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屋面檐口抗风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屋面檐口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2.檐口就是指建筑构图中在顶部的典型地带线脚并凸的水平部件,“檐口”又被常被误作“沿口”。一般说的屋面檐口是指大屋面的最外边缘处的屋檐的上边缘,即“上口”。其特指古典建筑檐部三个部分的最上部分。檐口主要分为挑檐和包檐两种。挑檐通常用于自由排水,有时也用于降水量小的地区低层建筑的有组织排水。包檐是在檐口外墙上部砌出压檐墙或女儿墙,将檐口包住,在包檐内设天沟。
3.檐口又称屋檐,是屋面与外墙墙身的交接部位,作用是方便排除屋面上的雨水和保护墙身。在安装结构方面,屋面檐口一般采用开花螺栓固定。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如下缺陷:采用开花螺栓固定的屋面檐口的抗风性能差,不适用于台风高发区。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屋面檐口的抗风性能,本技术提供一种屋面檐口固定结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屋面檐口固定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屋面檐口固定结构,包括屋面、连接在屋面上的檐口屋面板,所述檐口屋面板上设有压条,所述压条的两端固定连接在屋面上,所述压条与檐口屋面板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条和连接组件使檐口屋面板和屋面形成整体,大比例提升了屋面檐口的牢靠性,从而提高了屋面檐口的抗风性能。
9.可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螺纹连接在檐口屋面板上的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贯穿压条,所述第一螺栓将压条压紧在檐口屋面板上。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将压条沿檐口屋面板的长度方向放置在檐口屋面板上,在檐口屋面板的波峰处固定第一螺栓,将压条的两端固定在屋面上。
11.可选的,所述第一螺栓位于檐口屋面板的波峰处,所述第一螺栓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螺栓与檐口屋面板的波峰一一对应设置。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第一螺栓进一步提高了压条和檐口屋面板之间连接的牢靠性、提高了屋面檐口的抗风性能。
13.可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檐口屋面板的波峰上的连接块、连接在压条两端的第二螺栓,所述连接块位于两个第二螺栓之间,所述连接块上开有水平的容纳槽,所述压条穿过容纳槽,所述第二螺栓与屋面螺纹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只需将压条穿过容纳槽,通过第二螺栓将压条的两端固定即可,安装方便;压条将檐口屋面板压紧在屋面上,提升了屋面檐口的牢靠性,从而提高了屋面檐口的抗风性能。
15.可选的,所述连接块沿檐口屋面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所述连接块与檐口屋面板的波峰一一对应。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连接块进一步提高了压条和檐口屋面板之间连接的牢靠性、提高了屋面檐口的抗风性能。
17.可选的,所述连接块上滑动插设有压杆,所述压杆的底端位于容纳槽内,所述压杆的顶端设有联动件,底端设有压板,所述压杆上套设有压簧,所述压簧位于容纳槽顶壁和压板之间,所述压板压紧在压条上。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联动件将压板提起,压杆带动压板上升,压板压缩压簧;将压条从容纳槽内穿过,放下联动件,压簧驱使压板压紧在压条上,提高了压条对檐口屋面板的压紧力,从而提高了檐口屋面板的抗风揭性能。
19.可选的,所述联动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压杆顶端的联动板,多个所述压杆通过同一个联动板连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压杆通过同一个联动板连接,使用时,只需向上抬起联动板,即可带动所有压板上升,操作简单。
21.可选的,所述檐口屋面板上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转动连接有水平的导向辊,所述导向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两个,所述压条从两个导向辊之间穿过,所述导向辊与压条相抵。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压条时,将压条的一端从一个导向块内的导向辊之间穿过,拉动压条,导向辊为压条的移动提供导向,便于压条的安装;导向辊在压条移动的同时转动,减小了导向辊对压条的磨损,提高了压条的使用寿命。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设置压条和连接组件,压条和连接组件使檐口屋面板和屋面形成整体,大比例提升了屋面檐口的牢靠性,从而提高了屋面檐口的抗风性能;
