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泵减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真空泵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2.真空泵是指利用机械、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的方法对被抽容器进行抽气而获得真空的器件或设备。按真空泵的工作原理,真空泵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气体捕集泵和气体传输泵,其广泛用于冶金、化工、食品、电子镀膜等行业,常用真空泵包括干式螺杆真空泵、水环泵、往复泵、滑阀泵、旋片泵、罗茨泵和扩散泵等,这些泵是我国国民经济各行业应用真空工艺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主力泵种。现有的真空泵一般固定在底板上工作,底板结构简单,不具有任何减震作用,真空泵在工作时会发生震动,长期震动下真空泵自身内部的零部件会产生损坏和松动,影响真空泵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3.(一)实用新型目的
4.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节能真空泵减震装置,设置减震组件一和减震组件二,能对各个方向的震动进行有效的吸收和削减。
5.(二)技术方案
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能真空泵减震装置,包括安装板、平板一、平板二、平板三、平板四、立壁、弹簧一、减震组件一和减震组件二;安装板、平板一、平板二、平板三和平板四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且均水平设置;安装板和平板一之间设置减震组件一;平板二和平板三之间设置减震组件二;平板四的两侧设置立壁;两组立壁分别位于平板三的两侧;弹簧一水平,两端分别连接平板三的侧壁和相对应的立壁;减震组件一包括转动杆、转动块、转轴、弹簧二、弹簧三和螺母;平板一上设置有通孔;转动块设置在通孔内部,两侧水平设置转轴;转轴远离转动块的一端转动连接通孔的孔壁,且转轴与弹簧一垂直;转动杆竖直贯穿转动块设置,上端转动连接安装板的下端,且转动轴与转轴平行,下端螺纹连接螺母;弹簧二和弹簧三套设在转动杆上,分别位于转动块的实现两端;减震组件二包括滑杆一、滑块一和弹簧四;平板三的上端两侧分别设置槽;滑杆一水平设置在槽内部,与转轴平行;滑块一套设在滑杆一上,上端与平板二连接;弹簧四套设在滑杆一上,位于滑块一的两侧,且远离滑块一的一端连接槽的槽壁。
7.优选的,安装板的上端两侧设置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立柱、转动板、螺杆和压块一;安装板的上端竖直设置立柱;转动板水平设置在立柱的上端;螺杆竖直贯穿转动板靠近另一组立柱的一端设置,下端设置压块一。
8.优选的,立柱包括外筒、内杆和弹簧五;外筒的一端连接安装板,另一端的内部沿外筒轴向设置弹簧五;内杆的一端连接转动板,另一端设置在外筒的内部,与弹簧五连接。
9.优选的,压块一的下方设置压块二;压块一和压块二之间竖直设置弹簧六;弹簧六围绕压块一的圆心圆形阵列设置。
10.优选的,转动板远离螺杆的一端设置有水平的把手;螺杆的上端设置六角形块;六角形块水平,且与螺杆同心设置。
11.优选的,平板二的下端设置滑块二;平板三的上端设置水平的滑杆二;滑杆二与转轴平行;滑块二套设在滑杆二上。
12.优选的,平板二的下端设置滑轮一;滑轮一的转动轴水平,并与弹簧一平行,且下端与平板三的上端接触;平板三的下端设置滑轮二;滑轮二的转动轴水平,并与转轴平行,且下端与平板四的上端接触。
13.优选的,平板三两侧的槽的侧壁上设置有水平的滑槽;滑槽与转轴平行;滑块一的侧壁上设置滑块三;滑块三设置在滑槽的内部。
1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5.本实用新型中,设置减震组件一和减震组件二,与弹簧一配合,能实现对各个方向的震动进行有效的吸收和削减;减少震动带来的噪音,避免噪音污染,有利与工人的身心健康;避免长期的震动造成真空泵内部零部件损坏和松动,影响真空泵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节能真空泵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节能真空泵减震装置中减震组件二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节能真空泵减震装置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节能真空泵减震装置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20.