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桥工程用白灰放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35



1.本技术涉及路桥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路桥工程用白灰放线装置。


背景技术:

2.在路桥工程的建设施工过程中,需要在地面上撒上白灰进行放线以起到标记的作用。
3.在相关技术中,如公告号为cn21134046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路桥工程用白灰放线装置,包括底板、电盒、推杆、输送管和灰箱,底板的顶部后侧通过第一焊接杆固定安装有推杆,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盒,电盒的顶部通过第二焊接杆固定安装有灰箱,灰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输送管,输送管顶部的一侧设有进灰口,输送管底部的一端设有出灰口。输送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5718hb电动马达,电动马达电性连接有调速盒。电盒的内部存储有充电插口,充电插口通过导线与调速盒电性连接,电盒的一侧设置有蓄电池。该白灰放线装置设置了灰箱和万向轮,灰箱可以存储大量的白灰,无需技术人员来回取灰,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万向轮便于人员推动该装置进行移动。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使用上述白灰放线装置时,需要提前对蓄电池进行充电,而现在的发电的方式主要采用火力发电,进而存在有浪费资源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缓解白灰放线装置工作时浪费资源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路桥工程用白灰放线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路桥工程用白灰放线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路桥工程用白灰放线装置,包括车体、灰盒、撒灰组件、行走组件和联动组件,所述灰盒设置在车体的顶部,所述灰盒用于存储白灰,所述撒灰组件设置在灰盒中,所述撒灰组件用于将灰盒中的白灰撒落在路面上,所述行走组件设置在车体的底部,所述车体前进时行走组件与路面相对滚动,所述联动组件设置在车体上,所述联动组件用于将撒灰组件和行走组件进行联动。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白灰放线装置时,将白灰倒置在灰盒中,继而使得白灰在灰盒中暂时存储,然后推动车体,车体带动灰盒运动,行走组件运动,同时行走组件与地面发生相对滚动,在联动组件的作用下撒灰组件运动,从而使得灰盒中的白灰撒到地面上,进而完成白灰放线装置对路面的放线,此过程中减少需要用电对撒灰组件进行驱动的情况发生,最终达到节约资源的效果。
9.可选的,所述撒灰组件包括驱动辊和驱动叶片,所述驱动叶片螺旋设置,所述驱动叶片同轴固定连接在驱动辊的周侧面上,所述驱动辊平行于车体前进的方向设置,所述驱动辊设置在灰盒内的底部,所述驱动辊与灰盒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辊和驱动叶片迎合车体前进方向的一端均穿出灰盒,所述灰盒迎合车体前进方向的一侧设置有撒灰管,所述撒灰管同轴设置在驱动叶片的外部,所述撒灰管与灰盒固定连接并与灰盒内部连通。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联动组件的作用下撒灰组件工作时,驱动辊转动,继而使得驱动辊带动驱动叶片转动,驱动叶片对灰盒中的白灰进行输送,从而使得灰盒中的白灰进入撒灰管中,进入撒灰管的中白灰继续被驱动叶片输送,进而使得白灰从撒灰管远离灰盒的一端撒出,白灰落在地面上,最终完成白灰的放线。
11.可选的,所述行走组件包括四个滚动轮,其中两个所述滚动轮设置在车体的一侧,剩余两个所述滚动轮设置在车体的另一侧,每个所述滚动轮均与车体转动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对车体进行推动时,车体带动滚动轮运动,滚动轮与车体发生相对转动,滚动轮与地面发生相对滚动,从而实现车体的前进,通过将行走组件布置为滚动轮,可以达到方便工作人员对车体进行驱动的效果。
