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垫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32



1.本申请涉及室内或室外装饰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垫。


背景技术:

2.地垫是一种能有效地在入口处刮除泥尘和水分,保持室内地面整洁的产品,特点是弹性柔软,脚感舒适,含有独特的抗紫外线添加剂,防止褪色及脆化现象,能承受日晒雨淋的室外环境。
3.在公告号为cn21109324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抗菌效果好的地垫,包括椰纤层、丙纶纤维层、竹纤维层、活性炭层、橡胶纤维层、抗菌层、化纤层、橡胶脚垫。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类似的此种地垫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夜间一些年龄大的人群和一些视力不好的使用人群在经过地垫的时候,周边没有照明的情况下容易被绊倒,因此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地垫在夜间不明显容易发生绊倒使用者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地垫。
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地垫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地垫,包括底层以及与该底层相贴合的织物纤维层,所述底层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位于所述底层的周侧壁,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发光灯带,所述发光灯带采用声控发光。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层的周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通过在安装槽内设置发光灯带,发光灯带通过声控发光,发光灯带在感受到声音时能够自动发光,在夜间光线不足时起到警示以及照明的识别作用,避免使用者发生绊倒。
9.可选的,所述安装槽上远离所述底层的一侧设置有透明层,所述透明层将所述发光灯带封闭在所述安装槽内。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槽上设置的透明层将安装槽封闭住,透明层对发光灯带起到保护作用,同时透明层又不影响发光灯带的发光效果。
11.可选的,所述织物纤维层上设置有荧光层,所述荧光层均匀分布于所述织物纤维层。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织物纤维层上设置有荧光层,荧光层均匀分布在织物纤维层上,荧光层起到荧光作用,在夜间光线不足时起到警示与识别的作用,同时发光灯带发出的光能够对荧光层起到充能作用,避免使用者发生绊倒。
13.可选的,所述荧光层设置为荧光条,所述荧光条缝制于所述织物纤维层。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荧光层设置为荧光条,在夜间,荧光条的发光效果好,能够较好的起到荧光效果,起到警示与识别的作用,避免使用者发生绊倒。
15.可选的,所述荧光条呈条状,所述荧光条沿地垫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荧光条呈条状,沿地垫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使得荧
光条均匀的分布在地垫的表面,起到的警示与识别作用效果好。
17.可选的,所述底层远离所述织物纤维层的侧壁设置有若干凸起,所述凸起远离所述底层的侧壁均设置有防滑纹路。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在底层侧壁的若干凸起,凸起的侧壁设置有防滑纹路,使得凸起能够起到防滑作用,能够防止地垫在地面上发生滑动。
19.可选的,所述凸起沿所述底层的侧壁均匀间隔设置。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起沿底层的侧壁均匀间隔设置,增大了地垫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能够减小地垫在地面上发生相对滑动的概率。
21.可选的,所述底层的角落上也设置有所述凸起,且所述凸起分布更加密集。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在底层的角落上的凸起分布的更加密集,使得地垫的角落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更大,使得地垫的角落能够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避免地垫发生滑动。
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发光灯带通过声控发光,发光灯带在感受到声音时能够自动发光,在夜间光线不足时起到警示以及照明的识别作用,避免使用者发生绊倒;
25.安装槽上设置的透明层将安装槽封闭住,透明层对发光灯带起到保护作用,同时透明层又不影响发光灯带的发光效果;
26.荧光层起到荧光作用,在夜间光线不足时起到警示与识别的作用,同时发光灯带发出的光能够对荧光层起到充能作用,避免使用者发生绊倒。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地垫的立体图;
28.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地垫中凸显安装槽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地垫中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30.附图标记:1、底层;2、织物纤维层;3、安装槽;4、发光灯带;5、透明层;6、荧光条;7、凸起;8、防滑纹路。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地垫。
33.参照图1和图2,地垫包括底层1以及与底层1相贴合的织物纤维层2,底层1采用eva树脂为主要材料制成,具有柔软、弹性好、耐化学腐蚀等性能。织物纤维层2由超细纤维为主要材质制成,其吸水性能好,纤维密度极小,不易附着脏污,保养清洁更便利。
34.底层1的周侧壁开设有安装槽3,安装槽3沿底层1的周侧壁环绕开设。安装槽3内设置有发光灯带4,发光灯带4粘结固定在安装槽3内,发光灯带4采用声控发光。底层1的一侧设置有透明层5,透明层5将发光灯带4封闭在安装槽3内,对发光灯带4起到保护作用。
35.织物纤维层2上还设置有荧光层,此实施例中的荧光层设置荧光条6。其中,荧光条6沿地垫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荧光条6粘结固定在织物纤维层2上。在夜晚,荧光条6的荧光作用效果好,在夜间光线不足时能够起到警示与识别的作用。
36.参照图3,为了增加地垫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底层1上设置有若干凸起7,凸起7位于底层1上远离织物纤维层2的侧壁,凸起7与底层1连接为一体,凸起7远离底层1的侧壁均设置有防滑纹路8。凸起7沿底层1的侧壁均匀间隔设置,其中,底层1的角落上设置的凸起7分布更加密集。
37.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地垫的实施原理为:将发管灯带粘结固定在安装槽3内,发光灯带4在感受到声音时能够自动发光,荧光条6起到荧光作用,在夜间光线不足时起到警示以及照明的识别作用。
38.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地垫,包括底层(1)以及与该底层(1)相贴合的织物纤维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1)上设置有安装槽(3),所述安装槽(3)位于所述底层(1)的周侧壁,所述安装槽(3)内设置有发光灯带(4),所述发光灯带(4)采用声控发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3)上远离所述底层(1)的一侧设置有透明层(5),所述透明层(5)将所述发光灯带(4)封闭在所述安装槽(3)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纤维层(2)上设置有荧光层,所述荧光层均匀分布于所述织物纤维层(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层设置为荧光条(6),所述荧光条(6)缝制于所述织物纤维层(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条(6)呈条状,所述荧光条(6)沿地垫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1)远离所述织物纤维层(2)的侧壁设置有若干凸起(7),所述凸起(7)远离所述底层(1)的侧壁均设置有防滑纹路(8)。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7)沿所述底层(1)的侧壁均匀间隔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1)的角落上也设置有所述凸起(7),且所述凸起(7)分布更加密集。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室内或室外装饰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垫,其包括底层以及与该底层相贴合的织物纤维层,所述底层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位于所述底层的周侧壁,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发光灯带,所述发光灯带采用声控发光。本申请具有在夜间避免绊倒使用者的效果。申请具有在夜间避免绊倒使用者的效果。申请具有在夜间避免绊倒使用者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秀珍 王经振 王经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泰(福建)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22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813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