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波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拉力健身器的光波房。
背景技术:
2.光波房是一种新型的卫浴产品,以5.6微米至15微米的远红外线为主要能量,采取世界流行的低温出汗技术,对人体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光波房的原理则是利用远红外线辐射,因为人本身既是远红外线的发射源,也是接受器,光波房发射出的远红外线接近人体细胞固有的频率,所以它能渗入皮肤及皮下组织达4厘米至5厘米,产生共振效应,使分子运动变得活跃,细胞活动也随之变得活跃起来,这样就起到增加血液流动速度,加速新陈代谢的作用。
3.光波房可以起到低温出汗的作用,但对于有高效运动需求或减肥需求的使用者来说,只是在光波房内进行低温出汗是不够的,如果在光波房内结合进行一些相应的运动,理疗保健的效果会事半功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希望有一种可以结合运动的光波房,提高理疗保健和运动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带有拉力健身器的光波房,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普通光波房不能满足运动需求,理疗保健效果低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带有拉力健身器的光波房,包括墙体,光波房内设有拉力健身器,拉力健身器包括固定部和运动部,固定部固定连接于墙体上,运动部可相对于固定部作伸缩运动,固定部设置有可对运动部提供阻力的阻力装置,运动部的一端通过阻力装置与固定部连接,运动部的另一端设置有握持部。
6.在使用光波房促进新陈代谢的同时,可以利用光波房内的拉力健身器进行相应的运动,使得代谢加快,理疗保健的效果更好。将拉力健身器设置在墙体上,有利于节省光波房有限的地板空间。在运动时,使用者将握持部握持住后,发力使运动部相对于固定部做伸缩运动,阻力装置用于为使用者运动时提供阻力,提高健身运动效果。
7.优选地,墙体包括远离光波房的内部的外墙面和面向光波房的内部的内墙面,固定部设置在外墙面上,墙体上设置有连通外墙面和内墙面的连通孔,运动部穿过连通孔,握持部位于光波房内。将健身器的固定部设置在外墙面,进一步节省光波房内有限的空间,有利于在光波房内更充分地进行运动。
8.优选地,固定部与外墙面之间和/或握持部与内墙面之间设置有垫板,垫板的中部位置设置有供运动部穿过的通孔。在使用健身器时,由于固定部与墙体之间会产生挤压,长时间下来,固定部与墙体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磨损,影响拉力健身器和墙体的使用寿命;在拉力健身器闲置时,由于阻力装置的阻力作用,握持部也会与墙体产生挤压,同样会影响拉力健身器和墙体的使用寿命,长时间下来握持部可能会产生变形。而垫板的作用是减小拉力健身器与墙体之间的挤压作用,延长拉力健身器和墙体的使用寿命。
9.优选地,垫板包括可相互拼接的第一拼板和第二拼板,第一拼板上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开口朝向第二拼板,第二拼板上设置有开口朝向第一凹槽的第二凹槽,通孔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通孔由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拼接而成。将垫板设置为拼接式的,安装时就不需要将拉力健身器从墙体上拆卸下来再安装,方便快捷。
10.优选地,垫板还设置有可限制第一拼板与第二拼板相对运动的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拼板上的第一限位条,第一限位条往第二拼板延伸,第二拼板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孔,第一限位条插接于第一限位孔内。由于垫板为拼接式,限位结构的作用是加强垫板的整体性。
11.优选地,握持部可拆连接于运动部上。该拉力健身器具有多种健身形式,更换握持部即可随意切换,使用者在光波房内可以进行多种不同的运动,增加运动趣味性,使健身更全面。
12.优选地,握持部为把手,把手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连接位,把手的两端均为握持端,连接位与运动部可拆连接。用把手作为握持部时,双手握持住把手的握持端后进行运动,可以锻炼手部、肩部、背部等身体部位,也可以实现类似划船机的运动功能。
13.优选地,握持部为健身桨,健身桨的一端为握持端,健身桨的另一端为连接端,连接端与运动部可拆连接。用健身桨作为运动部时,可以实现类似站立划桨机的运动功能,锻炼全身。
14.优选地,拉力健身器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阻力调节轮,阻力调节轮上绕设有拉线,拉线的另一端与握持部连接;固定部包括外壳,阻力装置包括阻力调节轮,运动部包括拉线。阻力调节轮的作用在于根据不同的运动级别,可以调节不同的阻力水平,使该拉力健身器适合更多的运动需求,也能够适应不同的使用者。
15.优选地,光波房还包括顶部和底部,墙体的内侧面和/或顶部的内侧面和/或底部的内侧面设置有若干个定滑轮,拉线绕设在定滑轮上,定滑轮用于改变拉线方向。定滑轮的设置给在光波房内进行运动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运动的时候有可能需要从不同方向拉动运动部,可能从上往下拉,或者从下往上拉都需要用到,在空间有限的光波房内,可以利用定滑轮改变拉线的方向,从而改变运动时运动部的运动方向,达到不同的运动目的。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光波房内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拉力健身器的安装示意图;
20.图4为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垫板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使用健身桨运动时光波房内的结构示意图。
23.附图中:1
‑
墙体、2
‑
控制器、3
‑
定滑轮、4