13.可选的,位于所述车体前进方向后部的两个滚动轮之间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与一个滚动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滚动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与车体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联动组件包括联动轴和两个锥齿轮,两个所述锥齿轮啮合传动连接,一个所述锥齿轮与联动轴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锥齿轮与转动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联动轴平行于车体前进方向设置,所述联动轴与车体底部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辊背离车体前进方向的一端延伸穿出灰盒,所述联动轴远离锥齿轮的一端和驱动辊背离车体前进方向的一端均同轴固定连接有皮带轮,所述联动轴上的皮带轮位于车体的外部,两个所述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车体前进时,车体带动滚动轮运动,位于车体前进方向后部的滚动轮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带动自身上的锥齿轮转动,转动轴上的锥齿轮带动联动轴上的锥齿轮转动,联动轴转动,联动轴带动自身上的皮带轮转动,皮带轮带动驱动辊转动,驱动辊带动驱动叶片转动,从而实现滚动轮与驱动辊的联动,进而减少白灰放线装置浪费资源的情况发生,最终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
15.可选的,所述车体的底部设置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控制联动轴的转动和停止。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白灰放线装置工作时,操作控制组件,然后车体前进,联动轴转动,驱动叶片对白灰进行输送,继而使得白灰放线装置对地面进行放线;无需白灰放线装置工作,对白灰放线装置进行推动时,反向操作控制组件,车体前进,联动轴停止转动,从而使得驱动叶片停止转动,进而实现对联动轴的控制,一方面达到方便工作人员对白灰放线装置进行运输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减少白灰放线装置对白灰的浪费。
17.可选的,所述控制组件设置有两组,一组所述控制组件设置在车体的一侧,另一组所述控制组件设置在车体的另一侧,每组所述控制组件均包括控制板和控制轮,所述控制轮与控制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控制板远离控制轮的一端与车体铰接,所述控制板上设置有锁止组件,所述锁止组件用于对控制板的转动进行锁止。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白灰放线装置无需工作并对其进行运输时,转动控制板,控制板带动控制轮转动,继而使得控制轮与地面接触,安装在转动轴上的滚动轮与地面分离,然后操作锁止组件,锁止组件将控制板的转动进行锁止,从而增加控制板的稳定性,然后推动车体,车体带动滚动轮和控制轮转动,此过程中安装在转动轴上的滚动轮处于静止状态,所以联动轴停止转动;白灰放线装置对路面放线时,反向操作锁止组件,锁止组件对控制板进行解锁,反向转动控制板,使得控制轮与路面分离,安装在转动轴上的滚动轮与路
面接触,车体前进转动轴带动联动轴转动,实现联动轴的转动,最终达到方便工作人员对联动轴的转动和停止进行控制的效果。
19.可选的,所述锁止组件包括锁止杆和两根锁止管,两根锁止管同轴设置,所述锁止杆的一端插入两根锁止管中,一根所述锁止管与车体固定连接,另一根所述锁止管与控制板固定连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控制联动轴停止转动时,转动控制板,控制板带动控制轮转动,继而使得控制板处于竖直状态,控制轮与路面接触,安装在转动轴上的滚动轮与地面分离,然后将锁止杆的一端插入两根锁止管中,从而实现控制板转动的锁止,进而达到方便工作人员对控制板进行锁止的效果。
21.可选的,所述撒灰管远离灰盒的一端为密封设置,所述撒灰管远离灰盒的一端设置有下灰管,所述下灰管设置在撒灰管的底部,所述下灰管与撒灰管固定连接,所述下灰管的一端与撒灰管连通设置。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叶片转动时,驱动叶片将灰盒中的白灰输送至撒料管中,继而使得白灰继续在撒料管中运动,白灰运动至撒料管远离灰盒的一端时,白灰进入下灰管中,从而使得白灰从下灰管中撒出,通过设置下灰管,可以减少白灰下落过程中被风吹走的情况发生,进而达到减少白灰浪费的效果。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设置车体、灰盒、撒灰组件、行走组件和联动组件,灰盒设置在车体上,撒灰组件设置在灰盒中,行走组件设置在车体的底部,联动组件用将行走组件和撒灰组件进行联动,在白灰放线装置工作时,推动车体,车体带动行走组件运动,行走组件与路面发生相对滚动,撒灰组件在联动组件的作用下将灰盒中的白灰撒出,从而完成对路面的放线,此过程中减少了需要用电对撒灰组件进行驱动的情况发生,进而达到节约资源的效果;
