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井盖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市政用具有过滤功能的井盖。
背景技术:
2.井盖用于遮盖道路或家中深井,防止人或者物体坠落,按材质可分为金属井盖、高强度纤维水泥混凝土井盖、树脂井盖等,广泛用于各种市政绿化带、人行道、机动车道、码头、小巷等。
3.但是目前市场上关于市政用的井盖存在着一些缺点,传统的井盖在组装使用过程中,其不具有过滤功能,极易导致枝叶、垃圾等异物通过井盖落入至下水道内,且在使用过程中,长时间积累下极易导致下水道堵塞,增加工作人员的清理强度。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市政用具有过滤功能的井盖,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用具有过滤功能的井盖,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用具有过滤功能的井盖,包括承压底架,所述承压底架的端口位置处嵌入卡合有雨盖组件,且承压底架的端口位于边缘位置处对称开设有抵接卡槽,所述雨盖组件通过抵接卡扣与抵接卡槽卡合,所述承压底架的内侧嵌入卡合有过滤组件,且承压底架的内壁位于底端位置处开设有封装卡槽,所述过滤组件通过容置箱架与封装卡槽卡合。
6.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雨盖组件包括雨盖本体,所述雨盖本体的端面对称开设有透水通孔,且雨盖本体的下方位于边缘位置处对称设置有抵接卡扣,所述雨盖本体的下方对称设置有定位立架,所述定位立架的中部设置有第一护栏,且定位立架的底端设置有第二护栏,所述第一护栏的内侧位于底端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栅板,所述第二护栏的内侧位于底端位置处设置有第二栅板。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栅板与第二栅板之间的间隔高度不低于10cm,所述第二栅板的网孔孔径为第一栅板网孔孔径的二分之一。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抵接卡扣的外径与抵接卡槽的内径相适配,且抵接卡扣与抵接卡槽的数量均为四组,所述抵接卡扣与抵接卡槽相互一一对应,所述雨盖组件与承压底架通过抵接卡扣和抵接卡槽压盖卡合。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容置箱架,所述容置箱架的前侧端面位置处设置有初效滤网,且容置箱架的后侧端面位置处设置有高效滤网,所述容置箱架的端口位于中部位置处对称设置有提手。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初效滤网与高效滤网均采用不锈钢材质构件。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容置箱架的外径与封装卡槽的内径相适
配,所述过滤组件与承压底架通过容置箱架和封装卡槽封装卡合。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实用新型通过雨盖组件与过滤组件的装配组合,能够对枝叶、垃圾等异物进行双重过滤收集处理,避免枝叶、垃圾等异物流入下水道,长时间积累下造成堵塞,进而降低工作人员的清理强度,且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过滤组件对下水道的栅栏,能够对下水道内的垃圾异物进行统一隔离处理,以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定期清洁处理。
附图说明
14.图1为一种市政用具有过滤功能的井盖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一种市政用具有过滤功能的井盖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一种市政用具有过滤功能的井盖中雨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一种市政用具有过滤功能的井盖中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承压底架;2、雨盖组件;21、雨盖本体;22、透水通孔;23、抵接卡扣;24、定位立架;25、第一护栏;26、第一栅板;27、第二护栏;28、第二栅板;3、过滤组件;31、容置箱架;32、初效滤网;33、高效滤网;34、提手;4、抵接卡槽;5、封装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19.