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用连接器。
背景技术:
2.目前市面上使用软性线路板和软排线的连接器设计,均靠端子的弹性和对配的公差来保证端子与软性线路板、软排线的接触。
3.该种连接器主要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4.一、产品端子的材质要求高,增加产品成本;
5.二、产品的公差要求高,对于后期制作比较困难;
6.三、产品的稳定性欠缺,在高震动的情况下有断询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车用连接器,能够解决现有的车用连接器接触稳定性差的问题。
8.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内容包括:一种车用连接器,主要包括:基座、公头和软性线路板,所述基座与公头之间、公头与软性线路板之间均卡合连接,所述公头设置有多个弹性凸点,所述多个弹性凸点与基座的上盖板之间在连接状态时相抵靠,使得基座与公头在连接状态时,上盖板能够对公头处的弹性凸点施加压力。
9.优选地,所述公头靠近基座上盖板的一端面设置有一弹性部件a,所述弹性部件a的一端与公头固定,另一端悬空设置,在所述弹性部件a的上端面设置有弹性凸点a。
10.优选地,所述公头靠近基座上盖板的一端面设置有一对弹性部件b,一对弹性部件b对称设置于弹性部件a的两侧,所述弹性部件b的一端与公头连接,另一端悬空,在悬空端的弹性部件b的上端面设置有弹性凸点b。
11.优选地,在所述公头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卡扣结构,所述卡扣结构与软性线路板之间卡合连接。
12.优选地,所述卡扣结构包括:一端连接于公头的弹性部件c、连接于弹性部件c且平行于公头的限位板、设置于弹性部件c悬空端的卡头。
13.优选地,所述软性线路板的两端与卡头对应处设置卡槽。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弹性部件与弹性凸点的设计,增加了产品端子与金手指对配的稳定性,使产品在高震动环境稳定使用;
16.2、相对于之前的设计,对于端子弹性要求降低,材质要求也会降低,更加节省成本;
17.3、降低产品对配公差要求,减少量产的不良率。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用连接器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所述公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所述公头的侧视图;
21.图4为所述公头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所述软性线路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1
‑
基座,2
‑
公头,3
‑
软性线路板,11
‑
上盖板,12
‑
端子,21
‑
弹性部件a,22
‑
弹性凸点a,23
‑
弹性部件b,24
‑
弹性凸点b,25
‑
弹性部件c,26
‑
卡头,27
‑
限位板,31
‑
金手指,32
‑
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技术方案做具体说明。
25.如图1至图4,一种车用连接器,主要包括:基座1、公头2和软性线路板3,所述基座1与公头2之间、公头2与软性线路板3之间均卡合连接。所述公头2靠近基座1上盖板11的一端面设置有一弹性部件a21,所述弹性部件a21的一端与公头2固定,另一端悬空设置,在所述弹性部件a21的上端面设置有弹性凸点a22。所述公头2靠近基座1上盖板11的一端面设置有一对弹性部件b23,一对弹性部件b23对称设置于弹性部件a21的两侧,所述弹性部件b23的一端与公头2连接,另一端悬空,在悬空端的弹性部件b23的上端面设置有弹性凸点b24。在公头2装配入基座1内后,弹性凸点a21和弹性凸点b23会与基座1的上盖板11相抵触,上盖板11能够对公头2处的弹性凸点施加压力,基座1上的端子12与软性线路板的金手指31接触,从而使得二者连接更稳定。
26.如图4、图5,在所述公头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卡扣结构,所述卡扣结构包括:一端连接于公头的弹性部件c25、连接于弹性部件c25且平行于公头2的限位板27、设置于弹性部件c25悬空端的卡头26,所述软性线路板3的两端与卡头26对应处设置卡槽32,所述卡扣结构与软性线路板3之间卡合连接。
27.进一步的,公头2处的弹性部件与弹性凸头的数量并不限于本实施例的3处,可根据基座1的结构进行调整。
28.本实用新型的装配过程如下:将软性线路板3快插入公头2,公头2上的卡头26与软性线路板3的卡槽32定位组装,再将公头2装入基座1,公头2上的弹性凸点a22和弹性凸点b24与基座1的上盖板11下端面接触,并施加向下压的力,使得金手指31与端子12的接触更稳定。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车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基座、公头和软性线路板,所述基座与公头之间、公头与软性线路板之间均卡合连接,所述公头设置有多个弹性凸点,所述多个弹性凸点与基座的上盖板之间在连接状态时相抵靠,使得基座与公头在连接状态时,上盖板能够对公头处的弹性凸点施加压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头靠近基座上盖板的一端面设置有一弹性部件a,所述弹性部件a的一端与公头固定,另一端悬空设置,在所述弹性部件a的上端面设置有弹性凸点a。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头靠近基座上盖板的一端面设置有一对弹性部件b,一对弹性部件b对称设置于弹性部件a的两侧,所述弹性部件b的一端与公头连接,另一端悬空,在悬空端的弹性部件b的上端面设置有弹性凸点b。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公头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一对卡扣结构,所述卡扣结构与软性线路板之间卡合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结构包括:一端连接于公头的弹性部件c、连接于弹性部件c且平行于公头的限位板、设置于弹性部件c悬空端的卡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性线路板的两端与卡头对应处设置卡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车用连接器,主要包括:基座、公头和软性线路板,所述基座与公头之间、公头与软性线路板之间均卡合连接,所述公头设置有多个弹性凸点,所述多个弹性凸点与基座的上盖板之间在连接状态时相抵靠,使得基座与公头在连接状态时,上盖板能够对公头处的弹性凸点施加压力。通过上述方式,能够解决现有的车用连接器接触稳定性差的问题。的车用连接器接触稳定性差的问题。的车用连接器接触稳定性差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范小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安费诺正日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20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8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