25.2.设置联动板,多个压杆通过同一个联动板连接,使用时,只需向上抬起联动板,即可带动所有压板上升,操作简单;
26.3.设置导向辊,导向辊为压条的移动提供导向,便于压条的安装。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图2中a处放大图;
30.图4是图3中b处放大图。
31.附图标记说明:1、屋面;11、安装台;2、檐口屋面板;3、压条;4、连接组件;41、第一螺栓;42、连接块;421、容纳槽;43、第二螺栓;5、压杆;51、压板;52、压簧;6、联动件;61、联动板;7、导向块;71、导向槽;72、导向辊。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
‑
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屋面檐口固定结构。
34.实施例1
35.参照图1,屋面檐口固定结构包括屋面1、通过铆钉连接在屋面1上的檐口屋面板2。檐口屋面板2为弯折而成的金属板,檐口屋面板2沿自身的长度方向向上拱起形成多个波峰。檐口屋面板2的上表面通过连接组件4连接有压条3,压条3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檐口屋面板2的长度方向,压条3的两端栓接在屋面1上。为了配合檐口屋面板2的波峰高度,屋面1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台11,檐口屋面板2位于两个安装台11之间,压条3的两端固定在对应的安装台11上,压条3保持水平。连接组件4包括螺纹连接在檐口屋面板2上的第一螺栓41,第一螺栓41竖直设置,贯穿压条3,第一螺栓41将压条3抵紧在檐口屋面板2上。
36.参照图1,压条3采用扁铁压条,第一螺栓41和压条3使檐口屋面板2和屋面1形成整体,大比例提升了屋面檐口的牢靠性,从而提高了屋面檐口的抗风性能。第一螺栓41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一螺栓41沿檐口屋面板2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第一螺栓41与檐口屋面板2的波峰一一对应且第一螺栓41位于相应的波峰上。多个第一螺栓41进一步提高了压条3和檐口屋面板2之间连接的牢靠性、提高了屋面檐口的抗风性能。
37.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安装时,将压条3沿檐口屋面板2的长度方向放置在檐口屋面板2上,在檐口屋面板2的各个波峰处固定第一螺栓41,将压条3的两端固定在屋面1上。第一螺栓41和压条3使檐口屋面板2和屋面1形成整体,大比例提升了屋面檐口的牢靠性,从而提高了屋面檐口的抗风性能。
38.实施例2
39.参照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连接组件4包括固定连接在檐口屋面板2上的连接块42、设置在压条3两端的第二螺栓43。连接块42设置在檐口屋面板2的波峰处,连接块42设置有多个且与檐口屋面板2的波峰一一对应设置。连接块42上开有容纳槽421,容纳槽421水平开设。压条3沿檐口屋面板2的长度方向从容纳槽421内穿过,第二螺栓43将压条3的两端固定在安装台11上。
40.只需将压条3穿过容纳槽421,通过第二螺栓43将压条3的两端固定即可,安装方便。压条3将檐口屋面板2压紧在屋面1上,提升了屋面檐口的牢靠性,从而提高了屋面檐口的抗风性能。
41.参照图3,连接块42上滑动插设有竖直的压杆5,压杆5的顶端连接有联动件6,压杆5的底端位于容纳槽421内且连接有压板51。压杆5上套设有压簧52,压簧52的一端与容纳槽421的顶壁相抵,另一端与压板51的上表面相抵。
42.参照图2和图3,通过联动件6将压板51提起,压杆5带动压板51上升,压板51压缩压簧52。将压条3从容纳槽421内穿过,放下联动件6,压簧52驱使压板51压紧在压条3上,提高了压条3对檐口屋面板2的压紧力,从而提高了檐口屋面板2的抗风揭性能。
43.参照图3,联动件6包括固定连接在压杆5顶端的联动板61,联动板61水平设置。多个压杆5通过同一个联动板61连接,使用时,只需向上抬起联动板61,即可带动所有压板51上升,操作简单。
44.参照图2和图4,在檐口屋面板2和安装台11之间设有导向块7,导向块7固定连接在屋面1上。导向块7上开有水平的导向槽71,导向槽71内转动连接有导向辊72。导向辊72水平设置,导向辊72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两个,压条3从两个导向辊72之间通过,导向辊72与压条3相抵。
45.参照图4,安装压条3时,将压条3的一端从一个导向块7内的导向辊72之间穿过,拉动压条3,导向辊72为压条3的移动提供导向,便于压条3的安装。导向辊72在压条3移动的同时转动,减小了导向辊72对压条3的磨损,提高了压条3的使用寿命。
46.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安装时,将压条3从两根导向辊72之间穿过,拉动压条3,抬起联动板61,使压条3依次穿过多个容纳槽421。导向辊72转动,在为压条3提供导向的同时减小了对压条3的磨损。压条3从另一端的导向块7内出来后,放下联动板61,压板51压紧压条3。通过第二螺栓43将压条3的两端固定在安装台11上。
4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8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