附图标记:1、安装板;2、平板一;3、平板二;4、平板三;5、平板四;6、立壁;7、弹簧一;8、转动杆;9、转动块;10、转轴;11、弹簧二;12、弹簧三;13、螺母;14、滑杆一;15、滑块一;16、弹簧四;17、立柱;18、转动板;19、螺杆;20、压块一;21、外筒;22、内杆;23、弹簧五;24、弹簧六;25、压块二;26、把手;27、六角形块;28、滑杆二;29、滑块二;30、滑轮一;31、滑轮二;32、滑槽;33、滑块三。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22.如图1
‑
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节能真空泵减震装置,包括安装板1、平板一2、平板二3、平板三4、平板四5、立壁6、弹簧一7、减震组件一和减震组件二;安装板1、平板一2、平板二3、平板三4和平板四5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且均水平设置;安装板1和平板一2之间设置减震组件一;平板二3和平板三4之间设置减震组件二;平板四5的两侧设置立壁6;两组立壁6分别位于平板三4的两侧;弹簧一7水平,两端分别连接平板三4的侧壁和相对应的立壁6;减震组件一包括转动杆8、转动块9、转轴10、弹簧二11、弹簧三12和螺母13;平板一2上设置有通孔;转动块9设置在通孔内部,两侧水平设置转轴10;转轴10远离转动块9的一端转动连接通孔的孔壁,且转轴10与弹簧一7垂直;转动杆8竖直贯穿转动块9设置,上端转动连接安装板1的下端,且转动轴与转轴10平行,下端螺纹连接螺母13;弹簧二11和弹簧三12套
设在转动杆8上,分别位于转动块9的实现两端;减震组件二包括滑杆一14、滑块一15和弹簧四16;平板三4的上端两侧分别设置槽;滑杆一14水平设置在槽内部,与转轴10平行;滑块一15套设在滑杆一14上,上端与平板二3连接;弹簧四16套设在滑杆一14上,位于滑块一15的两侧,且远离滑块一15的一端连接槽的槽壁。
23.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安装板1的上端两侧设置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立柱17、转动板18、螺杆19和压块一20;安装板1的上端竖直设置立柱17;转动板18水平设置在立柱17的上端;螺杆19竖直贯穿转动板18靠近另一组立柱17的一端设置,下端设置压块一20。
24.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立柱17包括外筒21、内杆22和弹簧五23;外筒21的一端连接安装板1,另一端的内部沿外筒21轴向设置弹簧五23;内杆22的一端连接转动板18,另一端设置在外筒21的内部,与弹簧五23连接。
25.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压块一20的下方设置压块二25;压块一20和压块二25之间竖直设置弹簧六24;弹簧六24围绕压块一20的圆心圆形阵列设置。
26.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转动板18远离螺杆19的一端设置有水平的把手26;螺杆19的上端设置六角形块27;六角形块27水平,且与螺杆19同心设置。
27.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平板二3的下端设置滑块二29;平板三4的上端设置水平的滑杆二28;滑杆二28与转轴10平行;滑块二29套设在滑杆二28上。
28.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平板二3的下端设置滑轮一30;滑轮一30的转动轴水平,并与弹簧一7平行,且下端与平板三4的上端接触;平板三4的下端设置滑轮二31;滑轮二31的转动轴水平,并与转轴10平行,且下端与平板四5的上端接触。
29.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平板三4两侧的槽的侧壁上设置有水平的滑槽32;滑槽32与转轴10平行;滑块一15的侧壁上设置滑块三33;滑块三33设置在滑槽32的内部。
30.本实用新型中,该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夹持组件对真空泵进行夹持,将真空泵安装在安装板1上;真空泵产生的垂直方向的震动传递到弹簧二11和弹簧三12上,被吸收减弱;沿转轴10轴向的震动,被弹簧四16吸收减弱;沿弹簧一7轴向的震动,被弹簧一7吸收减弱;震动经过多重吸收减弱,将影响降至最低。
31.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8114.html