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雄蚊蛹及孑孓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1.本技术涉及蚊虫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雌雄蚊蛹及孑孓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2.蚊子会传播疾病,疟疾、登革热、乙脑等多种疾病。为了减少蚊虫危害,需要通过实验进行针对蚊虫的引诱剂、趋避剂、不育技术等研究,因此,需要大量的分类好的雌雄蚊蛹、孑孓来进行实验。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雌雄蚊蛹及孑孓分离装置,其根据雌蚊蛹、雄蚊蛹、孑孓的胸宽尺寸,能够相继分离出大量的雌蚊蛹、雄蚊蛹和孑孓,便于分别针对雌蚊蛹、雄蚊蛹和孑孓进行相关试验。
4.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雌雄蚊蛹及孑孓分离装置,包括:
6.第一筛分机构,用于分离出雌蚊蛹,其包括第一分离腔,以及与所述第一分离腔连通的第一筛分入口、雌蚊蛹出口和第一筛分出口;
7.第二筛分机构,用于分离出雄蚊蛹,其包括第二分离腔,以及与所述第二分离腔相连通的第二筛分入口、雄蚊蛹出口和第二筛分出口,所述第二筛分入口与所述第一筛分出口相连通;
8.分类收集机构,其包括与所述雌蚊蛹出口连通的雌蚊蛹收集滤筒、与所述雄蚊蛹出口连通的雄蚊蛹收集滤筒以及与所述第二筛分出口连通的孑孓收集滤筒。
9.如上所述的雌雄蚊蛹及孑孓分离装置,所述第一筛分机构和所述第二筛分机构上下设置。
10.如上所述的雌雄蚊蛹及孑孓分离装置,所述第一筛分出口和所述第二筛分出口均为垂直向下朝向,所述雌蚊蛹出口和所述雄蚊蛹出口均为水平朝向。
11.如上所述的雌雄蚊蛹及孑孓分离装置,所述第一筛分出口、所述第二筛分出口、所述雌蚊蛹出口和所述雄蚊蛹出口上均设有通断阀门。
12.如上所述的雌雄蚊蛹及孑孓分离装置,所述分类收集机构还包括水箱,所述雌蚊蛹收集滤筒、雄蚊蛹收集滤筒、孑孓收集滤筒上均设有滤水孔,且所述雌蚊蛹收集滤筒、雄蚊蛹收集滤筒、孑孓收集滤筒设于所述水箱内且与所述水箱壁之间形成用于滤出水的间隔空间。
13.如上所述的雌雄蚊蛹及孑孓分离装置,还包括供水系统,所述供水系统包括供水管道和水泵,所述供水管道一端与所述间隔空间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分离腔和第二分离腔相连通,所述水泵设于供水管道上的第二分离腔与间隔空间之间。
14.如上所述的雌雄蚊蛹及孑孓分离装置,所述第一分离腔、第二分离腔的下端均为漏斗状。
15.如上所述的雌雄蚊蛹及孑孓分离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第一筛分机构和所述第二筛分机构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外底部设有万向滚轮,所述第一筛分机构和所述第二筛分机构设于所述壳体的上部,且所述壳体在与所述第一筛分机构和所述第二筛分机构相对的一侧设有可开合的门体。
16.如上所述的雌雄蚊蛹及孑孓分离装置,所述第一筛分出口内设有网孔直径为0.9~1.5mm的第一筛网,所述第二筛分出口内设有网孔直径为0.5~0.9mm的第二筛网。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如下优点:
18.1、所述雌雄蚊蛹及孑孓分离装置,根据雌蚊蛹、雄蚊蛹、孑孓的胸宽尺寸,能够相继分离出大量的雌蚊蛹、雄蚊蛹和孑孓,便于分别针对雌蚊蛹、雄蚊蛹和孑孓进行相关试验。
19.2、通过设置水箱和供水系统,雌蚊蛹收集滤筒、雄蚊蛹收集滤筒、孑孓收集滤筒设于水箱内,不仅可以通过将各个收集滤筒中的水滤出分别得到更纯的雌蚊蛹、雄蚊蛹和孑孓样品,而且滤出的水可以循环供给到第一分离腔和第二分离腔中。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和图2为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雌雄蚊蛹及孑孓分离装置在两个不同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雌雄蚊蛹及孑孓分离装置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24.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雌雄蚊蛹及孑孓分离装置,包括:第一筛分机构1、第二筛分机构2、分类收集机构3。
25.第一筛分机构1用于分离出雌蚊蛹,其包括第一分离腔10,以及与所述第一分离腔10连通的第一筛分入口11、雌蚊蛹出口12和第一筛分出口13。
26.第二筛分机构2用于分离出雄蚊蛹,其包括第二分离腔20,以及与所述第二分离腔20相连通的第二筛分入口21、雄蚊蛹出口22和第二筛分出口23,所述第二筛分入口21与所述第一筛分出口13相连通。