25.2.通过设置驱动辊和驱动叶片,在行走组件运动时,驱动辊在联动组件的作用下转动,继而使得驱动辊带动驱动叶片转动,驱动叶片对灰盒中的白灰进行输送,从而使得白灰从灰盒的一端撒出,进而完成白灰放线装置对路面的放线;
26.3.通过设置四个滚动轮,其中两个滚动轮设置在车体的一侧,剩余两个滚动轮设置在车体的另一侧,推动车体时,车体带动滚动轮运动,滚动轮与路面发生相对滚动,滚动轮可以减少车体与路面之间的摩擦力,进而达到方便工作人员对车体进行推动的效果。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白灰放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白灰放线装置的剖视图,主要示出撒灰组件;
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白灰放线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主要示出联动组件;
30.图4是图3中a部位的放大图。
31.附图标记说明:100、车体;110、车架;111、支撑杆;120、扶手;200、灰盒;300、撒灰组件;310、驱动辊;311、撒灰管;312、下灰管;320、驱动叶片;400、行走组件;410、滚动轮;420、转动轴;500、联动组件;510、联动轴;511、皮带轮;520、锥齿轮;600、控制组件;610、控制板;611、拉簧;620、控制轮;700、锁止组件;710、锁止杆;720、锁止管。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路桥工程用白灰放线装置。
34.参照图1和图2,一种路桥工程用白灰放线装置包括车体100、灰盒200、撒灰组件300、行走组件400和联动组件500,灰盒200设置在车体100的顶部。撒灰组件300设置在灰盒200中,行走组件400设置在车体100的底部,联动组件500用于将行走组件400和撒灰组件300进行联动。在白灰放线装置工作时,将白灰倒置进灰盒200中,白灰在灰盒200中进行暂时的存储。推动车体100,车体100带动行走组件400运动,行走组件400与路面发生相对滚动,联动组件500对撒灰组件300和行走组件400进行联动,灰盒200中的白灰经撒灰组件300运动出灰盒200,最终完成白灰放线装置对路面的放线。
35.车体100包括车架110和扶手120,扶手120布置在车架110背离自身前进方向的一侧,扶手120与车架110固定连接。灰盒200的顶部为敞口设置,以便于工作人员向灰盒200中倒置白灰。灰盒200的底部为斗状设置,以便于灰盒200中底部的白灰具有聚拢在一起的效果。灰盒200与车架110固定连接,车架110上设置有多根支撑杆111,多根支撑杆111沿灰盒200平行于车架110前进方向的两侧均匀间隔设置。每根支撑杆111的一端均与车架110垂直固定连接,每根支撑杆111的另一端均与灰盒200固定连接,以使支撑杆111对灰盒200起到支撑加固的作用。
36.撒灰组件300包括驱动辊310和驱动叶片320,驱动叶片320呈螺旋设置,驱动叶片320同轴固定连接在驱动辊310的周侧面上。驱动辊310平行于车架110前进的方向设置,驱动辊310位于灰盒200内的底部,驱动辊310与灰盒200转动连接。驱动辊310和驱动叶片320迎合车架110前进方向的一端均延伸穿出灰盒200,驱动辊310背离车架110前进方向的一端延伸穿出灰盒200。灰盒200迎合车架110前进方向的一侧设置有撒灰管311,撒灰管311同轴套接在驱动叶片320的外部,撒灰管311与灰盒200内部连通设置。
37.为了减少施工场地的风对白灰吹刮造成白灰浪费的情况发生,撒灰管311远离灰盒200的一端为封闭设置,撒灰管311远离灰盒200的一端设置有下灰管312,下灰管312布置在撒灰管311的底部。下灰管312与撒灰管311垂直固定连接,并且下灰管312与撒灰管311连通设置。驱动辊310转动时,驱动辊310带动驱动叶片320转动,驱动叶片320对灰盒200中的白灰进行驱动,继而使得灰盒200中的白灰被输送至撒灰管311中,从而使得白灰下灰管312中撒出,进而达到减少施工场地的风对白灰吹刮造成白灰浪费的情况发生。
38.参照图1和图3,行走组件400包括四个滚动轮410,其中两个滚动轮410布置在车架110的一侧,剩余两个滚动轮410布置在车辆的另一侧。位于车架110同一侧的两个滚动轮410沿车架110前进的方向依次间隔设置,位于车架110两侧的滚动轮410一一对应设置。位于车架110前进方向前部的滚动轮410均与车架110转动连接,位于车架110前进方向后部的两个滚动轮410之间设置有转动轴420。转动轴420的一端与一个滚动轮410同轴固定连接,转动轴420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滚动轮410同轴固定连接。转动轴420垂直于车架110前进的方向设置,转动轴420与车架110的底部转动连接。
39.联动组件500包括联动轴510和两个锥齿轮520,两个锥齿轮520的中心轴线垂直设置,并且两个锥齿轮520啮合传动连接。一个锥齿轮520与联动轴510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另一个锥齿轮520与转动轴420同轴固定连接。联动轴510远离锥齿轮520的一端和驱动辊
