开关将进气管14打开,空气进入罐体1内,封闭罩2受到的气压逐渐减小,当气压减小到一定值时,封闭罩2由于拉伸弹性件31和扭簧32的作用而自动开启,复位机构3带动封闭罩2转动,直至限位凸起22与连接环11接触,封闭罩2停止转动。并且此时限位凸起22与接触开关113接触,接触开关113作用将相应的指示灯打开,提示工作人员该检漏设备中工件已经检测完成。
4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8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