27.分类收集机构3包括与所述雌蚊蛹出口12连通的雌蚊蛹收集滤筒31、与所述雄蚊蛹出口22连通的雄蚊蛹收集滤筒32以及与所述第二筛分出口23连通的孑孓收集滤筒33。
28.优选地,所述第一筛分出口13内设有网孔直径为0.9~1.5mm的第一筛网131,所述第二筛分出口23内设有网孔直径为0.5~0.9mm的第二筛网231。
29.所述雌雄蚊蛹及孑孓分离装置根据雌蚊蛹、雄蚊蛹、孑孓的胸宽尺寸,当培育好的
混合样品依次经过第一筛分机构1和第二筛分机构2,经过第一筛分机构1时胸腔体积较大的雌蚊蛹留在了第一分离腔10并通过雌蚊蛹出口12流出至雌蚊蛹收集滤筒31,而雄蚊蛹和孑孓混合液落至第二筛分机构2时,在第二筛分机构2的隔离作用下,胸腔体积较大的雄蚊蛹留在了第二分离腔20并流出至雄蚊蛹收集滤筒32,而孑孓随第二筛分出口23流出至孑孓收集滤筒33,从而相继分离出大量的雌蚊蛹、雄蚊蛹和孑孓,便于分别针对雌蚊蛹、雄蚊蛹和孑孓进行相关试验。
30.更具体地,经过以下操作,可相应分离出雌蚊蛹、雄蚊蛹和孑孓:
31.首先,关闭所述雌蚊蛹出口12和所述雄蚊蛹出口22上,将样品置入第一分离腔10,关闭第一筛分出口13,然后向第一分离腔10内注水,水注满后,打开第一筛分出口13,使得经过第一筛分出口13的样品排出至第二分离腔20,再关闭第一筛分出口13,打开雌蚊蛹出口12,并持续向第一分离腔10中注水,使得留在第一分离腔10中的样品排出至雌蚊蛹收集滤筒31。
32.然后,关闭第二筛分出口23,然后向第二分离腔20中注水,水注满后,打开第二筛分出口23,使得经过第二筛分出口23的样品排出至孑孓收集滤筒33。
33.然后,关闭第二筛分出口23,打开雄蚊蛹出口22,并持续向第二分离腔20内注水,使得留在第二分离腔20中的样品排出至雄蚊蛹收集滤筒32。
34.所述第一筛分机构1和所述第二筛分机构2上下设置。以便样品在重力的作用下依次经过第一筛分机构1和第二筛分机构2实现分离。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筛分出口13和所述第二筛分出口23均为垂直向下朝向,所述雌蚊蛹出口12和所述雄蚊蛹出口22均为水平朝向。留在第一分离腔10内的雄蚊蛹经雄蚊蛹出口22输出到雄蚊蛹收集滤筒32。
35.所述第一筛分出口13、所述第二筛分出口23、所述雌蚊蛹出口12和所述雄蚊蛹出口22上均设有通断阀门4。
36.经过以下操作,可相应分离出雌蚊蛹、雄蚊蛹和孑孓:
37.首先,关闭所述雌蚊蛹出口12和所述雄蚊蛹出口22上的通断阀门,将样品置入第一分离腔10,关闭第一筛分出口13的通断阀门,然后向第一分离腔10内注水,水注满后,打开第一筛分出口13的通断阀门,使得经过第一筛分出口13的样品排出至第二分离腔20,再关闭第一筛分出口13的通断阀门,打开雌蚊蛹出口12的通断阀门,并持续向第一分离腔10中注水,使得留在第一分离腔10中的样品排出至雌蚊蛹收集滤筒31。
38.然后,关闭第二筛分出口23的通断阀门,然后向第二分离腔20中注水,水注满后,打开第二筛分出口23的通断阀门,使得经过第二筛分出口23的样品排出至孑孓收集滤筒33。
39.然后,关闭第二筛分出口23的通断阀门,打开雄蚊蛹出口22的通断阀门,并持续向第二分离腔20内注水,使得留在第二分离腔20中的样品排出至雄蚊蛹收集滤筒32。
40.所述分类收集机构3还包括水箱34,所述雌蚊蛹收集滤筒31、雄蚊蛹收集滤筒32、孑孓收集滤筒33上均设有滤水孔,且所述雌蚊蛹收集滤筒31、雄蚊蛹收集滤筒32、孑孓收集滤筒33设于所述水箱34内且与所述水箱34壁之间形成用于滤出水的间隔空间341。通过该技术方案,不仅可以通过将各个收集滤筒中的水滤出分别得到更纯的雌蚊蛹、雄蚊蛹和孑孓样品,而且滤出的水可以循环供给到第一分离腔10和第二分离腔20中。
41.相应地,所述的雌雄蚊蛹及孑孓分离装置还包括供水系统5,所述供水系统5包括
供水管道51和水泵52,所述供水管道51一端与所述间隔空间341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分离腔10和第二分离腔20相连通,所述水泵52设于供水管道51上的第二分离腔20与间隔空间341之间。
42.更佳地,所述第一分离腔10、第二分离腔20的下端均为漏斗状。
43.进一步地,还包括壳体6,所述第一筛分机构1和所述第二筛分机构2设于所述壳体6内,所述壳体6的外底部设有万向滚轮61,所述第一筛分机构1和所述第二筛分机构2设于所述壳体6的上部,且所述壳体6在与所述第一筛分机构1和所述第二筛分机构2相对的一侧设有可开合的门体62。
44.如上所述是结合具体内容提供的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并不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凡与本技术的方法、结构等近似、雷同,或是对于本技术构思前提下做出若干技术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8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