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压器油道撑条自动粘贴装置。
背景技术:
2.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传输电能或电信号的器件,它具有变压、变流和变阻抗的作用,而撑条应用的范围十分广泛,例如在服装加工以及变压器的线圈内也经常用到,而油道撑条帘是配电变压器线圈制造所需的关键原材料之一。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3.目前在将撑条安装下变压器的油道内部时,一般需要借助外力使得撑条与变压器油道接触的更加紧密,而变压器油道具有一定的距离,若是不能均匀的将外力分散在撑条上,容易导致撑条与油道的部分距离段的粘贴效果不佳,并且目前撑条与油道管粘贴的过程较为繁琐,不能提高撑条与油道粘贴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压器油道撑条自动粘贴装置,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提高撑条与变压器油道粘贴的稳定性,解决在粘贴的过程中,撑条的部分位置受到的压力不一,导致与变压器油道粘贴的效果不佳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对撑条与油道管粘贴的过程较为繁琐的问题,以达到提高撑条与油道管粘贴便捷性的效果。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变压器油道撑条自动粘贴装置,包括粘贴加工板、变压器油道管和粘贴支撑架,所述粘贴加工板的顶部与粘贴支撑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变压器油道管的底部与粘贴加工板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粘贴支撑架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升降机构,且升降机构的升降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气流增压箱,所述气流增压箱的下方设置有随动柱,所述随动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平整装置,所述平整装置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气压袋。
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气压袋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柱,所述滑柱的外壁与平整装置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接触挤压盘。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接触挤压盘在受到挤压时便会将受到的力传递至滑柱,使得气压袋产生形变。
9.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气压袋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外壁贯穿于气压袋的内壁并延伸至内部。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气压袋通过导流管的设置使得其内部的气压均能保持一致。
1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气流增压箱的右侧设置有双向驱动伸缩机,所述双向驱动伸缩机的顶部与调节板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双向驱动伸缩机的
驱动端固定连接有卡板。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双向驱动伸缩机能够带动卡板的移动,以便对撑条体进行夹持。
1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调节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体连接管,所述气体连接管的外壁贯穿于调节板的内壁与气流增压箱的增压端固定连接。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气流增压箱通过气体连接管使得气体压力能够均匀作用于调节板的上方,有利于提高撑条体与变压器油道管的粘贴效果。
1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卡板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摩擦垫,且卡板通过设置的双向驱动伸缩机与调节板滑动连接。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摩擦垫能够提高卡板与撑条体之间摩擦力。
1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变压器油道管的顶部搭接有撑条体,所述调节板位于撑条体的上方设置。
18.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9.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压器油道撑条自动粘贴装置,通过设置的气流增压箱能够推动随动柱,使得平整装置与撑条体接触,并且气流增压箱能够对平整装置施加一定的压力,有利于提高撑条体与变压器油道管之间的贴合效果,并且当平整装置与撑条体接触时,其内部的设置的接触挤压盘、气压袋以及导流管的配合,能够使得多个气压袋内部的气压保持一致,使得平整装置与撑条体接触时的压力分散均匀性,进而使得撑条体与变压器油道管在粘贴时受力均匀,提高粘贴的效果。
20.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压器油道撑条自动粘贴装置,通过设置的双向驱动伸缩机能够卡板的移动,从而实现了对撑条体的夹持,同时在卡板的表面设置的摩擦垫,能够提高卡板与撑条体之间的摩擦力,方便将撑条体移动至变压器油道管的上方,并在气流增压箱的作用下,实现对撑条体与变压器油道管粘贴过程。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板结构剖视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平整装置结构剖视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板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粘贴加工板;2、变压器油道管;3、粘贴支撑架;4、调节板;5、气体连接管;6、气流增压箱;7、随动柱;8、平整装置;9、双向驱动伸缩机;10、卡板;11、气压袋;12、导流管;13、滑柱;14、接触挤压盘;15、摩擦垫;16、撑条体。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7.实施例1
28.如图1
‑
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压器油道撑条自动粘贴装置,包括粘贴加工板1、变压器油道管2和粘贴支撑架3,粘贴加工板1的顶部与粘贴支撑架3的底部固定连接,变压器油道管2的底部与粘贴加工板1的顶部活动连接,粘贴支撑架3的外壁固定安装有
升降机构,且升降机构的升降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板4,升降机构用来控制调节板4的升降,调节板4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气流增压箱6,气流增压箱6的下方设置有随动柱7,随动柱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平整装置8,平整装置8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气压袋11,变压器油道管2的顶部搭接有撑条体16,调节板4位于撑条体16的上方设置。
29.如图1
‑
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气压袋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柱13,滑柱13的外壁与平整装置8的内壁滑动连接,滑柱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接触挤压盘14,接触挤压盘14在受到挤压时便会将受到的力传递至滑柱13,使得滑柱13进入到平整装置8的内部,并与气压袋11接触造成挤压,使得气压袋11产生形变,气压袋1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导流管12,导流管12的外壁贯穿于气压袋11的内壁并延伸至内部,气压袋11由于受到挤压后,其内部的空间减少,气体便会通过导流管12向其它方向流动,使得气压袋11通过导流管12的设置使得其内部的气压均能保持一致。
30.实施例2
31.如图1
‑
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气流增压箱6的右侧设置有双向驱动伸缩机9,双向驱动伸缩机9的顶部与调节板4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双向驱动伸缩机9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卡板10,双向驱动伸缩机9能够带动卡板10的移动,以便对撑条体16进行夹持,卡板10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摩擦垫15,且卡板10通过设置的双向驱动伸缩机9与调节板4滑动连接,摩擦垫15能够提高卡板10与撑条体16之间摩擦力,调节板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体连接管5,气体连接管5的外壁贯穿于调节板4的内壁与气流增压箱6的增压端固定连接,气流增压箱6通过气体连接管5使得气体压力能够均匀作用于调节板4的上方,有利于保持调节板4具有一定的平整度,有利于提高撑条体16与变压器油道管2的粘贴效果。
32.下面具体说一下该变压器油道撑条自动粘贴装置的工作原理。
33.如图1
‑
4所示,本实用新型首先将变压器油道管2和撑条体16依次放置在粘贴加工板1上,此时启动双向驱动伸缩机9带动卡板10的移动,对撑条体16的两侧进行夹持,同时启动气流增压箱6使其推动随动柱7下降,使得平整装置8与撑条体16相接触,在持续的气体压力作用下,平整装置8上设置的接触挤压盘14受到较大的压力后便会随着滑柱13对气压袋11造成挤压,使得其内部的气流通过导流管12均匀的流动,保证了对撑条体16在粘贴过程中的受力均匀性。
34.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8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