‑
内墙面、5
‑
外墙面、6
‑
底部、10
‑
垫板、11
‑
的作用。因此,通孔25不能让固定部21穿过,同理,也不能让握持部14穿过。在这样的前提下,若用普通的一体的垫板10,就需要将整个拉力健身器从墙体1上拆卸下来再安装,安装和维修极为不便,因此使用拼接式的垫板10,重点在于将通孔25设置为拼接式。本实施例中垫板10的具体应用为:垫板10包括可相互拼接的第一拼板11和第二拼板12,如图5,第一拼板11与第二拼板12的结构完全相同。第一拼板11上设置有第一凹槽34,第一凹槽34的开口朝向第二拼板12,第二拼板12上设置有开口朝向第一凹槽34的第二凹槽35,通孔25包括第一凹槽34和第二凹槽35,通孔25由第一凹槽34与第二凹槽35拼接而成。这样的垫板10在安装时就不需要将拉力健身器从墙体1上拆卸下来再安装,方便快捷。
33.由于该垫板10为拼接式,为了提高该垫板10的整体性,在垫板10上还设置有可限制第一拼板11与第二拼板12相对运动的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拼板11上的第一限位条30,第一限位条30往第二拼板12延伸,第二拼板12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孔31,第一限位条30插接于第一限位孔31内。限位结构还包括设置在第二拼板12上的第二限位条32,第二限位条32往第一拼板11延伸,第一拼板11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孔33,第二限位条32插接于第二限位孔33内。
34.在垫板10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安装孔13,用于使用螺丝29将垫板10固定在墙体1上。在固定部21靠近垫板10的一面连接有若干安装板28,安装板28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安装孔,用于使用螺丝29将固定部21固定在垫板10上。
35.垫板10的具体结构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给出的结构,只要是能够起到减小拉力健身器与墙体1之间的挤压的作用,即符合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例如可以使用一体的垫板10,在垫板10中间开孔。还可以使用另外一种拼接式垫板10,该垫板10的两块拼板的连接处一端铰接连接,另一端扣接连接。
36.进一步地,握持部14与运动部15之间时可拆连接的,因为握持部14可以应用不同的健身组件以切换不同的健身形式,增加在光波房内运动的乐趣。
37.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两种握持部14的具体形式,分别是把手和健身桨40。
38.当握持部14具体应用为把手时,把手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连接位,把手的两端均为握持端,连接位与运动部15可拆连接,运动时,双手握持住把手的握持端后进行运动,可以锻炼手部、肩部、背部等身体部位,也可以实现类似划船机的运动功能。
39.当握持部14具体应用为健身桨40时,健身桨40的一端为握持端,另一端为连接端,连接端与运动部15可拆连接。用健身桨40作为运动部15时,可以实现类似站立划桨机的运动功能,锻炼全身。
40.握持部14的具体形式有很多种,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提及的两种。
41.目前市面上存在一种健身器:whipr健身器,参考该健身器,本实施例中的拉力健身器包括有外壳,外壳内设置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阻力调节轮,阻力调节轮上绕设有拉线,拉线的另一端与握持部14连接。对应到该实用新型中,外壳即为拉力健身器的固定部21,阻力调节轮即为阻力装置23,拉线即为运动部15。阻力调节轮的作用在于根据不同的运动级别,可以调节不同的阻力水平,使该拉力健身器适合更多的运动需求,也能够适应不同的使用者。
42.在本实施例中,阻力调节轮与光波房原有的控制器2电连接,在控制器2中导入调节阻力调节轮的程序,通过控制器2即可调节阻力调节轮的具体阻力级别,在光波房内就可
以进行调节,方便快捷。
43.另外,在墙体1的内侧面和顶部20的内侧面和底部6的内侧面均设置有若干个定滑轮3,拉线绕设在定滑轮3上,定滑轮3用于改变拉线方向。定滑轮3的设置给在光波房内进行运动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运动的时候有可能需要从不同方向拉动运动部15,可能从上往下拉,或者从下往上拉,在空间有限的光波房内,可以利用定滑轮3改变拉线的方向,从而改变运动时运动部15的运动方向,达到不同的运动目的。
44.如图6所示,示出了使用健身桨40作为握持部14运动时,拉线与各定滑轮3之间的配合关系。
45.基于光波房内定滑轮3的设置,本实施例中将健身器设置在墙体1的中间位置,可以平衡运动部15到各个定滑轮3的距离,避免拉线拉伸过度。
46.本实施例中拉力健身器的具体安装过程如下:
47.拆下握持部14,固定部21放置在光波房外对应连通孔24的位置,将拉线穿过连通孔24,再在光波房内将握持部14装上。然后在固定部21与外墙面5之间放置垫板10,垫板10拼接后拉线刚好处于通孔25内,用螺丝29通过垫板10上的第二安装孔13将垫板10固定在外墙面5上,然后用螺丝29通过安装板28上的第一安装孔将固定部21固定在垫板10上,固定部21的安装就完成了。最后在握持部14与内墙面4之间放置垫板10,垫板10拼接后拉线刚好处于通孔25内,用螺丝29通过垫板10上的第二安装孔13将垫板10固定在外墙面5上,将握持部14抵靠在垫板10上。最终形成健身器整体穿过墙体1设置的形式,只有可以用于握持的握持部14设置在光波房内。这样的设置有利于节省光波房内的空间,同时为了在光波房内运动提供更大的施展空间。光波房的规格有很多种,对于较小规格的光波房来说,这样的设置明显可以提高空间利用率,更加实用。
48.本实施例中的光波房,可以供使用者进行不同类型的运动,在光波房原有的促进人体代谢的功能之下,使得运动效果更好,并且增加了在光波房内理疗的趣味性。
4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8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