310穿出灰盒200背离车架110前进方向的一端均同轴固定连接有皮带轮511,联动轴510上的皮带轮511位于车架110正投影的外部,并且驱动辊310上的皮带轮511和联动轴510上的皮带轮511共面设置,两个皮带轮511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40.使用白灰放线装置时,工作人员手抓扶手120并对扶手120进行推动,继而使得车架110向前运动,车架110带动滚动轮410运动,滚动轮410与路面发生相对滚动。安装在转动轴420上的滚动轮410带动转动轴420转动,从而使得转动轴420带动自身上的锥齿轮520转动。转动轴420上的锥齿轮520带动联动轴510上的锥齿轮520转动,联动轴510上的锥齿轮520带动联动轴510转动,联动轴510与车架110发生相对转动。联动轴510带动自身上的皮带轮511转动,联动轴510上的皮带轮511通过皮带带动驱动辊310上的皮带轮511转动,进而实现驱动辊310与滚动轮410的联动。
41.参照图3和图4,由于转动轴420和驱动辊310是联动的,为了减少白灰的浪费,所以在对白灰放线装置进行运输时,需要将白灰放线装置抬离地面,然后对其进行搬运。为了便于对白灰放线装置进行运输,车架110上设置有控制组件600,控制组件600设置有两组。两组控制组件600相对设置,一组控制组件600设置在车架110行驶方向上的一侧,另一组控制组件600设置在车架110行驶方向上的另一侧,并且两组控制组件600均设置在车架110靠近转动轴420的一端。在对白灰放线装置进行运输时,操作控制组件600,然后工作人员再对扶手120进行推动,车架110行驶过程中联动轴510停止转动,驱动辊310停止转动,进而达到方便工作人员对白灰放线装置进行运输的效果。
42.每组控制组件600均包括控制板610和控制轮620,控制轮620与控制板610的一端转动连接。控制板610远离控制轮620的一端与车架110的底部铰接。控制板610处于竖直状态时,控制轮620与路面抵触,控制轮620底部到车架110底部的距离大于安装在转动轴420上的滚动轮410底部到车架110底部的距离,并此时安装在转动轴420上的滚动轮410与路面处于分离状态。车架110前进时,安装在车架110前进方向前部的滚动轮410与路面发生相对滚动,控制轮620与路面发生相对滚动,安装在转动轴420上的滚动轮410停止转动,联动轴510停止转动。
43.为了增加控制板610处于竖直状态时的稳定性,每块控制板610上均设置有锁止组件700,锁止组件700包括锁止杆710和两根锁止管720。锁止杆710呈l型,两根锁止管720同轴设置。一根锁止管720与控制板610固定连接,另一根锁止管720与车架110固定连接。控制板610处于竖直状态后,将锁止杆710的一端插入两根锁止管720中,从而实现对控制板610的转动进行锁止,进而增加控制板610处于竖直状态时的稳定性。
44.为了减少白灰放线装置工作时,控制轮620与路面发生相互摩擦的情况发生,两个控制板610相互背离的一侧均安装有拉簧611。控制板610和车架110上均固定连接有半环杆,拉簧611的一端与控制板610上的半环杆挂接,拉簧611的另一端与车架110上的半环杆挂接。控制板610处于竖直状态时,拉簧611处于拉伸状态。控制板610处于非竖直状态时,拉簧611对控制板610施加拉力,继而使得控制板610带动控制轮620运动,控制轮620与路面分离,进而达到减少白灰放线装置工作时,控制轮620与路面发生相对摩擦的情况发生。
45.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路桥工程用白灰放线装置的实施原理为:使用白灰放线装置时,先将白灰倒置在灰盒200中。然后工作人员手抓扶手120,并对扶手120进行推动,扶手120对车架110施加向前进方向的力,车架110带动滚动轮410运动,滚动轮410与路面发生相
对滚动。位于车架110前进方向后部的滚动轮410带动转动轴420运动,转动轴420带动自身上的锥齿轮520转动,转动轴420上的锥齿轮520带动联动轴510上的锥齿轮520转动,联动轴510转动,联动轴510带动自身上的皮带轮511转动。联动轴510上的皮带轮511在皮带的作用下带动驱动辊310上的皮带轮511转动,驱动辊310带动驱动叶片320转动,驱动叶片320对灰盒200中的白灰进行输送,从而使得灰盒200中的白灰进入撒灰管311中,撒灰管311中的白灰经下灰管312落至路面上,进而完成白灰放线装置的放线。
46.在对白灰放线装置进行运输时,转动控制板610,控制板610带动控制轮620转动。控制板610处于竖直状态时,控制轮620与路面接触,安装在转动轴420上的滚动轮410与路面分离。然后将锁止杆710的一端插入两根锁止管720中,继而实现对控制板610的转动进行锁止。再推动扶手120,车架110运动,控制轮620与路面发生相对滚动,位于车架110前进方向前部的滚动轮410与路面发生相对滚动,从而使得联动轴510停止转动,进而减少白灰放线装置运输过程中继续对路面放线的情况发生。
4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858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