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市政用具有过滤功能的井盖,包括承压底架1,承压底架1的端口位置处嵌入卡合有雨盖组件2,雨盖组件2包括雨盖本体21,雨盖本体21的端面对称开设有透水通孔22,且雨盖本体21的下方位于边缘位置处对称设置有抵接卡扣23,雨盖本体21的下方对称设置有定位立架24,定位立架24的中部设置有第一护栏25,且定位立架24的底端设置有第二护栏27,第一护栏25的内侧位于底端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栅板26,第二护栏27的内侧位于底端位置处设置有第二栅板28,第一栅板26与第二栅板28之间的间隔高度不低于10cm,第二栅板28的网孔孔径为第一栅板26网孔孔径的二分之一,在井盖装配使用过程中,当雨季来临时,雨水中掺杂的枝叶、垃圾等异物极易随水流通过透水通孔22一同贯穿流入雨盖本体21内部,当枝叶、垃圾等异物流通至雨盖本体21内部时,第一栅板26对雨水中的大块异物进行初步过滤隔离,同步的第二栅板28对雨水中的小块垃圾进行再次过滤隔离,隔离产生的垃圾异物滞留于第一护栏25与第二护栏27内。
20.承压底架1的端口位于边缘位置处对称开设有抵接卡槽4,雨盖组件2通过抵接卡扣23与抵接卡槽4卡合,抵接卡扣23的外径与抵接卡槽4的内径相适配,且抵接卡扣23与抵接卡槽4的数量均为四组,抵接卡扣23与抵接卡槽4相互一一对应,雨盖组件2与承压底架1通过抵接卡扣23和抵接卡槽4压盖卡合,当雨季过后需对井盖内垃圾进行定期清理时,通过抵接卡扣23与抵接卡槽4的一一对应,工作人员将雨盖组件2从承压底架1上取下,进而对雨盖组件2反向翻盖,将第一护栏25与第二护栏27内的滞留垃圾倾倒出。
21.承压底架1的内侧嵌入卡合有过滤组件3,过滤组件3包括容置箱架31,容置箱架31的前侧端面位置处设置有初效滤网32,且容置箱架31的后侧端面位置处设置有高效滤网33,容置箱架31的端口位于中部位置处对称设置有提手34,初效滤网32与高效滤网33均采用不锈钢材质构件,在井盖装配使用过程中,过滤后的雨水流入至容置箱架31内,容置箱架31内的高效滤网33对雨水中的颗粒状垃圾进行再次过滤隔离处理,过滤后的雨水顺流下水
道流通,且雨水在下水道流通过程中,初效滤网32与高效滤网33能够对顺流的雨水进行过滤隔离处理,将雨水中的垃圾异物统一过滤在承压底架1旁,以便于工作人员后期进行统一清洁处理。
22.承压底架1的内壁位于底端位置处开设有封装卡槽5,过滤组件3通过容置箱架31与封装卡槽5卡合,容置箱架31的外径与封装卡槽5的内径相适配,过滤组件3与承压底架1通过容置箱架31和封装卡槽5封装卡合,当雨季过后需对井盖内垃圾进行定期清理时,工作人员通过提手34将过滤组件3提出,对过滤组件3内积累的垃圾进行倾倒处理,同步的工作人员对承压底架1旁积累的垃圾进行统一清洁处理。
2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井盖装配使用过程中,当雨季来临时,雨水中掺杂的枝叶、垃圾等异物极易随水流通过透水通孔22一同贯穿流入雨盖本体21内部,当枝叶、垃圾等异物流通至雨盖本体21内部时,第一栅板26对雨水中的大块异物进行初步过滤隔离,同步的第二栅板28对雨水中的小块垃圾进行再次过滤隔离,隔离产生的垃圾异物滞留于第一护栏25与第二护栏27内,进而过滤后的雨水流入至容置箱架31内,容置箱架31内的高效滤网33对雨水中的颗粒状垃圾进行再次过滤隔离处理,过滤后的雨水顺流下水道流通,且雨水在下水道流通过程中,初效滤网32与高效滤网33能够对顺流的雨水进行过滤隔离处理,将雨水中的垃圾异物统一过滤在承压底架1旁,以便于工作人员后期进行统一清洁处理,进一步的当雨季过后需对井盖内垃圾进行定期清理时,通过抵接卡扣23与抵接卡槽4的一一对应,工作人员将雨盖组件2从承压底架1上取下,进而对雨盖组件2反向翻盖,将第一护栏25与第二护栏27内的滞留垃圾倾倒出,同时工作人员通过提手34将过滤组件3提出,对过滤组件3内积累的垃圾进行倾倒处理,同步的工作人员对承压底架1旁积累的垃圾进行统一清洁处理。
24.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8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